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73章 72、羅忠毅——敵後抗敵搏殺偽頑

羅忠毅是新四軍抗日名將。 1907年生,湖北襄陽人。早年參加進步學生運動。 1927年入馮玉祥部當兵。 1931年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到江西,同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羅忠毅加入紅軍後,刻苦學習,努力工作,193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排長、士兵委員會主任、連長、營長等職。 他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從班長晉升為排長、連長、營長。 1933年,他被選送到瑞金紅軍學校學習,畢業後,調福建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連(城)寧(化)(龍)岩軍分區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羅忠毅任中央軍區第三作戰分區副司令兼參謀長,留在蘇區堅持游擊戰爭。當時,敵強我弱,處境險惡。 1935年3月,張鼎丞、方方在永定的金砂召開閩西各紅軍游擊隊領導人會議,成立了以張鼎丞為主席的閩西軍政委員會,領導游擊戰爭。 4月,閩西軍政委員會將閩西游擊區劃為四個軍分區,羅忠毅任第一軍分區(又稱第一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他們率部在極艱難的環境中與敵周旋,度過了三年游擊戰爭中最艱苦的一年。 1936年1月1日,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將原四個分區合併為三個分區,羅忠毅仍任第一分區司令員。這時,“清剿”的國民黨主力開始撤退,形勢好轉。羅忠毅率部趁勢向寧洋、連城、清流方向發展,在龍巖、連城、上杭交界的貼長、梅花十八洞一帶,開闢了新的蘇區。

1937年7月,國共兩黨在閩西龍巖和談,達成協議,並根據協議,閩西紅軍整編為“閩西人民抗日義勇軍”,羅忠毅任司令員。是年10月,南方各省游擊隊整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閩西南等紅軍游擊隊被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張鼎丞任司令員,譚震林、粟裕先後任副司令員,羅忠毅任參謀長。 1938年冬至1939年春,羅忠毅和二支隊的全體指戰員,在敵人密集的據點網中搞鑽心戰術,開展游擊戰爭。他們緊密依靠群眾,狠狠打擊了敵人,壯大了自己,在日偽心臟的南京近郊開闢了抗日根據地。 1939年8月,新四軍第一、二支隊領導機關奉命合併,成立了新四軍江南(指江蘇南部)指揮部,陳毅任總指揮,粟裕任副總指揮,羅忠毅任參謀長。 1940年7月,陳毅、粟裕率領江南新四軍主力北渡長江後,羅忠毅留在江南,重組江南指揮部,擔任總指揮。同年10月,黃橋大捷後,羅忠毅仍回茅山地區,就任新二支隊司令員。他領導新二支隊和地方武裝共3000多人堅持江南敵後鬥爭,戰斗在敵頑夾擊的艱苦鬥爭環境中,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與敵人周旋。

1941年1月中旬,皖南事變後,蘇南形勢極其險惡,戰鬥頻繁。羅忠毅率部幾乎是天天戰鬥,夜夜移營。有時竟一日數戰,一夜三移營。羅忠毅依靠二支隊的力量,在各縣武工隊和秘密交通站的幫助下,克服了許多無法想像的困難,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 1941年3月,新四軍按中央軍委命令,整編為7個師,羅忠毅領導的二支隊改為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六旅。譚震林任六師師長,羅忠毅任六師參謀長兼十六旅旅長,廖海濤任旅政委。 5月21日,黃金山戰役打響。譚震林指揮,羅忠毅親臨前線作戰。此戰役持續四天,三戰三捷,俘敵官兵500多人,繳獲了很多武器。迫使國民黨頑固派停止了皖南事變後對蘇南新四軍大規模的進攻。

黃金山大捷後,譚震林返回東路六師師部,羅忠毅西進溧水,北返茅山,肩負起堅持茅山根據地抗日鬥爭的重任。 茅山根據地南對國民黨軍隊,北對溧武路日偽封鎖線,南北僅30里左右。十六旅和蘇皖區黨委的存在,如一把利劍插進敵人的心臟,日軍早欲除之。 1941年11月28日拂曉,日軍以步、騎、砲兵3000多人,在大霧掩護下,分三路向十六旅旅部和蘇南黨政機關駐地溧陽縣塘馬村周圍村莊進攻。當時,十六旅旅部機關、後方醫院、被服廠、修械所、旅教導隊、蘇皖區黨政機關以及茅山四縣抗敵委員會和各縣主要人員共1000餘人駐紮在這裡,而戰鬥部隊不足400人,與敵人兵力懸殊太大。此時,羅忠毅迅速部署部隊組織主力抗擊日軍,指定旅參謀長王勝率領旅部和蘇南黨政機關轉移,而他自己帶著身邊僅有的四十八團二營官兵衝了上去。

日軍先後發起了三次沖鋒。羅忠毅指揮部隊有時採取火力合擊,有時採取反沖鋒,接連將日軍打退。 但是,敵人憑著砲兵、騎兵的威力,終於進入塘馬。羅忠毅率部撤退到王家莊。日軍從四面八方圍來,情況危急。羅忠毅命令機槍手把機槍架到村子外面,掩護突圍。這時,旅政委廖海濤要羅忠毅隨部隊先撤,羅忠毅卻堅持要廖海濤先走,在他倆互相謙讓時,手倒下了,成群的日軍又圍了上來。羅忠毅衝到犧牲的機槍手身邊,抱起機槍,邊掃射邊喊道:“我掩護你們,向南出擊!”羅忠毅手中的在不停地怒吼著,一批日軍倒下了,又湧上來一批。警衛員擔心首長安全,關切地請求羅司令快隨部隊南撤。 “你快走,我掩護!”羅忠毅說完這句話,被一顆子彈擊中頭部,壯烈犧牲了。戰鬥至午後,廖海濤也在戰場上灑盡了最後一滴血。

經過血戰,16旅旅部和蘇皖區黨政機關的人員,終於突出了重圍,粉碎了日軍圍殲的陰謀。 羅忠毅、廖海濤犧牲後,新四軍軍部通電全軍:“羅、廖二同志,為我黨我軍之優秀老幹部,為黨為革命奮鬥十餘年,忠實、堅決、勇敢、負責,艱苦締造蘇南根據地,卓著功績。全軍一致追悼,昭彰先烈。” 新中國成立後,溧陽人民把羅忠毅、廖海濤的遺骨從小余莊村口遷葬於笠帽山麓。 1981年11月,在羅、廖壯烈犧牲40週年之際,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在笠帽山麓興建了“溧陽西山烈士陵園”。廣大軍民為悼念羅、廖兩位英烈,送了數十副輓聯,其中一副寫道: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