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幻小說 古星圖之謎

第12章 第十二章反響

古星圖之謎 程嘉梓 1871 2018-03-14
《 考古學術研究》終於發表了徐振宇的論文。他在論文中所作的推測,圓滿地解釋了竹簡上關於銅球的記敘,以及古星圖的各種疑點。奧秘一經點破,再复雜的事物也會變得十分簡單明了。可不是嗎,既然銅球是外星人發射到地球上來的信息火箭,那麼它能自行鑽出地面,又能“復入土不見”,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既然古星圖是呂遷臨摹銅球星圖而得,那麼這幅古星圖和地球上的星圖大相徑庭又有什麼奇怪呢! 這篇論文的發表,在學術界和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這些天來,楊光耀一直在思考著:在這種形勢下,考古研究所應該做些什麼?這天,他提早了去上班的時間,打算把他想好的一個方案同任思宏交換一下意見。 當他走近林蔭道上的一個路口時,只見前邊有兩個穿著工大校服、長得十分健美的姑娘,一邊疾步向前走,一邊熱烈談論著。

“聽說外星人的事沒有?他們在漢朝時就向地球發射過火箭!” “聽老師說,這件事還是三峽工程局的工人首先發現的哩!” 楊光耀心中想道:這消息傳得也真夠快的。這時只見又有幾個人疾步向前走去,他下意識地加快了步伐,緊緊跟著那幾個人,想看個究竟。在前邊路口的拐彎處,有一間報刊亭,人們熙熙攘攘地排成了一條長龍。這些新加入行列的人,又給這條長龍壯大了聲勢。由於這一帶是楚江市的文化區,所以排隊的人群中間以學生居多。他們興趣盎然地談論著,有的還打著手勢,互不相讓地爭辯著。在報刊亭裡,有兩個小伙子,把堆在台子上的一大疊《 楚江日報》 一張張遞給買報的人。 足足等了一刻鐘,楊光耀才買到一份報紙。映入他眼簾的是這麼幾行大字標題:

楊光耀一邊走著,一邊瀏覽著其它幾個版面。在第四版上,還有中南新聞社發的一則資料: 楊光耀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考古研究所。他找到任思宏,只見任思宏的桌上放著十幾封信函,他正在閱讀其中的一封。楊光耀自己搬了一把椅子,在他對面坐了下來,把剛才買來的那份報紙遞給了他,頗有感觸地說: “徐振宇的發現已經成了轟動國內的新聞了!” 任思宏接過報紙,打開來看了一眼,笑道: “豈止是轟動國內,連國外的學者也為之轟動了呢!”說著,他拿出一張當天出版的英文報紙《CHINA DAILY》,用手指著其中的一則讀者來信對楊光耀說:“這是美國康乃爾大學天文教授海弗利克的一封信。信中說,他熱烈祝賀中國同行在研究地外文明方面所取得的重大進展,並藉此機會向參加這一研究工作的老同學黃敬之教授致意;他和他的美國同事在最近的將來,將要在康乃爾大學的'全國天文與電離層中心'改進射電望遠鏡的結構,加強對宇宙文明社會的聯絡;他還希望在這一領域中,加強美中兩國天文學家的合作。”

“有沒有不同的意見?”楊光耀問道。 任思宏把剛才沒看完的那封信遞了過去: “這些是從《 考古學術研究》 編輯部轉來的信件,你先看這一封。” 這是郭逸平副教授寫的,他在信中寫道: “有人認為,徐振宇的新論點能圓滿地解釋銅球及古星圖上的許多奇怪現象,其實並非如此。 “我認為,徐振宇的新觀點帶來了新的矛盾。請問,既然銅球是外星人製造的、能自動運轉的信息火箭,那麼在呂遷之後的兩千多年裡,為什麼不再鑽出地面了呢?為什麼從此銷聲匿跡了呢?既然這兩千年不能再鑽出地面,那麼西漢時又為什麼能自行鑽出地面呢?我想,他們是無法回答這些問題的。” “不過,還是支持徐振宇新論點的來信比較多。”任思宏隨手撿起一封信道,“這是華南航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梁維舟寫來的兩份報告,一份是《建議貴省考古研究所與華南航天研究所聯合研究外星人信息火箭》,另一份是《請求參加外星人信息火箭考古研究》 。”

“這封信要求考古所重新組織探測、調查,看看漢代銅球出土時的痕跡留沒留下來。”任思宏又指著桌上的另外幾封信函對楊光耀說,“有一封信認為銅球現在還在地下,要我們組織發掘;還有一封信建議邀請論文作者來參加研究工作。” “唔,”楊光耀把這些信函拿過來又細細看了一遍,它們既有省內外有關單位的,也有考古愛好者的。 “你的意見呢?” “這封信說得很有意思,”任思宏撿出一封貼有“航空”標籤的信封,“他說,與其說黃敬之修正自己的'實體說',放棄了銅球是古代天球儀的推測,不如說徐振宇用外星人信息火箭這個新論點代替了古代天球儀的推測,從而把'實體說'補充、發展成為'新實體說'。依我看把它稱為新實體說的確很貼切,我們不妨就這樣稱呼。這種新實體說很有吸引力,值得為它進行新的探測與發掘。”

“我也是這個看法,”楊光耀這才把經過這幾天思索得出的想法說了出來,“我準備同所長研究一下,立即用我們所的名義給省科學院打一個報告,請求批准我們重新組建一個考古隊。” “一旦省裡批下來,那我可要第一個報名參加啊!”任思宏毫不遲疑地說道。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