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下冊)

第135章 第四節斷劍

英國作家柴斯特頓在小說《斷劍》中講述了這樣一個精彩的故事: 亞瑟·聖·克萊爾將軍是英國一位偉大的常勝將軍,但他的最後一戰,卻輕率得讓人不可思議。他率領一支八百人的軍隊,向數十倍於他們的敵人發起了自殺式的突擊,而且,在他的指揮下,軍隊渡河之後,卻並不去佔領山頭陣地,而是停在泥沼中間,無所作為,任由自己暴露在敵人的砲火之下。 在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中,白髮如銀的老將軍和他的士兵們戰鬥到了最後,直到再也無法堅持。將軍為了將剩下的士兵從敵人的屠戮下拯救出來,向敵軍獻上了他在激戰中折斷的佩劍,宣布投降。 將軍被俘之後,被絞死在附近一棵樹上,他的屍體在樹上打旋儿,脖子上掛著他那把斷劍。 所有人都在感嘆,這一戰,既無可爭議的悲壯,又無可爭議的愚蠢,完全不像克萊爾將軍平日優雅睿智的指揮。

儘管將軍的最後一戰以慘敗而告終,卻並不妨礙他因此成為英國的民族英雄,他那柄著名的斷劍,也從此成為聖物,被虔誠地供奉起來,供後人觀瞻景仰。 然而,真相往往並不是看上去的那樣。將軍的最後一戰,非但並不愚蠢,反而充分展現出了他傑出的智慧和冷靜。 一切要從將軍那不為人知的秘密說起。 克萊爾將軍一方面是顯赫的名將,另一方面卻是一個窮奢極欲的傢伙,在最後一戰之前,他已經身負巨債,被債主逼得走投無路,只能向敵人出賣本國軍隊的情報,以獲得巨額金錢。將軍的賣國行為被手下的一名少校發現,少校在陪將軍散步之時,要求他馬上辭職,否則就要把他送上軍事法庭槍斃! 將軍拔出佩劍,刺死少校。但不幸的是,由於用力過猛,劍尖折斷在了少校的身體之內。這便給將軍出了一道棘手的難題,他知道人們將會發現這具無法解釋的屍體,將取出這無法解釋的劍尖,將注意到他那無法解釋的斷劍,或是發現他的劍無緣無故地失踪。他殺了人,但無法把它隱瞞起來。

於是,二十分鐘之後,八百名英國壯士就在將軍的指揮之下,盲目地向敵人發起了自殺式的進攻。 藏起一片樹葉,最好的地方便是樹林。而藏起一具屍體,最好的地方便是一個到處都是屍體的戰場。將軍愚蠢的進攻,正是為了高明地製造出這樣一個戰場。 將軍走得最妙的一步棋,是他貌似無奈的投降。他知道,敵方統帥奧里維亞素以仁慈聞名,通常都會釋放戰俘,從不殺害。 的確,敵方統帥奧里維亞釋放了將軍,他釋放了所有和將軍一起被俘的英國士兵。至此,一切都在將軍算中,他的計策取得了完美的成功。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和他一起被釋放的士兵,已經猜出了他的秘密。他們把絞索套在將軍的脖子上,把他拖去吊在那棵象徵恥辱的樹上。只是為了英國的榮譽,他們彼此起誓,將賣國賊的錢袋和劊子手的劍尖永遠地隱瞞了起來。

趙高雖然沒有機會讀過這則故事,但他同樣明白,只有製造出一場大規模的殺戮,才能掩蓋起他要殺害蒙恬的私心,才能不引起胡亥的警覺,才能不使世人懷疑到自己。 趙高於是順著胡亥的話頭,道,“此賢主之所能行也,而昏亂主之所禁也。臣請言之,不敢避斧鉞之誅,願陛下少留意焉。” 然後,先是假公,道,“夫沙丘之謀,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諸公子盡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屬意怏怏皆不服,恐為變。” 接著,再是濟私,道,“且蒙毅已死,蒙恬雖囚禁於陽週,然積威猶在,大軍惟其令是聽。臣戰戰栗栗,唯恐不終。且陛下安得為此樂乎?” 就這樣,在趙高的洗腦之下,胡亥突然意識到他這個皇帝居然成了全民公敵,皇位岌岌可危,於是惶恐問道,“大臣不服,官吏尚強,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奈何?”

趙高道,“臣固願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今高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即便以陛下之尊,大臣也是陽奉陰違,並不放在眼裡,以為陛下才智不如先帝,皆暗中替先帝的皇位可惜。大臣如此,遑論諸公子。諸公子皆年長於陛下,不得繼位,日夜怨望,心不能甘。陛下危也。” 胡亥面色大變,執趙高之手,急道,“趙君救我!” 趙高反握胡亥之手,摩挲著,道,“陛下初繼位,當立威天下,使天下知陛下之所以為陛下也。立威莫如殺。為今之計,當嚴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誅,至收族,滅大臣而遠骨肉;盡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親信者近之。如此則可害除而奸謀塞。新進群臣,莫不被潤澤,蒙厚德,敢不效忠陛下,誓死相從!如此則陛下威振天下,驚世駭俗,從此可高枕無憂,肆志寵樂矣。計莫出於此。”

胡亥大喜,道,“幸趙君之教。謹依君言,看天下誰敢再輕視於我?” 此後,便是一場狂風暴雨般的大清洗,讓帝國一時間血流成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