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葛佩琦回憶錄

第21章 2、我參加組織南京、平津流亡同學會

葛佩琦回憶錄 葛佩琦 3085 2018-03-16
我們到達南京之前,已有一部份平津學生流亡到南京,並於8月中旬成立了“南京平津流亡同學會(以下簡稱平津同學會)”。流亡到南京的平津學生,越來越多。我們到達南京後,平津同學會進行了改選。當選為執行委員的有:王文彬、鄭代鞏、丁秀、何礼、劉玉柱、葛佩琦、謝雲暉、吳承明、趙啟海等同學。執行委員中絕大多數是共產黨員和民先隊員。當時國共合作雖然已經成立,但國民黨仍然堅持片面抗戰,不敢動員民眾實行全面抗戰。 為了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國民黨實行全面抗戰,並要求國民黨中央政府分配平津流亡學生上前線,參加抗戰工作。平津同學會派何礼、吳承明和葛佩琦為代表,帶著《平津同學會上政府意見書》,往訪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汪精衛、中央黨部秘書長葉楚滄、中央宣傳部長邵力子、教育部長王世傑、軍委會第六部部長陳立夫等黨政要人。

蔣、汪兩派都想爭奪我們這批平津學生,為他們所用;但誰也不同意分配我們上前線工作。經過交涉,南京政府教育部,為我們這批平津學生安排了食宿,女生住在南京市立第一中學,男生住在市第二和第八中學。對於願意回家或複學的流亡學生,教育部發給車船票和兩元零花錢。汪精衛的妻子送給同學會背心、褲衩、牙刷、牙缸、毛巾、洗臉盆各500件。我們把這些東西轉送到傷兵醫院,慰勞了傷兵。 在這裡我來談談往訪汪精衛的情況。汪精衛住在南京孝陵衛。離他的住宅約半里地,設置了第一條警衛線;他的大門口,警衛森嚴。我和何礼、吳承明三人,第一次往訪汪精衛,到了第一條警衛線,就被哨兵擋住了。我們拿出平津同學會的證明信,說明我們是從北平來的學生。哨兵以警惕的目光,打量了我們一番,說:不准通過,沒有黨政機關的證明文件,誰也不能通過。我們掃興而歸。第二天,我們三個換上西服,坐上一輛租來的汽車,再次往訪汪精衛。汽車到了第一條警衛線,哨兵不但未盤問,反而訂了一個“立正”,我們就通過了。汽車到了汪精衛的大門口,衛兵很有禮貌地把我們領到接待室。

我們向接待人員說明來意。接待人員說:汪主席已經“公出”。我們把平津同學會寫給汪精衛的信和《上政府意見書》交給接待人員。他說:一定呈給汪主席。時過數日,平津同學會接到汪精衛的複信,大意如下: 平津同學會公鑑:暴敵肆虐,平津淪陷,大好山河橫造蹂躪(以上是原文)。諸位同學,愛國心切,輾轉來京,請纓抗的。兆銘(汪精衛的名字)展閱大函,無限敬佩。請派代表於八月()日()時,來中央政治委員會一敘。汪兆銘(簽名) 我們八九名執行委員代表平津同學會,按約定時間前往。汪精衛親自接見了我們。問寒問暖,笑容可掬。問我們有什麼困難?有什麼意見?讓我們隨便談談,不要拘束。我們提出:(一)要動員民眾、團結各黨各派實行全面抗戰。他說:國府(國民政府)已下了動員令,戰端一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都有參加抗戰的義務。 (二)我們提出,平津山東等淪陷區,還有大批愛國學生,政府應設法支持他們撤出。他說:國府已有此計劃。 (三)我們提出:要迅速恢復從淪陷區撤出的高等學校,以便廣大同學復學。他說,國府已在辦理。 (四)我們提出:請支持流亡同學參加抗日救亡工作,並希望分配我們平津學生上前線工作。他說:諸位都是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樑之材,焉能輕易上前線犧牲;至於參加抗日救亡工作,你們有完全自由,我支持你們。最後,汪精衛說:你們提的意見都很好,我轉達蔣介石。以後的事實證明:汪精衛說的完全是一套漢奸政客騙人的話。在他接見我們之後不到兩個月,我們就被國民黨南京憲兵司令部,以“滋事學生”的罪名逮捕了。這就是汪精衛對我們的“支持”。

我們除訪問了一些國民黨的要人之外,還代表平津同學會訪問了一些社會名流和迸步人士,如張申府、沈鈞儒、中蘇友好協會的張西曼等人。他們對我們要求實行全面抗戰的呼籲,給予了同情和支持。 1937年8月中旬,八路軍南京辦事處成立。地址在南京傅厚崗66號(現在的青雲巷41號)。中共中央指派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同志為八路軍駐南京代表,李克農同志為八路軍南京辦事處處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博古(秦邦憲)同志為中共中央駐南京代表。所以當時的八路軍南京辦事處,既是我軍派駐南京的辦事機構,也是我黨派駐南宗的代表機構。 原北平市西城區我黨地下區委書記李華(李承如,同志,隨平津同學到了南京。他聯繫平津同學會中的我黨地下黨員,建立了黨的地下組織。蔣南翔、李華同志和博古同志見了面,接上了組織關係。

博古同志指派李華成立我黨南京市委員會,由李華擔任書記,由於辛(馬子卿,和方珂德二人擔任委員。在平津同學會中成立了由王文彬、何礼、鄭代鞏三人組成的黨組,受我黨南京市委直接領導。當時在平津同學會中有組織聯繫的地下黨員約二三十人。以南京平津同學會中的民先隊員為基礎,建立了民先隊南京地方隊部,由丁秀同志擔任隊長,領導全南京市的民先隊。 在我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南京平津同學會組織流亡同學,做了大量的利於抗戰的工作: (一)組織戰地救護隊,上前線救傷兵。當時中日兩軍正在上海激戰,大批傷兵,無人搶救。我和負責救護傷兵的朱子橋將軍(他是全國救濟總會會長)聯繫。他說:崑山一線,有大批重傷兵,集中在火車站,送不出來。他問:你們平津學生能否擔任這項搶救任務?我說:只要有運輸工具,我們就可完成這項任務。朱將軍寫了一封介紹信。我們戰地救護隊,拿著介紹信,和浦口傷兵收容站聯繫後,就帶著擔架,登上火車,到了崑山附近的火車站,把大批傷兵,抬下火線送上火車,運到後方,送進醫院。有的同學還留在傷兵醫院,為傷兵服務。

(二)組織宣傳團,擴大抗日救亡宣傳。組織了3個宣傳團:由鄭訓、趙啟海等同學組織的“平津同學會歌詠團”,到南京中央廣播電台,大唱《義勇軍進行曲》、《救亡進行曲》、《流亡三步曲》等救亡歌曲,鼓舞了南京市人民的抗日救亡熱情。由榮千祥(榮高棠)、張瑞芳、苗培時、陳荒煤、張楠等同學組織的“平津學生戰地流動宣傳團”,沿津浦路北上,轉隴海路、平漢路至駐馬店。抗日歌聲,傳遍中原。由平津同學葉篤連(葉方)、董凌雲、胡篤宏、李庚等人參加的,由南京市委領導的“首都平津學生抗日救亡宣傳團”,走遍大江南北的工礦農村,直到武漢,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激發了廣大工農群眾的抗日決心。 (三)開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平津同學會除派代表走訪了國民黨上層人物,推動國民黨實行全面抗戰外,我們還和南京秘密學聯取得聯繫,派代表赴金陵大學、中央大學、鍾英中學等大、中學校串連,共同進行抗日救亡活動。在參加南京市紀念“九·一八”六週年的活動中,平津同學會的遊行隊伍,高喊抗日口號,齊唱救亡歌曲,四個人一排,肩並肩,臂挽臂,步伐整齊,威武雄壯,振奮了南京人民的抗日情緒。張瑞芳等同學在馬路邊演出的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在南京大戲院演出的《打鬼子去》和《打回老家去》,激起了南京廣大群眾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四)輸送了大批青年學生到後方和延安。隨著中日戰爭的擴大,來到南京平津同學會的流亡學生,不僅有北平,天津的學生,而且有河北、山東、上海以至九龍、廣東的學生。當時,日本飛機天天到南京轟炸,為安全起見,平津同學會成立了迎送小組,負責迎來送往。來者不拒,為他(她)們安置食宿。去者不留,發給車船票、零用錢以及通行證明書。去的目的地,自由選擇。平津同學會在幾個月之內,輸送到全國各地的青年學生,在萬人以上。他們有些人到了敵後,拉起地方武裝,組織起抗日游擊隊,創建了抗日根據地,使“一二·九”抗日學生運動之花,結出了豐碩的抗戰之果;有的到後方讀書,現在成了專家學者,是四化建設的骨幹;有的赴延安學習,現在成了黨和國家的高級幹部。撫今思昔,倍感親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