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百團大戰·利劍劃破囚籠

第24章 731部隊在寧波上空撒播鼠疫菌

這一天,寧波、金華上空落下穀物。這些穀物像一粒粒罪惡的種子,把致命的細菌播向大地。這是日本細菌部隊731部隊的又一次“傑作”。 731部隊的來歷起源於“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的郵政信箱隊號是“滿洲第七三一部隊”,這是根據天皇命令設立的細菌部隊。它盤踞在哈爾濱市東南20公里當時叫平房的一個小鎮。 1927年以後,日本統治者侵華野心越發暴露。他們要實現這種野心,但人力、武力、財力都不夠;特別是工業資源、工業原料都先天不足,工業生產力和技術水平,離滿足對外擴張的瘋狂要求還遠得很。為解決這種矛盾,他們竟不擇手段,置國際公法、人道主義原則於不顧,使用細菌作為侵略屠殺的手段。因為細菌既不同於鋼鐵、稀有金屬,也用不著汽油,是一種廉價的武器。

日本統治者培植出一批能滿足帝國主義侵略需要的“科學家”。當時在軍醫學校任“軍陣防疫學”教官的石井四郎軍醫少佐,就是這種“科學家”的代表。他生於日本千葉縣山武郡千代田村加茂的地主家庭,以陸軍派遣學生的資格在京都大學醫學部畢業,當了軍醫。他是一個性情執拗,富於機詐,野心十足而無半點良心的人。他曾對軍醫學校學生叫囂過:“跟我一道幹的有沒有?能為我死的有沒有?”以此來搜羅給自己當爪牙的部下。他還依靠其岳父京都大學校長荒木寅三郎(專門研究生化學)為靠山,選拔“京大派”中的“能手”,參加犯罪的研究。 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隊開始侵略中國東北,轉眼之間,東北淪陷。石井便利用憲兵警察逮捕中國的愛國人士當作實驗的“材料”,以研究細菌戰的方法,這是吃人魔王石井最得意的一手。他要求龐大的經費,在東北設立大規模的秘密研究所,製造細菌武器,以供肆行侵略之用。石井的要求,立即得到允許。因此,在曾經洋溢著春耕秋收愉快歌聲的背蔭河畔(五常縣三岔口)的肥沃的土地上,農民被逐出了家門,流離失所。就在這裡,出現了實現細菌戰陰謀的秘密部隊。這是731部隊的前身,所謂“加茂部隊”(1933年建)。

石井化名車鄉少佐,當了部隊長。他的心腹部下有川島清軍醫少佐、太田澄軍醫大尉(化名伊達大尉)、碇常重軍醫大尉、早川清軍醫中尉、江口豐潔軍醫中尉、增田義穗藥劑中尉(航空員,石井四郎的女婿)等。此外,還糾合二木、石光、笠原、八木澤、田中技師之類的“科學家”。石井利用自己同鄉關係,找來自己的家屬、親友和佃戶充當僱傭人員,如石井猛男(化名為細谷囑託,石井四郎的胞兄)在當時專管焚燒因供實驗而死去的死者屍體。他們一齊為侵略中國的罪惡計劃服務。在當時部隊有百名左右的人員。在背蔭河,有絡繹不斷的藍色小汽車,利用暗夜,把抗日救國人士運到加茂部隊裡的秘密監獄。 陷落後東北義勇軍在優秀的領導者、抗日聯軍第十一路軍軍長楊靖宇將軍的指揮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其中有幾位被押在731部隊的抗日救國勇士利用1934年夏季某日的暴雨,打倒看守,逃出了虎口,平安地回到楊靖宇將軍那裡。自從這事發生以後,石井因害怕洩露秘密和遭到中國人民的攻擊,立即準備遷移。他詐稱背蔭河部隊失火,其實是自己放的火。轉而在哈爾濱市郊南崗廟,修建數棟房屋,作為醫院的一部分,繼續進行罪惡活動。這個所謂的“醫院南棟”,實質上就是731部隊在平房鎮大興土木,正式遷移的一個開端。

1934年,他們製造了細菌武器最重要的工具,大量生產培養罐,更以奪取松風濾水機製造公司的特許專賣權為基礎,造出了細菌戰必不可少的“衛生濾水機”。不久,又和部下勝矢技師設計了放毒工作中的必需器材——“毒性測量機”。 1937年7月7日,日本軍國主義者侵入中國的關內。這時,日本軍部的法西斯分子越發感到侵略中蘇兩國必須以細菌武器為有力武器的必要。於是,石井就強佔以平房車站以北約4公里正黃旗屯為中心的2平方公里的耕地為建造兵營的工地,並在關東軍軍需部的指導下,奴役幾千名中國勞動人民,大規模地修建了“細菌製造廠”。外圍工程在1937年完成,1938年進入內部工程的階段。石井為防止部隊秘密外洩,特使他的同鄉親戚土木建築業者鈴木茂包辦一切,所用的500多名服務人員,也是從故鄉千葉縣招募而來的。以活人作實驗的“第七棟”、“第八棟”包括有大約120間獨身監房,還有特殊試驗室(凍傷研究室和供研究航空衛生用的減壓試驗室)、實驗室、屍體解剖室、標本室以及種種殺人設備。 “第三棟”、“第五棟”是培育細菌室,“第四棟”、“第六棟”是細菌孵化室。以上工程及設備陸續建成。

1938年6月到1939年3月,731部隊全部遷到平房鎮。在所謂“南棟”(哈爾濱南崗)那裡,只留下部隊的“第三部”和“診療部”的基幹,即檢查病源、測驗毒性、檢查水質的各班和細菌製造班,濾過管製造班以及診療傳染病的部分。在平房的這個部隊,是擁有月產霍亂、傷寒等腸內細菌各500公斤、鼠疫菌250公斤、炭疽菌200公斤能力的皮帶傳送式生產設備,包含監獄的殺人實驗所和研究初步細菌戰爭的機關,以及研究細菌的使用方法的機關等等在內的綜合組織體。 以該部隊為中心,方圓八公里為半徑的範圍以內,劃為特別地區。以“國境地帶取締法”和“軍機保護法”為護符,從該處通往外部的各街道,即在雙城街道、拉林街道、平房街道、阿城街道等各街道上,經常有偽警和憲兵嚴密監視。在這片土地內的23個村,1.2萬農民都變成了731部隊的奴隸。有440個貧、雇農被攆出村莊,集體關在該隊北方附近的“勞工村”,在該隊附近的“自養農場”內受奴役。對於其他的農民,則是每天強制出200名勞工和80輛大車以供差役。農民在打罵之下替他們耕種和從事土木工程以及搬運等繁重勞動,生活異常悲慘。

731部隊的“血清馬”(供採取血清的馬)吃燕麥,農民則以吃橡子來苟延殘喘。小孩子不斷餓死。有個青年因上山拾柴遇到憲兵,說他無許可證,致被打成半死,精神錯亂。 1939年5月,日本帝國主義因侵犯蘇聯哈桑湖邊界,挑起哈桑湖事件。原想進窺蘇聯領土,不料遭到英勇還擊,打了敗仗。當時的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曾派司令部第一課的參謀竹田東宮借查看的名義來到731部隊,協商怎樣進行細菌戰以挽救戰局。石井就派遣“碇部隊”開往哈桑湖前線,將約有22公斤的傷寒、霍亂、副傷寒、赤痢菌撒佈到哈爾哈河及其他水源、地上。當時雖然在日本侵略軍中早作出預防的處置,尚且出現大量病人,至於在蘇聯、蒙古的軍隊裡,在附近的居民中,有多少人受害,這是不難想像的事情。這次散播細菌,是731部隊初次大規模的活動。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不講人道的細菌戰爭,就是這樣開始出現的。可以說,731部隊是以哈桑湖軍事挑釁為轉折點,從研究細菌戰的準備階段,進入了實行的階段。在1944年,石井四郎因從事細菌戰爭的研究工作,得到日本陸軍的最高技術有功獎。

731部隊的人員,也在1939到1940年之間驟然增加。哈桑湖事件以前,人數約500名。石井為防止秘密洩露,一向借軍醫學校的師生關係、親戚關係和封建隸屬關係來維持部隊內的團結,掩蓋罪惡活動。自從事件發生之後,更招募所謂“青年隊”,組成了“子弟兵”,加強他的獨裁力量(例如曾招募千葉縣不滿18歲的青年約70名)。此外,更致力從復員軍人以及私人關係中尋求所謂可靠的人。到1942年,部隊人員已達2000餘名。另一方面,在1938年以後,更把731部隊的基干人員,置於中國關內各地的淪陷區內。如設立華北防疫給水部、華中防疫給水部、華南防疫給水部等。東北地區是由1940年起,在牡丹江、林口、孫吳、海拉爾共設立四個支部。 1941年,又把大連衛生研究所從“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手中,兼併到731部隊的管轄下。於是在中國各地,組成了一張細菌戰的網,到1940年7月,遂對中國大陸開始了細菌戰。

1940年8月,日軍731部隊根據日軍參謀總部、陸軍省關於在浙贛沿線城市進行細菌攻擊的決定,聯合組成了細菌戰行動部隊——“奈良部隊”,以杭州筧橋的原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為基地,對浙江等地實施了細菌攻擊。井本日記記載:這次攻擊的目標有寧波、衢州、金華、玉山、溫州、台州、麗水,到10月7日為止共進行了六次細菌攻擊,輸送細菌26次;溫州採用的細菌空投方法是合適的,但須使用降落傘,台州的空投方法不合適;霍亂菌看來不太成功,鼠疫也許是成功的。當時中國地方軍政當局明確報告了衢州、寧波和金華受日軍細菌戰攻擊的情況,並進行了防疫工作。日軍飛機於10月4日,在衢州縣城空投了穀物和鼠疫跳蚤,10月27日又在寧波城區空投了穀物和鼠疫跳蚤,11月27日在金華空投了鼠疫菌液。衢州和寧波相繼爆發了鼠疫流行。衢州城鄉死亡約2000人以上,並傳染到50公里以外的義烏縣城,又造成數百人的死亡。寧波城區開明街一帶爆發鼠疫流行,雖立即進行了防疫工作,但仍造成106人死亡。金華當時未出現鼠疫流行,表明日軍直接空投鼠疫菌液效果不理想,證明了以跳蚤為媒介物是理想的。溫州等地可能是空投了霍亂菌,被認為效果不明顯。但是,除井本日記所載的飛機空投外,“奈良部隊”還多次乘車外出,在河流和水井中撒佈細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