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細說民國大文人:那些國學大師們

第30章 音樂

趙元任的母親擅崑曲,父親擅奏笛,在家時常婦唱夫隨。趙元任自幼便受到良好的音樂熏陶,在音樂上很有天賦。他曾選修音樂,師從著名的音樂學家,他專攻過和聲學、作曲法,他教過音樂、音樂欣賞、中國音樂等課。他為同時代的詩人譜曲:劉半農《教我如何不想她》,徐志摩《海韻》,劉大白《賣布謠》,胡適《他》,陶行知《小先生歌》,施誼《西洋境歌》等。 趙元任少時,曾將牽牛花可以摘下當作號角吹,甚至曾試圖以之吹奏樂曲。 趙元任節拍感絕佳,兒時曾看祖父升堂審案,打犯人板子,便弄通了衙役們計數的特別辦法:有的數一拍,有的數半拍,有的數省略……他便留心聽衙役們到底有沒有作弊跳著數的事情。聽了很多次,他發現衙役們沒有一回數錯,也沒有一回數漏。他告訴大人此事,大人總說:“你一個小孩子懂得什麼?”

趙元任在康奈爾大學讀書期間,對音樂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他花220美元分期付款(分6年)買了一架舊鋼琴,而當時他的留學官費每月才60美元。為了買到廉價的音樂票,他和愛好音樂的同學半夜起床去排隊買票。一次,趙元任凌晨兩點起床去替換早已在售票處排隊的鄒秉文,而到六點半,別的同學再來替換他。 趙元任從20年代到30年初所創作的歌曲的歌詞,大部分系劉半農所作。 1933年,劉半農因病逝世時,趙元任曾深情地獻上輓聯:“十載奏雙簧,無詞難成曲;數人弱一個,教我如何不想他!” 1920年,趙元任作歌曲《盡力中華》,採用了和尚放焰口(一種佛教法事)時唱的調子,稍加改編,並配以和聲。 趙元任常隨手取身邊的小東西作樂器。一次在清華的同樂會上,趙元任取十多只茶杯,然後敲打傾聽音調,七音調正後,他用茶杯奏出一首樂曲,四座皆驚。還有一次遊西湖,在一家木魚店內,趙元任在每個木魚上敲一記,很快選出十幾個小木魚,以半音相間湊成一套樂器。他用這套“木魚琴”,可以奏出各種樂曲。

一次,趙家宴客,飯後,趙元任不讓把盤子、筷子和碗收走,他拿起一根筷子,一個一個的敲,從餐具中挑出do、re、mi、fa、so……的音來,但找來找去,就是差一個音怎麼也找不到。趙元任抬頭看見了玻璃燈罩,靈機一動,取下來敲了一下,說也巧,正好補上了這個缺的音,大家全樂了。 趙元任的孩子們學英文字母、國語羅馬字、注音符號等,趙元任就教他們唱,歌學會了,字母拼音也跟著會了。楊步偉的侄女楊若憲小時候住在趙家,她第一個學會了國語羅馬字,趙元任便獎給她一頂帽子。 趙元任不僅教孩子們唱字母拼音,還將九九乘法表譜上曲,讓孩子們變唱邊背。他還從女兒們的課本中調出課文,譜上曲,配上和聲,教孩子們唱。 趙元任雅好音樂,一生創作過一百多件音樂作品,包括聲樂和器樂。他和他的女兒們,有機會便聚在一起,組成一個家庭合唱團,分聲部地練習演唱他的音樂作品。

在趙元任的音樂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為家庭創作的,他常為女兒寫歌,並教她們演唱。連上郵局寄掛號信排隊的時間,也不放過。他把許多歌曲寫在小五線譜本子上,隨身攜帶,一有靈感就進行創作修改。他的大女兒趙如蘭說:“他的許多音樂作品,都是在剃鬍子的時候創作的。” 1928年,趙元任出版了《新詩歌集》,蕭友梅評價說:“這十年出版的音樂作品裡頭應該以趙元任先生所作的《新詩歌集》為最有價值。”“(他)雖然不是向來專門研究音樂的,但是他有音樂的天才,精細的頭腦,微妙的聽覺。他能夠以研究物理學、語言學的餘暇,作出這本Schubert派的藝術歌(Artsong)出來,替我國音樂界開一個新紀元。”蕭還讚揚趙元任是“中國的舒伯特”。

抗戰爆發後,趙元任一家隨著歷史語言研究所南遷,東奔西跑,鋼琴丟了,天黑了也沒有電燈,但他們的家庭合唱團卻越唱越起勁。一到天黑,趙家的合唱團就開始唱起來了。趙元任的兩個小女兒年紀小,嗓音尖,就唱女高音;趙元任則唱男低音;二女兒趙新那是女中音;大女兒趙如蘭則補上第四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