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台灣十大企業家財富傳奇

第66章 第七章“金融大亨”蔡萬才

1979年,由蔡萬春、蔡萬霖創辦的舊國泰集團分家,五兄弟中排行老四的蔡萬才只分到國泰產險(富邦產險的前身)與國壽的一些股權。相對二哥蔡萬春這一脈分到國泰信託、租賃、國信食品、來來百貨等事業體,老三蔡萬霖分到國泰人壽、建設、國泰醫院等,只有蔡萬才的版圖最小。 至於為何做出不均的分配,據說與蔡萬才年齡最小、未曾參與創業、貢獻有限有關。分得少,讓蔡萬才必須比哥哥們加倍努力,才能迎頭趕上。 20世紀80年代早期,富邦產物保險的經營是以財產保險為主,經過20多年的打拼,逐步將自己發展成為台灣地區最大的財險公司。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富邦產物保險開始了一系列的金融擴張活動,為日後組建金融控股公司奠定了基礎。 1989年,恐怕也是蔡萬才人生中最關鍵的一年。這一年股市大多頭,蔡萬才看準時機,決定與國泰集團做出清楚的切割,把手上1600多萬股的國壽股票全部賣掉,而且賣在國壽股價的歷史高點1500—1800元之間,賺進至少200億元的現金,成為他手上最重要的“創業基金”。

1988年7月,由富邦產物保險發起成立富邦證券;1991年8月發起成立富邦銀行;1992年7月發起設立富邦投信(即富邦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發起設立富邦人壽;1994年投資香港,開始海外擴張;1997在英屬維京群島設立海外投資公司。 為提升富邦集團的金融服務能力和國際化經營能力,2000年富邦集團又與美國花旗集團進行戰略合作。根據雙方的協議,花旗集團出資億美元,分別持有富邦集團內的富邦證券、銀行、壽險和金信各15%的股份。至此,一個包含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商業銀行、證券和資產管理的門類齊全的富邦金融集團基本形成。 後金控時代,富邦金控以併購台北銀行和香港港基銀行為契機,成功實現了以財產保險為主的業務結構向以消費金融為主的業務結構轉型,並為進軍大陸金融市場做好了準備。

在2001年12月富邦金控成立前,富邦產物保險基本上是沿著先產物保險後其他類型金融業務,先島內業務後國際業務的思路進行擴展的。 2001年12月富邦金控成立的第一階段,只有富邦產物、富邦證券、富邦商業銀行及富邦人壽保險四家子公司。 2002年8月,富邦金控進行了第二次擴張,將台灣地區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富邦投信和台北銀行納入金控體系。 2003年又收購了香港港基銀行75%的股份,並將之更名為富邦銀行(香港)。經過兩次擴張,富邦金控的業務領域不僅擴展到了資產管理,而且還強化了旗下的銀行業務。 2004年,順利完成旗下富邦銀行和台北銀行的全面整合工作,銀行作為集團內部營銷平台的優勢地位更為突出,金控內部的垂直整合得到了提高。後金控時代的另一策略就是收購香港港基銀行的股權,伺機進入大陸市場,並結合台、港兩地資源籌設“兩岸三地理財平台”,以為富邦金控在華人世界確立長期的競爭優勢。

2008年,在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中,富邦集團逆勢上揚,蔡萬才更是憑藉33億美元躍居台灣首富,而富邦金控的資產在2008年底也首次超過了國泰金控,成為台灣金融老大,並在2009年擴大了領先優勢。 蔡萬才不是白手起家,但卻在“二次創業”中上演了更輝煌的一幕。而這一點,是無數企業家夢寐以求,卻極難做到的。 當優秀的企業家有了少許的資本後,他們不會安於現狀,必然會追求進一步的發展。而當公司進入成長期,在公司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又會出現許多公司以前所沒有遇到過的新問題,這些新問題極大地影響著公司的持續發展。不少企業領導人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就是為了讓公司在成功的基礎上實現新的躍升。 IBM前總裁Gerstner先生說:“長期的成功只是在我們時時心懷恐懼時才可能。不要驕傲地回首讓我們取得以往成功的戰略,而是要明察什麼將導致我們未來的沒落。這樣我們才能集中精力於未來的挑戰,讓我們保持虛心、學習的飢餓及足夠的靈活。”

以“二次創業”的心態再造輝煌,最重要的是“歸零心態”。研究發現,那些追求卓越,並且持續成功的企業領導人,從來就“拒”不承認自己已經成功,而是強調自己的公司“僅僅是生存了下來”。他們都不相信過往的成績,不相信已經佔有的市場地位,不相信已經積累的資產。他們唯一相信的是,未來之路還會崎嶇不平,必須“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面對未來。 顯然,以創業的心態辦公司、做生意,踏踏實實做事,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一條生路來,才能笑到最後,成為真正的贏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