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我們可以稱他為偉人

第2章 第二章

我們可以稱他為偉人 何建明 4622 2018-03-14
華西村的百姓也經常在一起議論:而今的老書記年近八旬,可思想為啥總比別人前一步? 省、地、市、鄉的干部更會在平時如此議論:吳仁寶這個人了不得,幾十年總是先進,別的典型一個個倒下了、消失了,惟獨他長盛不衰、旗幟高揚! 那年江澤民同志視察華西問到這個問題。吳仁寶回答:我注意“兩頭”。一頭與中央保持一致,也就是同各級組織保持一致;一頭是同人民群眾保持一致。 嗯嗯,細細說來。黨的總書記頗有興趣地請他解釋。 “我認為,做一名幹部,只要跟'兩頭'保持一致,既同上面保持一致,又跟下面保持一致,就是一個不太差的干部。在下面做乾部的,不要說做最好的干部,能做不太差的就不錯了。如果專門想做最好的干部,就會容易只看自己好的一面,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一面,最後這樣的干部就要變成壞幹部。”聽吳仁寶這話,一下容易讓人想到另一位曾經風雲一時的農村幹部典型。

他就是天津大邱莊“莊主”禹作敏。 吳仁寶曾經與禹作敏交往和交情很深,但由於各自的精神境界不同,兩位農民領袖最終成了不同道的人。吳仁寶出名遠在禹作敏之前,可到了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初始,隨著陳永貴的大寨大隊失去光彩後,天津的大邱莊異軍崛起,一夜間成了“華夏第一村”。早有“南大寨”之稱的吳仁寶聽自己的助手趙毛妹、吳協德從南昌的“中國農村'群雄會'會議”回來介紹大邱莊後,心潮極不平靜。在此次會上,禹作敏的代表向外界亮出他們“華夏第一村”的實底:198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3002萬元,人均過萬元。其實當時吳仁寶他們的華西村人均產值比大邱莊高出2012元,為12012元。 “可我們與大邱莊比有差距,他們的村級經濟總量比我們強!我們得迎頭趕上!奪回'天下第一村'!”已坐鎮全國農村“經濟老大”多年的吳仁寶不甘心,在秋收秋種尚未完時,他便帶著20多名村幹部急匆匆地直奔天津大邱莊。

吳仁寶見禹作敏後,一副江南農民的謙和與誠懇之情,遠遠伸出雙手握住對方:“早就耳聞大邱莊的事蹟,我這次和村上的干部專門來取你們的真經,你可不能保密啊!” 禹作敏則一副新霸主的氣度,當著吳仁寶的面直拍胸脯:“北方我老大,南方數華西。我大邱莊哪裡都可以不幫,你華西我要幫!” 握手那一瞬,吳仁寶已知這位新對手的三分深淺。可那一次吳仁寶不露聲色地沉下心來學習對方在開發市場、體制管理和用人等方面的道道。回華西後,吳仁寶一連開了幾次幹部、骨干會,把大邱莊如何壯大集體經濟的經驗反反复复琢磨了個透底,隨後又派幾位精明之人再度北上到大邱莊進行了半個月的調查摸底。之後,吳仁寶與禹作敏也有數度交往。日子一長,吳仁寶對小他兩歲的“禹莊主”有了入骨三分的了解,以自己用血和淚水換來的挫折教訓,對日益惟我獨尊的禹作敏語重心長道:“禹老弟啊,你這一輩子小事是出不了的,因為小事誰也不想動你,可你將來就可能會出大事。”吳仁寶久經政治風雲,他又告誡禹作敏:“我們靠改革開放政策,做出了一點成績,黨和人民給了我們榮譽和地位夠多、夠高的了,所以我們更要頭腦清醒,更要有自知之明,擺正自己的位置。”他以一位老練的農民政治家的涵養,特意加了一句:“我說這些話,也是和你共勉的。”

不出所料,彈指一揮僅僅十年,曾經耀眼無比、不可一世的大邱莊“莊主”禹作敏因觸犯法律而鋃鐺入囚,“天下第一村”的光榮頭銜仍然穩穩噹噹地回到了吳仁寶的華西村。 禹作敏的下場,對重新認識當代中國農民領袖在社會上引發不小的震盪。因為在這之前,新中國歷史上最耀眼的農民領袖陳永貴的政治末途和他“說沒就沒”(郭鳳蓮語)的去世,及其他幾位農業標杆的紛紛落馬,使得人們對“農民革命”的成功者產生了一定的懷疑:他們能不能代表真正的農民利益?能不能成為永不倒的共產黨旗幟? 這時期,在農業戰線依然站立著的似乎只有吳仁寶一桿旗幟了!吳仁寶此刻在做什麼?想什麼呢? 吳仁寶此刻做了三件很經典的事: 一是他不顧重重阻力,帶著華西村的主要幹部和村民代表,不遠千里,到了山西的大寨大隊。在虎頭山上,他率領華西幹部和村民代表向陳永貴墓莊嚴地鞠了三個躬,同時向郭鳳蓮送去了華西村與大寨大隊的幾個合作支援項目。吳仁寶曾多次對人說:在當代中國農民中,他最佩服陳永貴,並稱陳有思想、有觀點、有本事,是硬幹出來的。

第二件事是他親自為華西村編了一首“村歌”。歌詞這樣寫:“華西的天是共產黨的天,華西的地是社會主義的地。華西人民艱苦奮鬥,團結奮進,錦繡三化三園社會主義的新華西;華西的天是共產黨的天,華西的地是社會主義的地。華西人民艱苦奮鬥,團結奮進,實踐檢驗華西,社會主義定能富華西……”這是一首套用“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歌詞的村歌,樸實無華,光“社會主義”一詞就用了好幾回。當這首由吳仁寶親筆填詞、華西村村民們齊聲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合唱的村歌播出後,令無數老共產黨人、新共產黨員激動得流淚。他們說:“這樣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歌已經好幾年沒聽到了!”那時,以蘇聯爲代表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換朝易旗,中國國內外嘲諷和懷疑社會主義的陰風也吹得玄乎。吳仁寶帶領華西人高吟這樣一首“社會主義”讚歌,是需要很大勇氣的。而當時還有一個特殊背景: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的風起雲湧,曾經締造了新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神話的蘇南鄉鎮企業在此時又面臨徹底解體的末途,似乎誰言“集體經濟”誰就是“改革倒退派”。吳仁寶才沒管這一套,他對共產主義和建設有華西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信仰堅貞不渝。而正是他的這份不可動搖的信仰,才敢理直氣壯高吟“華西的天是共產黨的天,華西的地是社會主義的地”這等豪邁詩篇。

吳仁寶做的第三件事——也是最漂亮的一件事:他在報端見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後,以敏銳的政治眼光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迅速做出了一個後來使華西村突飛猛進、走在中國農村乃至其他各行各業前頭的決策——集中和動員華西村所有血本,以其雷鳴電閃之勢,奮力搶占市場的舉措。 這件事值得細述—— “餵,總機嗎?請通知村黨委委員和正副村長,還有各廠廠長,凌晨三點讓他們上南院賓館403會議室參加緊急會議……”牆上的鬧鐘時針已指向午夜兩點多了,吳仁寶正一手拿著《深圳特區報》和《人民日報》,一手操起電話哇哇直喊。 “老書記,半夜三更開會是啥急事呀?”不到三點,該來的村幹部們全部到齊。他們弄不明白吳仁寶要幹什麼。

“急事急事!天大的急事!”吳仁寶連掃一眼會場的工夫都沒顧上,便直奔主題:“總設計師小平同志出來說話了!我看中國新一輪的經濟發展馬上就要到來!我們華西村如果不抓住這一次機遇,就會痛失一百次的騰飛機會!為此,我提出當前我們華西村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是四個字……” “啥四個字?”會場上的幾十雙眼睛全聚集在65歲的華西村領航人身上。 “借——錢——吃——足!”一向說話綿軟吳語的吳仁寶此刻運足底氣,高聲喊出這四個驚天動地的字。 “借錢吃足?”片刻寂靜,會場上立即爆出此起彼伏的詢問和議論。 “對,我們華西村過去當了幾十年先進,一向以既無內債、又無外債而自豪。這回我們要打破老思路,來個借別人錢、生自己的財了!你們聽我說……”吳仁寶站起身,示意與會者朝他靠攏,隨後他以特有的笑瞇瞇姿態向村幹部們如此這般一通言說……

“太好了!老書記,就照你說的,我們幹!甩開胳膊幹!”村幹部們的臉上興奮激動起來。 “好,那我們就拼出血本大干它一場!”吳仁寶拳頭重重地落在桌上。轉身間,他健步頂著晨曦向東方走去…… “老吳,你這麼早找我有啥事啊?”無錫市市長走出辦公室的第一眼就十分意外地看到了默默等候在一旁的吳仁寶。 “我來向市長你借錢的。2000萬,我要2000萬元!”吳仁寶向市長開虎口。 “嘿,怪了啊——你華西村吳書記借錢,可是頭回聽說!說,什麼用?”市長意外又興奮地詢問。 “商業機密,不可洩露。” “好你個老吳同志呀!連我都不透露一點?” “不透露!”吳仁寶一雙瞇成細縫的笑眼裡透著幾分狡黠。市長先是一愣,繼而會心一笑,他已明白吳仁寶要幹什麼了,便說:“好,你不說我也不問了!你吳仁寶和華西村借錢,我一萬個放心!2000萬就2000萬!”

“謝謝市長!華西村百姓會永遠記著你的恩。” 吳仁寶這回張大嘴樂了:他用借得的貸款和村上的自有資金及村民集資的幾千萬元,一下“吃”進後來翻了數倍價格的萬餘噸鋼坯和千噸鋁錠及數百噸電解銅,又將這些原材料投入到隨後上馬的村辦新企業生產中,而等別人還在細學慢嚼鄧小平南巡講話精神的時候,他吳仁寶和華西村早已甩開四蹄揚鞭在經濟大發展的快速道上——10億村、20億村……50億村、60億村……華西村直奔天下第一,無人匹敵! 此後的吳仁寶領導的華西村,不再僅僅是全國產糧標杆、農民艱苦奮鬥建設新農村的形象了,她已成為市場經濟大潮中奮勇前進的巨輪——躍居全國百強企業行列;她已成為農工商全面現代化的旗艦——稱雄華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戰場;她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先導和成功實踐的經驗產地——閃耀在中國共產黨時代豐碑上一顆貼著馬克思主義和中國農村具體實際相結合標籤的五彩金星!

說吳仁寶是個奇人的已經很多了。但僅僅靠積累的經驗和天性的聰慧而製造出的一點奇蹟,並不能保證他會成為一名永不倒地的英雄和奇才。吳仁寶的一生閃耀的光芒,是他作為一名共產黨人所追求的信仰的堅定性,這絕非所謂的奇人所能夠擁有的。 足夠讓世人刮目相看的華西村現在的實力和發展速度僅憑想像是很難形容得出的。 “三年。再過三年你來華西村看看就更不一樣了!”吳仁寶見我後的第一句話說得很自信也很有底氣。 “三年後的華西會是什麼樣呢?”我在眼花繚亂的“人間天堂”中參觀時盡力去想像明年的華西與現在的華西之間的差異,但我自感想像力的匱乏。明天的華西村有更多的“金塔”(華西村現在有三座十五層的金塔)?明天的華西能實現千億元的年產?明天的華西是一個田野上的現代化都市?

吳仁寶笑了,細言細語地告訴我:這些都不難。千難萬難,實事求是最難。華西村能有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就是我們掌握了實事求是這個法寶。 這是一句與炫耀絲毫無關的樸實之語,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多,即便是“實事求是”的發明者和倡導者。它考驗著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同時也標立出了普通人與偉人之間的一道分水嶺……吳仁寶的華西村並非生來就是天堂福地。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吳仁寶出任華西村前身的23大隊的黨支部書記。當時正值“大躍進”年代,一些頭腦發脹的人都在放衛星。先進分子吳仁寶自然逃不出上面的點名:“吳仁寶同志,你們大隊的稻子長勢比別人家的好,你能報報多少畝產?” “那——人家報了多少?”吳仁寶問。 “最少的也有一萬斤了。” “一萬?”吳仁寶兩眼發直,心裡打算了半天怎麼也高不上去。最後他狠狠心,鼓足氣報了3700斤。 “保守,太保守了!仁寶同志你應該認識到,產量報的高低是個政治問題,也是黨性問題,你要好好考慮考慮。”吳仁寶打小在田野裡打滾,他清楚每一塊田裡到底能打多少糧出來。面對無數雙咄咄逼人的眼睛,這回他不想再說違心話了:“這樣吧,等收割時,公社派人到我們大隊監收,如果地裡能多收一斤稻穀,我們全大隊寧願挨餓也要倒貼十斤指標賣給國家;可如果畝產每少收一斤,你們也得給我們如數補上啊!” 這個吳仁寶!他的話一出,從此再沒人朝他要畝產數字了。 “那時我不滿人家報萬斤糧的,其實我報3700斤也說了假……從那以後,我再不相信玩虛的了。玩虛的假的,沾光的可能是一些當官的,但吃虧的肯定是老百姓。我是從田埂上走出來的共產黨員,一輩子脫不了雙腿上的泥土,所以我於心不忍做假……”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吳仁寶如此深情、執著地對我說。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