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細說民國大文人:那些國學大師們

第68章 抉擇

1949年4月,解放軍直逼武漢三鎮,時在武漢大學的吳宓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嶺南大學校長陳序經邀吳宓任該校文學院長,並告知陳寅恪已應聘到校,他沒有應允。國民黨教育部部長杭立武親自出面動員吳宓到台灣大學文學院任院長,吳宓不為所動,因為他與台大校長傅斯年素來觀念不同。女兒們讓他回清華,他也拒絕了。最後他謝絕友人要他去美國、香港和台灣講學的勸告,決定留在大陸。他說:“生為中國人、死在中國土。” 此時,重慶相輝學院院長許逢熙來函,邀請吳宓到相輝學院任教。這時的吳宓有出家為僧的念頭,正好學衡派的王恩洋在成都主持東方文教學院,吳宓便想到那裡研修佛教,然後慢慢地出家為僧。於是,1949年4月底,吳宓抵達重慶,任相輝學院外語教授,同時兼任梁漱溟主持的北碚勉仁學院文學教授。

1950年4月,私立的相輝學院、勉仁學院在被相繼撤消、合併之後,吳宓被調到四川教育學院任教。 9月,該學院又併入在北碚新建的西南師範學院。吳宓成為西師的歷史系教授,隨後調整到中文系。 吳宓對於自己沒有回清華而是到相輝學院的決定,日後頗為後悔,他說:“舉動之極端錯誤,而禍害以長者也。” 1961年,吳宓到北京參加會議。賀麟告訴他,周揚主張調他到中央文史館任研究員,專力譯沙克雷小說,因而願意陪他去拜訪周揚。吳宓未往。後來吳宓寫到這段事情時說:“若竟從之,後來周揚得罪,宓必受牽連。然謹慎不往。伏處西師,一九六八年以後仍受種種之懲罰與鬥爭,則何如其往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