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52章 51、李兆麟——松嫩平原抗日砥柱

李兆麟(1910~1946年),原名李超蘭,曾用名李烈生、孫正宗、張玉華、張壽箋。遼寧省遼陽縣人。中共黨員,抗日英雄。 李兆麟自幼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又擅長繪畫、書法和吹簫,頗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占東北、而腐敗無能的政府卻一再推行喪權辱國的外交政策的嚴酷現實,使李兆麟感慨萬分,他曾在書箱上刻下了“運思出奇,橫掃千軍”八個大字,用以表達其收回祖國河山的雄心壯志;還畫了一幅《大禹治水圖》寄託自己效忠於人民解放事業的崇高理想。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土淪喪,山河破碎,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處於危急之中。為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祖國和人民,李兆麟說服了母親,自己賣一車大豆作路費,毅然告別了家鄉父老。 1931年11月李兆麟來到北平,化名李烈生。經張一吼介紹參加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反帝大同盟”,結識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擔任常委的我地下黨員馮基平(馮乃革)和擔任執委的夏尚誌等同志。不久,李兆麟回遼陽從事抗日活動。

1932年初,李兆麟去北平“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匯報工作,請求黨組織派人去遼陽組織抗日武裝力量。同年3月8日根據中共北平市委和軍委的指示,由地下黨員馮基平同志帶領李兆麟、楊壽天到東北遼陽縣鏵子鄉小堡一帶組織建立抗日義勇軍。在“為了祖國、民族要打鬼子……”的口號下,這些山林隊紛紛表示願意聯合起來抗日救國。同年3月,以“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名義,在三家子陳楚英院內,由李兆麟主持,召開了約有50多人參加的各隊首腦會議,宣告正式成立東北義勇軍第二十四路軍,下設五個支隊,定以小堡為中心,馳騁在東至歪頭山,南至鏵子溝,西至煙台(燈塔),北至陳相屯方圓60平方裡的土地上,與日寇作戰。 東北義勇軍第24路軍成立不久,於3月底攻克鏵子溝礦警,活捉前日本關東軍工兵司令、八大礦礦長“久留島”。在韭菜台殲滅投靠日寇的土匪隊“洪盛團”三百餘人。擊潰霸據東至唐家堡子,南至小旋,西至鏵子溝,北至柳河子方圓30里地、危害人民的地富武裝“南大會鄉團”千餘人。

1932年7月,義勇軍已發展到六、七千人,李兆麟又聯絡了奉界的林子升和遼陽各地的山林隊及東北義勇軍第二十四路軍近萬人,於8月28日深夜攻打奉天,衝入南關和飛機場,敵偽公安隊、城內偽軍警和便衣隊紛起內應,破壞了航空處、兵工廠、電台,燒毀飛機庫並燒壞飛機七架。這一創舉,轟動了全中國,擊痛了日寇司令部。 1932年11月滿洲省委遭到部分破壞,李耀奎書記不幸被捕。李兆麟遂到珠河趙尚志領導的游擊隊,化名張壽箋任副隊長,六月改編為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趙尚誌任司令,李兆麟任政治委員。支隊下設三個總隊,有四百五十多人,分別由趙尚志、李兆麟、韓光率領活動在賓縣、珠河縣鐵道南和鐵道北一帶,痛擊日寇。 1934年秋,趙尚志、李兆麟率哈東支隊300多人,攻克五常堡,殲滅500多日偽軍,繳獲大批槍枝彈藥和軍需物品。這一仗是哈東支隊誕生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它大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鬥志,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到1935年初,開闢了賓縣、珠河、延壽、方正、五常、雙城等縣新的抗日游擊區,鞏固了珠河縣3股流一帶的游擊區,珠河反日武裝鬥爭形勢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1935年1月28日,以哈東支隊為基礎,吸收地方青年義勇軍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李兆麟任二團政治部主任,活動在珠河鐵路南和五常、雙城一帶,二月在孟家店打死偽軍團參謀長,擊退日偽軍向帽兒山進犯的討伐隊,又進攻大亮子河,將敵人剛修建的軍用農場完全燒光,打得日寇驚恐不安。又趁林口日偽軍來援未至、鎮內空虛之機,以一天一百二十里的急行軍奇襲林口,鞏固和擴大了湯原根據地。 1936年1月28日,在湯原境內召開了北滿抗日部隊和軍政領導人聯席擴大會議,李兆麟被選為擴大會議的執行主席。 2月10日中共中央為建立全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作了決議(草案),決定將東北人民革命軍改為抗日聯軍。根據這一決議,成立了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趙尚志同志為司令。為鞏固湯原根據地,以李兆麟為臨時總指揮,率隊除掉了為日寇效勞的“於四炮”森林警察隊,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消滅了森山大尉等以下7名日寇指導官。我抗聯將士兩天兩夜,行程八百里,徹底拔掉了在伊春溝裡猖獗一時的森林警察大隊這個釘子,勝利地結束了這場戰鬥。除於四炮(大隊長)外出沒有抓到,其餘全被生俘,共繳獲一百多支槍、三十多萬發子彈,一百多磅大煙土和幾萬斤米麵。燒了敵人的大本營,遣散了伐木工人,從此抗聯六軍威名大震,湯原一帶的抗日形勢出現了新局面,成為我抗聯三、六軍的根據地。

“七·七”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狂妄地制定了三年內消滅我抗日聯軍的“肅整計劃”,在司令長官山田乙三大將率領下,調集了日寇三十一個步兵師團(相當軍)、十個步兵旅(相當師),還有偽軍十五個步兵師、十五個騎兵旅等幾十萬人的兵力,又憑藉兩個航空軍和兩個裝甲旅團的支援,以及漢奸特務警察來對我抗日聯軍和根據地人民實行瘋狂的圍剿及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我抗日聯軍損失嚴重,根據地黨組織也受到極大的破壞,人民遭到殘酷的屠殺。為保存實力,中共北滿省委決定三江地區的抗聯主力部隊到小興安嶺西麓開闢新的根據地。李兆麟積極認真貫徹這一正確的西征決定。李兆麟率六軍司令部和一師、五師及地方部隊仍在下江地區堅持鬥爭,迷惑敵人,掩護部隊西征。在行軍作戰中和戰士們同甘共苦,替體弱戰士背大槍、挎背包,休息時給大家講故事、上文化政治課和教唱歌。

這期間,日本關東軍又集中十萬多兵力掃蕩三江平原。抗聯部隊傷亡很大,北滿抗聯軍以上乾部只剩李兆麟一人。在遭受如此嚴重挫折的情況下,李兆麟獨撐危局,擔負起各軍的指揮責任。他日夜奔波於松花江兩岸,鞏固了抗日聯軍的各部隊並先後組織了三批部隊西征,為保持抗聯實力、創造新的根據地和游擊區,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擔任濱江省副省長、哈爾濱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等職。為建立和平、民主、富強的新中國,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後慘遭國民黨反動派特務分子殺害。李兆麟將軍被害,噩耗傳來,廣大群眾悲痛萬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暴行義憤填膺,群情激奮。馮仲雲等領導同志和抗聯老戰士懷著悲痛的心情,重溫李兆麟生前編寫的《露營之歌》。把他安葬在哈爾濱道里松花江畔的一座公園裡,命名為兆麟公園,以示紀念。並為他樹起一個高大的紀念碑,上面刻有“民族英雄李兆麟將軍之墓”,他的親密戰友馮仲云同志為他撰寫了碑文。一九六三年,週總理曾陪同朝鮮貴賓崔庸健委員長向李兆麟之墓獻了花圈。

李兆麟將軍不朽的英雄業績,將永遠激勵炎黃子孫,為振興中華、捍衛祖國疆土而戰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