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湘西大會戰·1945

第29章 2、唇亡齒寒

湘西大會戰·1945 龚晓虹 2296 2018-03-14
湘西會戰隆隆的砲聲,震撼貴州黔東大地。 貴州的黔東地區同湘西唇齒相依。從地理上說同屬武陵山區,而武陵山的主峰梵淨山就在銅仁的地域上。從文化根源上講兩地都在巴楚文化圈帶,楚風巴俗把兩地緊密相連數千年。兩地文化、語言、生活習慣、民情風俗,甚至人的個性都幾乎是相同的相通的。兩地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處,睦鄰和諧,相互學習,相互推進,彼此間甚至不分你我,這種情誼難能可貴。 貴州黔東準確地說應位於黔東北,東與湘西整片地域毗鄰,南與貴州黔東南接壤,西與貴州遵義交界,北與重慶相連,是中國大西南通向中原內地的東大門。這裡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武陵山主峰梵淨山堪稱武陵之源,名岳之宗,乃地球和人類之寶貝。由於境內降水充沛,江河密布,境內河流以梵淨山至佛頂山為分水嶺,分屬兩大水系。山脈以東為沅江辰水,主要河流有錦江、松桃河、車壩河、舞陽河等。山脈以西為烏江水系,主要支流有六池河、石阡河、印江河、馬蹄河、壩坨河和洪渡河等。河流總長度在10公里以上、流域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河流,黔東就有221條,沅江水係有103條,烏江水係有118條。

黔東地區山街川界,水接楚流,歷來為苗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世代休養生息的地域。幾千年來,俗屬川俗,風尚楚風,源遠流長的土風文化和外來的儒教、佛教文化孕育了特立獨行的邊緣人文景觀。所以這塊地域民風純樸,性格豪放,人民勤勞勇敢。 黔東人民有著光榮的優良傳統。在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黔東的周逸群和湘西的賀龍,受黨中央委派,在鄂西開闢了洪湖革命根據地,後轉戰黔東。在黔東開闢根據地,建立起雲貴高原上第一個紅色政權。同任弼時、蕭克、王震領導的紅六軍團在黔東會師後,開闢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把黔東與湘西緊緊相連。 由於黔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四通八達的水上交通,抗日戰爭爆發後,是中國內地通往重慶最為便捷的一條水上通道。那時,錦江河的江宗門碼頭一片繁忙,每天都有百十艘大船停泊水上,燈火燦爛,人聲鼎沸。成千上萬的船夫、民工,把湖南的稻米,黔東的桐油、菜油、花生、中藥材以及盛產的硃砂、水銀,通過錦江運達江口閔孝,再翻山越嶺下烏江,從思南、德江、河沿的烏江到重慶彭水、涪陵,抵達重慶。這是一條遠離日軍封鎖、敵機轟炸的物資運輸線。

湘西會戰開始後,從前方搬到銅仁的國立第三中學,上千學生自發組織抗日宣傳隊,宣傳發動群眾,支援湘西會戰。抗日愛國進步組織和社團,組織動員大批青壯年民工,奔赴湘西抗日前線。駐銅仁的美國教會醫院,還組織一批護士隊和戰地救護隊上了戰場。 湘西滿目瘡痍,焦土一片,往日風景如畫的美麗家園,被日本侵略者轟炸成斷壁殘垣。湘西加油!同胞努力!進步青年學生和抗日愛國進步組織喊出了響亮的口號。湘西不能丟啊!湘西與黔東一衣帶水,唇齒相依,湘西丟了,抗戰的大後方黔東就難保了,通往重慶的南大門就洞開無阻了。 奔赴湘西的黔東支前隊,同湘西人民一道,為中國軍隊肩挑背馱地運送糧食彈藥,把前線需要的戰略物資,通過水路送到湘西前線的辰水、阮江地域。又把戰場上萬名受傷的中國士兵,從陣地上抬下來,用船隻轉移到貴州鎮遠、銅仁和重慶等地。

黔東地區的松桃縣,是苗族同胞的集居地,20多萬黔東苗族同胞同湘西苗族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早在明清時期,松桃苗族人民舉行多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震驚朝野,他們反抗朝廷的壓迫和剝削,得到湘西苗民的鼎力相助,甚至合兵一處,榮辱與共,用鮮血和生命扞衛自己的生存。 當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湘西苗族兄弟的家園時,松桃苗族人民立即組織動員起來,全力支持湘西苗民弟兄的反抗鬥爭。松桃縣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就有上萬人走出大山,參加抗日戰爭,保衛自己的家園。這主要是受兩個國民黨將領的影響,一個是羅啟疆,另一個是歐百川。 羅啟疆,松桃縣人,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 1926年任第10軍第1團團長,參加北伐戰爭。因戰功卓著,被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下令擢升為少將團長,同他一起擢升少將團長的有葉挺、黃琪翔,獲此殊榮的僅此三人。

後來羅啟疆被李宗仁任命為獨立2師師長。在新軍閥混戰時,羅啟疆的獨立2師又變成李品仙的部隊,並開赴貴州松桃縣。那時,松桃縣是貴州省的一等縣,經濟文化人口等名列全省第七位。 羅啟疆在松桃可以說是一呼百應,他在松桃縣擴充隊伍,以招募的兩個團為基礎,編為第700團和第701團,番號為獨立第34旅,駐守湖北鄂西。抗日戰爭爆發時,第34旅奔赴上海淞滬戰場,大批松桃苗族官兵在淞滬戰場英勇殺敵。由於抗戰有功,羅啟疆被任命為國民黨軍第82師師長,參加武漢會戰以後的所有抗擊日軍的重大戰役,對鬆桃縣人民鼓舞極大。 現在日本人打到湘西來了,這不是打到我們家門口了嗎?唇亡齒寒,苗族同胞懂得這個道理,他們呼啦啦全動員起來了。做軍鞋,繡鞋墊,縫製乾糧袋,婦女們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要把最好的布鞋、鞋墊送到前線去;還有大批的苗族民間草醫,他們配製槍傷、刀傷的苗藥,用船運送到湘西前線。

松桃苗族青年還組織義勇軍,支援湘西苗族兄弟守衛家園。一時間,在湘西這塊地面上,除國民黨正規軍隊外,還有各鄉村組織起來的民眾武裝隊伍,有苗族義勇軍隊伍,更有大山的土匪和綠林好漢的參與。他們的目標是共同的,那就是打擊日本侵略者,但目的可能就有些差異,大多土匪和綠林好漢是為搶奪日軍槍支,用來武裝自己。所以說,抗日戰爭結束後,湘西、黔東的土匪、綠林好漢團伙,幾乎全部鳥槍換炮,把自己給武裝起來了。直到1950年、1951年這塊地域還沒有把他們清剿乾淨,這不能不同湘西會戰日軍丟棄的武器有關。這些是建立新中國以後的事了,電視劇《湘西剿匪記》、《烏龍山剿匪記》,還有小說《武陵山剿匪記》都真實地反映了那段歷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