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中國故事·關於中國夢的十個樣本

第66章 亦師亦友,尋找自己的重力場

在微軟的10年,是張亞勤職業生涯的輝煌時期,也是微軟不斷國際化的重要階段。 張亞勤和比爾蓋茨在1992年就認識了,那時他還不是微軟的一員。初次見面是在亞特蘭大的一個展覽會上,張亞勤正準備做一個演示,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問他視頻壓縮速率是多少,張亞勤回頭一看,正是比爾·蓋茨。兩人在展覽會上就數字視頻的傳輸和通信交流起來,蓋茨把他對技術的理解、對市場的感覺聯繫在一起,超越單個技術、單個產品的層次展開探討,這給張亞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張亞勤加入微軟後第一次和蓋茨見面,蓋茨對中國很是好奇,問了中國的政府架構、大學教育的相關問題。此後,兩人也沒有太多的交往,僅限於見麵點下頭,握個手,講幾句話。直到2000年張亞勤向比爾·蓋茨匯報微軟中國研究院多媒體團隊的成果時,才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蓋茨,也讓蓋茨對這個為微軟打出一片新天地的年輕人留下了同樣深刻的印象。

之前張亞勤曾聽說蓋茨有一個習慣,經常在他的局域網裡罵人,是一個易怒的人。所以,匯報項目前,大家都不知道蓋茨會有怎樣的反應。沒想到,見面交流之後發現,他其實是一個挺和氣的人。 比爾·蓋茨對科學家很尊重,他一直說自己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聽匯報的,中間還和項目組成員做了很多次交流。 張亞勤說,和比爾·蓋茨在一起,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他的知識面很廣,他知道很多種不同的產品,不但了解科技的前沿,而且有很強的商業洞察力。蓋茨能把所有的東西簡單地列在一起,這是他體現高度的地方。此外,蓋茨簡化問題的能力很強,他可以把很難的事情,很簡單地幫你描述出來,或者是整合起來,能夠用一句精練的語言將問題的實質提煉出來。這主要是源於他對技術、產品及市場等綜合因素的把握都游刃有餘。

這種簡化問題的能力,在採訪中張亞勤也曾多次提到,也是他一直強調的一種能力。在華盛頓大學讀博士時,他從第一次從皮克·霍茲教授身上學到了這點。 他發現在導師評點他的研究時,只看結果,不看推導過程,幾乎每一次都這樣。有一次,導師看了兩三分鐘,就笑了,和他說這個不對。張亞勤感到很困惑,自己的推導過程肯定是沒有錯的,結果怎麼會不對? 教授說:“在通訊裡有個N,是指用戶的數目。比如有10個人通訊,N就等於10,當N等於1的時候就相當於是沒有人通訊,那麼熵就應該等於0。” 張亞勤這才發現他的結果確實有問題,因為N等於1時,按他的公式算出來的不是0;N無窮大的時候,熵也應該是0,而他的結果也不是0。

自己推導了半天,也看不出問題,導師用極限情況作判斷,只用了兩三分鐘,就看到了結果的正確性。這件事情令張亞勤深思。不需要看大量煩瑣的過程,而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做判斷。科學特別是數學有時候有一種令人震驚的簡單的美。 由於工作關係,張亞勤跟全球最頂尖的500個公司的CEO有不同程度接觸,發現他們很不一樣。有的人熱情、奔放,有的人內斂,甚至有點害羞,有的人口才很好,有的人結巴。但這些領袖擁有的共性中,有一點就是簡化抽象問題的能力。 這種能力,他在比爾·蓋茨的身上也尋找到了。 張亞勤記得,蓋茨在那次會後對他說:“做研究應該是探索性的,冒的風險不同,產品也不一樣,產品和市場就不允許有不確定性,所以研究本身有它的性質。做基礎研究的,如果每一個項目都成功了,那你們就失敗了,說明你們冒的險還不夠。”

這樣的論斷對張亞勤的鼓勵力度很大。他記得,自己後來做產品的時候經常有爭論,在總部Windows CE部門做移動和嵌入式的時候,內部之間常常會有爭論。他說,爭論並不可怕,爭論的問題是次要的,比如所做的業務、產品線、技術等,但爭論的過程卻是收益頗豐的。因為他會提供給你一個不一樣的視角,最後交給你去做決定。最後的結論或者主意改變了,不是蓋茨說了算,而是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果,因此這樣的爭論是沒有輸贏的。 張亞勤和比爾·蓋茨在很多問題上都有過爭論和探討,有的時候達成共識,也有出現分歧的時候。爭論中比爾講的是對的,張亞勤坦然承認,但如果張亞勤是對的,他一定堅持己見,不會因為對方是蓋茨而改變自己的想法。

張亞勤介紹說,比爾·蓋茨是個很厲害的人,但他願意聽取不同的意見。有時他如果覺得自己的觀點錯了,沒有道理,他會馬上對大家說我錯了,是一個很謙虛的人。 微軟公司有一個導師計劃,員工可以自由申請或者由公司為員工指定一位經驗豐富的員工做搭檔,導師將幫助員工製定個人職業規劃,並在員工所專注的那些領域助你成長。搭檔關係可以幫助雙方增強技能、實現目標,並在公司內提高個人能力和職業能力。 2004年,張亞勤調回微軟總部負責全球通信及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比爾·蓋茨成了他的導師。這樣的一個機制,為他們倆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必要時,蓋茨會找幾個人一起,每個星期或每個月抽個時間去談話,就像是大學的教授一樣。張亞勤和蓋茨的交流,他很少準備,因為和蓋茨談話其實很輕鬆,但卻是高智商的碰撞。

張亞勤曾用一句話來評價蓋茨,說他閃爍著人性的智慧和光輝。在和他交談的時候,你能感受到腦力場的發射。蓋茨多次來到中國,作為學生和朋友的張亞勤都隨行陪同。他發現蓋茨有時問的問題很獨特,思維異於常人。有時候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說到中國很複雜的問題,他不由得佩服蓋茨的智力。 在張亞勤看來,蓋茨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科學家或商人,他更像是一個戰略家,總能站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對產業未來5~10年的發展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蓋茨的好奇心很強,有時候他好奇的範圍超過了軟件。一次他來中國訪問的時候,因為安排的細節失誤,一個會議臨時取消,浪費了兩個小時。當時蓋茨和張亞勤、陳永正、張宏江、劉鳳鳴在一起吃著麥當勞的漢堡,他詢問中國的一些情況,問得最多的就是在中國農村里面怎麼選舉,為什麼中國的小學生這麼優秀等。

蓋茨有著濃厚的中國情結。他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隻身一人跑到北京。這幾年,蓋茨每次來中國都和學生交流,他只是覺得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學生。蓋茨甚至曾經問過張亞勤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學生都這麼聰明。對中國學生的好感,或許部分源於張亞勤“神童”形象的影響。 蓋茨來中國有時也會和中國一些領導人交流,他說中國領導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強的。張亞勤說:“我相信他說的是真心話,不是外交辭令,因為對他來說,已經沒必要再為了什麼目的說言不由衷的話了。” 張亞勤每次見到蓋茨,蓋茨也會欣然地接受他的“洗腦”。比如兩會開完了,張亞勤會和他講講兩會的報告;十七大之後,給他傳達十七大的精神。 2008年夏天張亞勤回美國參加微軟舉辦的全球CEO峰會,在他家裡聊了很多,聊到了中國發生的汶川大地震。

蓋茨對中國很感興趣,這些能讓他更多地了解中國。而這其中張亞勤的功勞很重要,用他的話說就是,他是“蓋茨了解中國很重要的一個窗口”。 2007年比爾·蓋茨再次來到中國,這次他接受了清華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並表示將出席北京奧運會。蓋茨很早就買好了奧運會的門票,準備觀戰。在接受CCTV專訪時,主持人水均益問他來中國看奧運會,是希望中國隊贏還是美國隊贏。他回答說,乒乓球肯定是中國贏,籃球肯定是美國贏。這個回答睿智又幽默。 2008年6月,比爾卸下了肩上的重擔,宣布退休。張亞勤參加了微軟舉辦的告別晚會,並為蓋茨準備了一份神秘的禮物。 活動是晚上六點開始的,持續了五個半小時直至深夜。張亞勤和太太回到Mercer Island的家中已過了午夜。比爾的家人、保羅·艾倫、沃倫·巴菲特、微軟董事會的成員、微軟所有的副總裁以上的核心管理團隊、所有的微軟戰略技術專家和他們的家人大約200人出席了晚會。

張亞勤在一篇向媒體公開的文章中寫道:“回首比爾·蓋茨過去32年的微軟人生,所有的人都十分動情,眼中淚光閃閃。比爾在這個密友、同事、親人的聚會中,數度淌下熱淚。作為他的少年同窗密友、並肩努力了28年的同事,鮑爾默也數度流淚,哽咽無語。” 張亞勤代表微軟中國的全體同仁和自己向比爾贈送的兩件禮物很特別: 一本《比爾在中國》的影集,記錄了從1991年起比爾十多次中國之行的精彩瞬間,感謝他堅定支持微軟中國發展的遠見卓識。 中國古代樂器塤、篪各一件。塤,上古之樂,有如天籟;篪,古樂極品,輕靈深邃。取意詩經“伯氏吹塤,仲氏吹篪”,塤篪相和,如兄弟之睦,如君子之交。 比爾·蓋茨對這份珍貴的禮物十分高興,還仔細地向張亞勤詢問了關於塤、篪這兩件樂器的歷史。

有一次,張亞勤和蓋茨聊天。張亞勤和他開玩笑說:“我32歲加盟微軟,10年了,我把我的青春獻給了微軟。”蓋茨說:“我也一樣,把我的青春貢獻給微軟了。” 比爾·蓋茨用30多年時間創立了微軟公司,用創新的“技術”實現了他的夢想並且改變了世界。 他的退休讓張亞勤感覺既留戀,又替他感到高興,因為蓋茨又開始投入一項讓他充滿激情並且對整個社會都有益的事業當中去了。今後蓋茨每週僅需到公司工作一天,他的更多精力將投入慈善事業。這位曾經連續13年佔據世界首富位置的風雲人物,將由以往的用“技術改變世界”,變為“用財富改善世界”。 張亞勤說:“蓋茨是微軟的靈魂人物和大家長,另一方面也是我的朋友。他是一個對技術有熱情、對人類有使命感的人。他有很多財富,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很簡單,這種使命感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裝出來的。比爾對於財富的態度和他對夢想的不斷追求,是我的楷模。” 這就是張亞勤和蓋茨之間亦師亦友的深厚感情。 我們可以從蓋茨和張亞勤的社會活動中發現二人作為朋友的相似面。 張亞勤曾說自己是一個“積極的社會參與者”。他覺得,作為一家高科技公司,在利用技術改變人類生活的同時,更要盡到相應的企業公民責任。微軟在2007年為全球政府貢獻了5000多億美元的稅收。 除了微軟中國研發集團與中國高等教育界一如既往的良好合作之外,張亞勤還擔任了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等多個地區政府的經濟與科技顧問。這種身份不僅幫助張亞勤代表的微軟更深入了解中國,更是他“跳出科學家、外企高管”身份參與中國社會的契機。 張亞勤在美國的很多同學,回國之後都選擇了自主創業,這與張亞勤選擇跨國公司平台不同。 對此,張亞勤表示,創業者也是創新,是為中國社會創造巨大財富價值的楷模。但自主創業並不是實現自己價值、為社會盡職的唯一方法。 他說:“立足於微軟平台,我能通過自己個人的經驗、能力來協調各種有效資源,幫助中國IT產業少走彎路,幫助更多中國的優秀科技人才迅速進入到世界級的陣營中,並且影響一些決策,使得中國政府、中國用戶享受到更多利益。追求外在成就感的話,當然是自己創業、上市成功更滿足,但我目前做的工作就是立足於中國的創新、促進中國社會進步的事業。我感覺到了自己的重力場。”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