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40章 39、佟麟閣——個人事小抗敵事大

佟麟閣(1892~1937),原名凌閣,字捷三,漢族,河北省高陽縣邊家塢人,國民黨追贈二級陸軍上將。 佟麟閣生於農民家庭,幼時就學於舅父胡老先生門下,讀經史,其父母常憤然教育他要發憤讀書,將來為國家振興而努力。在他17歲那年由舅父介紹在當地縣官署謀得一個筆貼士的職位,每月領取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 1900年7月,高陽居易水之南,保定府之東,慘遭八國聯軍之日軍的大肆燒殺擄掠。閭里成墟,百姓流離夫所,困苦之情,不堪言狀。當時20歲的佟麟閣親眼目睹國家的屈辱與人民的苦難,從此萌發時投筆從戎,遂萌救國之念。 1911年11月,馮玉祥、王金銘、施從雲等舉行灤州起義,沉寂的北方,一時革命空氣瀰漫。第二年,在陸建章手下任前營營長的馮玉祥奉命到河北省景縣招募新兵,佟麟閣慕馮玉祥愛國之名,毅然投筆從戎,為左哨哨兵,旋為哨長。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起,馮玉祥打敗河南督軍趙倜,自任河南督軍後,即擴充和整頓軍隊,編練了兩個補充團,每團兩千人,佟麟閣升為團長,隸屬宋哲元的第二十五混成旅。不久,馮玉祥任陸軍檢閱使,部隊開駐北京南苑。佟麟閣任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一團團長,在馮部的“陸軍檢閱使署高級教導團”帶職受訓一年。他勤奮學習,名列前茅。每日課畢,仍然不顧疲勞地處理團務,受到好評。 1924年,佟麟閣升任陸軍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長。 馮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發動北京政變,佟麟閣前往增援。 10月24日,馮玉祥抵京,決定組織國民軍。佟麟閣任該軍第十一師二十一混成旅旅長。 1925年蘇聯顧問來到國民軍,擴大編制,把步兵編為十二個師。佟麟閣升任第四師師長。

1928年1月,國民黨南京政府再次北伐。佟麟閣任第二集團軍第三十五軍軍長兼第十一師師長。轉戰於豫、魯、冀各省,屢立戰功。 1937年7月6日,日軍駐丰台的清水節郎中隊,全副武裝,要求通過宛平縣城到長辛店地區演習。宛平第三十七師駐軍不許,相持達十余小時。二十九軍當即作了應變準備,嚴陣以待。至晚,敵始退去。 7日夜間,日軍一個中隊突然向盧溝橋守軍發起攻擊。佟麟閣代軍長立即命令三十七師一一零旅旅長何基灃自衛還擊。該旅吉星文團金振中營遂奮起抵抗。盧溝橋的槍聲,響徹了大地,全民族的8年神聖抗戰,從此開始。 二十九軍全體將士對日寇的猖狂進犯,皆怒不可遏,爭請殺敵先登;僅個別徘徊於和戰之間,猶豫不定。佟麟閣力排干擾,主張萬眾一心,痛殲日寇,守衛疆地。與會者一致擁護,請纓殺敵,佟麟閣以軍部名義向全軍官兵發布命令:凡有日軍進犯,堅決抵抗,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

7月7日,盧溝橋戰鬥,8日上午10時稍停。 11至12時,日軍兩次向盧溝橋發炮一百八十餘響,盧溝橋車站附近被敵佔領。同時敵人又由永定河東岸向西岸進攻。企圖強奪盧溝橋。橋西金振中營守軍一個排,頑強戰鬥,全排壯烈殉難,宛平城西門城樓某連長見之,怒火滿腔,不待命令,即派兵一排,手持大刀,飛速馳援,一遇日軍,舉刀就劈,殺得鬼子鬼哭狼嚎。當時《北平時報》登載一篇文章說:“佟副軍長善治軍。二十九軍紀律嚴明,勇於作戰。而於老百姓則秋毫不犯,佟將軍訓練之力也。當七七後,軍士於烈日下守城,每一隊前,置水一桶,用開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競獻西瓜,堅卻不受。對老百姓恭而有禮,殺敵則勇猛無倫,堪稱模範軍人。”

27日,敵人由廊坊進犯團河,由通縣、丰台調集陸空軍於28日進攻南苑。當時南苑守軍有二十九軍衛隊旅、騎兵第九師留守的一部、軍事訓練團、平津大學生軍訓班等共五千餘人。佟麟閣誓死堅守。他說:“既然敵人找上來,就要和它死拼,這是軍人天職。沒有什麼可說的。”日寇集中火力,剛步炮射擊、飛機狂炸,戰鬥激烈。守軍雖炮械較敵為劣,但士氣卻異常高昂,爭奪由拂曉至過午,雙方傷亡均慘重。戰鬥中忽報大紅門義發現敵人。佟麟閣恐敵截斷北路,乃分兵親往堵擊。因寡下敵眾,部隊被敵四麵包圍,只能利用地形,繼續與敵苦戰。佟轔閣在指揮右翼部隊向敵突擊時,被敵機槍射中腿部,部下勸他稍退裹傷,他說:“情況緊急,抗敵事大,個人安危事小……”執意不肯,益奮勇當先。官兵感泣,拼命衝殺,此戰慘烈,死亡忱籍。日軍見久攻不下,便派飛機前來助戰,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帶傷指揮作戰的佟麟閣頭部又受重創,終於壯烈殉國,時年45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