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民國總理段祺瑞

第117章 非常之功

民國總理段祺瑞 关河五十州 1496 2018-03-16
11月17日,外蒙古自治政府將自願撤治的呈文分別送交都護使陳毅、籌邊使徐樹錚,請求代轉呈送北京政府。北京政府收到呈文後,徐世昌即以大總統身份發布明令,宣布取消外蒙古自治,同時廢除相應的中俄條約。 外蒙古取消自治,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一件大事。徐樹錚10月29日到庫倫,11月17日塵埃落定,在短短的18天時間裡,他不用一槍一彈,不費一兵一卒,僅憑“恩威並施”手段的運用,就得以大功告成,使外蒙古重歸中華版圖,確實是“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功”。 至此,徐樹錚完成了一生之中最為得意也最為重要的一次壯舉。 11月24日,他載譽回京,向政府述職。各方面的賀電賀函已如雪片一般飛來,皖系內部自然是擊掌相慶。梁士詒賀函雲:“冒雪北征,保國安邊,苦心遠識,令人傾倒。”連孫中山也來電祝賀,稱自清末以來,割地喪權之事不絕,中國已久無漢代陳湯、班超、傅介子那樣能出塞為國建立殊勳的人物。徐樹錚在短時間內就建此奇功,足以與上述這些古代人傑比肩稱雄。

在當時南北對立的情況下,孫中山的這一表態引起了某些國民黨人的抗議。孫中山不改初衷,批復道:“徐收回蒙古,功實過於傅介子、陳湯,公論自不可沒。” 對徐樹錚建功塞外,最為高興的恐怕還得數“老幕主”段祺瑞了。老段出面希望徐世昌、靳雲鵬論功行賞,將靳雲鵬所兼的陸軍總長授予徐樹錚。 對於徐樹錚的功勞,徐、靳自然也都讚不絕口,但段祺瑞此議一出,不僅靳雲鵬不願意,表示“礙難照辦”,徐世昌也不贊同。徐世昌認為,國務院裡如果插入了徐樹錚,內閣恐怕將從此多事,不會有一天安靜日子。現在府院之間尚無甚麼衝突,若因此生出什麼事來就不好辦了。 徐樹錚本人倒不一定特別想進內閣,但他提出,既叫他負責西北邊防,那麼所有西北各省都應劃歸他統一管轄。靳雲鵬一聽,更不樂意了,說這等於割裂中央政權,形成國家中的國家,比廣東獨立的形勢還要糟。

徐世昌說得更實際:“小徐是援清朝開國時左將軍的舊例,要把自己的地位凌駕於各省督軍之上,可是要叫他們(各省督軍)頭上再戴一頂帽子,他們未必肯幹吧。” 雖然徐樹錚的要求未能得到滿足,但他在西北特別是外蒙古的地位已無可動搖。國務院決定裁撤庫倫都護使署,原都護使陳毅奉調回京,改任豫威將軍,外蒙古事務交由籌邊使署全權處理。 不久,徐世昌又特派徐樹錚為冊封專使,負責到外蒙古主持活佛的冊封典禮。出使之前,段祺瑞親率政府官員、議員百餘人在故宮保和殿舉行了歡送大會。 重返外蒙古,緊張和忙碌已被輕鬆所代替,但心情卻更為激動。上一次徐樹錚隨身所帶的是“六十三條”,這次則是一本《漢書》。 徐樹錚的詩文水平很高,自稱填詞海內第一,其詩句“美人顏色千絲發,大將功名十萬騎”在當時廣為人知,而它也恰好可以作為《漢書》的題記——如同孫中山所列舉的那樣,這本古書所記載的漢代,乃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最雄健的時代之一,其間湧現出了太多的勇士和外交家,傅介子、張騫、陳湯、班超……他們出使西域,安定邊陲,言必信,行必果,其事蹟至今讀來仍令人血脈賁張。

徐樹錚走一路,看一路,吟一路,途經驛站時,心潮澎湃,夜不能寐,便忍不住披衣下床,在驛館牆上題寫七律一首,開頭第一句便是:“衝寒才覺鐵衣輕,莫負荒沙萬里行。” 徐樹錚頂風冒雪,風塵僕僕地再次回到庫倫。外蒙古軍民出郊十里,夾道相迎。進入庫倫城後,大街小巷已經全都掛上了民國的五色國旗。 1920年元旦,徐樹錚在庫倫佛宮主持冊封大典,典禮十分隆重。據蒙古人說,乃千年未有之盛舉。當徐樹錚將冊封令與七獅金印交到活佛哲布尊丹巴手中時,整個庫倫城一片歡呼之聲。 當天,北京政府明令授徐樹錚勳二位。志得意滿之餘,徐樹錚決心施展抱負,悉心籌謀治理外蒙古,並進一步爭取蒙古人的信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