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中國故事·關於中國夢的十個樣本

第48章 家在千里之外

在市場大潮之下,陳哲希望將玉獅場原有的一切“原汁原味”地保留下去的夢想,顯得蒼白而脆弱。為了這個夢想,他離開了女兒,離開了母親,離開了朋友,離開了錢。陳哲到底在追求什麼呢? 陳哲的女兒陳雪在北京宣武區的一所區重點學校讀高二。由於戶口不在北京,高考時她要參加港台生的考試。接受采訪時陳雪說,自己需要比其他同學付出幾倍的努力。 陳哲經常出差,一去就是兩三個月,回來沒多久又走了。平日里父女之間就電話聯繫。 這個女孩比較懂事,一般不會去告訴爸爸自己出了什麼事,怕他擔心。有一次,她腿受傷,咬著牙自己去了醫院。 陳哲說:這孩子在我心裡頭是一個根子,如果在山里接到她的電話,我會亂成一團,甚至十分內疚,什麼事都不能面對。女兒在他心裡頭佔有一種不可代替的地位。他說他出來沒想過為什麼要這樣,但是他就覺得女兒很重要。陳哲很少管女兒,只是希望她能夠健康,希望她有能力去面對未來的困難、挑戰。他覺得自己最自豪的事就是,教會了女兒一種東西叫平和。他告訴女兒,前面有無限的風景,所有的東西都會在未來實現,不要著急去要,儘管有時會受委屈,但是只要健康就好。

陳哲有時候也會陪女兒上街,但是,大多時候不知道女兒需要什麼。例如,他不知道女兒喜歡裙子還是牛仔褲,他不知道女兒需要什麼樣的參考書……想起這些,陳哲心裡就會覺得咯噔一下,覺得很對不住女兒。 陳哲覺得,女兒在這樣的有得有失的環境中長大,應該會形成自己的一套得失觀念,但願她能和自己一樣。 問起陳雪:知道你爸爸現在在做什麼嗎?她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那些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下來吧,還保護自然,不讓它們受破壞。這是陳哲在電話裡跟她說的。 陳雪特別想知道,她爸爸是怎麼保護文化和自然的,想知道少數民族的特殊文化,在她看來,這很吸引人。 陳雪說,她知道爸爸一直在做著一件好事。怎麼判斷出來的呢?因為他一直幫助那兒的人,他自己願意出力,別人也沒給他薪水,他只是把這當做一個奮鬥目標。為了傳承少數民族一些快要消失的文化,他把這些文化展示給大家,讓全世界都知道。

陳雪從小到大都是住校,從小就很自立,她從來沒有因此埋怨過爸爸,因為她知道爸爸要干大事,所以應該讓他留些時間去干大事。 當然,女兒對陳哲還是有要求的——不抽煙或者少抽煙,因為抽煙不好。還有一點就是,她要求爸爸為了“土風計劃”,為了她,千萬不能早死。 父女情深,爸爸不在身邊的時候,陳雪很惦記他。陳哲過生日的時候,收到的唯一祝福是女兒的短信,寫著“爸爸生日快樂,一切平安”。 陳哲也給女兒過生日,但是方式和別人不一樣,不是買蛋糕,而是帶著女兒出去逛一圈。這種不一樣的感覺,反而讓陳雪覺得很好。當然,這樣的時候比較少,陳雪過生日時,更多的時候,爸爸是不在身邊的,她只能和同學一起過。 每次回到北京,陳哲都有一條必經的路線,從自己住的小屋走到母親的住所,沒有一次例外。陳哲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一直是他的牽掛。每次和母親見面,陳哲都有一大堆的事要做,陪母親聊聊天,幫母親理理東西,陪母親吃飯。每次離開,他都覺得心裡很難受。

陳哲幾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上,他體驗到了快樂。但他也承認,在這樣的過程中,他的家庭、親人,他的女兒,或者曾經跟他一起生活過的人,都作出了很大的犧牲。這讓他有種不踏實的感覺。 但他知道,自己必須作出選擇。他把自己比做一匹烈馬,一匹不管怎麼拴還是很剛烈的馬,拴住他倒不如放他走。他知道二者之間的矛盾,但從來沒作過判斷,看哪個選擇是正確的。他只是由著性子去生活,因此遺憾、內疚、茫然,這種感覺始終有,他覺得自己還不完美。等到哪一天,他的人生境界變得如此完美,兩者都能兼顧,當然最好了,但這需要時間,而他現在所從事的事業是不會給他留出這個時間的。 所以,他形容說,自己的個人庭院顯得有些荒蕪,但他不希望把這種荒蕪展示給別人看,來換取別人的同情或者希望別人來幫助自己,他不需要。他覺得這種荒蕪純粹是主觀導致的,是他自己把這麼多年的心血全扔在事業裡,沒有去建設自己的家園,這在正常人眼裡應該是場錯誤,是不可理喻的,因此他自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希望將來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 在陳哲的朋友眼中,他是一個生活很簡單的人,不講究吃不講究穿,表面看來很冷酷,事實上卻是一個內心世界很豐富的人。他的平民視角或者說底層觀點特別強烈,因此他才能創作出被大眾稱道的作品。 至於個人生活水平,他的追求不高,底線是不要妨礙做事情就行了。他說,通常人們認為金錢買不了時間,但他認為是能買時間的,一個時間點上你必須作出選擇,沒有車的話,是打車還是坐公交車。打車和自己開車是一樣快的,就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一部分金錢去搶回時間。但在個人享受上,他覺得打車和坐公交車沒什麼區別。 他把財富看得特別透。他勸過很多朋友,財不會自己來的,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得到財富,但是如果在找財富的過程中,財富找到了人也完了,不值得。很多人賺不了自己期望的那麼多錢,就心灰意冷,甚至心死了,這樣的生活一點也不快樂。在陳哲的觀念中,幸福指數不是絕對的金錢值,雖然我們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金錢多少、經濟水平多高、財富積累多少,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陳哲比較敬佩李嘉誠,他覺得那樣的商人頭腦冷靜、眼光長遠,是中國商人的代表,而且他的歷程是紮紮實實過來的。陳哲認為,商界應該重新提倡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認知問題,傳授中國傳統的做人道理,那些歷練了中國2000年輝煌的人文成就,必然會歷練21世紀的新一代的企業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