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53章 52、李碩勳——天涯海角英魂長存

李碩勳(1903~1931年),又名李陶,四川高縣人,中共黨員,著名的軍事活動家。南昌起義領導人之一。 李碩勳,1918年15歲考入縣立中學,後插班到成都省立第一中學,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並成為四川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始人之一。由於積極組織學生運動,被四川軍閥下令通緝,被迫轉道重慶等地,來到上海,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學習。 1924年5月,由青年團轉為中共黨員。翌年7月,當選為中華民國學生聯合會會長(全國學聯)兼交際部主任。此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李碩勳還以個人身份,擔任了國民黨上海市黨部秘書長。 1926年10月,李碩勳被派到武漢,任中共武昌地委組織部部長。在這裡,他協助北伐軍尤其是葉挺獨立團做了大量工作。 12月,李碩勳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編為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政治部主任,該師副師長為葉挺,師長李漢魂。

1927年4月,第二十五師奉令繼續北伐。在與奉系軍閥進行的河南戰役中,李碩勳參與指揮了上蔡、東西洪橋等重要戰鬥,他深入基層,在士兵中開展生動的思想動員工作,並進行了大量嚴謹細緻的組織工作,保證了戰鬥的勝利進行。 1927年8月1日,我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在南昌城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當天上午,李碩勳接到上級通知,便以執行任務為名“緊急集合”,甩開師長李漢魂(系國民黨黨員),率73團全部,七十四團、七十五團一部,沿南潯鐵路南下,趕赴南昌,參加起義。翌日,這支部隊改編為起義軍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周士第任師長,李碩勳為黨代表兼師政治部主任。 起義軍撤離南昌之後,8月30日,發起攻打會昌戰鬥,李碩勳、周士第指揮第二十五師浴血奮戰,率先攻入城中。 9月,起義軍進入廣東境內,第二十五師轉歸第9軍副軍長朱德指揮,駐守三河壩,構築工事,準備阻擊兩廣軍閥的進攻,掩護起義軍主力進占汕頭。第二十五師以梅江為天塹,苦戰三晝夜,擊退敵人數十次進攻,殲其3000多人。由於敵我力量相差懸殊,部隊嚴重減員,起義軍遂撤出戰鬥。

此時得知,攻打汕頭的起義軍作戰失利,且無法與之取得聯繫。於是,由朱德、周士第、李碩勳三人組成的前敵委員會,在分析敵情后決定,起義軍“穿山西進,直奔湘南。”10月下旬,進入湖南境內。為盡快與中央取得聯繫,朱德派李碩勳返回上海,向中央匯報工作。 1927年10月,李碩勳回到上海,向中央匯報了起義軍情況之後,被留在上海做黨的地下工作,任中共江蘇省秘書處秘書。在此後的三四年間,他先後在上海、武漢、杭州、南京等地來往奔波,擔任過中共浙江省委軍委書記、江蘇省委軍委書記等重要職務,1930年還當選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他參與領導了紅十四軍、十五軍、十七軍的組建工作,為我黨早期武裝力量的建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31年5月,中央為了更好地開展兩廣的武裝力量建設,任命李碩勳為兩廣省委軍委書記、紅七軍政治委員。他乘船趕赴香港。此時,海南島的革命武裝鬥爭取得了較快發展,兩廣省委決定,派李碩勳去海南,主持召開瓊崖游擊隊負責人軍事會議,並指導海南擴大武裝鬥爭。 8月,李碩勳抵達海口,住進得勝沙路中民族店。正當他與當地黨組織接通聯繫並準備召集軍事會議時,由於叛徒出賣,8月13日,他在旅店被國民黨密探逮捕。 在獄中,李碩勳以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堅貞品格和不屈意志,經受住了一次次嚴刑拷打。他自知敵人手辣心狠,為了不連累家鄉親人,他改名李世勳,改籍貫為四川宜賓,並做了犧牲準備。 9月5日,國民黨瓊山縣憲兵隊將已被打折雙腿的李碩勳押赴海口市東較場行刑。李碩勳站不起來,被人用竹籮抬到刑場。他大義凜然,高昂起不屈的頭顱,面對國民黨憲兵隊,大聲高呼“打倒蔣介石!”“中國共產黨萬歲!”從容就義。時年28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