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中共中央一支筆·胡喬木

第71章 隨著鄧小平的複出而復出

面壁九年,到了1975年,六十三歲的胡喬木忽地頻頻走出家門,活躍起來。 他在1975年6月,獲得一項新的任命:國務院政治研究室負責人。 胡喬木怎麼會突然復出? 那是因為鄧小平復出! 1973年3月,鄧小平復出,重新出任國務院副總理。 1975年1月,鄧小平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務院副總理。 2月2日,周恩來在《關於國務院各副總理分工問題的請示報告》中又寫明,鄧小平“在周恩來總理治病療養期間,代總理主持會議和呈批主要文件”。這一報告經毛澤東批准,也就開始了鄧小平實際上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國務院日常工作。 鄧小平於1975年1月6日第一次約胡喬木談話。鄧小平說,他要找一些像胡喬木那樣的老人馬,出任國務院顧問,這些人要像過去釣魚台的寫作班子那樣,寫一些重要理論文章。鄧小平提及,三個世界的劃分、蘇聯的社會性質、戰爭與和平問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國內外廣大群眾迫切需要係統地解答的。從'九評'以後,就很少那樣系統地解答問題的文章了。現在的一般文章,總之一句話,就是沒有論證。……”

鄧小平要著手進行一系列的整頓,內中包括整頓思想,整頓理論。鄧小平點將,點到了胡喬木頭上。 鄧小平對胡喬木說,“要寫這些文章要多找一些人,多帶一些徒弟,組織一個寫作班子。” 1975年6月8日,鄧小平第二次約胡喬木談話。鄧小平說,“不要叫顧問了,打算成立一個政治研究室,鄧力群和你一起工作。” 中共中央原本有過政治研究室。那時候,鄧小平還只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四人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還佔有相當大的勢力,他不能把這個政治研究室設在中共中央。鄧小平是國務院副總理,而且主持國務院常務工作,所以他就把政治研究室設在國務院。這個研究室,不叫“政策研究室”,而叫“政治研究室”,實際上就成了鄧小平的寫作班子,理論班子,工作班子。那時候,“四人幫”手下有著“梁效”、“羅思鼎”等等許多寫作組。鄧小平深知,要與“四人幫”對著幹,必須建立自己的寫作班子。

這個國務院政治研究室,被人們簡稱為“國政室”。 “國政室”是國務院的直屬機構。 鄧小平對胡喬木說,國務院政治研究室承擔三項任務:寫文章,編《毛選》,管學部。 “寫文章”,是指撰寫重要理論文章; “編《毛選》”,就是編輯《毛澤東選集》; 至於“管學部”,那“學部”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簡稱,原由教育部代管。當時,教育部整頓任務十分繁重,無力再管,所以鄧小平就提出國務院政治研究室成立之後要“代管學部”。 另外,鄧小平還提出,“學部要辦個刊物”,由國務院政治研究室。鄧小平考慮到當時北京、上海的主要報刊都被“四人幫”控制,要從思想理論上指導和支持整頓,必須創建自己的輿論陣地。

胡喬木就擔任了國務院政治研究室負責人。鄧小平還提名吳冷西、胡繩、李鑫、熊复、於光遠與胡喬木一起,組成國務院政治研究室的領導班子。胡喬木則又提名鄧力群,進入國務院政治研究室的領導班子。 國務院政治研究室這七位負責人,都是“大秀才”: 胡喬木多年擔任毛澤東政治秘書; 吳冷西在“文革”前曾任新華社社長、《人民日報》總編輯; 胡繩在建國初期是中宣部幾個副秘書長之一; 李鑫是康生的秘書; 熊复在“文革”中任中宣部副部長; 於光遠在“文革”前曾任中宣部科學處處長; 鄧力群曾任《紅旗》雜誌社副總編輯。 在這七人之中,除了李鑫之外,其餘六人在“文革”中都曾挨鬥受批。 1975年7月9日,鄧小平接見了國務院政治研究室七位負責人。於光遠回憶了當時的情景:

1975年到1978年,我在國務院政治研究室工作了四年多。這個機構不僅是鄧小平提議建立的,而且除了1976年到1977年上半年“批鄧”的一年多時間,一直是鄧小平直接領導的。因為這層關係,我在他領導下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一些直接接觸。回想起來,有些事情的印象特別深刻。 1975年7月5日,黨中央發出國務院政研室負責人的正式任命。在這個正式任命的國務院政研室負責人名單中,一共列了胡喬木等七個人,其次序的排列是:胡喬木、吳冷西、胡繩、熊复、於光遠、李鑫、鄧力群。 正式任命下達四天后,7月9日,鄧小平召集國務院政研室幾位負責人集體談話。他走進來,微笑著向我們點頭,同我們每個人握了手。坐定後,我利用這麼近面對他的機會,仔細地觀察他:他的神采不減當年,不見一點憔悴,九年滄桑沒有刻在他的臉上。那天的談話,鄧小平很親切、隨便。他先講了講為什麼要建立這個機構,對我們表示了希望,然後傳達了毛澤東對文藝工作現狀的批評。他告訴我們,毛主席最近對百花齊放方針問題和文藝工作問題作了指示,毛主席說,樣板戲太少,百花齊放都沒有了,沒有小說,沒有詩歌。傳達之後,鄧小平說:除百花齊放外,還有一個百家爭鳴的問題。要防止僵化。現在的文章千篇一律,是新八股。 “雙百”方針沒有貫徹執行,文學、藝術不是更活潑、更繁榮。他還說:現在對基礎理論不重視,只搞應用科學,這樣要赶超世界先進水平不行。他要求政研室為他收集一些有關文教方面實行“雙百”方針的材料,政治局將討論這個問題。

這是國務院政研室成立後鄧小平的第一次談話,用現在的話說,我從這時起走近了鄧小平。 胡喬木從“閒人”變成了忙人。據胡喬木日記記載,他光是到鄧小平那裡,便去了二十五次之多! 經毛澤東批准,胡喬木參加了《毛澤東選集》的整理工作。這對於胡喬木來說,是一項重要的任命,因為這表明毛澤東仍任用他。鄧小平在向胡喬木轉達毛澤東的意見時,說毛澤東也“提了過去的老話”,說及胡喬木的一些缺點:“有時很固執”,“主觀主義”等等。 鄧小平囑胡喬木:“毛選的稿子,文字上一概由你個人負責”,“你定了稿,再由我送給主席審查。” 鄧小平是個聰明人。他深知要想排除江青一伙的干擾,理順當時中國國民經濟那亂糟糟的局面,必須藉助於毛澤東的權威。鄧小平很欣賞毛澤東在1956年4月就所作的題為《論十大關係》的講話,作為一項緊急任務,交給胡喬木,要胡喬木加以整理,盡快公開發表。鄧小平要把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用來對付江青一夥“四人幫”。

在討論《論十大關係》的整理稿時,鄧小平就借題發揮起來。鄧小平說: “黨的基本路線,一定要有一套具體路線和具體政策,不然,基本路線就是空的。路線不是空喊。” 鄧小平還很微妙地說: “高喊反復辟的人,就是真正復辟資本主義的人。” 鄧小平打算在《論十大關係》整理稿經毛澤東審閱同意之後,發給全黨討論學習,以糾正許多錯誤的觀點。 在胡喬木整理出《論十大關係》之後,鄧小平即致函毛澤東: “這篇東西太重要了,對當前和以後,都有很大針對性和理論指導意義。” 鄧小平希望馬上公開發表《論十大關係》,毛澤東卻表示暫時不要公開發表。這樣,鄧小平的這一步棋,未能如意。 1975年7月16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和國務院政工組發表學部領導機構名單,由郭沫若任主任,調林修德、劉仰嶠、宋一平三人組成臨時領導小組,主持學部工作。

7月17日,胡喬木召集三人小組開會,對整頓學部的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 8月30日,國務院發出了由胡喬木親自擬稿的《國務院關於哲學社會科學部若干事項的通知》,對學部的工作作出規定和安排。 鄧小平又著手整頓那亂成一鍋粥的中國科學院。 1975年7月18日,鄧小平派出胡耀邦前往中國科學院負責黨組工作並兼任副院長(院長郭沫若因病休養)。胡耀邦一上任,便忙著主持起草《關於科技工作的幾個問題》(後來改名為《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簡稱《匯報提綱)》)。胡耀邦花了二十多天,寫出了初稿。用他的話來說,“是拚了一點老命的。” 8月11日,完成《匯報提綱》討論稿。此後又作了兩次修改。 8月26日,鄧小平約見胡喬木,要胡喬木幫助修改《匯報提綱》。於是,胡喬木這枝筆,又“重操舊業”了。

閉門九年,胡喬木讀了不少書,此刻派上用場了。 胡喬木為《匯報提綱》加上不少重要的話: “不搞技術,政治就無所謂掛帥。” “對理論研究不應任意加以貶低、指責甚至污辱。” “不能簡單依靠摘引幾句經典著作加以邏輯的引伸就算完事。” 胡喬木提出,必須“突出一個'扭'字”! “扭”,就是扭轉,把“四人幫”的那一套空頭政治“扭”過來,“扭”到“三項指示為綱”上來。 9月2日,胡喬木完成修改稿,把題目改為《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 《匯報提綱》經胡耀邦、胡喬木這“二胡”以及李昌、王光偉反復修改,於9月26日定稿。 9月28日,鄧小平把《匯報提綱》送呈毛澤東,準備在毛澤東同意後作進一步修改下發全國。然而,毛澤東卻未表同意。

在起草《匯報提綱》的同時,鄧小平又指令國家計委起草《關於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問題》(簡稱《工業二十條》)。這一重要文件,鄧小平仍要胡喬木主持修改工作。 《工業二十條》是整頓工業的綱領性文件。內中尖銳地批評了“四人幫”:“他們口頭上也講黨的基本路線,實際上把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鬥爭放在一邊,不抓這個主要矛盾,而是成天鬧人民內部的這一派同那一派的矛盾,新幹部和老幹部的矛盾,你攻過來,我攻過去,沒完沒了,少數搞資產階級派別活動的頭頭,爭權奪利,拉山頭,搞分裂,鬧得企業不得安寧,地方不得安寧,黨不得安寧。” 《工業二十條》還指出:“他們打著反復舊的旗號搞復舊,打著反復辟的旗號搞復辟,破壞革命,破壞生產,把黨的好乾部,把先進模範人物和先進集體打下了台,壞人當道,好人受氣。”

《工業二十條》強調,要整頓那些“軟、散、懶”的領導班子。 除了主持修改《匯報提綱》和《工業二十條》之外,胡喬木深感手中沒有宣傳陣地不行。 《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等都控制在姚文元手中,姚文元如今成了“新聞首腦”。根據鄧小平的意見,經毛澤東同意,批准以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名義籌辦新刊物《思想戰線》。 《思想戰線》創刊號上,擬推出重頭文章《論全黨全國各項工作的總綱》(簡稱《論總綱》)。此文是國務院政治研究室根據鄧小平多次講話精神起草的。 《論總綱》闡述了毛澤東提出的“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還是安定團結為好”、“把國民經濟搞上去”三項指示是各項工作的總綱,而把發展生產、實現四個現代化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據曾在胡喬木身邊工作的鄭惠回憶,《論全黨全國各項工作的總綱》最早是胡喬木讓鄧力群主持這件事,胡績偉、餘家彥他們寫了一稿,胡喬木覺得不行,又讓胡績偉和龔育之搞。胡績偉、龔育之他們搞了一個提綱後,喬木又交給了吳冷西,吳冷西的稿子寫出來後,喬木覺得還不滿意。後來作為“大毒草”批判的,大體上是胡績偉他們起草的第一稿。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