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民國總理段祺瑞

第120章 清君側

民國總理段祺瑞 关河五十州 1636 2018-03-16
靳雲鵬的“拳頭”就是尚遠在湖南的吳佩孚。在靳雲鵬的暗中鼓動和指使下,吳佩孚接受了西南方面六十萬元的運動費,隨後便以“前方經濟困窮,官兵苦不堪言”為由,一再致電北京政府,請求撤防北歸。 吳部如果一撤,湘南空虛,南軍必然乘虛而入。同時在吳部撤至北方後,直系兵力猛增,對京師也是一個威脅。皖系的西北軍當時主要布防於北方,並無多餘兵力接替湖南前線。作為暫時緩和之計,有人建議乾脆改西北軍為京師警備隊,仍由靳雲鵬指揮,歸陸軍部直轄,徐樹錚則率其中的兩旅南下援湘。 這一建議馬上遭到曹錕、吳佩孚的反對,徐世昌、靳雲鵬便以也此為由,對建議不予採納。 段祺瑞起先想要用拖的辦法來阻止吳部北上,後來見拖不下去,又計劃撤換動搖於直皖兩系之間的河南督軍趙倜,改派吳光新繼任,並令吳光新部移師河南。

河南居南北要衝,京漢線縱貫其間,乃吳佩孚所部北返的必經之所。如果段祺瑞的這一計劃能夠實現,就可以成功阻止吳部北返。 徐世昌、靳雲鵬盼星星盼月亮似的期待吳佩孚北上“勤王”,自然不能同意段祺瑞的做法。徐世昌首先拒絕罷免趙倜,聲稱:“罷趙用吳,激起反動,我決不為。”靳雲鵬也採取消極抵制態度,說:“趙週人(時任河南督軍趙倜,字週人)在河南幹得好好的,我怎麼能夠無緣無故換掉他呢?” 由於段祺瑞事先已跟靳雲鵬打過招呼,所以靳雲鵬的這一態度大出段派意料,一些段祺瑞的部下便公開講,靳雲鵬已經背叛了段督辦(段祺瑞)。 在徐、靳的堅持下,段祺瑞被迫做出讓步,同意將河南易督一事推遲辦理,而這一事件所產生的嚴重後果,就是反而將趙倜逼上了梁山——這位豫督本來還想在直皖兩系之間左右逢源,現在見段祺瑞要撤他又沒撤得掉,遂馬上改變中立態度,通電“保境自存”,實際倒向了直系一邊。

見吳佩孚執意北返,趙倜又要大開綠燈,段祺瑞急了,他乾脆直接以北京政府的名義,要求曹錕阻止吳部撤防,同時又以陸軍部的名義對吳佩孚下達命令:在中央未有明令之前,不得擅自行動。 曹錕、吳佩孚在已得到徐、靳鼓勵和默許的前提下,選擇了對任何北京政府命令都置之不理。經鄂督王占元、豫督趙倜及其曹錕本人安排,平漢鐵路的火車幾乎全部被集中起來,專門用於運送吳部北上。 看到吳佩孚撤離湖南,張敬堯開始還鬆了口氣,以為再無人跟他搶湘督這把交椅了。孰料吳部前腳一走,湘軍後腳就殺了過來。 張敬堯其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相當於皖系裡面的一顆老鼠屎。他的部隊軍紀極壞,督湘期間,不僅個人巧取豪奪,兄弟姐妹也橫行霸道,湘民早就對他恨之入骨。湘軍雖然僅有一萬餘人,三千餘桿子彈奇缺的舊槍,但在當地百姓的支援下,照樣將號稱“十萬大軍”的張部打得落花流水。

張敬堯急忙向北京告急,然而徐世昌在拋給他一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後,便聽任其被南軍所痛擊。到張敬堯兵敗退入鄂境,他卻又板起臉來,下令將張敬堯撤職查辦,張部殘餘也被鄂督王占元或改編節制,或繳械遣返。 張敬堯雖然治軍無方、名聲很臭,但話又說回來,在皖系之中,他也已經算是一員驍將了。他的垮台及所部被解決,使皖系失去了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有人甚至認為,直系北返及張敬堯被逐,“實為直皖戰爭的起點”。 吳佩孚在率部到達北方後,即將部隊分別進駐於鄭州至保定一線的各軍事要地。接著,在接見記者時,他又進一步挑明了北上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要“清君側”,“遠小人”:打倒徐樹錚,推倒“安福系”。 段祺瑞當時還沒考慮到直皖戰爭那麼遠,但張敬堯痛失三湘,已經驗證了他先前關於南軍將會乘機長驅直入的擔憂,他對吳佩孚不聽命令、擅自撤離湘境北返感到異常憤慨,而吳佩孚所謂的“清君側”、“遠小人”,則更讓他感到匪夷所思。他對曾毓雋說:“徐樹錚並未見任何發端或舉動,而吳佩孚自由行動,政府不加懲戒,如是還有黑白之分嗎?”

段祺瑞極力促請徐世昌、靳雲鵬下令,要求將曹錕、吳佩孚予以革職拿問,並提出如果繼續置之不理,聽任這二人違法亂紀,政府將不成其為政府,威信必然掃地以盡。 要是以前聽到這些話,徐世昌可能還不得不嗯嗯啊啊地應付,如今可不同了,“勤王之師”就在眼前,還怕你老段不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