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97章 96、謝子長——鐵面無私現代“青天”

謝子長(1897~1935年),陝西安定(今子長)人。中共黨員。陝甘紅軍游擊隊的主要領導人。 1919年起,謝子長先後在西安省立第一中學、陝北聯合縣立榆林中學讀書。後在家鄉創辦小學。 1922年考入閻錫山辦的太原學兵團學軍事。 1924年回安定縣辦民團,任團總。同年赴天津、北京,參加反帝鬥爭。 1926年初,受中共北方區執委會派遣回到陝北,與中共和共青團綏德地方組織取得聯繫後,回安定繼續辦民團,仍任團總。不久,在友人、中共黨員李象九推薦下,縣民團編為陝北軍閥井岳秀部石謙團第十二連,謝任連長,以公開的身份在安定一帶進行革命活動,並秘密在石謙團建立了中共第二特別支部,謝任第二特支書記,發展了一批中共黨員。

1927年4月, 李大釗等被奉系軍閥張作霖絞殺的消息傳到陝北,謝義憤填膺,和馮景翼一起領導安定縣農民協會召開大會,追悼李大釗,聲討帝國主義、奉系軍閥和蔣介石鎮壓革命的罪行,決心武裝農民,繼續開展反對土豪劣紳的鬥爭。 8月,白色恐怖籠罩陝北,軍閥井岳秀企圖消滅由共產黨掌握的石謙旅,形勢十分緊張。 這時,中共陝西省委派軍委書記魏野疇和唐澍等秘密到清澗,指示李象九、謝子長要續留在石謙部隊中開展黨的秘密工作, 做好武裝反抗新老軍閥的準備。 8月22日,石謙旅長被井岳秀暗殺。石旅的中共組織準備以此為契機,發動武裝起義。起義後,中共組織決定謝等率部南下。 起義部隊在謝等率領下南進,在延川會合了石旅的另一個連,途經延長縣城時,殲敵兩個連和一個營部,謝親自處決了敵營長祁梅卿。 15日,清澗、延川起義的部隊趕到宜川城下,與石旅駐宜川的第九、第十連會師,守敵大部投降。次年5月奉中共陝西省委指示,與唐澍、劉志丹、許權中、高克林等一起領導了渭(南)華(縣)起義。謝在新成立的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任委員兼第三大隊大隊長,率部英勇奮戰,殲敵甚多,並領導暴動的農民打土豪分財物,建立區鄉蘇維埃政權。不久,奉命秘密回陝北開展革命武裝鬥爭,1929年2月任中共陝北特委軍委書記。

1932年1月建立西北反帝同盟軍,中共陝西省委派謝任總指揮。他組織黨員幹部學習古田會議決議,開辦軍政幹部訓練班,使大家明確紅軍的政治任務,糾正部隊中的軍閥主義和極端民主化等不良傾向,為在陝甘邊建立和擴大紅軍、開展游擊戰爭奠定了基礎。 1933年夏,謝被派往北方,在張家口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第十八師,協助師長許權中指揮作戰並做黨的工作。抗日同盟軍失敗後,謝又到北平和天津地區從事抗日救亡活動。 11月,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派謝回陝任駐西北軍事特派員(一說為駐陝西或駐陝北軍事特派員)。 謝於1934年初回到安定,立即著手恢復陝北游擊隊第一支隊,積極開展武裝鬥爭,還協助中共地方組織創建根據地,擴大了中共和紅軍的政治影響。 7月8日,根據中共陝北特委的決定,中國工農紅軍陝北游擊隊總指揮部在安定縣楊道峁成立,謝任總指揮,郭洪濤任政委。為了粉碎井岳秀部對陝北根據地發動的第一次“圍剿”,謝率部南下,在南梁地區的閻家窪子與陝甘邊區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劉志丹率領的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會合,兼任該師政委。

8月15日謝子長率紅四十二師第三團和陝北游擊隊第一、二、五支隊由南梁抵達安定地區。 17日起,先後取得了安定景武家塌、 綏德張家圪台戰鬥的勝利。 8月26日率部奔襲清澗河口。在27日的激烈戰鬥中,謝親臨前線指揮,不幸胸部中彈,鮮血滲透了他的夾襖,仍繼續指揮戰鬥,直到勝利。 戰後他不顧重傷在身,揮師北上攻打安定董家寺,擊潰井岳秀的一個營,徹底粉碎了國民黨新軍閥對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次“圍剿”。 1935年2月初, 中共陝北特委和陝甘邊特委在赤源縣周家嶮(今屬子長)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軍委,以統一領導陝北、陝甘兩塊根據地的黨和紅軍。 謝因傷重未出席會議,仍被推舉為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委員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一說劉志丹為軍委主席) 。由於傷勢繼續惡化,2月21日在安定縣燈盞灣與世長辭。毛澤東先後兩次為謝子長墓題詞:“民族英雄”、“雖死猶生”,並親筆寫了碑文。為紀念這位西北紅軍和西北蘇區的主要創建人,陝甘寧邊區政府於1942年5月批准,將安定縣改名為子長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