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十大華人企業家財富傳

第23章 5、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十大華人企業家財富傳 李鹏 1712 2018-03-16
很多人曾評價林梧桐是“瘋子”“傻子”,然而正是這股大膽的偏執勁成就了他一番偉業。林梧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做就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林梧桐開始涉足礦業,再次展現出其獨到的眼光和膽識。也正是這種膽識和氣魄,讓林梧桐時常會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來。 1953年,林梧桐賣給一家鐵礦公司兩輛泥機,公司大股東因資金周轉不靈,建議他投資成為股東。 經過一番勘察,林梧桐發現當地有非常豐富的鐵礦資源,這是一個絕對有利可圖的項目。可是,以他當時的實力,要想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就必須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其中,這無異於用自己好不容易才創下的基業,在一項前途未卜的“賭局”上下注。 在別人眼中,這是不靠譜的,甚至瘋狂的,但林梧桐卻始終相信自己的判斷,決定冒險的嘗試一下自己的新發現。

經過反复思量,林梧桐做出了一個所有人都認為是“瘋狂”的決定:收購鐵礦公司。林梧桐卻說,即使是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也要“賭”上這一次,而且他堅信這場“賭局”,自己必勝無疑! 帶著這樣堅定地信心,林梧桐果斷地將自己的全部資產進行了結算,並將其全部投入到購買鐵礦公司的股份上,從而成為了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愈是在紛亂的時期,愈是能顯現出一個人的英雄本色。要冒一定程度的風險,這種膽識不是人人都有的。而林梧桐卻大膽的嘗試別人無法理解的想法,冒著風險接手了鐵礦公司。 既然在眾人的質疑下接手了公司,那麼就要大干一番,贏得別人的肯定。於是,為了擴大公司的規模,林梧桐向雪蘭莪五金商會的全體理事,提出招募新股東的建議。他告訴理事們只需投資30萬令吉,就可以每年從鐵礦公司獲得400萬令吉的盈利和分紅。

可是眾理事並不配合,他們均不相信天下有這樣便宜的事,因此對紛紛林梧桐的提議表示懷疑,於是,所有人都當場給了林梧桐一個明確的答案:NO! 沒有人支持不代表不會成功,事實勝於雄辯,這個鐵礦投產後的頭兩年,每年的盈利都保持在了400~500萬令吉,比當初預計的還要多。這使得那些當初懷疑他、嘲笑他的人無不搥胸頓足、追悔莫及! 鐵礦生意越做越好,業績逐年上升,幾年下來,林梧桐的這筆投資為他帶來了5000多萬令吉的收益。林梧桐也從一個一文不名的小商人,變成了聲名顯赫的大富商。 鐵礦成功以後,林梧桐又在朋友的建議下,把在五金買賣中買進的舊鐵船進行重新翻修、改裝,進入到錫礦開采的行列,並建立了承基鐵船公司。最高峰時期,承基擁有三艘鐵船,是馬來西亞最早由華人經營的鐵船公司,打破了西方人壟斷馬來西亞鐵船業的局面。

林梧桐的事業坐上了順風車,這種好的態勢正是因為林梧桐敢於大膽決策、大膽出手,又極為細心的特質,所以,很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他都能做得很成功。 俗語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種觀點有其合理的一面。許多生意人膽小怕事,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到頭來空有一腔發財的願望,卻始終無法跨進財富的大門。 海外商人面對的市場空間是很大的,他們更需要憑藉著膽大的精神去攫取無限的商機,如果膽小不去行動,那麼注定只能被商海的大潮所淹沒。 林梧桐做別人不敢做的事的觀念正是體現了他的冒險精神。如果沒有他敢於收購鐵礦業的勇氣,怎麼會有如此大的收穫呢?他承擔起了風險,同時也贏得了巨大的利益,很好的向他人證明了自己的決策力。

巨大的致富機會往往藏在別人忽視或認為不可能的慣常想法裡,霍英東進入淘沙業就是最好的證明。 上世紀60年代,香港房地產市場生機勃勃,與此相反,淘沙業卻顯得過於冷清。當時,淘沙業本大利小,賺錢很難,因此很多商人不願投資淘沙業。 霍英東卻毅然挺進淘沙業。他認為淘沙業是房地產業發展的基石,淘沙業的不景氣只是暫時的。事實證明,霍英東的判斷是正確的。經過不懈努力,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風險也不例外。在實踐中,市場風險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失敗的可能性,風險越大,失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是,風險也往往意味著巨額利潤的存在。由於許多人擔心風險而拒絕介入,反而使某個商業領域的競爭對手減少。

所以說,風險奇高的領域,往往也是利潤奇高的領域,風險愈大,利潤也就愈大,敢於冒險是成功商人的重要品質。要善於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往往也就會賺別人不易賺得的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