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58章 57、楊靖宇——抗日英烈震懾敵膽

楊靖宇(1905~1940年),原名馬尚德,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共黨員,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 1905年2月26日(清光緒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於河南省確山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李灣村窮苦農民家庭。在東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時,曾化名張貫一、乃超。 1932年赴南滿領導抗日武裝鬥爭時,改名楊靖宇。楊靖宇父親馬錫齡是一窮苦農民。 楊靖宇八歲時進私塾讀書。 1918年入確山縣高等小學讀書。 1923年進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 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7年3月,為迎接北伐軍勝利北進,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初調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陽、開封等地先後三次被捕入獄。

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同年秋被捕,在獄中堅持鬥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獄,任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委員、代軍委書記等職,積極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 1933年任中國工農紅軍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委、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委。 1934年任南滿抗日聯軍總指揮、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等職。同年1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 1936年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 7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率部長期轉戰東北,有力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 1937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基本隊伍有六千餘人,分佈南滿一帶開展抗日鬥爭。盧溝橋事變後,楊靖宇發動西征,經常出擊日軍,支援關內的鬥爭。 1938年5月,召集南滿黨和軍隊幹部開會,討論堅持游擊戰爭策略。會後,在通化、臨江一帶開展抗日鬥爭,給敵偽軍以沉重打擊。

同年冬,日寇實施慘無人道的歸屯併戶政策,並勾結日本武裝屯田移民,加強對南滿抗日根據地的摧殘,抗日聯軍的處境更加艱難。楊靖宇率第一路軍一部1400多人,進入長白山密林中。次年,在濛江縣境與敵人戰鬥中受重大損失,隊伍剩400多人。 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到了最後,他身邊僅有7名戰士,4名負傷。於是楊靖宇下令4人轉移。後來,他派了剩下的兩名戰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後,兩名戰士被日偽軍殺死。楊靖宇明白了一切。 2月22日,在一間雪地中的小破屋裡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夜。 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濛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個中國人,楊靖宇恪守黨的鐵的紀律,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於是給了錢,讓其中一人幫他買些食物和棉鞋。那個人回大屯洩密給日偽當局;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將軍,並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將軍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以無比堅強的毅力頑強戰鬥,直至彈盡糧絕,壯烈犧牲,時年35歲。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鐘,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 將軍陣亡後,殘忍的日酋岸谷隆一郎下令將其遺體解剖,試圖發現飢餓嚴寒條件下野外生存並戰鬥的秘訣,結果在將軍腸胃中發現的只有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侵略者大受震駭,驚為天人。岸谷隆一郎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並於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殺。特工隊的領隊叛徒、原抗聯1軍1師師長程斌於抗戰勝利後混入山西省的八路軍隊伍,並於1950年代初被發現鎮壓。

1958年2月23日,在楊靖宇殉國18週年之際,黨和國家在通化市楊靖宇烈士陵園舉行了“楊靖宇將軍公祭安葬大會”。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