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長沙大會戰·1939-1942

第33章 12、失守六天,再佔常德

長沙大會戰·1939-1942 马正建 2287 2018-03-14
日軍戰史載: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認為,通過此次作戰,已將企圖向雲南方面轉移之敵,大部牽制在該方面,使敵不易展開對緬甸的反攻。因此,判斷攻占常德即已基本達到此次作戰目的,遂決定讓11軍及時撤離常德。 中國戰史載: 歐震兵團於(1943年12月——筆者註)9日由常德東西兩面擊破日軍,攻入城內,日軍開始退卻。 第五、第六、第九各戰區於民國三十三年(指1944年)1月初奉命恢復原態勢,常德會戰乃告結束。 腥風血雨的常德會戰就這樣匆匆結束了。日軍撤出常德數天后,大本營出於戰略考慮,要求11軍重新佔領常德,橫山勇以“部隊極其疲勞”為由予以拒絕。大本營為調查此命令下達是否得當與橫山勇不執行命令原因,總參謀長松井太久郎飛抵南京,接著與中國派遣軍總部一名高級參謀同抵設在湖北沙市的11軍常德作戰指揮部,當面了解情況、視察部隊。

又是幾天之後,日本天皇聽取了大本營關於常德會戰的匯報,當即向參戰部隊下達了“勇戰奮鬥”的敕語。同一天,大本營撤銷了11軍再佔常德的命令。 1943年12月下旬一天,第10軍190師570團2營機槍連少尉排長符能走進益陽第10軍醫院。 常德會戰以中國軍隊收復常德,日本敗退而勝利結束。第10軍班師凱旋,返回長沙附近各師原駐地。路過益陽,符能想起他的同學、在增援常德戰鬥中負傷的同營4連陳排長。 軍部醫院大門口和牆壁上也貼著慶祝勝利的標語,醫生護士們忙碌地在病房間穿梭,符能問一位醫生,那位陳排長現在傷勢怎麼了。 時間不長,就像昨天。軍醫慢慢對符能說:陳排長正是由我救治的。 可惜他已經為國捐軀了……

符能記起一起考軍校時,他們都是18歲。眼淚止不住地流淌下來,符能想,他還只有22歲呀! 不知過了多久,一位女護士走過來,她告訴符能,陳排長傷勢過重,腸子斷了幾處,大量失血,還沒上手術台就停止了呼吸。女護士也落淚了。 他向軍醫和護士告別,不遠處,他的戰友們在行軍。符能跑步追上隊伍。 有的人犧牲了,但我們勝利了,這就是抗日戰爭——符能想。 12月下旬的另一天,第10軍軍長方先覺陪同預10師師長孫明瑾的夫人來到趙家橋村旁一面向陽山坡。這天,孫明瑾的遺屍要移往建於衡山山麓的忠烈祠重新安葬。 這座墳墓是由日軍監督預10師戰俘所建,杉木棺,墓碑上刻:中國將軍孫明瑾。 棺木雖薄,但因時間不長,尚完好無損。

孫夫人撫棺失聲,一些倖存的預10師官兵亦在一旁垂淚。 原地搭一個棚子為烈士洗身換衣,遺體移入一副上好金絲楠木棺。十幾個士兵將棺木抬上卡車,方先覺乘吉普車在前,兩車武裝士兵在靈車前後,祭奠儀式在益陽舉行。 益陽街區,靈車經過的街道上,居民們沿路默立致哀,許多家庭門前設香案、擺祭品。靈車到處,人們磕頭、鞠躬,老人痛哭失聲,學校的師生們將一幅幅輓聯送來,懸於車上。 餘程萬從常德突圍找到部隊之後,12月9日跟隨最先反攻常德的魯道源58軍,從東門殺入這座失守6天的小城。 10日,中國軍隊向疲憊不堪、歸心似箭的日軍發起猛烈攻勢。餘程萬跟著沖在最前面的新11師32團團部,協助指揮。 11日,中國軍隊完全收復常德,餘程萬親手將一面嶄新的國旗插上全城最高點——水星樓。當時,許多官兵看見他淚流滿面。

12月15日,74軍軍長王耀武在軍部置酒招待57師倖存軍官,席間不時稱讚虎賁為74軍爭了光。 宴會結束出門時,兩位等候在門口的陌生軍官走到餘程萬面前,持軍委會軍法執行總監部拘捕令,宣布以臨陣脫逃罪拘捕餘程萬。 王耀武急忙詢問緣由,那兩人極不客氣地表示,跟他沒有什麼話說。王耀武抓住餘程萬那戴上手銬的手說:“石堅兄,你一定要好好申訴啊!” 餘程萬慘然一笑,說:“我有罪,我不會申訴的。” 等在一旁的一輛吉普車待三人上車坐定,拖著一路煙塵走遠。王耀武猛醒,回辦公室要通重慶電話。蔣介石不聽他的電話,侍從室的一位老朋友對他說:“餘程萬讓委座在國際上丟了臉,委座火氣很大,這事不好通融,請不要再費神了。”

1944年春節剛過,常德的百姓就看見縣長戴九峰與幾位軍官在城北圍牆一帶轉來轉去,指指點點。隨從人員不時拿尺子丈量距離,在地面上釘木樁、劃白道。正值常德百姓紛紛從城外返回,忙忙碌碌地重建家園,所以大都沒有在意戴縣長他們在做什麼。 漸漸地,人們知道這裡要修建一座常德保衛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 漸漸地,人們發現將要聳起的竟是一個十分壯麗的建築。 整座建築直到1945年11月,日本投降、抗戰勝利才修造完畢。 11月23日,74軍和常德縣政府邀請了省城和本地各界人士,一同參加公墓落成典禮。 以舊城牆為背景,坐北向南,佔地131畝的一片橢圓形。正門是一座紀念牌坊,上書74軍軍長王耀武題寫“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坊”大字。

牌坊上三塊大匾,正中為蔣介石所題“天地正氣”,左側為陳誠所題“碧血丹心”,右側為白崇禧題“旗常炳耀”。 進大門數十米處是一座高約三丈的紀念塔,塔身書“陸軍第七十四軍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塔”大字。字出王耀武手筆。塔後是紀念堂,堂後是一座大墓,墓左右各有一亭,亭中各有一碑,分刻74軍兩任軍長王耀武、張靈甫所撰《常德會戰記》文。 時光流逝,歲月遷延。 字跡被水泥覆蓋又復原,建築被拆除又據說要重建。 覆蓋與復原,拆除又重建,事情總是這樣,如同歷史本身。 常德會戰結束後,清理戰場的58軍部隊向軍委會上報掩埋城中57師官兵遺體數字為5703具,57師傷員有記載的為2千餘人。 全部常德會戰過程中,中國軍隊共陣亡6萬多人,傷員、失踪人員另計。

日本戰史記載日軍在常德會戰的兵力損失為:亡1274、傷2977、計4251。 國民政府軍委會軍令部編《常德會戰之檢討》載: 此次會戰綜計斃敵聯隊長中畑護一、布上照一、和爾基隆等軍佐數十員,敵官兵傷亡約4萬餘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