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談藝錄》讀本

第120章 (二○)“鴨先知”辯

《談藝錄》讀本 周振甫 1241 2018-03-20
按《西河合集?詩話》卷五有一則①,記與汪蛟門論宋詩②,略云:“汪舉'春江水暖鴨先知',不遠勝唐人乎。予曰:此正效唐人而未能者。'花間覓路鳥先知',此唐人句也。覓路在人,先知在鳥,鳥習花間故也,先者,先人也。若鴨則先誰乎。水中之物皆知冷暖,必以鴨,妄矣。”頗能詭辯。王漁洋《居易錄》及《漁洋詩話》遽概括西河言為“鵝豈不先知”③,遂成笑枋;西河弟子張文檒《螺江日記》卷六已力辯其誣④。 《隨園詩話》卷三論曹能始詩⑤,曾引《西河詩話》,不應此處尚沿流俗之訛。反駁亦未為不是,惜尚非扼要。東坡此句見題《惠崇春江晚景》第一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是必惠崇畫中有桃、竹、蘆、鴨等物,故詩中遂遍及之。正鐘記室《詩品?序》所謂⑥:“'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風',亦惟所見。”“先”者,亦“先人”也。西河未顧坡詩題目,遂有此滅裂之談⑦。張謂《春園家宴》⑧:“竹里行廚人不見,花間覓路鳥先知”,即西河所謂“唐人”。東坡詩意,實近梁王筠《雪裡梅花》:“水泉猶未動,庭樹已先知。”

東坡《遊桓山會者十人》五古又云:“春風在流水,鳧鴈先拍拍”;此意蓋數用也。 (221—222頁)①《西河全集》:清毛奇齡(字大可,號西河)撰,其中有《詩話》八卷。 ②汪蛟門:清代詩人汪懋麟,字季角,號蛟門。 ③王漁洋:清王士禛號。有《居易錄》三十四卷,《漁洋詩話》三卷。 ④《螺江日記》:清張文檒撰,八卷,續編四卷。 ⑤曹能始:明代作家曹學佺字。 ⑥鍾記室:梁鍾嶸,曾任記室官。有《詩品》三卷。 ⑦滅裂:猶言鹵莽輕薄。 ⑧張謂:唐代詩人,字正言。 清人毛奇齡詆毀蘇軾詩,汪懋麟不附合其意,反問:“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能說不佳嗎?毛氏曰:“鵝也知,鴨比誰先知?”這一曲解早已傳為笑柄。

袁枚《隨園詩話》卷三載此事,只言毛氏詆蘇詩太過,未加深辨,亦未擊中要害;王士禛很不贊同毛氏之說,但也僅是對他揶揄譏笑。這一則辨析甚為透闢。 一、蘇軾此詩題曰《惠崇春江晚景》,是為宋僧惠崇畫的《春江晚景》作的題畫詩,竹外桃花,群鴨浮水,白蒿滿地,新蘆吐芽,必是畫面上實有之景,題畫詩必受畫面實景的製約,而不能離開畫面任意塗寫。至於詩中的“水暖”和“河豚欲上”,是畫家無法表現的,而是詩人透過桃花三兩枝、白蒿滿地、蘆葦吐芽的季節描繪,自然聯想到初春時節該是河豚沿江而上的時候。說此詩寫得好,就在於蘇軾能生動地展現惠崇繪製的初春江邊晚景的畫面。可見毛氏竟連蘇詩題目也未細看,只能說是出於成見。 二、毛奇齡說蘇詩“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仿唐張謂《春園家宴》裡的“花間覓路鳥先知”,並說:“覓路在人,先知在鳥”,鳥習花間,所以覓路能先於人,而“鴨先誰乎?”這裡指出:鴨亦先人知,因鴨遊於春江水中,而人僅目睹所見,所以“先”者,先人也。其詩意不同於張謂的《春園家宴》,而是與梁王筠的《雪裡梅花》相近,“水泉猶未動,庭樹已先知”,“鴨先知”與“庭樹先知”,均是先於人知春到人間了,而張謂詩則是鳥先知途,意思不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