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李鴻章發跡史

第47章 第四十七節捻軍覆滅

李鴻章發跡史 汪衍振 2063 2018-03-16
當晚,李鴻章含毫命簡,向朝廷通報銘軍獲勝的情況,附片又通報了一下發生在安丘的事。 附片主要講述的就是宇文建在安丘被戕害所產生的惡劣影響: “宇文建例行公事被無端射殺,劉銘傳續派過去的人也被鎖拿,且銃傷善慶營內四人,必須嚴辦以為後來者戒;該知縣藐法避差,若不嚴辦,各處勢必效尤;宇文建雖被城門官誤殺,亦應從優議卹。”附片隻字未提丁寶楨半個不字。 第二天,李鴻章離開安丘,到各營視事並察看沿河防務,一月後才回到徐州城外的欽差行轅。 丁寶楨感於李鴻章的手下留情,回到巡撫衙門後,果然變換了一張面孔,連連飭文各州縣衙門,務須預為購儲糧物,以備軍營隨時給價取用,有膽敢延誤不辦者,一體拿問,決不姑息。

隨著巡撫衙門態度的轉變,山東各地方衙門也霎時對剿捻官軍看重起來,不僅提早購儲糧食,有取糧不能及時付銀兩的,也不像以前那樣追著討要。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月二十四日,捻軍賴文光、任化邦所部兩萬餘騎,被劉銘傳、善慶、潘鼎新、唐仁廉、郭松林、楊鼎勳等各軍,圍困在彌河沿岸約百十里左右的一處狹長地帶裡。 劉銘傳、善慶率軍先與之交戰。交戰過程中,任化邦被身旁親兵潘貴升用火槍打死,促使捻軍大亂,奪路逃走。賴文光率捻軍殘部走不數里,又被潘鼎新、唐仁廉二軍迎頭截住,好頓廝殺。正廝殺間,劉銘傳、善慶又督師從後面漫坡遍野趕來。賴文光遭此大創,無心戀戰,只帶了萬餘騎向遠處飛奔,恰又和郭松林、楊鼎勳二軍遇著。賴文光拼死殺出一條血路,只帶五百餘騎走入黑河,餘部非降即斬。

李鴻章傳令各軍嚴密訪查,慢慢縮小包圍圈,立志生擒賴文光。 同年十二月十九日,賴文光所剩五百餘騎被堵在揚州彌河北灣頭瓦窯舖一帶爛泥潭里。賴文光無路可走,被生擒活拿,餘部俱降。 縱橫魯、蘇、皖、豫、鄂五省的東捻軍,至此不復存在。 李鴻章長出一口大氣,接報的當日即上奏朝廷,為有功將士請功邀賞,末了仍不忘帶上山東巡撫丁寶楨、安徽巡撫英翰一筆。 聖旨很快下到欽差行轅:頭品頂戴一等肅毅伯李鴻章賞穿黃馬褂,著賞加一等騎都尉世職,世襲罔替;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一等毅勇侯兩江總督曾國藩著升授體仁閣大學士;直隸提督劉銘傳賞穿黃馬褂,加恩予三等輕車騎都尉世職;福建提督郭松林、副都統善慶、記名提督陳振邦、湖南提督楊鼎勳、長江水師黃翼升、山東布政使潘鼎新、山西布政使劉秉璋、涼州鎮總兵周盛波以及隨營管帶李鶴章、親兵營統領李昭慶等,也都一一論功行賞。真個是雨露春風,人人有份,無一疏漏。

事隔幾日,聖旨又發到山東巡撫衙門:賞丁寶楨一品頂戴加太子少保銜。丁寶楨面北謝恩,心裡不由對李鴻章充滿了感激之情。 丁撫台自此以後變成了丁宮保。 英翰也於同日接到聖旨,亦賞頭品頂戴加太子少保銜。 劉銘傳累年征戰,疲憊已甚,戰事一休,頓感百病纏身,不得不請李鴻章代為乞假,回籍休養。各路將士也都想趁年關之時回籍省親,衣錦還鄉自然是為了光耀門楣。李鴻章一一答應,陳情於上,朝廷無不應允,又格外加恩賞李鴻章兩月大假,准其攜弟回籍與妻女團聚。 李鴻章接旨之後大喜過望。因為此時的冬梅已有身孕六月左右,李鴻章正可趁此機會,將其送回合肥生養,倒省了許多麻煩。 把營事分派已定,又封了欽差大臣的關防,李鴻章便帶上部分親兵,悄悄地離開徐州,抄近路趕回合肥。

安徽巡撫英翰率一應司、道大員出郭三十里迎接。英翰一見李鴻章的車駕,很快躬下身去,口稱:“下官恭迎欽差爵帥李大人!” 李鴻章慌忙下轎,一把攬過英翰的手,說道:“英宮保不可如此,以後見面,只用平行禮相見,不可這般隆重。” 英翰朗聲道:“爵帥蕩平捻匪,還我五省清平世界,如此蓋世功德,幾可萬古流芳。如今榮歸故里省親,地方如不恭待,朝廷會怪罪下來的。” 李鴻章拉著他的手,笑道:“好了,好了,宮保的這張口,無人能說得過,我們還是回城吧。不過,老弟可有一言要說在前頭,我可不能在省城多耽擱。” 英翰道:“爵帥吩咐的話,誰敢不照辦!老哥我只讓老弟在省城喝杯水酒,便護送出城,如何?” 李鴻章一邊上轎一邊回頭道:“這可是你老哥說的。如若食言,老弟可要同您老打官司。”英翰哈哈笑著,也走回自己的轎內。

別看英翰一說一笑,對李鴻章恭敬有加,他可是個惹不起的人物。 英翰是滿洲正紅旗人,薩爾圖氏,字西林,一榜出身。英翰於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任合肥知縣,兩年後升任宿州知州,配合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剿捻。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捻軍首領張樂行被英翰逮獲,旋賞四品頂戴授潁州知府,同年十月賞三品頂戴署安徽按察使,進入三大憲行列。次年,英翰奉僧格林沁之命赴湖北阻擊太平軍陳得才部,因請獎冒濫,被降職留任。累署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撫直至實授安徽巡撫。英翰在安徽一坐就是幾年,竟然不肯動一下,這讓許多人都感到不解。 其實,英翰也不想在安徽待太久,實在是因為朝廷不想讓他離開,他自己也沒有好去處之故。但曾國藩和李鴻章心裡都清楚這英翰的背景,英翰在安徽,其實是朝廷放在兩江的一條眼線。

兩江無論出了什麼事情,總督曾國藩尚未出奏,朝廷卻已提早知道了大概,這都是英翰的功勞。 當時的大清國,說起來的確讓人寒心,滿人防漢人,幾乎達到了草木皆兵、無孔不入的程度。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