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悲壯歷程·百色、龍州暴動紀實

第21章 百聞不如一見——中央代表與張雲逸等相識於平馬

從中國地圖上看,廣西的形狀宛若一片扁平而寬闊的大桑葉。它以十萬大山、六萬大山、雲開大山等著稱於世的山系和以紅河水為本區獨具特色的水系,構成了這片大桑葉的葉脈。它的水如同生命原汁般的絳紅色;它的土地似因了紅河水的滋潤也就變成了紅土壤;而在這土地之上,則被滿山遍野的綠——恰如桑葉般的鬱鬱蔥蔥的綠所覆蓋,以此造化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奇麗景觀。 首府南寧,在廣西的西南部。它的北部,有通往湘黔的重鎮柳州;它的東部,有通往廣東的門戶梧州;它的西部,一條邕江一下子分為南北兩江:西北方向通向百色的叫右江;西南方向通向龍州的叫左江。左右兩江之間的三角地帶,稱為左右江地區。 百色,距南寧約四百五十里,那裡已非廣西腹地,周圍沒有大鎮,西邊就是雲南。

龍州,距南寧約三百里,那裡緊臨邊睡要塞鎮南關(今憑祥市),跨過關去就是越南。 10月中旬的一天,當晨霧漸散,十幾艘機帆船和民船滿載著軍械裝備和警衛部隊從南寧海關碼頭出發,浩浩蕩盪,溯江而上,駛往百色。根據部署,由李明瑞、俞作豫率領警備第五大隊和教導總隊一部近三千名官兵已於日前沿左江向龍州地區開進;由張雲逸、馮達飛、李謙等率領警備第四大隊和教導總隊一部近三千名官兵,也將在船隊出發之後,由陸路沿右江向百色地區進發,他們同時擔負著船隊的護航警戒任務;鄧斌、龔鶴村、 徐光英等率領黨政機關幹部及警衛部隊隨船而行。 一切進展得緊張而有秩序。 當呂煥炎、黃權率部氣勢洶洶地攻進南寧,已被中共掌管的部隊帶著所有的軍事裝備早已撤離得無影無踪江風盈袖,秋陽展顏,秋天的紅土地散發著成熟的禾稻和瓜果的香氣。

年輕的中央代表率領著他們的船隊,在滔滔江水中逆流而上。江水在船舷邊翻起浪花,南方十月的爽風吹拂著每一個戰士的臉龐。他們的心,猶如碧空麗日般的明亮;他們的激情,猶如這奔流不息的江水翻滾激盪。 鄧斌和他的戰友們坐在一艘機帆船的甲板上,談笑風生,情致飄逸。然而,此時此刻,在年輕的中央代表的大腦裡澎湃著怎樣的條條江河,胸中抒展著怎樣的壯麗圖景,是可想而知的。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軍長、廣西軍區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李天佑(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0年9月病逝),當時只有15歲,他作為警衛部隊裡年紀最小的一個“機靈鬼”,被分配到鄧斌所在的船上擔負警衛任務。他當時並不曉得鄧斌的真實身份,只知道他是廣西省政府的秘書。於是就跟他開玩笑說:“鄧秘書,你為什麼不隨俞主席走啊?”

鄧斌風趣他說:“俞主席的官職不是被老蔣一怒之下給罷了嘛,所以,我這個小小的秘書也就失業嘍!” “噢,這麼說來你是不想耍筆桿子,想跟我們一起耍槍桿子嘍!” “對頭對頭。你這個'機靈鬼'蠻有眼力哩!” “不過,以敝人之見,耍槍桿子可沒有耍筆桿子那麼輕鬆喲!耍筆桿子的是紙上談兵,耍槍桿子的可是真槍真刀地干,砰——啪——噠噠噠——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是啊,戰鬥很殘酷,也很壯烈。可是,筆桿子也不是那麼好耍喲!你能耍得動槍桿子,不見得耍得動筆桿子。俗話說,七寸筆桿千斤重,八個屠夫抬不動。小老弟,筆桿子、槍桿子這兩杆子任你選,你耍哪一桿子?” “當然是槍桿子嘍!”

“哈哈!你呀以後還就得多學學耍筆桿子哩!古往今來,文韜武略,就像一個人的手心手背一樣不能分開,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個拳頭打擊對手。” “今後有機會的話,那我很願意學學耍筆桿子。” “會有機會的。” 一路上,一個年紀很輕的領導者和一個年紀最小的士兵,談得十分開心,十分投機。百色起義後,李天佑任紅七軍教導營的排長,不久又任軍部特務連連長,一直在鄧斌、張雲逸身邊工作和戰鬥。後來在參加中央蘇區第三至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他曾榮獲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頒發的三等“紅星獎章”。再後來他赴蘇聯學習(1939年),實現了他的夙願。 據原紅七軍副官許鳳翔回憶—— 10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晨霧迷茫,在南寧海關的碼頭上,同志們緊張而有秩序地把槍械彈藥等軍用物資搬上大小船隻,然後上船出發。我乘坐的是一艘汽船,最後上船的一位同志,身材不高,體態結實,二十多歲年紀,精力充沛。他一邊登船,一邊微笑著和先上船的同志們問好。我不認識這位同志,忙向別人打聽,正在這時,有人開玩笑他說:“秘書來了,咱們把舖位讓出來吧,給他坐坐。”原來,他就是我們行動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同志,公開身份是廣西省政府秘書。

當時曾任教導總隊政治教官,後任紅七軍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紅七軍前敵委員會委員、總務處處長的袁任遠,在他的回憶文章《從百色到湘贛》中這樣寫道—— 小平同志指揮軍械船和警衛部隊從水路向右江進發。很巧,我和余惠(當時任警備第四大隊政治部主任,百色起義後任紅七軍政治部秘書處處長。1932年在中央蘇區被錯殺。1945年被平反昭雪)是和小平同船而行。過去我們只知道小平是我們的領導,但從未見過面,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小平。他當時化名叫鄧斌,第一次見面就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小平遇事冷靜沉著,機智果斷。他平易近人,沒有架子,很健談,有時也很詼諧幽默。 右江兩岸,峭崖壁立,秀峰滴翠,猶如澄黛;碧岬堆雲,瀑泉飛瀉,綠波行舟,美不勝收船隊一路順風,於10月20日到達了恩隆縣境平馬鎮。

碼頭上,人山人海,好不熱鬧。雷經天、陳洪濤、黃治峰等特委領導及恩隆、思林、田東等縣的農協代表和早些時候從陸路到達的張雲逸在此迎接船隊的到來。 當鄧斌精神抖擻地疾步走下汽船,雷經天老遠就喊:“鄧代表,我們在此歡迎你!” 在場的人除雷經天認識鄧斌,陳洪濤、黃治峰只在黨代會上聽過鄧斌的一次報告,其餘的人都沒有見過這位小個子的年輕的中央代表。 鄧斌同大家一一握手。在同張雲逸握手時,倆人相互打量許久,繼而同時都會意而爽朗地大笑起來。鄧斌望著對方的絡腮鬍子,笑著說:“哈哈,見你的鬍子,就不用介紹了。這和我初見雷經天同誌時一樣。好啊好啊,又是一個難得的大鬍子!” 張雲逸笑著說:“在南寧時就左盼右盼,領受過你的指示。哈哈,總算今日相見啦!”

鄧斌說:“這叫'百聞不如一見'。從今往後我們就在一起生活戰鬥了!” 其實,對於化名鄧斌的中央代表,張雲逸早已聞其大名,只是由於秘密工作的有關原因,而未謀面。如今卻一見如故。 張雲逸在他晚年(1974年11月病逝,享年82歲)撰寫的《百色起義與紅七軍的建立》一文中寫道—— 我們到達平馬不久,軍械船也到了。過不一會兒,忽然看見葉季壯陪著一個不認識的同志走來。那位同誌中等身材,二十多歲年紀,神采奕奕,舉止安詳。我們連忙迎上前去,葉季壯就給我介紹說:“這位就是鄧小平同志。” 我不禁歡呼起來:“哦!你就是鄧小平!”三四個月來,我經常得到他的許多寶貴的工作指示,解決了許多工作中的疑難,但卻一直沒有見過面。鄧小平同志也很激動,緊緊握著我的手不放,同志的溫暖感情充滿心間,使我們一時間竟忘記了說話。坐下來後,雷經天和特委會的幾位同志也來了,大家互相介紹,興奮地談笑。

這時,鄧小平同志說:“我們明天到百色去,大部分軍械都帶去,目前不用的重武器和一些彈藥,則疏散到東蘭、田東的山區裡保存起來。”大家都讚成這個意見,便馬上行動起來。繼續走了兩天,到達百色。從此,鄧小平就和我住在一起。 在平馬鎮卸下了一批武器裝備之後,軍械船隊又繼續向上游地區開進。 10月22日早晨,鄧斌和張雲逸率領部隊順利到達了既定的目的地——百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