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丁陳反黨集團冤案始末

第56章 13、《再批判》

1958年1月26日出版的《文藝報》第二期,刊出《再批判》特輯,批判了王實味的,丁玲的、《在醫院中》,蕭軍的《論同誌之“愛”與“耐”》,羅烽的《還是雜文時代》,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等。第二天的《人民日報》,介紹了《再批判》特輯和編者按的主要內容。 黎之在《文壇風雲錄》中,講到“再批判”的由來:作協黨組擴大會議後期,印發了一份材料:《“三八節有感”、“野百合花”及其他》,其中有、等“反黨”文章,並且將1942年統一出版社編印的“統一叢書”《關於“野百合花”及其他——延安新文字獄真相》作為附錄。編者按語中特別提到:“統一出版社是國民黨特務機關的一個出版機構,這個小冊子得自胡風家中,扉頁上寫有'陳守梅'(按即阿壟)字樣。”毛澤東看到材料後,提出重新發表和批判這些文章。

《文藝報》編委會便抓緊組織了一個特輯,用了一個很長的總標題:《對〈野百合花〉、〈三八節有感〉、〈在醫院中〉及其他反黨文章的再批判》。 1月16日,他們給正在南寧主持中央工作會議的毛澤東寫了一個報告,附上文章和編者按,請毛澤東審閱。 19日,毛澤東給《文藝報》張光年、侯金鏡、陳笑雨寫了批語,並對編者按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寫。 毛澤東對《文藝報》的編者按很不滿意,他在批語中寫道:“按語較沉悶,政治性不足。你們是文學家,文也不足。不足以喚起讀者註目。近來文風有了改進,就這篇按語說來,則尚未。題目太長,'再批判'三字就夠了。請你們斟酌一下。”又說:“用字太硬,用語太直,形容詞太兇,效果反而不大,甚至使人不願看下去。宜加註意。”

毛澤東幾乎把編者按重新寫了一遍:“再批判什麼呢?王實味的,丁玲的,蕭軍的《論同誌之“愛”與“耐”》,羅烽的《還是雜文時代》,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還有別的幾篇。上舉各篇都發表在延安《解放日報》的文藝副刊上。主持這個副刊的,是丁玲,陳企霞。”“丁玲、陳企霞、羅烽、艾青是黨員。丁玲在南京寫過自首書,向蔣介石出賣了無產階級和共產黨。她隱瞞起來,騙得了黨的信任,她當了延安《解放日報》文藝副刊的主編,陳企霞是她的助手。”“這些文章是反黨反人民的。一九四二年,抗日戰爭處於艱苦的時期,國民黨又起勁地反共反人民。丁玲、王實味等人的文章,幫助了日本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反動派。”“一九五七年,《人民日報》重新發表了丁玲的。其他文章沒有重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許多人想讀這一批'奇文'。我們把這些東西蒐集起來全部重讀一遍,果然有些奇處。奇就奇在以革命者的姿態寫反革命的文章。鼻子靈的一眼就能識破,其他的人往往受騙。外國知道丁玲、艾青名字的人也許想要了解這件事的究竟。因此我們重新全部發表了這一批文章。謝謝丁玲、王實味等人的勞作,毒草成了肥料,他們成了我國廣大人民的教員。他們確能教育人民懂得我們的敵人是如何工作的。鼻子塞了的開通起來,天真爛漫、世事不知的青年人或老年人迅速知道了許多世事。”

丁玲一口氣讀完編者按,一下就猜出這是毛澤東的文筆。別人寫不出、也不敢寫這樣生動潑辣的文字。她想,完了,最高領袖說話了,再申辯什麼也沒有用了。她認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