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的傾城往事

第34章 附錄張愛玲年譜

9月30日,張愛玲出生於上海。祖籍河北豐潤,乳名張煐,10歲時改為張愛玲,曾用筆名梁京。 祖父張佩綸,字幼樵,一字繩庵,同治進士,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祖母李菊耦為慈禧心腹中堂李鴻章之女。 父張廷重(志沂)是舊官宦家的闊少爺,靠祖上留下的遺產過日子。母親黃逸梵(素瓊)是南京黃軍門的女兒,是一個時髦的新女性。 弟弟張子靜出生。 隨父母遷到天津法租界張家舊宅住。 母親黃逸梵與姑母張茂淵結伴去法國學習。 母親走後,父親將“姨奶奶”接回家中居住。父妾原是妓女,綽號老八,入張家後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吵鬧,後被趕走。 家里為她與弟弟請了塾師,張愛玲開始接受私塾教育,背經書,時常為背不出書而苦惱。 全家由天津乘船遷往上海。張愛玲在船艙裡重讀。寫過一篇烏托邦式的小說《快樂村》。

春,父親病好後,故態復萌,不拿出生活費,要母親貼錢,兩人激烈爭吵。終於協議離婚。 夏秋,張愛玲進入上海黃氏小學,正式更名為張愛玲。 秋,就讀上海聖瑪利亞女校。 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這是她在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上發表的第一篇,也是唯一的一篇小說。 是年前後,張愛玲畫了一幅漫畫,投到上海《大美晚報》發表,收到報社寄給自己的第一筆稿費五元錢,張愛玲為自己買了一支小號丹琪唇膏。 散文《遲暮》刊於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上。 她開始寫長篇,寫了類似鴛鴦蝴蝶派的長篇章回小說《摩登紅樓夢》。 夏,升入聖校高中。 散文《秋雨》發表於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上。 隨筆《論卡通畫之前途》,刊於聖校校刊《鳳藻》上。

夏天,張愛玲從聖瑪利亞女校畢業。 母親黃逸梵為她留學事從法國歸來。張愛玲向父親提出到英國留學的請求,被父親和後母嘲罵。 張愛玲因躲避日寇炮火到母親家住,回家後遭到後母與父親的毒打。第二天姑姑張茂淵來說情,也被打傷住院。張茂淵與兄長自此不再往來。張愛玲被父親關押在家中一秋一冬。 舊曆年前,趁家人不注意,逃出父親家中,與母親住一起。從小照看她的女傭何干被牽連,後母把張愛玲的一切個人用品都分給別人。 因為她從小沒有自立生活過,在待人接物的生活常識上顯得呆滯、愚笨,母親對她很失望,給她兩年時間學習適應環境。並提出,如果嫁人,就不必要文憑,如果要學業,就沒有多少錢供她打扮。她思考過後準備學習,入校補習,母親為她聘請英國教師輔導,準備報考英國的倫敦大學。最終,她雖然考取了倫敦大學,卻因為戰事激烈無法前往。

考進香港大學專攻文學。 本年冬或次年初,上海《西風》雜誌舉行三週年紀念徵文,以“我的……”為題,張愛玲寫了《我的天才夢》應徵。 4月16日,《西風》月刊徵文揭曉,張愛玲的《天才夢》本為首獎,但正式公佈時,排除在一、二、三等獎外,列名譽獎第三名,在《西風》8月號上發表。次年獲獎徵文以她的《天才夢》為書名結集在西風社出版。 在香港大學認識了同學炎櫻,二人成為終身的朋友。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入侵香港。她經歷了香港被圍的全過程,參加“守城”工作,休戰後在大學臨時醫院做看護。 香港淪陷以後,香港大學停課,張愛玲未畢業即在本年下半年回到上海。 回上海後,報考聖約翰大學,因國文不及格,曾入校補習國文。開始用英文寫作一系列影評與散文。給英文《泰晤士報》寫劇評、影評,如《婆媳之間》、《鴉片戰爭》、《秋歌》、《萬紫千紅》、《借銀燈》等。也替德國人辦的英文雜誌《二十世紀》寫《中國的生活與服裝》。

5月,《沉香屑:第一爐香》在月刊上登載。張愛玲邀請周瘦鵑到家中,與姑姑張茂淵設西式茶會答謝。 6月,《沉香屑:第二爐香》在月刊上發表。 7月,在上海福州路晝錦裡附近一個小弄堂的一間家庭式的廂屋——《萬象》雜誌編輯室裡,與柯靈會面,張愛玲把短篇小說交給柯靈,與柯靈結下了深厚友誼。 同月,短篇小說在《雜誌》月刊第11卷4期上發表。 同月,散文《到底是上海人》在《雜誌》月刊第11卷5期上發表。 8月—9月,短篇小說在《萬象》月刊2、3期上發表。 9月—10月,小說在《雜誌》第11卷6、7期發表。 11月—12月,小說分兩次在《雜誌》月刊第12卷2、3期發表。 12月,散文隨筆《更衣記》在《古今》第34期發表。

1月—6月,小說《連壞套》在《萬象》月刊7—10期發表。 3月,小說《花凋》在《雜誌》月刊第12卷5期上發表。 5月—7月,小說在《雜誌》月刊第13卷2—4期上發表。 夏秋間,張愛玲與胡蘭成結婚。沒有舉行結婚儀式,只寫婚書為定:“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旁有炎櫻為媒證。 3月—6月,小說《創世紀》在《雜誌》月刊第14卷6期,15卷1—3期發表。由吳江楓記錄整理的《蘇青張愛玲對談記》在《雜誌》第14卷6期發表。 4月,散文《吉利》在《雜誌》月刊第15卷1期發表。 同月,散文《我看蘇青》在《天地》月刊第19期發表。 5月,散文《姑姑語錄》在《雜誌》月刊第15卷2期發表。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在投降儀式上簽字。之後,漢奸胡蘭成遭通緝,化名張嘉儀潛逃。 2月,胡蘭成為躲避通緝,隱匿於杭州溫州一帶,又與一村婦范秀美同居。張愛玲到這裡探望胡蘭成,發生爭吵,返回上海,次年與胡蘭成關係破裂。 4月,散文《華麗緣》在《大家》月刊上發表。電影劇本《不了情》被上海文華電影公司搬上銀幕。由桑弧導演。 5月—6月,小說《多少恨》(根據《不了情》改編)在《大家》2、3期上發表。 11月,小說集《傳奇(增訂本)》由上海山河圖書公司出版。在初版基礎上增收新作6篇,依次為《留情》、、、《等》、《桂花蒸:阿小悲秋》,另有前言《有幾句話同讀者說》、跋語《中國的日夜》。封面由炎櫻設計。

與胡蘭成離婚。 以梁京為筆名在上海《亦報》連載。 7月,上海召開第一次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張愛玲在夏衍的關照下,應邀出席,坐在後排,在一片灰藍中山裝的代表中,她身著旗袍,外面罩了件網眼的白絨線衫,顯得非常突出。 11月,由上海《亦報》社出版單行本。 11月至次年1月,中篇小說在《亦報》第三版連載。 赴香港,向香港大學申請複學獲准。赴港後,在美國駐香港新聞處工作。寫電影劇本《小兒女》、《南北喜相逢》。翻譯、《愛默森選集》、《美國七大小說》(部分)。認識美新處處長麥卡錫,以及居住在香港的宋琪(筆名林以亮)夫婦。 英文本在美國出版,美國《紐約時報》、《星期六文學評論》、《時代》周刊相繼發表書評。 長篇小說與先後在香港《今日世界》連載。由《今日世界》出版中文、英文單行本。

7月,改名為《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由香港天風出版社出版。 父親張廷重於此年去世。 秋,乘“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離港赴美。 2月,獲得愛德華·麥克道威爾(Edward Mac Dowell Colony)寫作獎金,搬到美國東北部的新罕布什爾彼德羅居住,為期兩年。 在這裡,她結識了作家賴雅。 8月,與賴雅在紐約結婚。 1月,小說《五四遺事》(中、英文)在台北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1卷5期發表。 母親黃逸梵在英國逝世。 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編《情場如戰場》、《桃花運》、《人才兩得》等劇本。 10月,為創作劇本赴香港。取道台灣,由麥卡錫安排與台灣大學的青年作家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王禎和等會面暢談,又到花蓮、屏東,觀看當地的山地舞與民族風俗。

10月,賴雅在美國中風。得知賴雅病情穩定,無生命危險後,又乘飛機到香港。 11月,為香港電懋影業公司編寫改編《南北一家親》、《一曲難忘》、《南北喜相逢》等電影劇本。 年初,回美國,與丈夫移居華盛頓,把根據好萊塢影片改編的《南北喜相逢》寄到香港。因劇本丟失,未拍攝。 4月,單行本由台灣皇冠出版社出版。 開始用英文翻譯。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看了許多不同版本和有關研究著作,開始了對的研究。 10月,賴雅在波士頓病逝。 獲邀任美國紐約雷德克里芙學校駐校作家。 英文長篇小說“The Rouge of the North”(即)在英國倫敦出版。 長篇小說《秋歌》、《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流言》先後在台灣皇冠出版社出版。

由皇冠出版社出版。 《皇冠》雜誌發表《紅樓夢末完》。 轉入學術研究,任職加州柏克萊大學“中國研究中心”。 譯著(海明威)由香港今日世界社出版。 《紅樓夢未完》在台北幼獅文藝研究社出版的“幼獅月刊學術叢書”《紅樓夢研究集》第30卷40期上發表。 《幼獅文藝》刊載《初評紅樓夢》。 是年秋,張愛玲移居洛杉磯。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刊載《談看書》《<談看書>後記》。 完成英譯。 《皇冠》雜誌刊載《二詳紅樓夢》。 散文小說集《張看》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收入《憶胡適之》、《談看書》、《談看書後記》,以及上海淪陷時期未收入《流言》的散文舊作《姑姑語錄》、《論寫作》、《天才夢》,兩部未完成的小說、《創世紀》,並有自序一篇。封面為自己設計。 《聯合報》刊載《三詳紅樓夢》《<張看>自序》。 花了十年心血撰寫的紅學專著,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 《中國時報》社刊載《色戒》。 國語本評註由台北皇冠雜誌社出版。將原來吳語對白的(韓子云著)譯成國語,加了注評,並將原書六十四回的四回作了刪並,成為六十回本,有序言和譯後記。 2月,《關於〈笑聲淚痕〉》發表。刊物不詳,後收入《續集》。 6月,小說劇本集《惘然記》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收入短篇小說《色戒》、《浮華浪蕊》、《相見歡》。四十年代的《殷寶灩送花樓會》(加了“尾聲”),《多少恨》(附“前言”),電影劇本《情場如戰場》。書前有“序言”。 1月,《〈海上花〉的幾個問題》(英譯本序),在台北《聯合報·副刊》發表。 《張愛玲資料大全集》(唐文標主編)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收集張愛玲許多圖片、小說初稿與有關研究文章。 2月,小說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排印,前附作者像。 12月至次年1月,在台灣《聯合報》“副刊”連載。 《餘韻》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收入舊作散文《散戲》、《中國人的宗教》、《“卷首玉照”及其他》、《雙聲》、《氣短情長及其他》、《我看蘇青》、《華麗緣》、小說,後兩篇略有改動。 《續集》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收五十年代以後的作品散文《關於〈笑聲淚痕〉》、《羊毛出在羊身上》、《表姨細姨及其他》、《談吃與畫餅充飢》、《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電影劇本《小兒女》、《魂歸離恨天》,短篇小說《五四遺事》中、英文本。另有自序。 5月,劇本《太太萬歲》在台北《聯合報》連載。 台北《聯合報》副刊二月九日刊載《草爐餅》。 6月,姑姑張茂淵在上海去世。 7月,《張愛玲全集》由台灣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對照集》作為《全集》的一種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 9月8日,張愛玲在洛杉磯公寓死後一星期,才被發現。港台大陸的報紙紛紛作了報導。 19日遺體火化。 9月30日,生前好友美籍華人夏志清、張錯、林式同、張信生、高全之等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