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十大華人企業家財富傳

第76章 7、培育子女就是優化企業

十大華人企業家財富傳 李鹏 2323 2018-03-16
少年的陳弼臣並沒有接受過深層次的教育,所以他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他為各子女均進行了大量的教育投資,在他看來,對子女的培育就是為優化企業奠定基礎。 陳有漢1934年2月出生於泰國曼谷,是陳弼臣的第二個兒子。由於擔心下一代失去中國文化,陳弼臣安排陳有漢6歲時隨母親回國上學。 陳有漢沒有辜負父親殷切的希望,1953年,陳有漢畢業於香港廣大高級會計學院,獲得了高級會計畢業證書,並返回泰國。 回國後,陳弼臣先安排兒子在盤谷銀行實習了幾個月,發現兒子在銀行的專業知識上還有所欠缺,於是又支持陳有漢到英國倫敦雷倫專科學院攻讀銀行學。 1957年,陳有漢畢業後在英格蘭皇家銀行實習。在此期間,他對歐美經濟制度深有研究,並逐步掌握了國際金融知識。

“父親特意安排我們到外國讀書,在國外公司打工,就是為了讓我們學習知識,增長見識。”他很清楚,父親對他的培養方式是一個成功的接班人培養模式。 父親陳弼臣很早就以接班人的方式來磨練陳有漢,但是並沒讓他過早地擔任要職。這位父親深知:世界各大家族企業的衰落,大多源於繼承人都是坐享父蔭,或不思進取,或難堪大任,因此要想保證企業的延續和興旺,應當注重接班人的能力和品性,而非血緣關係。 陳弼臣把對兒子的培養看作是對企業未來的塑造,因此他十分謹慎的關注著兒子的成長,並且不會因為陳有漢是自己的兒子就讓他走捷徑,他用各種方式鍛造著孩子的商業才能。 陳有漢返回泰國後,陳弼臣沒有立即安排兒子進入盤谷銀行,而是先讓他到曼谷亞洲信託有限公司實習了6個月。由於陳有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基礎,再加上經過了充分的實習鍛煉,他很快在工作中顯示出過人的才幹,被提升為副經理。

1959年10月,陳有漢進入盤谷銀行工作,先由會計部副經理做起。父親悉心傳授他銀行業務,教他洽談生意、觀察分析金融形勢等知識和技巧,陳有漢成長很快,三年後升任會計部經理,不久獲得受權代表銀行簽字的資格。 對待工作,陳有漢兢兢業業,在會計部任職的十幾年間,他整天從早到晚地工作,直至最後一份支票核准、現金入庫後才回家。這種辛苦的磨礪,為他日後擔當重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0年3月,已經磨煉了21年之久的陳有漢,憑藉自己的實力,經董事局一致推舉,出任盤谷銀行總裁。 當別人對他表示懷疑的時候,他卻憑藉自己“中西結合”的管理方式,把盤谷帶入一個新的輝煌時代。在他擔任總裁的12年間,盤谷銀行的事業蒸蒸日上,這一時期,盤谷銀行的發展速度、所取得的業績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

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陳有漢與父親陳弼臣有著不同的經營方式,但又繼承了父親的優點。陳弼臣講道義、重人情,靠誠實和信譽深入各行各業,與顧客保持著密切聯繫,使得業務不斷得以發展。陳有漢則受過現代高等教育,諳熟現代金融理論,因此,他採取的是一套現代金融業的管理模式,彌補了他父親陳弼臣金融理論與教育基礎的不足。 為了把優秀的人才吸引到企業中,陳有漢堅持三個原則:第一,滿意的薪酬;第二,充分的信任;第三,能力的體現和認同。 “員工是銀行的最大資產,只有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銀行才能為廣大的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 另外,強調團體精神,是陳有漢的一大特點。他在任內所做的最大調整,就是完成了盤谷銀行從家族到團隊協作的轉變。

由於陳有漢經營有方,盤谷銀行最終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私人商業銀行、泰國的金融支柱和泰國四大華人金融財團之一。憑藉對泰國經濟的卓越貢獻,他屢次獲得泰國王室的御賜勳章,包括一等皇冠勳章和一等白象勳章等。 1987年至1992年,陳有漢成為泰國上議院議員,並成為諸如上議院財政、金融和銀行機構委員會等多個委員會的成員和顧問。 1994年,陳有漢被推選為“亞太銀行傢俱樂部”主席。他以拼搏進取的精神和出色業績,書寫了“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傳奇。 陳有漢的諸多成就得益於父親的精心栽培,使得他自己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經營管理方式,讓盤古銀行越來越強大。 世界各地都有“模範父親”的故事。稱職的好老爸,培養出了揚名天下的人才。海外商人對商業的理解越深刻,在商業上的成就越大,就越注意對孩子的培養,並註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把孩子培養成可用之材,培養成可以接管財富權仗的能手。

作為泰國華商巨富陳弼臣的第二代傳人和亞洲金融集團的掌舵者,已年逾古稀的陳有慶、陳有漢兄弟與他們的金融家族,書寫了潮商一大傳奇。不僅如此,他們還以其特有的接班人培養模式徹底顛覆了“富不過三代”的老話,為家族企業的傳承樹立了經典榜樣。 陳有漢兄弟延續了家族事業,並且做得更好。這一成功離不開父親陳弼臣的諄諄教誨。言傳身教,歷來是中國最傳統,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海外商人善於嚴格約束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他們讓孩子成為有志氣、挑重擔的人,在利己的同時,也為社會培養了優秀人才。 許多成功的潮商都經歷了常人難以理解的辛酸,對人情冷暖體會深刻。因此,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如何讓下一代具備成功的品質,從自己手中接過家族財富的權仗,他們更有發言權。

李嘉誠對孩子充滿了期待,在教育投資上捨得花錢。大兒子李澤鉅15歲、小兒子李澤楷13歲時,李嘉誠把他們送到了美國讀書,進入名校學習專業知識,提昇文化素養。 僅僅學習書本知識還不夠,李嘉誠有自己的一套。上學期間,兄弟兩人需要零花錢,全靠他們自己業餘時間打工獲得。李澤鉅在麥當勞餐廳做夜間兼職,每晚打工到深夜的經歷,使他不僅懂得了掙錢的艱辛,而且磨練了身心。 在子女身上進行智力投資,並註重培養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這是保證孩子成才的最重要方式。家業往往延續幾代人,這與重視人才的開發和培養密不可分。特別是在培養接班人上,許多成功商人可謂煞費苦心,既從家族內部選拔才俊,也從公司裡挑選值得信賴的人才,這是基業長青的秘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