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中華高歌·走近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

第32章 三一誠信如此樸素而美麗——記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陳美麗

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的江西省德興市,是一座有著近兩千年曆史的江南古城,聞名世界的世界地質遺產地——三清山就坐落在市域東部。這裡有令世人嘆為觀止的自然與人文奇觀,還有亞洲最大的銅礦,被譽為“中國銅都”。 自然景觀與風物出產堪稱曠世奇美的德興市,自2007年以來,隨著當地一位普通的年輕村婦張貼通告,為亡夫償還生前債務的感人事蹟傳遍大江南北,而她也在無數人心中越發地美麗傳奇。 “山川之寶,惟德乃興”。人們說,因為這位人格與名字一樣美麗的村婦,山川秀美、物華天寶的德興市,就更如一首沁香悠遠的田園牧歌,鐘靈毓秀而又素樸奪目。這位村婦,就是被譽為當下“中國最美麗村婦”的德興市李宅鄉宗儒村村民陳美麗。

陽春三月的德興市,猶如點綴在絢麗山水畫卷中的一顆明珠,那樣雅緻澄明。市區裡繁華的銀城中路上,總是車流不息,人來人往。臨街的德興市電信局營業大廳,有一位身著深綠色職業裝,待人接物細緻熱情的客戶經理,特別引人注目。 她,就是陳美麗——全國誠實守信模範。 2009年11月,被譽為當下“中國最美麗村婦”的陳美麗,成為了德興市電信局的一位員工。這是她人生路上,因誠實守信高尚品格而發生的轉折。此前,她是德興市李宅鄉宗儒村的一位普通村民。 窗台盆景裡的白玉蘭說開就開,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陳美麗說,每年這樣的季節裡,她總是容易觸目傷懷,勾起對幾年前那個春日的回憶。也許,無論今後人生會發生怎樣的跌宕,但對於她而言,2007年春天裡那個突如其來的日子,是生命裡最刻骨銘心的一天。那一天,她的世界坍塌了。

那一天,是2007年4月9日,農曆二月二十丁亥年。 “他中飯還沒有來得及吃,腳上的皮鞋也沒來得及換下……”陳美麗對那段往事的記憶依然鮮活而清晰,她慢慢地轉過身去,望著遠方那映山紅怒放的連綿群山。她晶瑩的雙眸裡,分明滿含著無限的感傷。 這一天,德興市李宅鄉宗儒村村民們的生活與勞作,依然是從炊煙裊裊中開始的,一切平靜而又平常。簡單的早飯過後,陳美麗懷抱著剛滿五個月的小女兒,在自家的屋場門前,目送丈夫王雲林開著自家的農用運輸車外出去忙活,看著大女兒王穎背起小書包雀躍著向村里小學奔去。春日的陽光格外明麗而溫馨,陳美麗心裡充盈著幸福。丈夫疼愛她,從不捨得讓她下田地干活。婆婆憐惜她,包攬了家裡的一切家務活。嫁給丈夫王雲林後,她一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只需用心照看著一雙可愛的女兒。對於一個農村婦女而言,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心滿意足。

“嘀嘀、嘀……”丈夫王雲林那天中午回來得早,陳美麗滿心歡喜。婆婆開始做飯,一家人準備早些吃午飯。 “著火啦!村後的山上發大火了!快去打火啊!……”王雲林剛從妻子陳美麗手中接過心愛的小女兒來抱抱,忽聞村頭傳來急促的救火聲。王雲林忙跑出家門,朝村後的大山上望去。 “不好,山上有一塊林場著火了!”他一把將小女兒塞給陳美麗,順手操起一把柴刀,飛奔出門,跨上一位村民的摩托車,直奔村里後山起火的林場。 山火所發地,是別人在宗儒村承包的林場。由於山高林密、枯葉厚積,宗儒村一帶的柴山、林場常起山火。因而,宗儒村村民們對於撲救山火,早已視為慣常而自覺的事情。 只是,陳美麗萬萬沒有想到,丈夫王雲林這一次匆匆出門去撲救山火,竟會是夫妻兩人的生死訣別!

陽光偏離正午一段時間了,陳美麗遠望著村後的山上沒有了煙火升起。於是,她開始等待著丈夫王雲林歸來,然後一起吃午飯。 然而,稍後不久,陳美麗等來的不是回家的丈夫,而是慌慌張張趕來向她報信的一位村民。 “美麗,雲林在打山火的時候,出了點事,你快去看看吧!”來報信的村民不肯說王雲林到底是出了什麼事,但他驚慌失措的神情,讓陳美麗的心陡然緊揪了起來。 陳美麗跨上那位村民的摩托車,向救火的林場方向一路狂奔。 “天吶,怎麼會成這個樣子啊!”當陳美麗見到躺在當地醫院病床上的丈夫王雲林時,眼前的情景讓她難以置信,王雲林頭上裹滿紗布,人已氣若游絲,命懸一線。陳美麗懵了,只感到天旋地轉,差點昏了過去! 從村民口中,陳美麗得知,經奮力撲救,山林火勢終於得到了控制。然而,就在村民們繼續撲打零星火點時,山上一塊鬆動的大石頭突然滾落而下,正好砸在王雲林的頭上,他當場不省人事。驚慌失措的村民們,立即手忙腳亂地抬起王雲林就往醫院跑。

經初步診斷,王雲林傷勢十分嚴重,當地醫院建議,必須盡快轉院。當天下午,王雲林被緊急轉到了德興市人民醫院搶救。 “醫生,不管花多少錢,請一定要救活我老公,治好我老公……”在德興市人民醫院,面對神情凝重的主治醫生,陳美麗心底湧起一陣陣的恐懼。她一邊苦苦哀求醫生,一邊四處打電話籌錢。 王雲林被轉到德興市人民醫院後,經醫生檢查發現,他除僅存的一點生命體徵外,幾乎沒有挽回生命的可能,醫生所慮的是,再對王雲林實施昂貴的手術施救,徒勞無效,恐給其家屬帶來人財兩空的傷悲。 可是,陳美麗相信這不會是真的!她不相信自己情深篤厚的丈夫會忍心拋妻別子、撒手人寰,還撇下自己六十多歲的老母親和智障的弟弟不顧。她更不會相信,從來都堅定、樂觀的丈夫,會輕易地放棄生命。

陳美麗態度堅決,苦苦央求醫生,說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然而,殘酷的事實還是無情地擺在了陳美麗面前。第二天中午,在花去了一萬多元醫療費用,實施了大手術救治後不久,醫生宣布:王雲林已亡去。 那一刻,陳美麗眼前一黑,她彷彿感到,自己的世界轟然坍塌了。 “不能讓他心有牽掛地走” 丈夫王雲林走了,留給陳美麗的,除了刻骨剜心般的哀傷,還有一個殘破的家。 1996年,家住宗儒村村東頭的姑娘陳美麗,和家住同村村西邊的小伙王雲林相戀了。 1998年,這對被村里人視為恩愛鴛鴦的年輕人,在當地隆重的傳統婚禮中喜結良緣。 “她的善良、賢惠和孝順,全村人盡皆知。”宗儒村小學的老師、宗儒村人眼里德高望重的“秀才”黃詩平說。王雲林家兄弟三個,他上面是忠厚老實的哥哥,下面是因智障連生活都無法自理的弟弟,其家境屬同村較差的。但是,純真的少女陳美麗選的不是家境,她深愛的只是小伙王雲林的勤勞與厚道。陳美麗與王雲林結婚時,王家就因蓋房子欠下兩萬多元的債務,加上娶媳婦又舉債兩萬多元。此時,王雲林的哥哥已成家單過。自然而然的,陳美麗和王雲林就承擔了王家這所有債務,且負擔贍養公公、婆婆,照管智障小叔子。

婚後,為盡快還清債務,陳美麗和王雲林夫妻倆同往溫州一家皮鞋廠打工,直到2001年他們的大女兒王穎出生,他們才回到宗儒村家鄉務農。此後,王雲林買了一輛三輪車,務農之餘兼帶跑鄉村客運,陳美麗則在家專心撫養女兒。一家人的生活,儘管辛勞清苦,但也平安而融樂。 然而,2001年開始,王家卻頻生變故。 這一年,王雲林的父親不幸病故。 2003年,王雲林的哥哥又在一次意外車禍中喪生,嫂嫂改嫁他鄉。至此,整個王家上到老、下到小的生活重負,全部落在了王雲林和陳美麗這對年輕夫婦的肩上。 人說“貧賤夫妻百事哀”,而面對家庭接踵而來的變故和更加沉重的債務,陳美麗和王雲林夫妻倆卻恩愛依舊,相濡以沫。他們許下齊心經營小康之家的約定,他們在勤勞中過著清貧而幸福的生活,不讓外人對自己有憐惜之感,對未來,他們滿懷堅定的守望。

為此,王雲林日夜辛勞,耕種農田和搞三輪車客運兩不誤。陳美麗用心撫養女兒,幫助婆婆料理好家,照管好智障的小叔子。兩三年下來,他們還掉了家庭所欠的部分債務。 2006年,王雲林決定借錢買一輛農用車,運輸和經營兼顧,陳美麗欣然贊同。在他們心裡,只等還清債務,眼前的幸福生活就指日可待了。 然而,眼前的現實對陳美麗而言,卻是如此殘酷。丈夫王雲林的猝然離去,將她心中所有的期待,頃刻間擊得粉碎,她要面對的一切如此苦澀:一座簡陋得有些破敗的灰磚黑瓦平房裡,有因白髮人送黑髮人而悲傷欲絕的婆婆,生活都無法自理的智障小叔子,大的才7歲、小的僅5個月大的一雙女兒。更為沈重的是,她要面對家裡欠下的債!在陳美麗的理解裡,丈夫王雲林的離去,就意味著這所有的一切將承擔在自己的肩上。

“這個女人的堅強,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像!”宗儒村村民這樣評價當時正承受著喪夫之痛的陳美麗。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陳美麗的精神幾近崩潰,但她卻在神情恍惚的狀態裡,頑強而有序地料理著丈夫的後事。她心中的傷最深、痛最重,但她卻強忍悲痛,撫慰悲傷的婆婆,照顧好女兒,安頓好智障的小叔子。 陳美麗,接替丈夫,開始成為這個風雨飄搖農家的物質與精神支柱。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年輕鄉村婦女,面對夫亡家破的現實,內心裡堅定而純貞——夫妻本是同林鳥,只求來生修雙飛! 剛剛料理完丈夫的後事,喪夫之痛依然錐心的陳美麗,開始靜靜思考家裡家外的事務,開始設法來維持這個家。 此時,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丈夫生前借的債務。那些年裡,王雲林向別人借錢,一般不會告訴陳美麗,怕她擔心。陳美麗唯一知道的,就是丈夫王雲林在購買農用車時,向鎮裡農村信用聯社借的一筆8000元貸款。其他的舊賬新債,究竟有多少?借了哪些人的錢?欠了哪些人的債?陳美麗一概不知。她只知道,丈夫借了別人的錢,家裡欠了債。

“這麼多年來,雲林心裡最怕的,就是欠別人的錢,他最想的,就是盡快還清欠別人的那些債。”陳美麗說,欠了別人的錢就得還,自己再苦再累,也要還清丈夫王雲林借的別人的錢,讓他心無牽掛地走。 “也要讓自己和女兒將來抬得起頭做人,不被別人指指點點。”在陳美麗心裡,及時清理和償還丈夫所借債務之事很重要,這既關係到對死者靈魂的告慰,也關係到對生者尊嚴的維繫。 陳美麗向婆婆講出了心中所想。 “老公留下一筆糊塗賬,可我不能裝糊塗!”陳美麗還說,主動告訴別人,丈夫王雲林借的錢她一定會還,與其等別人找上門來要債,那無論在人情上還是在道理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不管何時能把錢還給別人,首先要告訴別人,丈夫王雲林生前借他們的錢,她認賬來還,這樣才能讓人家放心。 “我們寧願自己受苦,也不能讓別人吃虧。”婆婆堅定地支持兒媳陳美麗的想法。 “手上沒有錢來還債,但我要知道云林借了、欠了哪些人的錢,我會告訴他們我慢慢來還。”在丈夫去世後第6天的中午,陳美麗懷抱著小女兒,找到了剛剛從村小學教完學回家的黃詩平老師。黃詩平是宗儒村德高望重的文化人,是村里兩代人的老師,也是陳美麗和王雲林的啟蒙老師,又是他們的鄰居。陳美麗告訴黃老師,想讓他幫寫一張還債的通告,貼在自己的門口。 “寫這個東西幹嘛?”黃詩平感到奇怪。 “我要讓大家知道,雲林借的錢我是會還的,大家的情義我是會記住的。”陳美麗回答,“我要讓大家放心。” 聽罷陳美麗所說,隱隱的感動和淡淡的傷感,從黃詩平老師心底湧起。他拿起筆,鋪開紙,按照陳美麗的要求寫下了一張通告。 “各位鄉親好友:如有與死者王雲林生前有經濟來往賬目的,即日起請與其家屬聯繫,以待清理解決。家屬:陳美麗。” 黃詩平說,寫這張通告的時候,他怎麼也不曾想到,他按照陳美麗原意,陳述這位鄉村農婦替亡夫還債的這張簡單通告,會在日後引起全國各大媒體的關注,會深深感動無數的國人。 “夫債妻還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通告張貼出去的當天下午,陳美麗的家門外,不斷有三三兩兩的村民駐足停留,看到通告上的內容,他們紛紛嘀咕起來。 “王雲林幫村里撲救山火,突遭意外死亡才幾天,陳美麗怎麼貼出還債通告呢?也沒有聽說現在有人向陳美麗討要債務啊!” 通告張貼出去了,陳美麗心中有了些釋然,她開始默默等待。 “你老公在我那裡買了稻穀,還有六七百塊錢沒有給。”通告張貼出去的第二天,第一位債主上門了。來人沒有提供任何憑據,但陳美麗拿出家中僅有的錢,如數支付。 債主劉林根站在陳美麗家門口,忍不住感慨,他手裡沒有任何憑證,原本不知該如何開口跟陳美麗要賬,不料她反倒把還債的告示貼出來了。劉林根說,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平時不怎麼說話的女人,考慮問題這麼周到。 在李宅鄉街上開農用車修理店的王春根,其岳父王桂生是宗儒村人。一日,岳父到女婿王春根家做客,隨便談及村里陳美麗張貼通告替亡夫王雲林還債一事。王春根順口跟岳父說起,王雲林生前在他店裡還欠了600元修車費。 “我與雲林生前是很熟的朋友,他人都去了,我怎麼會忍心上門向美麗要賬呢?”王春根說,讓他當時感到驚訝和至今仍心懷不安的是,他跟岳父說起那事的第二天中午,陳美麗從宗儒村走了10多里路,來到鎮上他的農用車修理店,把600元錢交到了他手裡。 接下來的日子裡,先後有十多位債主找上門來。陳美麗沒有想到,債務會有這樣多,經統計高達5萬元。而且,讓陳美麗最為頭痛的是,這5萬元的債務中,竟有近4萬元沒有任何憑據。 和許多鄉村里的習俗一樣,在宗儒村一帶的鄉里,同村或鄰村的熟人之間借錢賒物,大多不寫字據不立憑證,靠的完全是彼此間的誠信。為此,陳美麗對找上家門的一筆筆債務,一一登記,全部認賬。 “肯定是雲林欠了人家的錢,不然人家怎麼會找上門來?”陳美麗說,她都可憐到了這樣的地步,相信不會還有人來糊弄她。 “我也是個老實人,我相信大家。”陳美麗這樣推己及人。 距張貼還債通告大約一個月左右,王雲林因救火犧牲而得到的一筆6.7萬元理賠款送到了陳美麗手裡。而對於日後會有這樣一筆理賠款,當初陳美麗毫不知情。 “有了錢,就要及時還清外面所欠的債務。”陳美麗在和婆婆商量好後,立即還清了因救治和安葬丈夫所借的兩萬元錢,剩下的4萬多元錢,分文沒有留下,全部按照登記的債務先後逐一償還。最後,登記債務的本子上,尚欠下一萬元債務。 在用亡夫補償款償還債務的過程中,有好心的村民勸過陳美麗,“一家人的生活總還要過的,你就留下點錢以備急用吧,剩下的以後慢慢來還啊。”對此,陳美麗心存感激,但她還是沒有留下。 “手頭有錢了,就還給人家,生活以後會有辦法的。”陳美麗說,其時,當理賠款全部用於償還債務,兩手空空的那一刻,對於一家老小明天的生活將想怎樣的辦法,她卻一無所知。 “在我們鄉下,有這樣一句話,'人死債爛',債是王雲林借的,他人去債無憑。按理說,攤上這樣的事,一般人在債主上門討要時,不是唯恐避之不及,就是爭得面紅耳赤啊!沒有想到,陳美麗不但主動張貼通告來替亡夫償還生前留下的糊塗賬,而且對手無憑據的債主個個相信,筆筆債務都登記認賬!”宗儒村很多人都被陳美麗如此誠信還債的舉動感動了。李宅鄉十里八村的人們紛紛說,“這個女人了不起,她丈夫王雲林幫別人的林場救火意外死亡,全村人都深感痛惜,如今她不僅一個人把痛苦承受下來,還將丈夫生前所欠的債全部都承擔下來了,而且筆筆認賬、筆筆償還。” 為陳美麗一家的處境和她誠信還債的舉動所感染,宗儒村幾位曾經欠了王雲林錢的村民,也主動找上了陳美麗的家門,把錢如數奉還。宗儒村一位收了王雲林收購木材定金的而沒有給他木材的村民,把200元錢交到了陳美麗手中。村里的王潭盛、張清蓮夫婦,一天晚上來到陳美麗家裡,拿出一疊錢對她說:“好久以前,我們向雲林借了600元錢,一直沒有還給他,現在,我們把這錢還給你。” 陳美麗的舉動,感動了十里八鄉的村民,同時,她自己也被十里八鄉的村民所感動著。一位先後藉給了王雲林兩萬元錢的村民,在陳美麗向他還錢的過程中,多次主動提出,把還債的日期往後推,他希望以此緩解王家雪上加霜的艱難處境。 2007年12月,陳美麗的心結終於釋然。在以一萬元的價格賣掉了家裡的那輛農用運輸車後,她終於將丈夫王雲林生前所欠的最後一筆錢全部償還清了。陳美麗說,那天,她的心情格外輕鬆。 “我一手抱著小女兒,一手牽著大女兒,來到了丈夫的墳前。我想告訴他,債務都還清了,你不用牽掛了……”話還沒有說完,陳美麗便突然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一種悲傷的情緒不禁湧上她的心頭。 陳美麗張貼通告替亡夫還債的事情,在宗儒村的遠遠近近,村民們起初感到新奇,而後心生感動。不過,就欠債還錢的事理而言,這個鄉村里的人們,似乎並不覺得此事有多麼的特別。直到有一天,江西省上饒市一家報社的記者,偶然得知並率先報導了陳美麗張貼通告替亡夫還債的故事後,才引起了江西省級媒體的關注。而在《江南都市報》派記者深入採訪陳美麗替亡夫還債的一組報導刊發後,包括新華網、新浪、搜狐、騰訊、中華網等在內的全國知名網站紛紛轉載該報導,立即引起全國讀者的熱切關注。 隨後,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中國青年報》等眾多媒體先後趕赴德興市李宅鄉宗儒村,爭相採訪報導陳美麗誠信還債的故事。尤其是,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第一時間》、《社會記錄》等名牌欄目陸續播出陳美麗貼通告替亡夫還債的節目播出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而廣泛的影響。 然而,這一切,陳美麗並不知曉。她家裡沒有電腦,也沒有報紙,唯一一台電視機,只能收到有限的幾個頻道。直到有一天,一位前來採訪的記者,帶來了有關她的報導的一些報紙,還有從網上下載的報導她的文章,陳美麗才知道,宗儒村大山外的世界,對她竟是如此的關注,大山外的人們對她是如此的關愛。頃刻間,她的眼眶裡噙滿淚水! “為什麼要這樣做?” “當時是怎樣想的?” …… 陳美麗說,幾乎每一位採訪她的記者都會詢問這些相同的問題,她也真的是想回答得讓人滿意一些。 “可是,我不能也不應該說假話,我當初的想法就是那樣的簡單——借了人家的錢,就得還給人家,這是天經地義的。老公生前借下的債,也就是我的債。”陳美麗這樣說道,“與你們一樣,很多的人,不遠百里千里來到我們這個大山深處的村莊,找到我,可我只能給人家一句這樣簡單的回答,心裡有些過意不去,可我不能去撒謊欺騙人。” 樸實無華,真水無香,面對陳美麗這樣的“歉疚”,多少人卻為之心生無限感動! 丈夫為幫助別人承包的山林救火而不幸犧牲,他生前借的錢成了一筆糊塗債。為讓丈夫走得安心,為讓自己和孩子做得起人,當時連維持家庭生計都舉步維艱的陳美麗,也並不知道將來丈夫可以得到一筆理賠款的她,卻張貼起通告,替亡夫還債。 大小媒體上,關於陳美麗的報導,情節並不曲折,過程也不復雜,她還債的初衷更是簡單直白。然而,這些報導,卻是那樣深深打動著全國的每一位觀眾、每一位讀者、每一位網友,甚至讓許多人受到了強烈的心靈震撼。 緊接著,陳美麗張貼通告替亡夫還債的報導,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之大,所產生的影響之深遠,讓不少採訪報導這件事情的記者,都感到驚嘆不已。 普通民眾、網友、社會學家、時評作者等不同階層或職業的人們,心中有著同樣的共鳴。他們或通過網絡留言,或通過撰寫時評文章,在對陳美麗本人表達由衷敬意的同時,更是深刻分析她替亡夫還債這一舉動所折射出的深層意義。 至今,點擊全國各大網站上發表或轉載的有關陳美麗的報導,在網友留言簿裡,不可勝數的網友留言讓人應接不暇。在時評專欄中,淳樸而富有張力的人性真善美的剖析,幾乎成了每篇文章的主題。 “陳美麗的舉動是最淳樸的誠信之體現。” “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人原本心靈深處的偉大。” “陳美麗,你的名字與人格一樣美麗!” …… 有數據顯示,在陳美麗事蹟被媒體報導後的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全國就有超過百萬的網友,在閱讀報導後紛紛留言發表內心感受。對此,《江南都市報》編委朱曉暉說,這一新聞報導引發的讀者和網友關注,遠遠超出了其事件本身,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延伸的,已是對一個社會道德範疇問題的熱切探討。 而這,正是眾多社會學者和時評作者們,在由陳美麗張貼通告替亡夫還債之舉而引發深層思考的一系列文章中,對人間真善美的謳歌,對誠信美德的呼喚。 一位學者撰文說,比照很多人在生活陷於艱難,命運疲於困頓,不惜逃避責任與義務,背棄道德與尊嚴來尋求個人安逸的做法,陳美麗的舉動無疑感懷人心。這位女子看似平常的舉動,之所以在網友內心激起千層浪,正是從另一方面折射出責任與義務的擔當在現今階段某種程度上的缺失,網友的油然感動源自對社會上勇於肩負責任與義務精神回歸的深沉呼喚。與此同此,這位學者指出,在還債的過程中,對於許多沒有借條的賬,陳美麗也還了。她認為“到這個地步別人不會糊弄我,一定是我老公欠了的,不然別人怎麼會無緣無故跑到我家來要債。”這種想法未免太過單純也缺乏依據,但淳樸的思想卻綻放著人與人之間要恪守誠信的人性光輝。 “丈夫離去,留下妻女,生活本已捉襟見肘,加上要償還5萬元的巨額賬款,陳美麗沒有自甘墮落,在艱難的生活困境中,毅然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進行償還,譜寫了一曲普通女人自尊自強的不平凡之歌。”這樣的評述,或許正代表著許許多多對陳美麗心生敬意的人們的心聲。 誠信是人們賴以生存和彼此相處的最牢固的基石,也是人類靈魂和道德天平上最沉重的砝碼。 《工人日報》以題為《為亡夫還債一個美麗的寓言》刊發時評文章。文中稱: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如果債主們不能提供契約等證據證明債務的存在,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她積極償還債務,實質上是一種道德自覺……這表明,在當前我國的某些鄉村,人們仍然習慣於遵循道德秩序而生活,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促進了鄉村社會的和諧。 人民網刊發的評論文章《美麗的道德自覺催生美麗的傳奇》中說,透過這顆美麗的心,我們看到的是這名普通農婦擁有一種道德自覺意識,這種道德自覺在當今社會裡越發顯得彌足珍貴……美麗的道德,自覺意識催生出一段美麗的道德傳奇……陳美麗完全是出於一種自覺的信任來完成還債舉動的,但恰恰這種自覺的信任,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種道德傳奇的偉大,讓我們受到聖潔情感的靈魂洗禮。 就如同一個人的慈善之舉,捐出的其實不只是錢,更是一顆愛心。陳美麗在張貼替亡夫還債的通告時,張貼的何止是還債的告示,更是大寫的“誠信”二字。由此,華商網的評論文章《為夫還債:“美麗”的道德符號》中說道:陳美麗,以弱肩挑起替亡夫還債的重擔,對世俗的“人死賬爛”作了改寫,留下一段“人死賬不死”的佳話,畫下了一個“美麗”的道德符號…… 在人們心裡,陳美麗,不僅僅是改變世俗的道德美麗符號,還是道德標準和誠信尺度的比照。 誠信的道德光輝,在比照中如此璀璨奪目。當一張陳美麗懷抱幼女、神情憂傷的圖片在網上轉載時,讓無數感動的網友凝視後為之動容,紛紛真情讚譽,這是當下“中國最美麗的村婦”!由此,陳美麗——“中國最美麗的村婦”,在越來越多的人心目中定格。 陳美麗的家鄉李宅鄉宗儒村,距離德興市區五十餘公里,這是一個具有典型贛東北風光的山村。從三清山和懷玉山脈而來的泉溪,匯聚成環村流淌的清澈河水,水底游魚碎石隱現,河上石板古橋相連。微風吹過竹林,發出沙沙的輕響,乳白色的霧靄靦在明麗陽光中,彷彿如村外的一層薄紗……在城市人的眼裡,宗儒村有著近如原始般的古樸、柔美和寧靜,處處瀰漫著淳厚質樸的風味人情,飄散著一種淡淡的詩意。從度過兒時無憂無慮的時光,到成年後應允相嫁意中情郎王雲林以前,陳美麗一直生活在這充滿詩意的山水田園畫卷中。 如今,因為陳美麗誠信還債而深深打動人心的緣故,這個遠離塵囂的山村,在人們心目中遙遠而又切近、純美而又神奇。在許多人的眼裡,人性的至善至美,總與自然的純美共通相息。人情如水,在宗儒村,人情不是像水一樣的淡薄,而是像繞村靜靜流淌的河水那樣的清純而明淨。這裡沒有偽善,只有真誠,人們淳樸、勤儉、友善、平和,以最本質的狀態生活著。彼此洋溢著笑靨,彼此信賴,相互關照。這樣的山青水秀,也就有這樣的淳朴善良。 “美麗做出的舉動,看似偶然,其實不然。”在宗儒村小學教師黃詩平看來,宗儒村淳厚的民風民情,是陳美麗人格本真的深厚根基。據黃詩平介紹,宗儒村的宗譜,可追溯到唐代大書法家王羲之。 “自王姓一支由江西玉山縣遷入德興市李宅的一隅,村里讀書理學的風氣濃厚,宗儒村之名就由此而來。從村里流傳至今的牌坊、碑刻、古橋中的斑駁文字中,依稀可以發現,宗儒在歷代尤其是到宋代出了不少大文人,僅有名有姓的進士就有至少18位。”黃詩平說,他在村里教書已有三十多年,從來就秉持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之理,上承祖輩訓教,下啟後輩所學。 “教育如果不能教給人真善美,那還有什麼意義?”黃詩平說,民風淳樸的宗儒村,就是培育出陳美麗聖潔心靈之花的沃土。 “包括張貼通告還債在內,美麗在其丈夫王雲林去世後所做的一切舉動,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卻是我意料之中的事。”看著陳美麗從小長大的黃詩平說。陳美麗的善良,還是在她小的時候就讓人印象深刻,如果遇到下雨天上下學,她看到沒帶雨傘的小伙伴,會主動和他們共雨傘。 “她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會做到,哪怕是答應了要給小伙伴一袋紅薯乾吃,她都要守信。”在黃詩平和宗儒村所有村民眼裡,無論是小時候那個天真善良的小姑娘,還是如今有著“全國誠實守信模範”榮譽光環和“中國最美麗的村婦”美譽的陳美麗,依然還是他們心目中原來的那個陳美麗,她善良、誠實、淳樸的品格依舊沒變,而且永遠不會改變。 “雲林去世的時候,美麗首先就告訴婆婆,她不會拋棄她老人家不管,不會拋棄這個家不管。”宗儒村村民說,陳美麗不但是孝順的媳婦,而且還是有情有義的女人。還清了所有債務後,為了一家人的生計,陳美麗獨自到南昌、九江等地打工和開小烤肉店。臨走時,她把手頭僅有的一點錢給了婆婆,把政府捐助的錢,也全部給了婆婆。 “她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委屈。”陳美麗的婆婆深情地說,兒子王雲林去世至今,全是陳美麗在支撐著這個家,她不但要賺錢養家,而且還要照顧女兒,還有智障的小叔子。 “生女當如陳美麗!”在宗儒村,在整個德興市,陳美麗已是人們內心深處善良、誠實、賢惠的代名詞,她成了這座城市男女老幼的驕傲,更成為了人們心目中道德標準和誠信尺度的比照。 “人如其名真善美,唯德乃興留佳話。”31萬德興人,不僅僅是把陳美麗當成是他們生活的那塊土地上的佳話,更是在陳美麗事蹟感召下,把自覺的誠信的行為看成人與人之間彼此更加和睦的紐帶與橋樑,把誠信的美德建設作為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美好的強大動力。 幾年來,陳美麗的事蹟感動著全國各地的人們。與此同時,人格如名字一樣美麗的陳美麗,更是深深打動了許許多多人的心,他們中有不少人,通過各種途徑問詢到陳美麗的電話和地址,通過電話和寫信的方式,向她表達崇高的敬意,並希望給她提供就業、幫扶、創業等幫助。還有的人,不遠千里,轉輾來到銅都德興市,然後又風塵僕僕找到宗儒村,為的就是要親眼目睹這位當下“中國最美麗村婦”樸實無華卻光彩照人的風采! 無數的人,被陳美麗樸實無華的誠信之舉深深感動。眾多的人,對陳美麗表達了心中的無比敬意。黨和政府對陳美麗給予高度的褒獎,2009年,陳美麗被授予“全國誠實守信模範”光榮稱號,在北京受到黨和國家領導的人親切接見。德興市政府也對陳美麗給予了親切關懷,2009年,陳美麗成為了德興市電信局的一名員工。陳美麗說,她感恩黨和政府以及社會上所有人給予她的深情關注與關愛。如今,走進新的工作崗位的陳美麗,心懷感恩,努力地工作著,謙虛勤奮地學習著,還經常到學校、單位等地方作講座,用樸實的語言,把誠實守信的美德傳遞給越來越多的人。她說,生活的環境變了,工作的環境變了,但她依然還是原來的陳美麗。每到週末,她會回到宗儒村,看望婆婆和在那裡讀書的女兒,還有智障的小叔子,或者,她會在周末把他們接到德興市來,一家人其樂融融。 因為陳美麗,因為樸實與誠信,美麗的宗儒村在全國許許多多的人心中,猶如一首令人心生無限感動的悠遠田園牧歌。而陳美麗恪守誠信,替亡夫還債的傳唱,就是這牧歌中最動人的一段音符。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