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26章 25、劉老莊連——英雄主義最高表現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第四連82位勇士,在江蘇淮陰劉老莊戰鬥中,與敵人展開殊死肉搏,全部壯烈犧牲。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撰文表彰:“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為式範而勵來者。”朱德總司令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讚他們是“我軍指戰員的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1943年2月,侵華日軍對江蘇北部淮海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 3月17日,日偽軍1000餘人,分兵11路合圍駐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區黨政領導機關。第四連奮勇阻擊各路敵人,掩護淮海區黨政機關安全轉移。是日,日偽軍進行第二次合圍,該部與日偽軍在淮陰以北老張集、朱杜莊一帶遭遇。激戰半日,黃昏後再次突圍,轉移至老張集西北的劉老莊地區。

18日拂曉,日軍突然出現在劉老莊附近,第四連和日軍在莊外的“交通溝”短兵相接了。此時,日軍1000餘人,而第四連在炊事班隨大部隊撤退後,只剩82人。 突圍是不可能了,交通溝是個“斷頭溝”,惟有和敵人決一死戰。 18日上午9時左右,日軍發起第一次沖鋒,前進30米便被第四連密集的火力打懵了,倉皇散開隊形,向後退縮。日軍軍官川島看到第四連的火力後驚呼:“這不是土八路,這是一支正規部隊!”原來,十九團的前身是北伐時期的葉挺獨立團,被稱為“鐵軍”。第四連是從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一支正規部隊,武器配備精良,還擁有重機槍,連長白思才(江西人)就是連里的重機槍手,他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七七事變”以後改編到一一五師,參加過平型關戰役。他16歲就參軍,犧牲時才20多歲,已成長為一個沉著、機智的年輕指揮員。

鬼子清醒過來後,立刻分多路向第四連陣地迂迴過來。川島投入10多挺機槍,集中火力向第四連陣地掃射。在火力掩護下,日軍士兵向第四連陣地爬來。當鬼子距離陣地百米左右時,第4連槍榴彈集中打向日軍火力點,同時輕重機槍一齊開火,壓住了日軍的火力。槍榴彈是新四軍軍工部門的新產品,讓鬼子們吃足了苦頭。日軍第二次沖鋒又以慘敗而告終,但此時第四連的彈藥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此後日軍又有多次進攻,都被打退。日軍改變戰術,集中所有的山炮、九二步兵炮、迫擊砲、擲彈筒,向第四連陣地猛轟,一時彈如雨下,煙塵滾滾。當日是晴天,但漫天的煙霧把太陽都遮住了,就像黑夜一樣。 砲擊中,白思才右手被彈片炸傷,昏迷了過去。甦醒後他掙扎著爬起來,來往於壕溝內,鼓舞士氣、安慰傷員、指揮戰鬥。這時李雲鵬也幾處負傷,滿身血跡,他找到白思才,遞上自己在砲火中寫的報告,白思才在上面簽了字。報告中敘述了戰鬥情況,並請求批准他們火線接納新黨員。連部通信員在火線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在黨最需要的時候,我將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黨和人民,絕不給我們黨丟臉,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

晚霞滿天,炮火仍在繼續。經過一整天的戰鬥,全連已剩下不到一半人,而且有的身負重傷,沒有負傷的,也是飢渴難耐體力不支,而搶回的彈藥也快用光了。白思才下命令,把餘下的子彈集中給重機槍使用,輕機槍全部拆散,步槍也拿下槍栓,裝上刺刀,準備肉搏戰。 日軍圍上來了,一點一點接近第四連陣地。重機槍一陣掃射,日軍倒下一部分。子彈用光了,日軍重新衝上來,慘烈的肉搏戰開始了。當夜幕降臨陣地時,喊殺聲終於停了下來,因為敵我力量懸殊太大,第四連將士全部壯烈犧牲。 戰鬥過後,地方民兵趕到劉老莊,收殮埋葬烈士遺體。陣地上,硝煙還沒散盡,晚風蕭瑟,寒星慘淡,勇士們的遺容催人淚下。有的怒目圓睜仍俯臥在戰壕邊,有的緊握槍支斜靠在大樹上,有的雙手狠狠地掐住敵人的脖子,有的緊緊咬住敵人的耳朵……很多戰士是和日本人抱在一起死的,最後收葬的有84具屍體,因為有兩具實在和日本人分不開了,就一起下葬了。是役,日軍被擊斃170多人,傷300多人。

由陝北到蘇北,敵後英名傳八路;從拂曉到黃昏,全連苦戰殉劉老莊。 第四連的82位英烈,共和國不會忘記,黨和人民不會忘記,當地人民群眾為第四連的82位烈士舉行公葬,墓地就在烈士犧牲的地方,並修建了“新四軍抗戰八十二烈士之墓”。每逢清明或烈士忌日,棵棵松樹上便掛滿掃墓群眾獻上的白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