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民國總理段祺瑞

第27章 裂痕

民國總理段祺瑞 关河五十州 1868 2018-03-16
1913年12月8日,段祺瑞南下武漢拜訪黎元洪,之後宣布北歸,黎元洪過江送行。到火車站後,段祺瑞下車,黎元洪則留在車上並就此乘車北上。 整個計劃天衣無縫,而且事先被高度保密,僅段、黎及一兩個高級幕僚知道實情。 送走黎元洪,段祺瑞即奉命暫代黎元洪的湖北都督一職。早在辛亥革命時,他就署理過湖廣總督,現在以中央大員身份兼任地方,自然沒人敢說不行。 按照黎元洪臨走前留下的計劃,段祺瑞對湖北軍事進行了整理。由於行動周密,準備充分,一切程序都進行得非常順利,因黎元洪北上而在短時間內掀起的波瀾也迅速歸於平靜。 不到兩個月,已穩住湖北局面的段祺瑞又被袁世凱調回北京,用以對付另一個大患——白朗起義軍。

白朗起義是北洋時代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農民起義。起義軍自在河南揭竿而起後,以“打富濟貧”為口號,應者云集,聲勢浩大。其影響之廣,連南方的國民黨都對此引起重視,“二次革命”期間,黃興就曾寫信給起義領導人白朗,要求配合討袁。 中國古代的農民戰爭雖然也可以稱之為革命,但起義領導人的政治訴求基本都局限於“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而且起義本身對社會經濟具有極強的破壞性。據記載,白朗軍在佔領洮州後,城中所有房屋大半被付之一炬,葬身火海者不計其數。老百姓在爭相出逃的過程中互相踐踏,各城門“積尸高至數尺”。白朗軍也因此被稱為“狼匪”,領導者白朗更被稱為“白狼”,可見其在時人眼中,行為幾與土匪無異。

北洋政府成立後,袁世凱調動軍隊對白朗軍進行過多方“追剿”,但白朗軍不但未被消滅,反而日益壯大,三年間經略中原,征戰千里,破城四十餘座,奪關隘無數,引得朝野上下一片驚恐。 負責“追剿”白朗軍的主將是河南都督張鎮芳。張鎮芳在清末考中過解元(即舉人第一名),讀書應試是一把好手,唯不知兵,用袁世凱的話來評價,乃“一介書生”。在他的指揮下,許多參加“追剿”的北洋正規軍都受到了很大損失,甚至還有全軍覆滅的。 由於張鎮芳“剿”辦不力,袁世凱決定免去他的職務,由段祺瑞兼任河南都督,全權指揮對白朗軍的“圍剿”。 1914年2月,段祺瑞趕到河南信陽,召開鄂豫皖三省剿辦會議,並在會上製定了“不在急擊使散,要在合圍聚殲”的作戰方略。

白朗軍和歷來的農民起義軍一樣,都具有作戰靈活機動的特點,一旦散開,官軍根本就抓不住。馮玉祥也參加過對白朗軍的“圍剿”,他回憶那時經常從上司那裡接到十萬火急的電報,一會兒說白朗軍到了這裡,一會兒又說到了那裡,弄得他疲於奔命,乃至於都不知道對方是“打哪裡竄走的”。 段祺瑞取“合圍聚殲”之策,是吸收了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的經驗。同時,陸軍總長的身份,也使得他在調兵遣將上運用裕如——陸軍部前後共抽調了北洋正規軍和三省地方軍數万人,已足以形成合圍之勢。 由於袁世凱擔心陸軍總長一直在外,反而會讓各國駐華公使對白朗軍更加重視,從而影響他及北洋政府的聲譽,所以在段祺瑞尚未完成“圍剿”目標之時,就將他調回北京。雖然段祺瑞沒能親手消滅白朗軍,但他所主導的各省“會剿”還是把白朗軍逼入了不歸路。幾個月後,白朗中彈身亡,白朗起義也以失敗告終。

就在段祺瑞不辭辛勞,替袁世凱鞍前馬後東征西討的時候,二人之間的裂痕卻在不斷擴大。 袁、段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二次革命”前,按照制度設定,國家軍事大權本應由陸軍部和參謀部分掌。可參謀部只是個毫無實權的空殼,以至於袁世凱想讓黃興當參謀總長黃興都不願幹,最後只得由當時尚在武漢的黎元洪遙領。參謀部的具體事務由參謀次長負責,實際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更談不上對陸軍部進行牽制。 袁世凱為此在總統府設立了軍事處,規定軍機要務須由陸軍部、參謀部提出處理方案,呈請總統批示執行,具體怎麼執行,由軍事處研議。 就像民初的國會和政黨政治一樣,制度聽上去都不錯,但實際運作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軍事處原處長李書城是同盟會會員,毫無權力,甚至於連文件都看不到,到任不久就氣得掛冠而去。李書城一走,日常事務便由副處長傅良佐完全負責。

傅良佐也是段祺瑞的幕僚出身,他自然不會對陸軍部的事多插手,而段祺瑞也根本就不把軍事處放在眼裡,有時對袁世凱交代要辦的事都愛理不理。 由於缺少制約,軍事大權中的相當一部分尤其是軍官的任免,一直被陸軍部所掌握。對軍官的進退,段祺瑞往往不請示袁世凱就直接下達命令,在他所提拔的軍官中,又有很多是門生舊部。段祺瑞與這些軍官函電往來,廣泛聯繫,外人看來,從中央到地方已隱然形成一個派系,其勢頭猶如當年袁世凱與北洋系。 後來段祺瑞所謂的皖系當時實際並未形成,但袁世凱還是感到非常不安,他對段祺瑞的猜忌也開始一步步加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