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長沙大會戰·1939-1942

第35章 第五章逆水大江

長沙大會戰·1939-1942 马正建 2555 2018-03-14
龐大而沉重無比的戰爭之輪吱吱嘎嘎地緩慢前行,一路血泊一路凱歌地碾進1944年。在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界,正義的力量歷經苦戰,終於走出了最為艱辛的歲月,朝著心中渴盼的和平之光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在蘇德戰場,叼著大煙斗的斯大林帶領他的將軍們開始實施以徹底粉碎第三帝國為目標的“十次打擊”。 1944年1月,穿著笨重的皮靴和粗呢大衣的蘇聯紅軍在冰天雪地中向已經驕傲不起來的純種日耳曼人發動了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役即“第一次打擊”,幾乎在同時又展開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戰役即“第二次打擊”。蘇軍在兩次戰役中共投入兵力345萬,而應戰的德軍兵力也達254萬。大氣魄、大戰場、大廝殺、大流血,名副其實是“世界大戰”的感覺。兩次戰役都以蘇軍勝利而告終,法西斯德國從此喪失了對蘇戰爭的主動權,直至第二年徹底失敗。

1944年1月21日夜,按照羅斯福和丘吉爾兩位巨人擺好的棋盤,美國第5集團軍和英國第8集團軍在意大利的安齊奧登陸,與此同時另一場著名的登陸作戰“諾曼底登陸”也進入倒數計時的待命狀態。這兩次登陸開闢了歐洲的第二戰場,加速了德意法西斯勢力在歐洲走向全面崩潰的步伐。 在生長著茂密亞熱帶叢林的緬甸,乘中國遠征軍牽制著日軍主力之機,英國第5和第7英印師於2月份在阿拉干山區的黃金要塞同日軍大戰一場。是役,擊斃日軍7千餘,俘虜5千餘,取得了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英國對日作戰的首次勝利。隨後英日兩軍又在印緬邊境的英帕爾平原再次大打出手,這一仗竟持續了4個月,日軍以陳屍5萬的慘重傷亡告敗。 矚目太平洋,1944年1月至2月間,美國陸海空軍攻占吉爾伯特群島後,緊接著揮師進攻位於日本中太平洋國防圈前衛線東側的馬紹爾群島。

美國軍隊以強大的火力優勢粉碎了守島日軍鋼鐵般的意志,突破了這條控制太平洋正面的防線。大批懸掛星條旗的軍艦駛入太平洋中部停泊,美軍飛機像快樂的鳥群結伴從這裡起飛,或在海面上尋找日本軍艦,或光臨更加靠近日本的海島,後來更是不請自到地飛到日本本土上空亂扔炸彈。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不能不引起日軍大本營的嚴重關注了。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為奪取原材料產地和建立海上運輸線,日本民族付出了幾代人的艱苦努力,甚至不惜野獸般瘋狂對外擴張。稱海上運輸線為自己的“輸血線”並不誇張,它是這個民族的生存之所繫。 1941年日軍以極出色的軍事行動偷襲珍珠港、摧毀了美軍太平洋艦隊,就是為了保證其向海洋的擴張。但事與願違,美國很快恢復了在太平洋的作戰能力,並節節將蔚藍色的戰線推近日本本土,不但危及了它的對外擴張,而且危及了它正常的生存,而日本面對經濟實力和軍事潛力大得似乎不可估量的美國,起碼在目前情況下是無可奈何的。

失去了製海權,陸上交通就顯得更為重要。 日軍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真田穰一郎少將與陸軍省作戰部作戰課長服部卓四郎大佐早在1943年美軍攻占南太平洋瓜達爾卡納爾島時就看到了將發生喪失太平洋制海權的危險。他們兩人向當任總理大臣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建議:打通大陸交通線。 所謂大陸交通線,就是從距日本本土最近的朝鮮進入中國的東北境內,連接日軍已佔領的東北、華北、華中至武漢的鐵路,再繼續向前延伸,貫通平漢、湘桂兩條鐵路線,由廣西走雲南,與越南、緬甸鐵路相連。只有完成這樣一條漫長的交通線路的貫通,才能使海上運輸線被破壞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維持從被侵占地區掠奪的各種物資,尤其是對目前的戰爭至為重要的石油、鋼鐵、煤炭、糧食、棉花、有色金屬、木材等戰略物資對日本本土的輸入。

但在平漢鐵路和湘桂鐵路沿線,中國軍隊各陳兵數十萬,打通交通線意味著一場大戰。所以當作戰部提出集中重兵強行打通大陸交通線並隨之摧毀對日本本土威脅極大的中國西南地區空軍基地的作戰構想時,陸軍省軍事課的西浦進大佐立即提出反對意見。 1943年底,軍事課向東條英機上呈一份文件,從日本國力和軍力方面的困難出發,提出短期內不宜進行大規模作戰行動,使用軍事力量必須保持重點。東條英機反复思考,認為軍事課的意見更為客觀,便將作戰部的動議擱置下來。 但事情僅隔一個月,1944年1月初,一個同時從美國和中國傳來的情報震驚了日軍大本營:美國新研製定型的大型戰略轟炸機b-29開始裝備空軍。這種轟炸機在航程、載重及轟炸目標的精確度方面均處於當時世界最先進水平。美國政府指令軍方讓這種飛機首先在對日作戰中大顯神威。

於是上百架b-29飛越大洋,降落在中國西南部幾個軍用機場。 這一動向意味著日本本土的安全受到致命威脅。東條英機不得不重新考慮那個被擱置的建議。他綜合作戰部和軍事課兩方意見,決定以所能調集的軍隊,進行一次有限度的、目的只在於摧毀中國西南地區主要空軍基地的作戰。 大本營很快擬定作戰命令,要求中國派遣軍組織對平漢路南段和湘桂鐵路沿線中國軍隊的進攻,在湘桂作戰中擊潰中國第六、第九戰區主力,攻至桂林、柳州附近,完全佔領鐵路沿線後,迅速攻占廣東南雄和江西遂川一帶的機場群,徹底摧毀中美空軍在中國南部的立足之地。 東條英機將一本抄寫得十分整齊的作戰命令拿在手中,他掂得出它的分量。從1942年4月18日美國空軍首次襲擊本土,日本國民便日夜生活在防空警報聲中,連神聖的天皇也不得不時時屈尊連滾帶爬地躲避空襲,有一次竟然將龍體摔傷。身為統帥皇軍的最高將領,職責何在?

這將是一次決定日本在戰爭中成敗的關鍵一戰。如果美國新型轟炸機從中國西南機場起飛,眨眼間便會來到日本。根據情報顯示,這種飛機可以毫不費力地對地面目標進行連續轟炸。如果它飛臨本土重要工業區、軍事基地、港口,那麼損失將不可想像。而要是飛臨人口稠密的城市,所產生的傷亡與混亂更是難以估量。昔日的“大東亞共榮圈”已經退步為“絕對防衛圈”了,總不能連本土也守不住,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吧! 正因為勝負攸關,存亡所繫,所以將進行的是自侵華戰爭爆發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作戰。平漢和湘桂,投入總兵力51萬(其中湘桂線為36.2萬),另配軍馬10萬匹,大砲1500門,坦克800輛,還有航空兵、海軍配合進攻,其實際作戰距離將達到1500公里,相當於一次遠征。這樣規模宏大的野戰行動,是日本軍史上的第一次,其規模相當於1942年沒有實施的“重慶攻略戰”。而這一次則一定要實施,再無其他選擇。

東條英機用一支紅色粗筆在文件封面寫上此次作戰的代號: 一號作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