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細說民國大文人:那些文學大師們

第26章 雅文

梁實秋的雅舍非常簡陋,“蓖牆不固,門窗不嚴”,梁“與鄰人彼此均可互通聲息。鄰人轟飲作樂,咿唔詩章,喁喁細語,以及鼾聲,噴嚏聲,吮湯聲,撕紙聲,脫皮鞋聲,均隨時由門窗戶壁的隙處蕩漾而來”,破其岑寂。 “入夜則鼠子噉燈,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動”,“使得人不得安枕。……比鼠子更騷擾的是蚊子。……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撅,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黍……” 然而“'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湧,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近窗來,助我淒涼。細雨濛蒙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霧,一片瀰漫”。

梁實秋一生堅持文學應反映最基本的人性,他的《雅舍小品》便是如此。當《雅舍小品》最初發表在報刊上時,朱光潛便致函祝賀說:“大作《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 最初,梁實秋以筆名“子佳”發表《雅舍小品》。劉士英告訴梁,他在重慶沙坪壩的一家餐館吃飯,聽見鄰桌幾位教授在討論樑的《雅舍小品》,其中一位叫徐仲年的教授大聲說:“你們說子佳是梁實秋,這如何可能?看他譯的莎士比亞,文字總嫌有點彆扭,他怎能寫得出《雅舍小品》那樣的文章?” 自1949年梁實秋的《雅舍小品》在台灣出版後,一版再版,到1975年,已經達到三十二版,至今已經有五六十版次,創造了散文出版的神話。 梁實秋自陳:“我的數學不好,理工科無法念,必須學文史。”而最終選擇文學的原因有二:當時正談戀愛,因感情的關係對文學特別感興趣;朋友都知道他愛寫新詩和散文,也鼓勵他學文。

梁實秋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持續40年,到70年代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計劇本37冊、詩3冊。 胡適曾物色五個人翻譯莎士比亞全集:梁實秋、聞一多、徐志摩、陳西瀅和葉公超,只有樑堅持了下來。梁說,他能完成這項工作,應感謝三個人,“第一是胡適之先生的倡導。他說俟全部譯完他將為我舉行盛大酒會以為慶祝。可惜的是譯未完而先生遽歸道山。第二是我父親的期許。抗戰勝利後,我回北京,有一天父親拄著拐杖走到我的書房,問我莎劇譯成多少?我很慚愧這八年中繳了白卷。父親勉勵我說:'無論如何要譯完它。'我聞命,不敢忘。最後但非最小的支持,來自我的故妻程季淑,若非她40多年和我安貧守素,我不可能完成此一工作”。

到台灣後,梁實秋堅持譯莎士比亞全集,每譯完一劇,就將手稿交給程季淑裝訂。程用納鞋底的錐子在稿紙邊上打洞,然後用線縫成線裝書的樣子。 梁實秋說:“要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他必須沒有學問。如果有學問,他就去做研究、考證的工作了;第二,他必須沒有天才。如果有天才,他就去做研究、寫小說、詩和戲劇等創作性工作了;第三,他必須能活得相當久,否則就無法譯完。很僥倖,這三個條件我都具備,所以我才完成了這部巨著的翻譯工作。” 弟子余光中談及老師譯莎士比亞全集的功績時說:“五四以來,西洋作家的譯述,何止數千百家,但譯述一位大作家而能竟其全集者,梁實秋先生還是第一人。”“梁實秋的貢獻,無人不知莎翁全集的浩大譯績。他的水準始終在那裡,梁實秋的文章與他的前額並高。”

余光中在《梁翁傳莎翁》一文中說:“莎士比亞只寫了二十年,梁實秋先生卻譯了三十六年,不過我們不要忘了,莎翁是連續地寫,在太平盛世的倫敦連續地寫,而梁翁是時作時輟地譯,在多難的中國時作時輟地譯,從二次大戰之前譯到二次大戰之後,從嚴寒的北國譯到溽暑的南海,且把昔之秋郎譯成了今之梁翁。” 晚年,梁實秋用7年時間寫成百萬言的《英國文學史》。他每天伏案,筆耕不輟,夫人韓菁清發現,梁椅子的坐墊上,常留著一攤鮮血。因伏案太久,以致痔瘡出血,而他專心於著述,竟不自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