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民國就是這么生猛03:激戰北洋

第26章 第4節這命沒有革對

卻說武昌新軍第八鎮第三十二標有名大頭兵,姓向名海潛,忽一日突發奇想,成立了江湖組合群英會,誓要反清復明。武昌首義之前,群英會與文學社蔣翎武關係最鐵,遂要求全夥加入文學社。奈何這個文學社不吸收江湖會黨,群英會革命無門,就找到了共進會孫武的門上,央求革命。 孫武接收了群英會,從此群英會就有了領導。 群英會的創始人向海潛,與同鄉黃申薌關係最是要好。而那黃申薌卻是恃才傲物,眼高於頂。革命成功後他被封為禁衛軍協統,但他發現,比他官位高的,水平都不如他,水平比他高的,目前尚未發現。黃申薌心裡鬱悶,遂去找老領導孫武說理。 當時孫武拍著黃申薌的肩膀,說:小鬼,協統的官已經不小了,好好乾,不要辜負組織對你的期望。

孫武的這種態度,於黃申薌而言不啻天大的羞辱。他怒不可遏地出了門,說:孫武如此妄自尊大,我非打倒他不可。 如何一個打倒法呢? 容易,去找群英會魁首向海潛,大家一起來幹。 此時的群英會,成員已經極其複雜,多半都是蔣翎武的文學社成員,再加上剛剛從四川返回來的第三十一標教導團——就是這支隊伍被朝廷派了去鎮壓四川的保路運動,行至半路,武昌首義爆發,於是他們殺掉了領隊的端方,並把端方的腦袋用藥水浸泡了,把可憐的肥仔黎元洪,嚇了個半死——此外還有傷兵自發組織的畢血會、老兵組成的將校團、士兵組成的義勇團等。所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未居權要鬱鬱不得。 意思是說,革命雖然成功了,可大家卻什麼也沒撈到,這命顯然沒有革對,得重新革。

群英會舉行秘密會議,商量著要搞死孫武,並誠邀孫武的親信蔡漢卿參加。當時蔡漢卿心裡那個彆扭啊,孫武是自己的鐵哥們儿,不能眼看著他被人殺掉。可要殺孫武的也是自己的鐵哥們儿,又不能不讓他們殺孫武。 咋個辦呢? 有了!蔡漢卿想出一個好法子,找了個藉口,忽悠孫武去漢口旅遊。孫武不知,興沖沖地去了。 群英會卻不知道孫武離開了,仍按計劃行事。 1912年2月27日,將校團、義勇團、畢血會集數千人眾起事,佩戴群英會徽章,以黃申薌為總司令,一聲槍響,眾人齊齊吶喊,持槍殺向革命元勳孫武的家中。 實事求是地講,武昌的此次軍事行動,遠比上一次的武昌首義規模要大。上一次,打響革命第一槍的熊秉坤,費了牛勁才湊了幾十人,可這時候卻是千人出動,而且槍聲一響,就听到整個武昌城中,彷彿放爆竹一樣,四面八方都響起了激烈的槍聲,數不清的大頭兵,全操起槍桿子衝上街頭,開槍打殺。

一呼百應,武昌再次陷入混亂,是因為革命成功之後,能夠封官的人太少太少,而參加革命的人又太多太多,絕大多數革了半天的命,卻一無所獲。所以對他們而言,這命完全有著繼續革下去的必要。 儘管群英會起事之前宣稱:此次行動意在剿除民賊,改良政治,只誅孫武一人。奈何亂兵蜂擁而入,舉動紊亂,肆意殺戮,秩序無存,軍政機關被破壞殆盡。 這其中最倒霉的要數革命元勳張廷輔,他的家就是文學社的老巢,當初機關被清廷密探破獲,連累到張廷輔的妻子入獄。吃盡了千般苦,受盡了萬般罪,總算是迎來了革命勝利的這一天。可不曾想又一撥革命風潮席捲而來,子彈如潑水般向著這對革命夫妻狂射。 張廷輔當場被射殺,妻子重傷。 如果歷史給這位可敬的女士一個機會,讓她對著鏡頭說句話,她一定會說:

有沒有搞錯?我們要革命的清廷,都沒有殺我,可我卻被革命殺掉,這真是太鬱悶了! 群英會之亂,再度讓大武昌陷入風雨飄搖之中,孫武揚言要再興革命軍,打回武昌,卻被黎元洪勸止。最后孫武只好登報發廣告,表示自己要“養苛外遊”,從此不來武昌,群英會這才止息了暴亂。 但這事孫武是不會罷休的,他積蓄力量,準備再度出手。而同為革命元勳的張振武,將淪為革命祭壇上的下一個犧牲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