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給未來殺手的信
給未來殺手的信

給未來殺手的信

张未

  • 偵探推理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150258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毒樹之果

給未來殺手的信 张未 1378 2018-03-16
我常常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你究竟為什麼寫作? 我是一個業餘寫作者,平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一所公安院校裡,平靜,繁瑣。穿上製服,就站在講台上把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字眼輕描淡寫地說出,脫下制服,就混入城市裡熙熙攘攘的人群,平凡,無害。 我知道我是這高速運轉的國家機器的一部分,但是我常常希望和我的職業保持一定距離,這可以讓我不那麼冷漠,也讓我有足夠安全的空間去觀察、思考我所經歷的這個時代。 每天,都有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其精彩程度不亞於任何一部小說。我在經歷它們的同時,也想把它們記錄下來。然後,奉獻給行走於陽光下的你們。 我寫作,是因為我有話想說。 我想,這是大多數寫作者的願望。至少張未也是如此。儘管我在看到這一書名的時候,以為又是一篇異想天開的意淫之作。閱罷,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作者。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了他的耐心、誠意和思考。

之所以關注這本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書中所涉及的內容與我的專業相關。我得承認,在我的專業領域,我是個十分挑剔的人。張未做得很好,看得出,他為這本書下足了功夫。文中所涉及到的刑偵學、預審學、犯罪心理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等專業知識均無明顯紕漏。尤其是他把非法證據作為全書的主線以及兇手的動機來源,已然使提升了一個層次。小說不再是簡單的邏輯遊戲,甚至不僅僅探討人性善惡,而是直擊民眾與司法機關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其立意之深,已非其他同類圖書可比。 非法證據,即採取非法方式收集到的刑事證據。美國的刑事司法制度將其稱為“毒樹”,以非法證據為線索取得的其他證據,被稱為“毒樹之果”。如果沒有十五年前的刑訊逼供,如果沒有公權力參與掩蓋的事實真相,就會有戀人共赴婚姻殿堂,就會有退休的警察安度晚年,就會有學子的健康成長,就會……

然而,一切只是如果。 李從安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那棵毒樹開枝蔓葉,果實紛紛墜地,供不知情的人們俯身拾起,入口品嚐。 怎麼辦?將毒樹連根拔起? 作為一個法律工作者,我深信總有一天,會在中國的刑事司法制度中建立起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屆時,刑訊逼供和暴力取證將大大減少,冤假錯案將不復存在。 是否,可以讓那延續幾十年的悲劇,悄然謝幕? 我有一個奇怪的習慣,會在講授刑訊逼供罪時談到遼寧營口的李化偉、湖北京山的佘祥林。我想讓我的學生們知道,當你的言行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極大的影響時,請你慎重,請你警惕。 因為那棵毒樹早已深深地植根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你的無心之舉,也許就是懸在他人口邊的毒果。 我在《心理罪之教化場》裡,曾將整個社會乃至每個人比喻成一個教化場。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他人產生影響,甚至在對方心中刻下終身難以撫平的傷痕。這也是我喜歡的原因。我相信張未寫作本書的目的,並非簡單地拷問中國的司法現狀。他也是一個有話要說的人,按我的理解,那就是善待他人,彼此原諒。

你有多久沒有跟鄰居聊天?你有多久沒有向陌生人展露笑臉?你有多久沒有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雙手?你有多久沒有向他們真心地說一句對不起或者沒關係? 當你冷漠地轉身或者惡語相向,一顆毒樹的種子就在對方的心中生根發芽,而那劇毒的果實,必將由你親口品嚐。或早或晚。 年邁的刑警躺在病床上,對兒子說:“如果你能先遇上她,就放了她!” 原諒。唯有原諒,方能消解仇恨,將毒樹連根拔除。 唯有原諒,方能讓那毒樹之果黯然枯萎,取代以新的枝繁葉茂,開出花來,在我們的臉上,迎風,笑靨飄揚。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