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古代的中醫·七大名醫傳奇

第22章 徒弟羅天益

公元1243年,李東垣離開了山東,告別了範尊師和元好問,回到自己的家鄉真定。 這個時候,他已經六十二歲了。 家鄉的土地早已荒蕪了。 熟識的人剩下的也不多了。 一片淒涼景象。 剛回到家鄉的李東垣比較疲憊,文獻記載他“但依蒲團,喚童燙酒,看萬里水綃染就”。 實際上,我倒是寧願相信這是李東垣所嚮往的生活,是他的夢想,因為他沒有時間了。 從他回到家鄉到他去世這八年中,他做了大量的事情: 一、他治療了大量的患者,從有時間記載的醫案中的編年來看,《東垣試效方》中幾乎全部的醫案都出自這個時期; 二、他整理了自己的理論和經驗,將已經寫過的《內外傷辨惑論》重新整理,成書,其他如《脾胃論》、《蘭室秘藏》、《活法機要》、《醫學發明》等書的大部分內容也都整理了出來;

三、傳授學問,他開始著手物色自己的傳人,將學問傳下去。 其中傳授學問是一個最難以完成的工作,因為好的弟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王好古在跟隨李東垣學習的時候,李東垣的很多思想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在此時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傳人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去哪裡去找呢? 李東垣把自己的想法和朋友周德父說了。 巧得很,彷彿是上天已經安排好了似的,周德父說:我知道這麼個人,就是廉台的羅天益啊,他這個人性情敦厚,為人簡樸,曾經痛恨自己所學的水平不夠,有志於繼續學習,“君欲傳道,斯人其可也”。 李東垣很高興,就讓周德父安排羅天益來見見面。 羅天益是個窮苦人家的青年,人品非常的好,為了見面,寫了封信,信中表達了自己對李東垣的景仰和想拜師的心情。

這封信現在還可以看到,在羅天益後來寫的書《衛生寶鑑》的序中,全文收錄了,只有幾個字脫落了,大家有興趣的可以拿來一看。 但是,沒有料到的是,見面時,李東垣看到信後沒有說什麼,只是問了羅天益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是:“你是想來學掙錢的醫生呢?還是想學個傳播醫道的醫生呢?”(汝來學覓錢醫乎?學傳道醫乎?)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趣,不知道如果各位的導師如此問您會怎麼回答,因為不大好回答,您說掙錢的那個估計是沒戲了,您說想學傳道的,則很容易被認為是說大話。 羅天益同學雖然憨厚,但腦子還是蠻快的,立刻回答:“亦傳道耳”。 真是高啊,羅天益老婆孩子都有了,拖家帶口的,如果說不賺錢僅僅是為了傳道,誰信啊,所以說了個“亦傳道”,說明養家糊口還是要的,但對您的學問的傳播,少不了您的。

真是個聰明的學生!李東垣聽了很滿意,當即決定,收下了這個學生。 入學的條件還很優惠,食宿全部由老師李東垣負責。 有這種好事?當然有,因為李東垣看中了羅天益的人品,知道他的家裡很貧窮,為了讓他能夠放心地學習,就提供了助學金。 不但有助學金,還有獎學金。 在羅天益跟隨李東垣學習了三年的時候,李東垣看到,這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了獎勵羅天益能夠如此堅定地堅持學習,李東垣拿出了“白金二十兩”,放在桌子上,然後把羅天益叫來,對他說:“我知道你家裡的生活比較困難,怕你動搖了學習醫學的信心,半途而廢,現在這些錢給你,拿回家去養活老婆孩子吧!” 羅天益嚇了一跳,哪有這樣的老師啊,自己不交學費也就罷了,還白吃白住,然後還要給錢?

於是羅天益連忙極力推辭。 李東垣斬釘截鐵地說了句非常有名的話,大意是:“比這點兒錢更貴重的學問我都給你了,還在乎這點小錢嗎?你就不要推辭了!”(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細?汝勿複辭!) 這是歷史上比較有名的老師和學生的佳話。 不同尋常的老師,遇到了不同尋常的學生。 在李東垣的資助下,羅天益認真刻苦地跟隨老師學習了八年,直到李東垣去世,盡得其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