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民國總理段祺瑞

第132章 折戟沉沙

民國總理段祺瑞 关河五十州 1663 2018-03-16
直皖戰爭結束後,接下來基本就是一個直奉為刀俎、皖係為魚肉的過程。皖系軍隊全部遭到改編或繳械遣散,無一倖免——“邊防軍一個也不能留”其實就是吳佩孚自己的心聲,他在戰爭中已經看到了邊防軍的潛力,又怎麼可能再聽任這樣一支軍隊存在下去? 西北邊防軍因為徐樹錚的關係,更被直奉認為勢必除之。徐世昌下令撤銷西北籌邊使官制及西北邊防軍,至此,西北軍在編制上壽終正寢,其存在時間僅僅只有一年零七個月。張作霖本來還想把被徐樹錚“挖”去的那兩個旅要回去,但兩旅堅持“願再戰不願繳械,願改編不願歸奉軍”。張作霖見狀,便將槍支收走,人員一律遣返原籍。 西北軍第三混成旅系徐樹錚當初帶到外蒙古去的駐軍。該旅留在國內的部分率先被繳械遣散,只有在外蒙古的主力被暫時保留。在徐樹錚失勢之後,原庫倫都護使陳毅已重回外蒙古掌權,此人認為徐樹錚搶了他在外蒙古撤治上的功勞,對徐樹錚及其西北軍一直抱有妒恨之意,這時便落井下石,上書北京政府,要求將第三混成旅“調回內地遣散,以去疑竇”。

北京政府不是不想調第三旅,奈何外蒙古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白俄軍隊趁中原動盪、無力兼顧外蒙古之機,欲謀奪庫倫。發現庫倫戰事迫在眉睫,北京政府只得對第三旅暫緩內調,將其改為陸軍第二十五混成旅,直屬陸軍部。 這支塞外孤軍遭到了白俄軍隊的大舉進攻。旅長褚其祥連電北京告急,並派參謀長及庫倫中國商會會長赴京求援。可是求援人員剛剛到京,庫倫就已經失守。在白俄的脅迫下,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再次宣布“獨立”。 退出庫倫的第三旅分途退向祖國,其中退往張家口的全部因凍餓死於途中,褚其祥所率另外一部被蘇聯紅軍解除武裝,次年,他與幾個中級軍官由蘇軍押送,經海參崴遣返回國。在此之前,蘇聯紅軍已擊破白俄軍隊,佔領庫倫,並在庫倫成立了由蘇聯扶持的“蒙古人民政府”。

在徐樹錚二返外蒙古途中所作的那首七律上,有一句這樣寫道:“中原鼎沸誰孤憤,大海迴瀾作夜聲。”相隔徐樹錚和西北軍出塞僅僅兩年,他們做出的努力、建下的功業,就被“中原鼎沸”給覆蓋得無影無踪了。 就在褚其祥旅折戟沉沙的那一年,原被派往海參崴參加“西伯利亞干涉”的“中國支隊”也撤回了國內。那時他們所屬的陸軍第九師已被直系改編,師長也換了人。這支同樣曾經立聲名於外的功勳部隊一樣落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只得在他們所暫駐的吉林牡丹江“就地落草”,接受吉林督軍的改編。 往前推一年,1920年春,那時直皖戰爭尚未爆發。服務於“一戰”的“威海衛華工營”準備啟程回國,許多華工前去向那位出生於北京西郊海淀,如今已定居於法國的女子辭行。大家問她想不想回中國,女子說:“怎麼不想?做夢也在想!不過一年多來,我向許多同胞問了國內的情況,倒使我遲疑起來。祖國太亂了,人民太苦了,簡直是一個公共的殖民地。以後再看吧!”

臨別時,女子的眼眶裡全是淚水,她一邊哭,一邊拉著同胞的手說:“我多麼盼望祖國統一、獨立和富強啊!” 這個希望轉瞬就成了泡影。回國後的華工也有很多人被迫捲入直皖戰爭,他們沒有死於“一戰”,卻死在了內戰之中。那位在華工營中具有很高威信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華工朋友和他通了幾次信,但直皖戰爭後去信幾次都無回信,可知一定是已經戰死了。 中國嗜於內鬥的“傳統”,彷彿再一次讓人們看到了它骨子裡的無可救藥! 內鬥就像一個在屋內開設的大賭場。在直皖戰爭的這一局裡,皖係是個大輸家,“十禍首通緝令”中的十個人都是輸家中的一員。照理說,通緝名單上的人應該是最慘的,但實際上不是。傅良佐因為投靠徐世昌、靳雲鵬,並替徐世昌勸說段祺瑞通電下野的“功勞”,而受到庇護,沒有被通緝。他認為自己不會有什麼事,不料曹、吳卻不想饒過他,不久他就被直軍給逮捕了。

這個倒霉勁兒!早知如此,還不如跑日本使館尋求政治避難了。傅良佐被抓後,家人行賄二十萬元,對方仍不肯放人,令傅良佐又氣又恨。過了一年多,鬱鬱寡歡的傅良佐患了精神病,這才得以保外就醫,但回家不到兩個月就死了。 原段幕人員中,只有靳雲鵬算得上是贏家。直皖戰爭結束後,他成了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大紅人,1920年8月,他再度組閣,風風光光地做了總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