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中國精神

第26章 第二十四章

中國精神 邢军纪 33923 2018-03-14
曹楊新村在上海頗有名氣。 曹楊新村建立於1951年,是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親自選址命名的上海市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位於普陀區中部,因在曹家渡和楊家橋之間,故名曹楊新村。據說明萬曆年間,有安徽曹姓大族移遷至蘇州河南岸,逐漸形成曹家宅,為與蘇州河北岸往來,曹姓人又在江邊設立渡口,遂被叫曹家渡,渡口約在今天曹楊路橋西。這一帶是上海開埠以來商人最早興辦工廠的地方,如油廠、麵粉廠、繅絲廠、紗廠等等,所招工人除城市貧民外,大多來自江蘇、安徽等地。工人所聚日多,在此搭建房舍,逐漸形成集市。當年陳毅市長將工人新村選在這裡,大概也因這裡最早孕育了上海工人階級的緣故吧。翻開1952年6月30日的《解放日報》,赫然可見當天參加曹楊新村落成慶典大會上當時的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向入住新村的先進工人們揮手致意的照片,那時的潘漢年英姿勃發,笑容像陽光一樣燦爛。而笑容更燦爛的是那些先進工人代表,他們是楊富珍、陸阿狗、裔式鵑等等,作為獎賞,他們是第一批人住曹楊新村的工人。

今天,曹楊新村的規模已從一村擴展到九村。這里居民共有1.7萬戶,人口9.4萬,轄區內有中央部屬、市、區所屬單位200餘家。在上海市實施三個台階戰略中,曹楊新村是第一批文明小區試點單位。近10年來,曹楊新村曾先後獲得全國先進稱號6個,上海市先進稱號38個。曹楊新村街道曾在全市創造了20個第一。曾被上海市委、市政府命名為上海市紅旗集體,1995年又獲得全國最佳街道、中國街道三星等殊榮。 筆者在曹楊新村採訪時最大的感受是領略了什麼叫資源共享。 社區所擁有的各類資源稱之為社區資源,倘若依類劃分,可分為經濟資源、物資資源、地理資源、人力資源、文化資源、技術資源和信息資源等等。這些資源有的歸屬街道,有的歸屬單位,過去它們大都互不交流,只在本單位或本系統供自家享用。這種把資源當做特權或團體利益封閉享用的特點,帶有鮮明的壟斷和封建特質,它與開放和現代這樣的詞彙是格格不入的。

由於社區形成條件及所處的地理位置差別所決定,不同社區所擁有的資源質量和數量是不同的。它是由社區的發展過程和發展特徵所決定的,不同社區的資源佈局、配置和使用程度各不相同。這樣,如何在社區建設中用全新的觀念考量和規劃資源,打破街道和單位的資源封鎖,拆除二者之間的圍牆和界碑,就成了各街區進步性的嘗試和有益的探索。 而曹楊新村就是一個成功的範例。 曹楊新村街道工委書記章宇慧引領筆者參觀了曹楊新村。幾十年過去,這個原本的工人新村已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社區內亭台生命力。別看老媽媽年紀都很大了,但總有新賦脫口而出,不管是演唱內容還是表現形式,都堪稱上乘。你看,75歲的趙愛英老媽媽揚臂指揮的英姿,頗有著名女指揮家鄭小瑛的風度,許多老外看了她的演出,都以為她是科班出身。 63歲的蔣維嵋,彈得一手好琴。看她穿著拖地長裙,雲髻高聳,薄施粉黛,落落大方地端坐鋼琴前熟練彈奏的模樣,你會認為她是專業樂團的演奏家。 67歲的孫佩玲十多年前從曹楊新村遷到靜安區的愚谷村,但是她離不開老媽媽合唱團,依然參加合唱團的各項活動。有的老媽媽隨兒女定居國外,但終於受不了寂寞和孤獨滋味,別兒離女,回到老媽媽合唱團的溫暖懷抱裡來。

老媽媽合唱團一直保持著60人左右,堅持每週排練,她們不僅能演唱中國歌曲,還能演唱外國歌曲。她們還自編自導了一些反映新村老年人生活的節目,如《開心里格來》、《幸福晚年樂陶陶》、《我們愛種花》以及歌舞《我們去旅行》等等。合唱團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活躍了社區的文化生活。同時,她們的身影還經常出現在上海市各種大型慶祝活動的舞台上,是上海一道綺麗的風景線。她們還經常參加外事活動,為外國客人演出,並和他們一起聯歡。在接待演出結束時經常邀請外賓跳一曲《接龍舞》,使來訪者捲入歡快的旋律,或者與來賓跳一晚輕鬆愉快的交誼舞,常常令外國客人讚嘆有加樂不思蜀。 老媽媽合唱團常演常新的秘訣之一就是資源共享。文化中心無償地提供排練、演出場地,文化中心老師無償地訓練、排練和指導老媽媽合唱團,為她們的發展和提高創造了很好的外部條件。由於老師們年輕活潑,思想活躍,專業技能、藝術素質都較高,她們的介入,給老媽媽合唱團注入了新鮮血液。筆者特別注意到合唱團的指導老師,她是一個30多歲的區文化館的干部,筆者問她何以不計報酬、不辭辛苦地蝸居在老媽媽們身邊,內心的真實想法究竟是什麼?她告訴筆者:我這樣做不只是付出,還大有所得。雖然活豐富了、充實了,人的精神面貌也顯得年輕和開朗。子女、老同事及鄰居見了都誇我年輕了,精神了,這些都是我參加老媽媽合唱隊以後得到的收穫。

張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使我牢記在心。張老師說:我們這些老人,有的在年輕時想唱歌、跳舞,想美,由於當時沒有條件不能實現。而現在參加了老媽媽合唱隊後卻實現了自己的宿願。每當合唱隊活動日或有演出等任務時,大家都會精心打扮後來參加活動。我自己也會認真對待,像參加盛大的節日一樣裝扮好自己去參加活動,除非有特殊情況從不請假。現在我感到退休後的老年生活很充實,很愉快。退休初期產生的灰色陰影已完全消除,這一切都應歸功於老師的培養和合唱隊的集體熏陶。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謝老師! 由於我自己的收穫,我還介紹了廠裡兩位退休廠長和一位退休工程師參加了合唱隊,他們都有和我同樣的感受和收穫。 像老媽媽合唱團的例子在曹楊新村還有許多。資源共享使街道文化得到了蓬勃發展,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曹楊新村街道每年舉辦一次曹楊之春藝術週活動,每屆一個主題,如祖國在我心中,春滿曹楊等等,已連續辦了八屆。被譽為社區的慶典、居民的節日。街道還經常組織符合青少年特點的唱歌、繪畫、攝影、書法等各項表演、展覽、競賽等活動,為豐富社區青少年的課餘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曹楊新村的資源共享並不僅僅限於文化資源,一些社團組織、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也紛紛加入資源共享的隊伍中來。多種資源的廣泛使用,標誌著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和文明水準的提高。曹楊新村越來越美,在上海名氣越來越大。若干年前,著名洋笑星大山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曾盛讚上海有個曹楊村之後,許多外國客人慕名而來,當一天曹楊人,而曹楊街道已經具備一天可以同時接待500名外國客人的能力。凡是來過這裡生活的外國客人,離開曹楊新村時無不伸出大拇指說:曹楊!曹楊!日本大阪基督教青年語言研習團的幾位朋友在參加了曹楊新村舉辦的家庭文化薈萃活動後流連忘返,他們說:再見,上海,回去多積累點錢,明年我會再來的。

老媽媽合唱團成立幾十年來,接待了數以萬計的大批外賓、港澳台同胞,受到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訪者的好評,使每一批外國朋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美國朋友在和合唱團聯歡後激動地說:我到過世界大多數國家,看過許多世界著名演員的表演,可你們的表演卻使我感到最感人,最精彩,最令人難忘。一位丹麥婦女在看了老媽媽合唱團的表演後,也情不自禁上台和老媽媽們載歌載舞,休息時老媽媽忙遞上毛巾和橘子水,這位外賓感動地說:你們使我感到又回到了媽媽身邊。這是我最快活的一天。土耳其總統的女兒是個不苟言笑的人,陪同她的官員對老媽媽們說,她到中國來還沒露過一次笑臉呢。可是,當老媽媽的表演唱《開心里格來》終了時,她由衷地笑了,她走上台和老媽媽們親切地擁抱在一起,感謝老媽媽們給了她一個美好的晚上。德國共產黨主席米斯看了老媽媽們的表演後說,看到中國老人聚在一起追求生活樂趣,充滿信心地歡度晚年,我心裡非常高興。你們幸福的生活,再一次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

老城廂屬於上海歷史的一部分。比如它的石庫門,它的七十二家房客。它曾經和上海的繁榮一起走進人們的記憶,就像北京是由許許多多四合院組成的那樣。但同時它的拮据和無奈,屬於城南舊事……豫園街道侯家路居委會管轄的紫花小區就是這樣的小區。整個小區清一色全是典型的老石庫門房子,屬二級舊里,有居民400多戶。筆者曾在居委會幹部陪同下來到居民家中,穿堂人戶,只覺層層疊疊。頓時心升頗多感慨,有俗話說,過日子的難處,樹葉還稠。這就是說人活一世,要遭遇幾多生活的磨難,怕是比樹上的樹葉還要多得多。倘若你來到紫花小區你看到老舊的危房,乾裂的牆壁,九曲八回的水管和堆積得像小山一樣的雜物,你就看到真正的老城廂了。浦東開發區像陽光一樣明媚的生活是生活,而這些灰暗色調的生活同樣也是生活。但是,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並沒有拒絕生活,他們熱愛生活。雖然小區很老很舊,就像一張發黃的老照片,歲月把它們剝蝕得斑斕模糊,甚至有些殘缺不全,但人們仍然用極大的熱情去修補這些生活中的老照片。

下面就是筆者採訪時發現的侯家路居委會在整治公用部位,強化硬件建設,美化生活環境,創建文明小區時的工作日誌,先隨手摘錄幾則,以饗讀者: 然而,整治工作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居民不理解。由於我們地區是老城廂凍結地塊,居民中存在著混日頭的想法,認為總歸要拆房子的,不配合整治,有的居民在公用部位堆放雜物是為了佔有一席之地,年紀大的老人比較節約,我們把垃圾雜物扔抬出去,轉眼她又撿進來,有的還要到我手上來搶。針對這些情況,居委會幹部耐心地,不厭其煩一遍遍宣傳創建文明小區的重要性、必要性,環境整治與居民的關係,並發動黨員、小組長、積極分子帶頭從紫華路68弄開始逐步向侯家路延伸,一幢一幢房子整治,一車一車垃圾從弄堂裡運出來。通過整治,居民們看到走廊暢通了,天井整潔了,他們感嘆地說:要不是居委會幹部來嘮叨,每周星期四上午雷打不動,搬的搬、掃的掃、拖的拖,特別是高溫季節,一個個乾得滿頭大汗,衣服濕透,終於感動了上帝,有的居民送來了茶水,也有的端來汽水。現在居民們不再對扔毛垃圾反感,反而要求我41居委會幫助清理,現在小區環境乾淨多了,居民們也比較滿意。今年以來,共清理垃圾100多噸,但是按照文明小區的標準還有距離,整治仗還要打下去。

在公用部位整治中,一般我們都事先通知居民,然而總有個別居民不知道,居民不在,我們將他需要的東西扔掉了,怎麼辦? 當不愉快的事件發生後,居民找上門,我們總是先做解釋工作或賠禮道歉或商議補救辦法。只要我們態度誠懇,居民大多是通情達理的。如紫華路一戶居民去鄉下掃墓,回來後發現他家的小五金工具箱被扔掉了,很惱火。塊長上門賠禮道歉,他還是不高興。居委會領導又主動上門,再次表示歉意,說明是居委會的工作疏忽所造成的,當時應該打開看一看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老兩口看居委會領導一片誠意,最後諒解了我們。又有一戶人家放在走廊裡有幾根三四米長的角鐵,這次扔毛垃圾中,由於有外地民工參加,手忙腳亂中居委會幹部不注意,角鐵被他們扔掉了,這個居民幾次來到居委會,反映家中房子小,該角鐵要搭閣樓派用場的。考慮他家較困難,角鐵又找不回來,居委會賠償了100元。還有一戶居民是退休老教師,丈夫生前喜愛曲藝,留下一副配樂用的小鼓,當她發現丈夫的遺物被扔掉時急得都要哭了,我們一聽馬上幫她找,幸好運垃圾的卡車還未走,從弄堂口垃圾車的垃圾堆裡找回此物。

因此,黨支部總是提醒大家,工作做在前面,提前幾天通知,事先徵得居民同意,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紫華路68弄的大修工作結束以後,灶17革命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要做到三統一:統一灶台、統一吊櫃、統一水鬥。由於灶間裝修要求居民自費有一定的難度,我們選擇了紫華路68弄17號為試點,居委會對3戶居民做通思想工作後,才正式開始施工。對於裝修,居委會幹部都是門外漢,只憑參觀了董家渡街道王碼居委會留下的一些印象,具體如何設計,胸中無數,我們只得摸著石子過河。首先把3戶人家灶間定位,劃分好,確定灶台高低,吊櫃尺寸。施工時,我們站在一旁看民工砌磚頭,發現問題立即返工,因此進度比較慢。我們天天朝弄堂裡跑,一次次來看,終於將灶台砌好,瓷磚貼好,吊櫃做好,又調換了陳舊的電線,電錶移位集中,達到統一規範化。原來臟、亂、差的灶間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居民面前,有點新公房的味道。居民們爭相來參觀,看了有點心動,有的也開始行動。第一幢樣板樓建成之後,接著又建了第二幢、第三幢,有的居民自己請人裝修,還有的居民對灶間部分裝修。以後我們又搞了水平劃一,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居委會幹部也有了一些經驗,這條弄堂公用部位劃一率達50%以上。 石庫門房子人情味較重,門對門、窗對窗、灶台連灶台、親親熱熱如一家。但是,也有牙齒碰舌頭的時候,鄰里糾紛,特別是公用部位矛盾突出。從開始創建文明小區活動以來,居委會從加強對居民教育入手,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質。如紫華路68弄有一位孫先生,原來與鄰居為公用部位鬧矛盾、吵架,情緒激動。居委會在調解中結合小區創建文明,要求居民遵守家庭道德、社會公德,希望他作為乾部更要以身作則,為群眾做個榜樣。後來他主動與鄰居和好,還幫助砌水鬥。隨著創建活動的深入。孫先生配合塊長開展工作,並做好周圍的環境衛生工作。個別居民亂倒糞便堵塞陰溝,他不怕髒、不怕累,主動用手去挖出來,用水沖乾淨。還幫助居委會用油漆在弄堂內畫停車線,將自己家裡的盆花拿出來放在小區花架上,現在他成了社區志願者。 居住在紫華路68弄的居民,對創建文明小區早已家喻戶曉,從整治公用部位、灶間裝修、刷白、外牆上塗料,弄內砌花壇、安裝鐵門、文明格言上牆等,眼看弄堂越變越漂亮。他們從居委會幹部的212作中深切體會到創建文明小區也是實事工程,比較配合工作。如紫華路68弄12號,當初為灶間裝修定灶位時也有些矛盾,在職職工小謝姿態比較高,他提出願意分最小的地方只要能燒飯,兩位老太太雖說同意裝修,但要付費又有些猶豫,幸虧子女支持,因此工程進展很順利,又調換了陳舊電線。與昔日昏暗的灶間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周圍鄰居看了都說好。通過創建促進居民文明素質的提高,他們看到居委會幹部擦玻璃,沖地面,經常會驚奇地說:這也要你們做?我們趁機進行宣傳,要求居民配合搞衛生,他們連連點頭說:應當配合,這是我們自己住的地方。居民文明素質的提高,又促進了鄰里之間的團結,減少了矛盾。這真是:老城廂老房老屋老街坊,石庫門親情友情鄰里情。 紫華小區經過整治,就像老照片又重新上了彩,成了彩色照片。雖然是歷史部位,但是經過打磨,經過整治,仍然能熠熠生輝,閃爍出動人的光澤。對此,喜歡舞文弄墨的居委會幹部徐文虎對紫華小區這樣總結道: 關門是小家,開門是大家。社區就是家,家家都愛家。與上海的老城廂相比,廈門的鼓浪嶼雖說年齡大體相仿,但環境和居住條件卻要優美的多。據史載,早在宋朝時期,聚居在鼓浪嶼的人民大都以漁農為生,即使是明清兩代,其生產方式仍未改變。因鼓浪嶼怪石嶙峋縱橫交錯,可據勢守險,於是被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闢為根據地,鄭成功曾率師在鼓浪嶼駐紮四年。之後,這裡仍恢復為農耕之地,只不過多了一層傷感記憶而已,石壁風雲餘舊壘,人家煙雨事春疇,在濛濛煙雨籠罩下的田園風光,總讓人憶起先人那陰鬱的眼神。由於有了這樣的經歷,鼓浪嶼就成了江浙一帶愛國知識分子魂牽夢縈的地方,有許多當時的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如著名文人徐孚遠、張蒼水、陳士京等人都留下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篇,陳士京還曾在鼓浪嶼築鹿石山房隱居,死後也葬在島上。民族英雄和愛國文人深情注視過的鼓浪嶼,注定要成為不同凡響的文化薈萃之地。 鴉片戰爭期間,鼓浪嶼被外國勢力攻占。 1844年之後,由於廈門港被迫開放,清政府海關、港務等主權逐步喪失,外國列強潮水般湧進廈門,在鼓浪嶼佔地建房,有數個國家設立領事館、海關稅務司公館、教堂、教會、醫院等等,除此之外,還建造了大量的離宮別館、私人別墅,加上原來的中國氣派的建築,一時間成了萬國建築博物館。鼓浪嶼建築多數為低層庭院式建築,大部分的建造年代在20世紀20年代。它們主要受歐、美、東南亞等國建築手法的影響,同時又具有閩南的地方色彩。房屋一般選用當地的石材或紅磚,多采用圓拱迴廊、清水紅磚、紅瓦坡折屋面,並用柚木樓板、花磚鋪地,用欄板輔以奇異別緻的琉璃瓦花格。建築的各個立面常有精雕細刻的羅馬式大型圓柱和結構造型迥然不同的多坡屋頂。有的建築仿造古代宮殿式建築糅合西歐建築造型手法,形成外形獨特、屋簷線條奇異的建築風格。由於當時的西方建築世界正時興復古主義,加上來東方淘金的西方設計者大都狂野而敏銳,他們看到中國氣派的建築也不得不驚贊有加,因此深受感染。於是,鼓浪嶼便成了他們想像和模仿的天堂,他們曾在這裡遺留了大量的折衷主義和集仿主義作品,儘管他們曾在這片土地上製造過罪惡,但也確實創造過美麗。現在,即使在歐洲,在美洲,在世界各地,也很難尋覓到這樣集中、這樣品種齊全的世界性的建築標本。 現在,這些美麗已融入了鼓浪嶼獨特的人文環境。簇擁它的不僅僅是濃密的藤蔓和南國花木,還有悠揚悅耳的琴聲…… 鼓浪嶼曾經孕育過一代鋼琴大師殷承宗。現在,它已經變成為國家輸送音樂人才的基地,一批批鋼琴神童和音樂天才從這裡走出,它成為連西方也驚贊不已的鋼琴之島,一個不足兩萬居民的小島,鋼琴擁有量已經超過500架。筆者曾經觀看過這裡的家庭音樂會,你循著音樂聲走進一戶人家,就會驚詫自己是否到了文藝團體的排練現場…… 鼓浪嶼就像是一隻碩大無比的樂器,即使你不經意碰一下它,都會迴響起清脆優美的樂聲…… 讓小區的生活精緻化,這是江南無錫人的追求。 在無錫新區北側的太湖花園小區,綠化和美化是這個小區經營者們的絕活:以小區中心綠地和濱河綠化為主,輔以各主團綠地和宅前綠地,形成了多空間多層次的綠化景觀系統。綠色是小區的基調,也是永遠不變的色彩背景,變換的四季花卉,如月季、玫瑰、鬱金香、山茶花、美人蕉、牡丹花等等它們在每個季節裡充當主題傾訴的角色,往往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把個小區打扮得花枝招展,美不勝收。那小橋流水、茵茵芳草,綠樹紅花之間鑲嵌著一幢幢造型新穎、色彩豐富而和諧的住宅樓區,給人一種天上人間之感。而南長區清楊街道卻在區內開展文明樓競賽,湧現出十多個特色樓,它們是助學樓、無吸煙樓、新風樓、綠化樓、擁軍樓、文藝樓、建教樓、助殘樓、書畫樓、互助樓等。南陽新村4號被稱之為書畫樓,在這幢樓裡,每家每戶都有著自己的愛好,或繪畫,或書法,或寫作,或收藏。每逢重大節日,全樓居民聚在一起,自發地舉行書畫以及收藏的交流活動。樓裡每季一期牆報,是文學創作者發表作品的303室的戶主吳文浩,原是無錫市紡織局退休幹部,他於1985年開始集郵,頗有心得。 1989年又開始學習書法和繪畫,如今他已是遠近有名的小區藝術家。 302室的王麗娟,原是市一中的教師,退休後開始學習花鳥畫,市內每有畫展,她必親去觀看臨摹,幾年下來,她也能揮灑自如,畫一幅令人稱道的寫意花鳥了。 該市文明辦主任翟敬說: 無錫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化。對一個城市和地區來說,改變它的物質形態或許只是10年20年的事情,但是,要想創造一種文化,就要經過漫長的時日,它要經過穩定的物質積累和豐饒生活的積澱,它的製作過程很像是釀酒,有顆粒飽滿的糧食,才有醇香甘甜的美酒。無錫地阪下善製皓了物盾卜的豐碩.才有今天生活上的精緻,而且漸漸生長出一種獨特的無錫文化。我市在全省兩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講評中,電視《華西之路》、《銀杏樹下》,錫劇《瞎子阿炳》、《愛河滔滔》,舞蹈詩《太湖魚米鄉》等多部作品獲獎。其中舞蹈詩《太湖魚米鄉》獲得文化部文化新劇目獎,錫劇電視劇《珍珠塔》獲全國電視戲曲片二等獎,散文《淹沒的輝煌》獲魯迅文學獎。我們還在全市廣泛開展了學科學、學文化、學技術三學活動,推廣了江陰市一、二、三家庭讀書工程的做法,組織開展了百村(居民)千冊圖書室創建活動。為了推動全民讀書活動,我們還舉辦了家庭讀書節、文化書市,開展特色文化家庭評比活動。郊區農村全面開展了家庭讀書一、二、三、四、五工程。知識工程的實施,促進了市民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促進了學習知識、崇尚科學、積極進取的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 幾年來,全市群眾性文化活動色彩紛呈,連綿不斷。每年舉辦的太湖藝術節,活動項目多達50多項,參與群眾達30多萬人次。蓬勃興起的廣場文藝,以靈活新穎的藝術形式,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吸引群眾觀看。每年由文化部門、地區舉辦的廣場文化活動平均在60場以上,既豐富了群眾的業餘生活,又營造了濃郁的城市文化氛圍。近年來,富有特色的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也開展得生動活潑。南長區的清明橋之春、古運河之秋,北塘區的無錫米市藝術節,以及社區文藝調演活動,體育節、錫劇節、詩歌節等文化活動,都各具特色,有力地促進了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在繁榮文化的同時,我們高度重視文化市場管理。做到經常抓、,反复抓,使文化市場較好地步入依法管理的軌道,成為全國全省文化市場管理先進地區之一。 1996年後,我們按中央精神進一步落實文化生活政策,建立了文化事業建設專項資金,加大了對室內文化事業投入。 6個城區都建起了功能較全、管理規範、滿足地區居民需求的文化館、文化活動中心,區、街、居委三級文化網站基本形成,公共圖書館藏書達到全市人均1冊,萬冊圖書館超過100個。八五期間,我們僅市區用於廣播、電視、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投入就達5.35億元。市區和郊區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市級文化設施也得到了較快發展,目前已建成革命陳列館、新體育場、圖書館、市新聞大樓、廣播大廈、太湖娛樂城等一批市精神文明標誌性工程。這些硬件設施對我們無錫文化的生長都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穿過古運河漸漸遠去的櫓聲,在新奏的二泉映月的悠揚琴聲中,無錫人正精緻地創造著他們的生活。上有天堂,下有蘇錫杭。這句新改的民謠,是無錫人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爭取到的讚譽。 1988年冬天,天津市冬菜冬煤供應告急。那時一個住在河北區五馬路的親戚給筆者打來電話抱怨說,他這些天站隊把腿都站細了,還是沒有買到足量的菜和煤。他甚至還央告我說,有沒有順道去天津的車,好給他再捎點兒去。 正是這年冬天,天津市和平區區長張好生為了減輕人民群眾的恐慌心理和生活壓力,給區機關和街道的所有乾部下了一道死命令:任何干部在群眾未買足煤、菜之前,不得購買所需物品,違反者當以嚴究。 和平區幹部一事當前,先替老百姓打算的做法深深感動了老百姓。老百姓們無以為報,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好主意,能不能設一個獎,獎獎咱們的好公僕! 最早想出這個主意的是重慶街道居委會主任張靜齋大娘。她把主意給大夥兒一說,立時就得到了一致贊同,他們說:不獎錢,不獎物,專獎咱們的好公僕!把區里街道的干部們排排隊,放在老百姓心裡過過秤,這樣,咱們上下都有了數! 這是個奇招,也是個創造。多年來,幹部們只習慣給群眾評獎,而現在卻要被群眾評了。這就是說,幹部的表現好壞要交給群眾去評說。群眾手裡握著幹部們的榮譽和名聲,他們對乾部的前程雖然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卻能起決定性的影響。毫無疑問,獲得群眾擁護和信任的人將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這項來自居委會和社區的民心工程得到了和平區領導們的支持。 和平區驟然間熱鬧起來了。許久沒有這樣的激情了,就像心頭湧動著的春潮,不管是誰,就是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婆婆,或是正在上學的小娃娃,也會把區裡各局委幹部的名字掛在嘴上,直呼其名,什麼翟西林、高正山、馬樹昆、司長河、韓金華什麼的,好像這些幹部就是他們的家庭成員。每個居民手裡都握著神聖的一票,他們像球迷喜愛球星那樣尋找著自己中意的領導幹部,把信任和榮譽的鮮花掛在他們的胸前。 年逾九十的李月華奶奶把自己的一票投給了區法院院長翟西林。 李奶奶已是古稀之年,按說這樣的年紀應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但是,老人平靜的生活卻被煩惱的家事破壞了。兒子不幸先她而去,家裡只剩寡婦和孫兒,想來孫子已到談婚論嫁的年齡,為了孫子,老人就決定把自己居住的一套房子讓出來,自己和兒媳住在一起。哪知房子讓出來了,孫子娶了媳婦其樂融融了,而她卻和兒媳死活住不到一塊兒了。當李奶奶從媳婦處負氣走出的時候,這才發現,她實際上已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的人了。李奶奶決計要回自己的房子。 有人讓她訴諸法律。 就這樣,一個年逾九十的老人和身為區法院院長的翟西林相識了。 一紙訴狀遞到了翟西林的手上,他立時下令有關部門快立案、快審案、快結案、快執行。翟西林說,我一想到一位90多歲的老人孤苦伶仃地躑躅在大街上,心裡就不落忍。誰家都有老人,他們的父母雙親爺爺奶奶也是我們的長輩,需要我們用心去關懷他們呵護他們,給他們一個幸福溫暖的環境。倘若他們遇到不公或者不平,我們的法律就會替他們伸張正義,還給他們一片晴朗的天空! 李奶奶的案子很快就給判了。在這之前,街坊鄰居給她吹了許多風,說現在的官司不走後門不送禮,年初壓到年除夕,人家誰會理睬你這個孤老婆子,趁早快想別的轍吧。這些話說得老奶奶上吊的心都有了。她一無積蓄二無家產,怎麼能走得起後門,看來只得聽天由命了。正在她心灰意冷的時候,區法院的一紙判決書下來了,法律又堂堂正正把本該屬於她的東西歸還了她。 從此,她就記住了翟西林的名字。 一個90多歲的老奶奶都能記住的名字,人們當然不會忘記。十佳公僕評選結果下來,翟西林榜上有名! 耀華中學學生俞艷玲一家把選票投給了解放橋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高正山。俞艷玲的父母都是殘疾人,然而俞艷玲卻既健康又優秀。她從懂事起就知道了自己的獨特之處,在家裡,她要用自己的健康彌補父母的缺陷,在外邊,她要用自己的優秀矯正人們的目光。如果說,家家都有一片天的話,那麼她生下來就是補天的,因為他們家的天是塌了一角的天。她從小學開始,就學會了打工,去飯館給人刷碗洗盤子,在家裡給人看孩子,只要能掙錢,她啥都乾。像她這樣年齡的孩子,正是無憂無慮的時候,然而她卻過早學會了憂愁和陰鬱。而憂愁和陰鬱又使她過早成熟。她從不因家境貧寒而失去信心,也不因困難多多而喪失進取的勇氣。她從上小學一年級起就是好學生,並且把好學生的榮譽一直保持到考取耀華中學。 耀華中學是天津市的名牌中學,其地位相當於北京的人大附中,上海的敬業中學,考取者都是佼佼者,俞艷玲靠著自己的努力躋身進去,想來比別人更是不容易。進了中學之後,俞艷玲又被選上了全校的學生會主席。隨著學習的升級,學費也隨之翻番,生活費用也隨之加大。這對原本靠自己打工掙錢交學費的俞艷玲來說,失學的危險時刻像霧靄一樣瀰漫在她的周圍,儘管她極力想掙脫出去,但危險總是揮之不去。 就在俞艷玲最困難的時刻,高正山推開了她的家門。 一間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家,卻盛著那樣深重的困難。看著蜷縮在床頭的老人,看著瘦弱的小艷玲,高正山的眼睛濕潤了,他含著淚對小艷玲說:你是個要強的孩子,你的事情我全知道了。但我知道得太晚了,來家也太晚了。從今天起,咱們街道和你一起撐起這片天! 小艷玲從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她被一個街道領導含淚注視著,慈祥的目光像暖風一樣吹過來。她突然想起了無數次孤獨穿行在大街上的情景,那時她覺得街道是冰冷的,就像在空寂的山間裡行走,相隨的只有自己瘦削的影子,能傾聽的只有自己的迴聲。但現在她對街道有了全新的認識,街道原來是有溫度的,有人性的。那樣一個形狀各異五彩繽紛的街道忽然就幻化成一個人的模樣站在自己面前,並且握著自己的手娓娓而談。小艷玲聽著聽著,眼淚下來了。 高正山回到辦事處,向工作人員講述了俞艷玲家的遭遇。他說,一個那樣殘缺不全的家庭,卻擁有這樣一個健全的優秀的精神品質,他們默默忍耐,有困難自己解決,有問題自己消化,他們一不向國家伸手,二不怨天尤人,並且始終相信生活會變得更美好,這是多麼可愛的一家人呀。但是,他們應付急難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是應該由我們加以援手的,我們是政府的一級組織,是共產黨培養教育出來的干部,我們有責任把溫暖送到他們心中。對人民群眾的疾苦麻木不仁,還算是共產黨員嗎? 高正山神情莊重地從口袋裡掏出自己的工資放在辦公桌上,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我替小艷玲募捐了,請大家慷慨解囊110元、20元、30元…… 一雙手、兩雙手、三雙手…… 先從街道幹部捐起,然後又擴散到社會上,一個扶危濟困基金會率先從解放橋街道辦事處成立,始作俑者就是高正山本人。 他從俞艷玲一家的遭遇推想到了另外需要救助的人們。經過認真盤查,全街道需要幫扶的對像有32戶。 那麼,整個和平區,整個天津市有多少需要幫助的人呢?於是就成立了扶貧濟困基金會。 錢從哪裡來?高正山說,黨員捐,幹部捐,人大政協大會代表捐;走單位,串部門,一有機會拉下臉來就化緣……當小艷玲定期從高正山手中接過為數不多的補貼費時,當全街道另外31戶貧困人家都得到相應的救助時,當扶危濟困基金會像春風一樣吹拂在全市貧困家庭成員心頭時,人們就會聯想起公僕這個稱謂來…… 馬樹昆是和平區公安局局長。一天,他接到一封群眾來信,來信沒有地址,內容卻是生死之託。寫信者以決絕的口吻對人世做最後的告別,她此去將赴黃泉,臨去之前有一事相託,請他把一沓存摺轉送到母親手中。這是她辛勞一生的積蓄,共有9萬元整。 這封信寫滿了5頁紙,一把辛酸淚,頁頁幽怨情。馬樹昆從這封絕命信中看出了來信者的猶豫和徬徨,而猶豫和徬徨說明她對人生還有幾分留戀。而這幾分留戀就會為他救人爭得寶貴的時間。 馬樹昆立刻全局動員,命令全體警員一定要像破大案要案那樣迅速找到寫信者。 先找到她的母親,沒有找到。又找到她的單位,仍沒有找到。循著親友的名單一一查找,還是沒有找到。 馬樹昆急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打擊犯罪都是警察的職責,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倘若挽救不了一個年輕者的生命,對於他這個公安局長來說,同樣不可饒恕。他動用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權力,利用新聞媒介,在電視、電台上去呼喚,在報紙上去尋找…… 整個天津市似乎都在呼喊:回來吧……終於在上海找到了寫信者。 幾經周折,她終於安全返回天津。 馬樹昆懸了許多天的。這才一下子落了地。 寫信者見到馬樹昆,她長跪不起,額頭磕得地板咚咚響。馬樹昆把那些存款單交給她:你看看,夠不夠數。 女子千恩萬謝地走了,她又重新獲得了生活的信心…… 信心來自無數素不相識的人發自內心的關愛,也來自一位公安局局長。 正是從這次尋找寫信者事件中,人們牢牢記住了馬樹昆的名字。 除了翟西林、高正山、馬樹昆之外,還有送水觀音韓金華、順心火神陳林、溫暖使者王教恭、模範交警司長河等等,他們都是十佳公僕獲得者。儘管這項獎一沒獎金二沒物品,但他們都說,這是他們有生之年獲得的最高獎賞。 1996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一個署名米博華的先生這樣評價說: 各種評優活動見得多了,但像天津和平區評選十佳公僕有那麼多老百姓熱情參與的,並不多見。連續8年,每年發出一兩萬張選票,回收率都在90%以上,確實難能可貴。老百姓對政治參與的態度本身就說明他們對國家建設懷有充分的希望和信心。雖然踴躍參與這項活動的人各有其想法和理由,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他們並非只為自家的柴米油鹽操心,而是對乾部的思想、作風、品行、能力和政績也很關注;他們並非居於一隅、諸事不曉,而是對於乾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時時刻刻在觀察與思考;他們並非對乾部為老百姓奔波操勞視而不見,無動於衷,而是受惠滴水便報以湧泉。群眾對好乾部的崇敬是發自內心的,對他們的支持也是十分慷慨的。 和平區評選十佳公僕的主體是老百姓,沒有獎金和獎品,只有榮譽稱號。但是它的意義和效應是多方面的。信任無價,口碑無字,但包含著比獎金和獎品更厚重的感情、更深刻的思想和更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榮譽由人民授予,而這筆精神財富卻被全社會所分享。 人們特別是黨員和領導幹部,不應該忽視每張選票所包含的豐富內容。選票匯總的,是值得黨委和政府仔細研究的政治信息,是對於部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教材。 8年來,和平區有80人次45人當選區級十佳公僕,有12人連續三年當選。為什麼有的干部德政可歌、賢名猶著,屢屢折桂,從群眾的心秤上我們可以具體生動地勾畫出新時期好乾部的形像以及為公僕者所應具備的全部關鍵要素:廉潔、勤政、務實、質樸、有政治責任心又具有突出的能力。當選的十佳公僕崗位不同,經歷各異,但在這一點上總是相同或相似的。群眾滿意、歡迎什麼樣的干部,不滿意、不歡迎什麼樣的干部,在一張張選票裡表現的了了分明。這應該是所有乾部正衣冠、知人心的鏡子,也是公之於眾的是非善惡的標杆。和平區委、區政府的干部們正是從這些無聲的選票中體會到從政況味的。評選十佳公僕對於乾部是最直接的激勵和監督。幹部即使是高級幹部,也需要不斷地教育和自我教育。一貫良好,永遠良好,誰也吹不起這個牛。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途徑可以有多種,但是請群眾會診,請老百姓品評,不失為一個重要的辦法。評選十佳公僕,榜上有名的畢竟是少數,但整個活動卻無異於對大多數幹部的一次會考。從街道管理部到職能部門,從最小的干部到較高級的干部,層層擇優,級級評議。幹部置身其中可以說是千般感觸,萬種心情,披沙撿金,熔爐冶煉,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總會有一些收穫。正如有的同誌所說:評上公僕,好像進了玻璃瓶,群眾從四面八方能看到你,你只能做得更好。重要的是,評選活動造成一和氛圍:群眾用選票直接表達他們的好惡,直率、尖銳、真實,鞭策的是不賢不廉,弘揚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榜樣。 吏治清廉才能民風淳淳。如果乾部思想作風烏煙瘴氣,那麼民風恐怕也好不到哪兒去。和平區評選十佳公僕活動的一個直接效應就是,不僅使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幹部的甘苦,參與活動的群眾也受到教育。不可否認幹部的表率和榜樣作用對於群眾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和平區志願者活動、社區教育、社區文化、社區環境之所以搞得好,主要原因是乾部的精神狀態好。正如有的群眾所說:幹部的形象就是國家的形象。的確,幹部的思想作風正派,對於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特別是精神文明建設形成良好氛圍,是至關重要的。 天津市和平區在全國率先開展評選十佳公僕活動,從而引發了社區內部蓄之已久的旺盛活力,人民群眾中再一次激情滿懷地投入到社區的各項建設中,比如開展社區志願者服務,辦好區街兩級教育中心、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和創造文明小區等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天津市和平區的另一個貢獻就是它把社區創建活動不僅引向群眾,而且引向了領導,引向了乾部,這就把上上下下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筆者採訪了諸多城市和諸多地區,許多關心精神文明建設的有識之士不無憂慮地告訴筆者,精神文明建設搞得好壞起決定作用的是領導而不是群眾,精神文明建設能否成功的重要標誌要看幹部是不是充分發動起來了。 這種憂慮和擔心在天津是不存在的。 和平區十佳公僕活動已經開展了12個年頭,並且已經擴展到了全市。 天津市和平區十佳公僕受到老百姓表彰的大都是街道以上的領導幹部。若按行政級別,至少是七品以上,但是,那些居委會幹部算幾品以上呢? 說來說去不好說,可想來想去很重要,於是大連人就這些居委會幹部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名字小巷總理。 大連市的小巷總理聞名全國。不久前,總理視察大連市,還特意與小巷總理的代表合影留念。和比肩而立,都是總理,因此那笑容就格外燦爛。有人說,人家總理正國級,你這總理是胡同級,中間差著千由萬水呢。可小巷總理們說,國家再大,也是由小胡同組成的。朱總理管宏觀,我們管微觀,朱總理拿大方向,我們拿手電棒,朱總理像高高一座山,我們像山上一棵草,草離不開山,山也離不開草,所以一樣也不能少女曾受到總理接見的小巷總理萬壽芬就坐在筆者的面前。 60多歲的萬壽芬開玩笑說,她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老了老了還能當一把總理。 1989年,萬壽芬走馬上任到大連市西崗區八一路街道林茂小區任黨支部書記,針眼小官,因為常做好事,日理萬機,因此被居民們封為小巷總理。 林茂小區共有38棟住宅樓,1700戶居民,小區初建時,除一棟棟樓房高聳而立外,四周差不多都讓垃圾給掩埋了。放眼望去,除了垃圾還是垃圾,既無生活服務設施,也無環境美化。居民們編了順口溜:進溝兩面山,頭上頂青天,四處是垃圾,生活無人管。有人給小區總結了十難,什麼入托難、買菜難、理髮難等等。諸多難辦的事情一股腦兒推到了萬壽芬的面前,具體實在,哪一件都是硬邦邦響噹噹的,處理不好立時就有響動。萬壽芬組織居委會的10位熱心大媽,開始解決林茂小區的一地雞毛。 萬壽芬先搞起了一個小區服務樓。沒有資金,就利用婆婆媽媽們的特長,熱臉去貼冷屁股,四處遊說去化緣。一段時間下來,竟籌集到85萬元,建起了一座720平方米的居民社區服務中心,內設理髮店、圖書館、洗澡堂、縫紉室等15個服務項目。接著,她又建起了幼兒園,解決了138名孩子入託的問題。地雞毛一根根撿起來了,路通了,車來了,電話接通了,環境改善了…… 萬壽芬還成立了社區服務志願者協會。她身先士卒,每天早晨堅持為居民義務送奶。她清早四點鐘起床,往返走一個多小時,去奶站取奶,每次取奶40斤,送到一戶戶居民家裡,不收分文報酬…… 萬壽芬和她的居委會大媽們用自己的責任心、事業心和母親般的愛心點點滴滴滋潤著小區,眼看著,小區樹變綠了,草變青了,花兒紅了,人們封閉的心靈打開了,社區文化豐富了,小區生活紅火了。居委會真正成了小區的主心骨,萬壽芬成了小區最有名的人,大夥叫她小巷總理,於是,小巷總理的稱謂就這樣傳開了…… 現在,林茂小區成了大連市的一個參觀景點。小區內亭台樓榭,花團錦簇,茂樹修竹、清流映帶,人們歡歌笑語,其樂融融……居民們說:住在林茂區,上班放心,下班舒心,回家稱心,多虧小巷總理操心…… 比較小巷總理來說,樓長是更小的官,可是,小樓長卻能起著大作用。 大連市有個赫赫有名的中國樓長,他的名字叫高永治。 高永治如今已經72歲,原是大連鐵路分局幹部。 1995年5月退休後的高永治喜遷新居,搬進了大連市街道五四路上一個小區內的102樓。搬人不久,老高便自告奮勇當上了該棟大樓的樓長。 102樓共有77戶238名居民。這是座頗為現代的住宅樓,樓內集中供熱,中央空調,冷熱供水,設施齊全。然而由於無人管理,精神文明建設跟不上去,好端端的大樓成了一棟臟樓臭樓,居民們扔垃圾搶占樓道堵塞走廊,小孩子在過道上胡塗亂畫,更有些不堪人目的廁所文化也來大樓搶灘,因為無人管理,此樓又成了小偷盜賊經常出沒的地方,竟有人開著汽車大搖大擺把十多扇鋁合金窗戶全部起走,光天化日之下如入無人之境……看到此番情景,高永治決定出山,以樓長的名義整治大樓。 高永治上任伊始,就把家裡的電話公佈給全樓,並向居民莊嚴承諾:有困難找樓長! 102樓是臨街的鐵路大樓,樓起來了,卻沒有門牌號。居民進住14個月,報不能訂,信無法通,就像一個沒有戶口的黑樓,一時間大家怨聲載道。高樓長說,咱說啥也得給大樓起個名,就像一個人,不管叫張三還是叫李四,總得給各家各戶有個說法。他接連跑了幾個月,終於在地名辦的倉庫裡將壓了14個月的102號大樓雕門牌號挖了出來。臘月裡,他冒著嚴寒一個門洞一個門洞把牌子釘上,又挨家挨戶把門牌送到住戶的手上,使大樓住家戶戶有了自己的名字,很快,樓內居民信通了,有報紙看了,大夥怨言少了。緊接著,高永治又為102樓看電視問題開始奔波,一口氣跑了4個月,大年初一,他第一個給主管電視的有關人員拜年,弄得人家不得不答應儘早接通有線台,使居民高高興興看上了電視。 高永治原是鐵路分局的宣傳幹部,當樓長後,他又把自己的特長撿了起來,向居民宣傳精神文明。他找到市文明辦、市團委、市人大等單位,要來《大連市委精神文明方案》、《少先隊工作條例》、《大連地方法規》、《居民法》等一堆資料,在一樓的一所空房裡建起了精神文明活動室。室內貼滿各種學習資料,還有大連的歷史、地理介紹、文體明星、英雄人物。展覽佈置好了,高永治親自擔任講解員,用他半生不熟的普通話為居民們講了一批又一批…… 在高樓長的帶領下,102樓的居民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97年1月1日,102樓的居民舉行了全市第一例居民樓升國旗儀式。當晚,大連市電視台播出了102樓居民們高唱國歌、莊嚴升旗的新聞,大樓立時沸騰了…… 提起高樓長,102號樓的居民伸出大拇指說,按他的這股勁兒,讓他當102號樓樓長虧了材料,應該叫他中國樓長……中國樓長高永治是一個膽囊癌患者,動過兩次大手術,一累了,刀口就會被撐破,經常滲出液體。問他為何這樣拼命幹,老高說,咱是黨員樓長,又是中國樓長,咱不干誰幹…… 大連不僅僅有中國樓長,還有國際樓長。中山區天津街道的退休職工楊汝山,家住一棟多垂士住的公寓樓,他主動向樓內居民提出有困難找老楊,並在家中開設了熱線電話,隨叫隨到為居民們服務。人們都稱他為國際樓長。請聽楊汝山的故事: 我叫楊汝山,今年57歲,是中山區天津街道的居民,大連燃料廠退休職工。我居住在中山區德光巷1號18層高樓,位於大連火車站東側。該樓有住戶294戶,是商品樓,住戶來自四面八方,有中國人,也有韓國人、日本人,既有腰纏萬貫的個體戶,也有貧困線上的殘疾人,既有處局級國家幹部,也有農民進城的,方方面面組成了這個集體。我是1993年1月搬來的,剛來時,我發現同在一個樓裡,鄰里之間卻老死不相往來,而且公德意識特別差,室內裝修現代化,室外一片臟、亂、差。尤其一件事使我感觸很深,那就是住在9樓的李忠安,家還沒有搬來,新房裝修完畢。一天,8樓的住戶發現樓上往下滲水,越滲越厲害,樓上鎖著門,姓什,誰也叫不清楚,只好找房管員,在這種情況下,惟一的辦法是關總開關。由於200多戶共同使用一個總開關,一關起來,影響面就大了,有入提議找住戶本人,可是由於互相不了解,又無人管理,只知這個住戶在大化工作。大化是2.4萬人的單位,查一個人談何容易,我自告奮勇找到電話總機,求小姐幫助,在總機小姐的大力協助下,經過4個多小時終於找到了李忠安,等他趕回來一看,原來是水管爆裂了。這下地板全完了,幸好還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這件事使我聯想到,遠親不如近鄰,人總是會遇到困難的,人在困難的時候,就希望有人幫忙,特別是特殊情況下,有急事,有難事更需要有人幫助。所以我主動找到居委會,談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居委會的支持。在街道、居委會、派出所、房產部門共同支持下,我們召開了大樓住戶大會,正式成立了樓管會,我被大家推選為樓長,一干就是5年。當時我就想,當樓長是大樓居民對我的信任,我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像雷鋒一樣為住戶服務好,為大樓辦實事。我是一名退休職工,退休金不高,家庭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當樓長以後,為了方便群眾,提高服務效率,我在家里安了一部電話,作為為大樓居民服務的熱線電話,並把全樓住戶電話登記造冊,還印刷了300多份32開紙的超大名片,上面有服務電話、傳呼和服務項目,在顯赫位置印上有困難找老楊的字樣,送到每戶居民手中、張貼在四部電梯裡、四個門洞里和居民委辦公室。包括附近3個派出所都有我的特殊名片。有困難找老楊、搞活動找老楊、退休後找老楊成為遠近家喻戶曉的廣告。 一天夜裡,家住10號樓的小陳一個人在家使用熱水器洗澡,不慎煤氣中毒,半昏迷狀態下他想到熱線電話,掙扎著爬到電話機前撥通了電話,我接到電話後迅速趕到,撬開門窗,把他送到渤海醫院救治。事後小陳感動地逢人便講:是老楊的熱線電話救了我的命!在11樓住著一個韓國人,一次把電話打到我家,說他家熱水器壞了。不知道怎樣修好。我立即趕到,用了一個上午幫助他排除了故障,這位韓國人十分感動,又是遞煙,又要付小費,我笑著謝絕道:你雖是韓國人,但也是我們大樓的居民,我為住戶服務完全是義務的、無償的,不收費。一席話說得韓國人連連點頭。 5年來,我通過熱線電話為居民服務達3000多人次,不論刮風下雨,白天晚上始終是有求必應。 200多戶居民幾乎家家都得到過我的幫助和照顧。現在,我成了居民們最信任的人,不論誰家的大事小情,都會想到我。如造船廠退休的李丕安老同志患肺癌多年,一天下半夜兩點多,老人的病突然發作,老伴急得不知所措,只好打電話叫醒我。我放下電話直奔他家,馬上背上老人去市立二院,經及時搶救暫時脫離了危險,但仍需住院觀察,可住院處在9樓,半夜電梯不開,我毫不猶豫地背他上9樓,直到安頓完畢才回家,這時天已經大亮了。 我作為樓長,對大樓的管理始終本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原則,在樓下成立了住戶服務處,做到小修小補不出樓,以自己一技之長熱心為住戶服務。 5年來,我先後花去自己3000多元錢,從舊貨市場購買了木、瓦、油、上下水管工、電工、衝擊鑽、電鑽、尼龍大繩、安全帶等十餘種維修工具,設立了一個便民服務箱,無償地供居民使用。幾年來僅我個人就義務為400餘戶安裝了防盜門,為160戶安裝了防盜鎖,為100餘家維修安裝熱水器、抽油煙機、上下水管等,還與社會有關部門聯繫,先後為高樓住戶辦了4件實事:一是解決煤氣供不上的難題。由於高層煤氣管道走向複雜,一段時間住戶都為氣不足,為做不熟飯而犯愁。我多次找煤氣公司、房產處等有關部門,並9煤氣工人師傅一起幹,終於查出了堵塞處,當天晚上所有住戶煤氣充足後,全樓爆出一片歡呼聲。二是解決火車噪聲干擾問題,大樓緊靠火車站,空調列車噪音超過83分貝,嚴重影響了居民休息,許多居民情緒激動,要到市政府找市長上訪,針對這種情況,我阻止了大家。我利用一周的時間蹲在火車站做記錄,寫了一份減少噪音污染的可行性建議複印22份,報到市長和18個有關單位,引起了市政府領導的重視,經過協調有關單位,很快解決了這一問題。三是解決電視收視效果問題。隨著周圍高大建築拔地而起,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大樓居民電視收視效果。我9房產部門、住宅公司多次協商、多方奔走,請有關領導到居民家看現場,終於感動了上帝。政府出面成立了由房管處、機電安裝公司、樓管會共同組成的公共電視天線安裝領導小組,把意大利進口公用天線在18層樓頂豎起來。當全樓居民在家中能夠收看到6個頻道清晰節目的時候,激動不已。他們奔走相告:是樓長為我們住戶辦了件大好事!四是解決送報送信的郵政問題。 1994年以前,德光巷1號樓一直沒有郵政戶口,收不上報刊、信件。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碰到郵政局劉局長、遲書記,當即反映了此事,協調了產權單位,很快補,兒了投遞手續,順利解決了郵政問題。對大樓居民,我提出的要求是:大樓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幾年來,在我的影響和帶動下,鄰里互助,自覺為他人做好事,正在成為樓院的濃厚風氣。 退休後找老楊。企業退休職工實行社會化管理以後,我又被推選為街道企業退休職工自管組組長。我利用當樓長和組長的優勢,更熱心地開展重點幫扶活動。首先走家串戶進行聯絡,走訪調查,建立了全大樓離退休職工名冊,了解自然狀況、身體狀況。我發現樓內離退休人員中,確有一些高齡、重病、特困的需要照顧。我發現也有一部分年富力強,有一技之長的人員。於是,我便組織年紀較輕這部分人老有所為,照顧、關心重點幫扶對象。成立了老年人殘疾人服務隊,在樓院裡,一般性的打針、吃藥、掛吊瓶以及臨時處置等服務,我們包下來了。這樣一來,大大方便了那些年歲大、行動不方便及身患重病的退休老人,我把義務服務重點放在老年人身上,全樓12戶80歲以上老人中七八個人認我做乾兒子,我像親兒子一樣去照顧和幫助他們,為自己立下三到場的規矩。一是新退休人員,新搬來離退休老人必到場,親自上門了解具體情況,便於服務;二是離退休人員有病者必到場,一方面給予慰問,另一方面幫助解決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紅白喜事必到場,特別是每當有老人病故,搞好喪事料理,到火化場為老人送行。 80歲孤寡老人初連萍,我經常到她家裡幫助做家務,走訪慰一次老人在街上被一群打架鬥毆的人撞傷,我在來不及通知他親戚的情況下,及時送老人上醫院,掏出100多元錢為他付上照相拍片、門診、醫藥、處置費。當親戚趕到時,老人已脫離危險。他們深受感動,用大紅紙寫了一封感謝信送到街道辦事處。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楊樓長與我們無親無故,但卻能這樣熱心幫助,我們做親屬的也自愧不如。 在4戶殘疾人中,照顧最多的還屬程智遠,兩口子都是殘疾人,兩個女兒小,又在外讀書,家庭生活困難,我就成了他家的常客。他家剛搬進新大樓一直沒有裝修,我便主動幫他設計,代買木料、油漆等建築材料,盡量節省費用,並找木工、瓦工裝修房屋。他家的熱水器、排油煙機、吸頂燈等都是我親手安裝。程智遠兩口子非常感動,從此把我當成兄弟,家裡不管什麼事都找我商量,包括女兒找對象、家裡買秋菜、看病上醫院等等。前年臘月二十三日老程因心髒病不幸去世,我和他家人一樣悲痛。我不僅承擔了所有善後處理的事,而且發動鄰里共同照顧他家的生活,我還給老程愛人找了看小孩的活兒,以此解決了家中的生活困難問題。 5年來,我熱心為住戶服好務,為大樓辦實事,大大小小共辦了多少事,我自己也數不清。其實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做這點事和雷鋒同志相比,與其他先進模範人物相比,還差得太遠。但組織上卻給了我很多榮譽。大連電視台、大連電台、《大連日報》、晚報、《遼寧老年報》先後報導了我和樓管會的事蹟,我本人被評為中山區精神文明建設十大標兵,大連市學雷鋒十大標兵、大連市離退休職工十大標兵、最近被推薦為大連市勞動模範。這是組織上對我的鼓勵和鞭策。我下定決心,一定在這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之中。從巷總理到中國樓長再到國際樓長,萬壽芬、高永治、楊汝山等數不勝數的樓長們構成了大連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中湧現出的一個新的名稱。就像是文學上一種新的名詞的誕生一樣,它往往伴隨而來的是一種新的思想、新的詮釋、新的概念,也是一種新的方法。它由此會誕生出一個新的結構,把社會最基礎最基本同時也是最廣大的社會細胞重新排列組合,形成一個最優美的圖案:這就是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的生活場景。這是古往今來上自帝王下至黎民百姓共同勾畫然而卻很難企及的理想勝景。 哈爾濱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城市。筆者曾到過諸多社區,比如遼河社區、南崗社區、道裡殘聯和社區等處採訪,猶如在進行一次精神攀岩,每每別開生面,處處令人感動。 在道里區殘疾人聯合會辦公處,狹窄的走廊兩邊掛滿了宣傳助殘的語錄和圖片。我在毛澤東的一句語錄前駐足。這是老人家1954年對自己的親家張文秋老人說的話,他說:盲人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你既然是為被壓迫的人謀解放才出來革命的,為什麼不去解放這些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呢?張文秋當時是中國殘聯的一位領導幹部,她是一位老革命,大女兒劉松林、二女兒邵華分別嫁給了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二兒子毛岸青。因為是親家關係,毛澤東對她也就要求格外嚴格。筆者曾經接觸過張文秋老人,也曾看過她當年尚未出版的自傳。知道她曾到過殘聯幹過一些時日的工作。但這段話是在何樣情況說的不得而知,僅知張文秋當年很好地完成了殘聯的工作。現在,年逾九十的老人頭腦仍然很清醒,她和女兒邵華住在一起,即使在輪椅上,仍著書不止。 道里區有殘疾人20222人,佔全區人口的3%,其中貧困殘疾人1165人,佔殘疾人總數的5.7%,道里區把殘疾人扶貧解困工作當做重中之重,強化政府行為,為貧困殘疾人提供社會保障,動員社會力量,倡導社會互助,把扶殘解困納入精神文明建設中,廣泛開展一幫一,眾幫一,富幫殘社會互助活動,在區殘聯組織下,由各部門、單位、領導幹部和先富起來的人士與239名特困殘疾人結成幫扶對子,每月定期資助生活費,定期走訪解決困難。筆者在道里區殘疾人脫貧致富人員檔案裡就發現了一個叫高歌的殘疾人的事蹟,現錄如下: 高歌,男,48歲,肢殘(全身僵直?,家住哈爾濱市道里區平安街37號。1969年在珍寶島自衛還擊戰中致殘。該人系全國自強模範、省漫畫協會理事,密山農場發給生活費、護理費200元,妻子多病無工作。為了解決他生活的困難,區政府為其在埃德蒙頓路和安昇街攤區各建一處商亭,靠出租使其有了穩定的生活來源。1994年區委書記李延芝與其結成幫扶對子,親自為其辦理了減免商服佔道費近萬元。1996年七一黨的生日,李延芝書記來到高歌家,看他在悶熱的房間裡躺在床上創作漫畫,當即拿出200元錢,讓身邊的同志給高歌買了一台長城牌電風扇。1996年以來,在李書記和區長陸文君同志的協調下,由區民政局每年為其補助生活費1200元。1997年區殘聯多次與電信局聯繫,免費為他安裝了一部電話。撫順街道辦事處領導和乾部經常到他家幫助解決生活困難,使他從心底里體會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現在高歌一家人已經徹底脫貧。高歌正在以極大的熱情全心全意投入到創作之中,目前一部60萬字、紀實手法的長篇小說《求生》已脫稿,不久將出版發行。 道里區扶殘解困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僅僅依靠領導幹部和企事業單位出錢,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況且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並不僅是殘疾人員。據統計,哈爾濱市共有下崗職工14.5萬人,其中1.7萬人的月收入低於城市最低保障184元,需要領取社會救濟。道里區是老城區,下崗職工多、個體業者多、老年人多,因之鬧心和煩心事也多。這些今日煩心鬧心者,可能就是共和國之初的功臣模範,他們在那個歷史時期出色地完成了歷史使命,也把自己的青春一起給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們由當年的靚女俊男,變成了老叟老嫗。過去風光早已不再,只有真實的嘆息伴隨左右。而年輕下崗者,除了很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