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壁上紅旗飄落照·紅都志丹紀事

第20章 領袖們來了

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撤離瓦窯堡後,心情是焦慮的。雖然西征經過一個多月的苦戰取得了連續勝利,佔領了陝甘寧邊界的廣大地區,開始創建根據地的工作。但是,蔣介石強令東北軍的步兵和騎兵共9個師,向陝甘寧邊區的紅軍發起了新的進攻。另外,紅四方面軍雖然繼續北上,但情勢發展難以預測。 早在1935年10月,張國燾依仗兵多槍多,搞起分裂,另立“中央”。中共中央一直對張國燾採取說服挽救的態度,不斷通過電訊反復交換意見,促使其能夠北上和紅一方面軍會合。 11月下旬,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林育英(即張浩)由蘇聯回國來到陝北,中共中央決定抓住這個有利條件,由林育英出面做張國燾的工作。林育英積極擁護黨中央決定,不斷致電張國燾,批評其分裂紅軍的錯誤,要求其以大局為重,接受共產國際的指示,北上和紅一方面軍會合。加之紅四方面軍南下碰壁、川康地區糧食缺乏、少數民族工作開展困難,廣大指戰員的情緒日益低落。 5月份,張國燾在不得以的情況下率部北上。 6月上旬到達爐霍,經朱德、劉伯承、徐向前等人勸說,宣布取消了第二“中央”。 7月1日,紅四方面軍與紅六軍團、紅二軍團在甘孜勝利會師。在陝甘根據地的林育英、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秦邦憲、彭德懷等68名黨政軍負責人熱情地聯名打電報祝賀。

7月5日這天,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紅二、紅六軍團和紅三十二軍組成紅二方面軍,賀龍為總指揮,任弼時為政治委員,蕭克為副總指揮,關向應為副政治委員。紅二方面軍隸屬黨中央領導,與紅四方面軍是平行關係。會師後,任弼時、賀龍力促張國燾放棄南下計劃,執行中央北上方針,加之朱德、劉伯承配合工作,張國燾只好繼續北上。但是,張國燾是否能和中央紅軍會合,能否在軍事上服從中央的統一領導,會不會節外生枝,還是個未知。 7月5日至7日,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在安塞縣停留,召開會議聽取了劉鼎關於東北軍情況的匯報。 7月6日,毛澤東電告彭德懷: “中央機關及紅校在保安,軍委後方各部在吳起鎮,洛甫、恩來、我暫在安塞,若干天后去保安。”

之後,張聞天離開安塞,先於毛澤東、周恩來到達了志丹縣城。他的到來,受到了保安城中央機關單位同志、紅軍大學學員、當地蘇維埃政府同志們的簡單而隆重的迎接。在保安城的南門外,人群站成了長長的兩行,看到黨的總書記健步走來,頓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口號聲:“紅軍勝利”“蘇維埃萬歲”。同志們高昂的士氣讓張聞天頗受鼓舞,他微笑著向大家招手致意,高聲說:同志們好!謝謝你們!這時候,前幾天到達保安城的博古、羅邁(李維漢)等領導人走上前來,熱情地和張聞天握手,相逢的喜悅洋溢在所有人的臉上。張聞天和夫人劉英被安排在保安城炮樓山下的紅石窯洞裡,而且是唯一的兩孔套間窯洞,比較寬敞。 7月10日,張聞天在志丹縣城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西征中解放的新區政策問題。出席會議者有博古、羅邁、張浩、吳亮平、賴大超、周興、張心餘、劉英等。會議先由張心餘作關於“三邊”地區情況的報告。討論後張聞天作總結髮言,指出:

第一,“三邊”地區情況復雜,現在應盡量開展游擊戰爭,消滅民團,擴紅計劃不提出;第二,土地問題的解決要變通一些,因為地多,一般富農可以不沒收,平分土地時,富農可同等分配,地主分壞地和荒地,如果表現較好,可給以公民權,打土豪也不一定要弄得他幹乾淨淨,應同時注意讓他能解決其本身的生活問題;第三,關於蒙民工作的指導原則可以寫一文件,隨便說“蒙姦”不妥,這個問題應該嚴重地放在特委面前;第四,關於哥老會可以公開宣布允許它在蘇區存在,只要不反對我們,也可以吸收它參加蘇維埃工作,就是領袖人物也可以到蘇維埃工作,使他脫離反動領袖,如此才更有力量;第五,回民工作現在應給以很大的注意,因為國民黨也可以組織他們,回民中好的分子可以吸收入黨,回民自治政府是可以組織,但僅僅把回民自治政府組織,而對回漢雜居的地區不去組織區縣政府也是不妥的;第六,教民工作可以打入進去開展,就如白區工作一樣,其上層活動不應放棄,能利用的盡量利用;第七,對叛徒政策,現在也要有改變,過去殺了我們的,也不一定就要消滅他,革命第一,報復第二。邊咀舊地,當年毛澤東在左邊的窯洞裡住宿也就是7月10日這天,毛澤東和周恩來分手。周恩來留安塞縣,等候前來採訪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毛澤東帶隨行人員從安塞起程前往志丹縣城。

當天下午,躺在擔架上的毛澤東,翻過王瑤,沿杏子河而上,到杏河鎮牛園子時,天色已暗。早已等候在這裡的干邵迎住毛澤東一行,拐上了只有幾戶人家的邊咀村。邊咀村民已經得到政府乾部的通知:“今天要來紅軍隊伍的首長,路過這兒住一晚上,有大事情商量,不能吵鬧。”樸實厚道的村民按照政府乾部的要求,騰出了最好的石窯院,並打掃得乾乾淨淨,各家都拿出來最好的被褥。邊咀村最高處有一院方正的石窯院,是大商人李林芳修建的,院里共有11孔窯洞,中間5孔接口子窯洞,兩邊各築3孔面對面的石窯。毛澤東住在中間那排最西邊的窯裡。 儘管連續幾年歉收,邊咀人的生活非常艱難,只有一些豆子和小米,吃得是從山野裡挖來的苦菜。但是村民視紅軍為親人,女人們在鍋灶間忙碌起來,做米飯的做米飯、煮苦菜的煮苦菜、削土豆的削土豆,村里人傾其所有,做了主食是小米飯,菜是土豆熬苦菜的晚飯。夜色很深了,院子裡鋪了很多的羊毛氈,橫七豎八地睡了許多的人。毛澤東窯洞裡依然亮著油燈,窗戶上不時映出他踱步的身影。第二天吃過小米稀飯、蒸洋芋之後,毛澤東一行走上山坡的大路,向縣城而去。

7月11日中午,毛澤東一行翻下小石山,走進了志丹縣城。城外的大路兩邊,站滿了迎接的人群,人群中有紅軍大學學員、有中央機關幹部、有當地群眾,頓時響起了口號聲:歡迎毛主席!紅軍萬歲!毛澤東微笑著揮手向大家致意,用湖南話說:“同志們好啊!大家好!”博古、李維漢等人迎上前和毛澤東親密握手問候,重逢的的笑容掛在臉上。站在歡迎人群裡的縣政府軍事部的王海,一眼就認出了指揮過直羅戰役的毛主席,激動地大聲告訴身邊的人說:“是毛主席,他就是毛主席!”。原來,王海在參加直羅戰役中,腿部負傷,擔架一時上不來,傷員都集中在坑道裡等候。想不到,毛主席、週副主席和羅瑞卿走過來觀察戰情,看到傷員後,急忙下到坑道裡挨個看望傷員,拿下自己身上的水壺,給重傷員餵,還安慰說:“喝點吧,喝點水就會舒服些,擔架上來就送你們去醫院。”那次經歷讓王海銘記在心,此時他高興地和歡迎的人群一起,有說有笑的跟上毛主席一行,走到了中央領導的紅石小院住處,才戀戀不捨離開了。

到達志丹城的毛澤東,在第二天給彭德懷致電: 我昨天到保安,週尚在安塞。 為了便於生活上照顧懷有身孕的賀子珍,工作人員給他倆安排了一孔寬而不深的大石窯洞。這孔窯洞開有兩個門,窯洞裡面砌了一堵牆,把一孔窯洞隔成了兩個小窯洞,牆中間有過洞。窯頂還能看到錘鏨留下的拉拉茬茬的痕跡,北側窯壁有一個自然形狀的石龕,石龕下築有小土炕。工作人員知道毛澤東個子高,躺不下,就將石龕鑿大,請當地老百姓重新盤了炕,架上蚊帳,就算是蘇維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睡覺的地方了。又藉來桌椅安放在小窗前,地下擺了幾個可以坐的木墩,牆上掛了地圖。就在這極其簡陋的小窯洞裡,毛澤東一住下就動筆繼續撰寫《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一指導中國革命發展方向的著作。

中央主要領導人和軍委機要室都住在這個紅石小院裡,電台架設在了北面距離小院100米處的山崖窨子上,窨子從下面的人口到上面環套的石洞裡,有18個台階的暗道,被當地人稱呼為“十八台”。在正對著毛澤東窯洞的院門上,用木板搭建了個警衛值勤的崗樓。這個紅石小院裡還住著張聞天、博古、林伯渠、王稼祥以及葉子龍等,另外還有軍委會議室、軍委機要室、寫印組、警衛室、中央機關灶。軍委機要室西面的空地上有三間舊瓦房,預留給了將在7月25日來到保安城的周恩來居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