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74章 73、羅炳輝——奴隸將軍傑出將領

羅炳輝(1897~1946年),原名羅德富,自字宿星,雲南省宜良縣人,中共黨員。著名的紅軍將領,有“神行太保”之稱。 羅炳輝出生於漢族農家。他七歲進私墊讀書,十歲因家境困難輟學務農。少年時代的羅炳輝以性剛烈、有膽識聞名鄉里。十二歲與橫行家鄉的土霸到縣衙門打官司,弄得官府震駭;因與土霸結怨、環境險惡和渴望報仇,羅炳輝1915年離家出走,至昆明投入滇軍砲隊。次年參加討袁護國之役。 在滇軍中,他訓練刻苦,常練功徹夜,以精湛的武藝在歷次嚴格考核中連連晉升,一次不脫。並以公正無私、作戰勇敢,深得士兵擁戴。 1920年,他被選作雲南都督唐繼堯和唐繼禹的隨行軍士,備受倚重。 1921年2月顧品珍倒唐,二唐帶少數親信隨逃到香港,羅炳輝任副官、掌管財務,生活極奢華。然而,羅炳輝在安南(今越南)眼見法帝國主義暴虐,在香港親見軍閥腐敗,遂決然拋棄利祿,隻身返國,歷盡艱危,至桂林投奔孫中山,被編入軍官將校隊。

在1926年北伐戰爭中,羅炳輝任由朱培德管衛營改編的第三軍九師二十五團二營營長,出粵經湘入朗,血戰新喻,激戰萬壽官,首戰牛行車站,復歸程潛第六軍節制,沿長江東下,克安慶,佔蕪湖,取採石,攻克南京,戰功赫赫。大革命失敗後,羅炳輝因同情工農、抨擊國民黨腐敗和功高超嫉,被指控犯有“通共十大罪狀”、終被編退。 1929年7月,黨中央派趙醒吾同志找他,暢談三日,羅炳輝毅然與舊世界決裂,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於11月15日領導了著名的吉安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五團團長。年底與彭德懷、黃公略部會師於遂川,次年1月任紅六軍二旅旅長,旋改任紅三軍第二縱隊司令員。 2月,與毛澤東、朱德部會合於東固山區。 1930年6月,朱毛紅軍“汀州整編”為三個軍,羅炳輝任紅十二軍副軍長,次月升任軍長。 1932年2月兼福建軍區總指揮,7月任紅二十二軍軍長。 1933年12月任紅九軍團軍團長。在1931年和1934年兩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均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他參與指揮了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榮獲紅星勳章,是十個著名的紅軍將領之一。

長征中,羅炳輝率紅九軍團作全軍後衛,在黔、滇、川省單獨行軍四千華里,巧渡金沙江,激戰瀘沽,過瀘定,扶病克天全,為長征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蔣介石1935年2月9日系頒《賞格》,以“生擒類八萬元,獻首級五萬元”這樣僅次於毛澤東、朱德、徐向前三人的重賞,買羅炳輝的生命。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10月他和紅軍幹部張明秀在延安結婚。年底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到武漢輔佐周恩來、葉劍英做軍事統戰工作,和董必武共同負責為延安抗大和陝北公學招生工作,並以八路軍代表身份參加各種民被救亡活動。他那粗衣布履、正氣凜然的共產黨人形象,與國民黨官場的驕奢淫逸形成強烈對比。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羅炳輝任新四軍二師副師長,後任二師師長、二師師長兼淮南軍區司令員。從二師組建到抗戰勝利的四年半中,羅炳輝統率部隊,與日、偽、頑作戰近三千次,斃、傷、俘敵逾三萬人,使我西扼淮南鐵路、東瀕高寶兩湖、北倚淮河、南至長江、直逼汪偽“首都”南京的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成為華中最穩固的根據地。

羅炳輝特別注重部隊的軍事訓練和軍事理論建設。他制定了一整套練兵方法,如五大技術(射擊、投彈、刺殺、劈刀、土工作業)、比大障樹(獨木橋、矮牆、鐵絲網、水溝、跳遠)。他臂力驚人,重機槍端起能瞄二十分鐘。槍法神奇,槍擊飛鳥,彈無虛發。他還編寫了《指揮員使用手冊》、《碉堡作戰》、《民兵戰術》等著作。他愛兵、愛民的許多動人傳說,至今仍在蘇皖兩省流傳。 抗戰勝利後,1945年10月羅炳輝率部北上山東,任新四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參與指揮了界河戰役和臨(城)韓(莊)戰役。 1946年4月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 6月初抱病指揮棗莊戰役。勝利後病倒,21日返臨沂就醫途中不幸逝世於臨沂縣蘭陵鎮(現蘭陵美酒廠內)。享年49歲,遺二子二女。 28日,蘇皖邊區政府發布令,改安徽省天長縣為炳輝縣(該縣1960年復舊名,現天長市)。 1947年國民黨軍陷臨沂,慘無人道地對羅炳輝將軍的遺體橫施摧殘。 1950年,人民政府為羅炳輝建造了宏偉的陵墓,周恩來親題:“人民的功臣羅炳輝同志不朽!”朱德親題:“炳輝同志紀念,革命徹底,死而後已,精神不死,萬古長存!”劉少奇親題:“炳輝同志千古,志在革命,功在人民。”任弼時親題:“永垂不朽!”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