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張亞勤·讓智慧起舞

第7章 阿Q精神勝利法

張亞勤·讓智慧起舞 刘世英 2117 2018-03-16
亞勤的話:成長中總是會碰到這樣那樣的事情,你會慢慢懂得,生活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小時候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更適合自己的位置上,漸漸懂得包容更多的事情。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小時候學不到這一課,長大了終究需要補這一課。 在張亞勤的記憶中,留存著這樣的場景:不大的堂屋裡擠滿了遠親近鄰,大家圍著年幼的他七嘴八舌地噓寒問暖:長高了沒有?功課好不好?看這孩子到底是像他爸爸還是像他媽媽?被包圍在一片嘈雜中,張亞勤只是困惑地仰著頭,看看這個人,又看看那個人。 儘管當時大多數家庭的物質生活都很匱乏,但每當張亞勤去姥姥家、奶奶家,那些並不熟識的鄰居們都會拿出自己捨不得吃的花生、糖果給亞勤吃。大人們也會憐愛地摸摸他的頭,對他關懷備至。大人們說話的時候,時不時看看在一邊玩耍的他,眼神裡帶著關愛,關愛中還夾雜著一些別的意味,那樣的目光讓他感覺不自在。而奶奶看見周圍人對孩子這麼熱情,總是背過身子去擦眼淚。

“那些鄰居們關心我有兩個理由。一方面,他們知道我那麼小就失去了父親,這些善良的人們都很心疼我,想幫我;另一方面,父親的遭遇讓周圍的親戚和朋友都很痛心,他們把對我父親的感情完全轉移到我身上,叫我去家裡吃飯,捎零食給我。顯然,這些關愛是夾雜著同情、憐惜等其他感情的。”若干年後,張亞勤依舊為普通人質樸的情感而感動。但在當時,一個人奔波在各個“家”之間,稚齡的他已經學會了觀察大人。很小的時候他就不再任性和撒嬌,知道要克制自己的慾望,把自己懂事的一面表現出來,盡力去理解別人的想法。儘管從內心渴望被人關愛,可有時人家來看他,他卻趕緊跑出去玩,下意識地想躲避那種“不自然”的氣氛。 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也讓張亞勤早早就學會了適應周圍的環境。 “吃飯時可不可以說話”、“大人說話時是要安靜地玩還是遠離屋子”……小小年紀的他都會再三思量,在大人眼裡,他一直都是個早慧懂事的孩子。

但是,就是這個過目成誦的聰明孩子也會被大人說“沒心眼兒”:“我想事情很簡單,事情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從來不會想到其他什麼。比如我跟人談話,我怎麼想就怎麼說,從來沒有什麼'字面的意思'和'背後的意思'。小時候,大人都說我這個小孩'比較傻',因為我'沒心眼兒'、常受人欺負。可我從小母親就給我講阿Q的精神勝利法。所以,我自己倒沒覺得有多委屈,感覺還挺好。” 母親給張亞勤買了他心愛的畫筆,別的孩子看了喜歡,他會慷慨地借給人家用,用壞了還不回來了他也不生氣。在同班的“大同學”面前,張亞勤老是吃虧。 “哇,亞勤,你的鋼筆好漂亮啊!我這塊橡皮是新買的,還帶香味呢,你聞聞……要不我們換吧?”類似的事情時常發生,每當這時他都禁不住大自己幾歲的同學渴求的眼神,用自己手裡的“貴重”東西換來一個不起眼的小物件。

理解和尊重別人,這是母親給張亞勤上的另外一課。 8歲那年有一天放學回家後,張亞勤跟媽媽講起路上的見聞,無意中取笑了一下自己剛剛看到的一個人。母親很嚴厲地打斷他說:“亞勤,你怎麼能揭別人的短處呢?”其實亞勤剛說完就後悔了,看到母親很認真的樣子,他也知道自己錯了。母親又認真地對他說:“亞勤,你還小,你要記住,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必須首先尊重別人。” 一些社會學者在總結“文革”對中國造成的影響時,列出了突出的兩條:(1)廣泛的社會運動嚴重阻滯中國經濟的發展,使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經濟最少落後西方發達國家50年。 (2)學校教育荒廢,“50後”和“60後”整個代際出現文化斷層……在這些宏觀的歷史圖景背後,是對個體情操的徹底性破壞—在那個人性空前荒蕪的時代,整個社會的情感架構都受到了嚴重衝擊,世界上沒有一種關係值得信任。亂世之下,母親的嚴格要求時時給兒子作出了正確的指引。

熟悉張亞勤人都說:“他是一個溫和的人”“是個很好的聆聽者,能夠尊重各種不同的意見”“擁有海納百川般的智者的胸襟”。 而對於這種性格的成因,張亞勤解釋說:“小的時候,我有各種各樣的困惑,身邊總是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聲音。總是在流離遷徙,和小孩一塊玩,朋友也是不一樣的,今天是這樣的朋友,第二天就遇到那樣的朋友。所以經過了太多的東西之後,就學會了理解。世界並不是單一的,有各種不同的人,而且你要尊重別人。小時候我和大城市的孩子同過學,和農村的孩子也同過學,特別亂的環境下也有,特別好的環境下也有,我生活的環境很不同,這些小孩可能都有不同的特點。後來就知道要多元化,包括我到了美國之後,東方的文化、西方的文化,然後管理的文化、研究的文化,就是最多元的,我現在工作的地方是最多元的,就和聯合國似的,什麼方面都有,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包容。”

事實證明,這種包容、體諒的性格,並沒有使張亞勤吃虧,反而成為他取得成功的有利因素之一。 張亞勤也認為,包容是晉商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晉商能夠走出去,包容其他的文化,所以締造了商海中難得的晉商傳奇。他說:“山西在明清的時候,農業資源相對比較匱乏,但是山西人沒有局限於此,沒有守土,而是走出去。開拓出一個白銀帝國,一個新的商業文明,可以說叱吒商海500年。這些成功都需要包容的心態。要知道,離開故土的人要是沒有包容的心去適應別人的話,根本就很難生存。”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