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唐玄宗·貳·盛世華章

第18章 第十八回宰相新成三駕車張說問兵朔方城

唐玄宗·貳·盛世華章 赵扬 10986 2018-03-13
李隆基下詔罷宋璟的中書令之位,另授宋璟為開府儀同三司;張嘉貞被授為中書省中書令、源乾曜為門下省侍中,張說以兵部尚書兼知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隆基之所以未聽姚崇建言,緣於他認可了宋璟的推薦。 那日李隆基將宋璟傳喚至“勤政務本樓”,說道:“宋卿,朕欲授你為開府儀同三司,就像姚崇當初那樣須五日一參,朕也會隨時喚你諮以軍國大事。你以為如何?” 李隆基如此開門見山,宋璟聞言沒有失落之感,反而如釋重負,起身拱手謝道:“微臣敬謝陛下關愛。臣自從被授為中書令以來,深知本人才疏學淺,生怕有負聖望,因勉力為之。今日去釋,大有卸除千鈞重擔之感。” 李隆基笑道:“如此說來,你為中書令之時,心中負擔甚重,還是朕不恤你了。”

“陛下,臣固然才短智淺,然理政之時安其位,劬其勞,不敢有絲毫懈怠,只是有時結果會差強人意,卻不是臣之初衷。” 宋璟為人正直,說話時往往不顧及他人顏面,頗有魏徵之風。然其理政之時,其辛勞程度又甚於魏徵。譬如魏徵理政之餘,善於自行調酒,其以葡萄釀成的美酒成為當時長安一絕,而宋璟殊無愛好,其在衙中考慮的是公事,回府休息常常自行呆坐,依然思慮朝政鉅細。 宋璟又道:“陛下授臣以開府儀同三司,此職秩甚高,臣愧不敢受。臣現在最想做的事兒,卻是到麗正書院修書。” 李隆基既然想以太宗皇帝為楷模,當然亦步亦趨。貞觀之初,李世民設立弘文館匯集天下學士,讓他們或辨史、或修書,由此有了“好文之君”的稱謂。李隆基在開元之初設立麗正書院,其大加搜寫,廣採天下異本,按“經、史、子、集”四部體制予以修治,李隆基為其命名為《群書四錄》,如今其書已成。

李隆基答道:“宋卿欲入麗正書院修書,當然可以嘛,此與授你為開府儀同三司無礙,此事就不用再說。” 李隆基既而問道:“宋卿既去中書令之任,你屬意何人為繼任者呀?” 宋璟心想,你既然罷我中書令之職,那麼你心目中早已有了人選,遂直來直去說道:“陛下心中肯定已有人選,臣不敢妄言。” “嗯,張說如何?” “臣以為張說不可。” “有何不可?朕知道張說與姚崇互有芥蒂,卻與宋卿無礙。你如此說,肯定沒有個人恩怨。” “陛下如此說,讓臣心中很不舒服。凡為臣子,須忠君體國,不能以個人恩怨而遮目。多年以來,臣論事時皆對事不對人,陛下莫非不知嗎?” 李隆基無端地遭到宋璟直言相斥,心裡雖不舒服,又想畢竟是自己找上門的話題,很快復歸釋然,斂容說道:“好吧,說說你的理由。”

宋璟道:“張說雖文名滿天下,又處事練達,智計百出,然此人機心太重,逢迎善變,不堪大用。” “然有人對朕說過,張說胸懷博大,有相者之風啊。” “其胸懷固然博大,然其中多為文士飄逸之風,如此就少了一分對人的敦厚與凝重。” “哈哈,宋卿認為張說實在不堪,你又屬意何人呢?” “臣以為張嘉貞可堪為用。” “嗯,卿試言之。” “張嘉貞為人平和,私慾無多,譬如他至今不願置辦田畝和房產,是為例證。此人理政時又中規中矩,謹守本分,他若為中書令,定會依陛下之言謹慎理政,少有過失。” “人若中規中矩,就少了一些創舉。宋卿莫非看不出嗎?你與姚崇先後為相,朕對宰相轄內事體向無干涉,朕之所以如此,就是不想縛住了你們的手腳。”

“如今已為開元九年,朝廷的大政方針皆有成例,為相者只要謹慎本分勉力理政即可。” 對宋璟此類好認死理兒的人而言,最容易行極端之事。他若認為有理的事兒,可以不考慮皇帝的感受,不聽他人的勸阻而一味幹到底;若遇日常中的許多事兒,他往往極端保守,可謂小心謹慎。 李隆基最終認可了宋璟的建言,於是授張嘉貞為中書令;然他對姚崇的建言也沒有忽視,就授張說為宰相職。 如此一來,李隆基就打破了自己自開元初年來設立一主一輔兩名宰相的格局,朝中有了三位宰相,顯示李隆基尚在觀望。 李隆基還將崔隱甫自廬州召回,將其降為侍御史,崔隱甫從而由一個四品官員降為六品職。 張嘉貞體會聖意,看到皇帝處置崔隱甫,遂下牒廢去禁錢限令。如此一來,一場轟轟烈烈的禁惡錢風潮無疾而終,惡錢又紛紛露出面目,罷市之事得以平息。

張說接到李隆基的授書之時,王毛仲正奉旨巡邊,恰在太原。 是日晚上張說隆重設宴,單請王毛仲。張說拿出皇帝授書請王毛仲閱看,王毛仲閱後說道:“好呀,張先生終於以宰相職回到京城,可喜可賀啊。” 張說道:“張說明白,若無王大將軍鼎力相助,我現在說不定還蝸居在哪一個邊鄙之州,王大將軍請受張說一拜。”張說說罷,即屈膝跪倒向前俯伏,其吻又及王毛仲靴面。 王毛仲見狀大驚,急忙將張說攙扶起來,忙不迭地說道:“王毛仲何德何能?怎麼敢受張先生如此大禮?張先生今後萬萬不能如此了。” 張說臉色平靜,衷心說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王大將軍如此大恩,張說不知何以為報,只好拜禮以還了。” 此後二人歸於座中,當然是王毛仲坐在主席,張說殷勤勸酒,漸至宴酣酒熱之情勢。

王毛仲此時酒意已有七分,臉膛已被酒勁兒熏得通紅,其乜斜著眼說道:“張先生此次以兵部尚書兼知同中書門下三品,當然可喜可賀,畢竟還有點美中不足啊。那張嘉貞和源乾曜有何才幹?他們如何能與張先生相比呢?” 門下省和中書省的長官,其職位當然要比兼知者的身份要重一些。王毛仲替張說鳴不平,張說聽著當然順耳。他當即附和道:“王大將軍所言不差,譬如中書令一職,其總揆百司,那是何等重要!張嘉貞昔日為門下省侍中還可勉強而行,他今為中書令,恐怕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王毛仲頷首道:“張先生既這樣說,那是不會錯的。” “記得皇帝帶領百官東巡之際,張嘉貞為京城留守,當時雍州主簿王鈞貪贓案發,張嘉貞奉旨勘問,王大將軍還有記憶否?”

王毛仲閉目想了半天,方說道:“嗯,好像有這檔子事兒。” “此事大有蹊蹺啊。” “有何蹊蹺?” “我聽說宋璟回京之後,對大理寺堂上杖斃王鈞一事大為不滿,曾責張嘉貞不問清楚以致草菅人命。” “好像有此事。” “我當時得聞此事之後,心裡就打了個問訊:王鈞曾為張嘉貞下屬,一向對張嘉貞甚為巴結逢迎,此次王鈞犯事,張嘉貞本該周全維護才是,緣何如此無情無意,竟然當堂杖斃呢?” “是呀,此事有些反常。” “我於是留了心,輾轉打聽個中詳細。這一打聽,還真的探出些幽微來。哼,張嘉貞對外標榜自己不置房產與田畝,然他在京城中的住宅,卻是王鈞一手幫他購置和修繕。王大將軍請想,王鈞如此忙乎,說不定還要替張嘉貞貼補一些錢物呢。”

“張先生的意思,那張嘉貞急於杖殺王鈞,意在滅口了?” “王大將軍所言極是。王鈞若果然貼補了錢物,說不定也是公中所出。張嘉貞生怕王鈞被審時口無遮攔說出此事,由此在聖上及百官面前有礙他的清名,於是決意杖殺!” 王毛仲一拍几案,案上的酒盞等物竟然跳了起來,其大聲言道:“張先生所言有理!想不到張嘉貞明似公正,暗實陰險,真小人也。” 張說既而歎道:“然王鈞已死,則此事死無對證,我所說的終歸是猜測罷了。” 王毛仲率然道:“不妨。我覷準機會,須在聖上面前說出此事。張嘉貞實為無德無才之人,他如何能居中書令之位呢?” 王毛仲與張說在太原相對飲酒,崔隱甫、宇文融、李林甫也在京城中相對聚飲。 崔隱甫此前與他們二人私下交往甚密,他們今日聚飲,有慰崔隱甫之意。崔隱甫數盞酒入肚,臉上愁眉未開,長嘆道:“唉,我怎麼如此倒霉?不好好做自己的御史中丞,跑到廬州去禁什麼勞什子惡錢,卻撈了一個貶官的結果。哪兒像你們括戶有成,既得聖上讚賞,又對仕途有利。”

宇文融笑道:“崔兄確實有點飢不擇食了。我聽說宋璟起初想讓倪若水任捉錢令,孰料這傢伙滑頭無比,竟然裝病不去。唉,看來還是崔兄事先沒有盤算清楚。” 李林甫衷心勸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崔兄大可沉寂一時,待風頭過去,聖上還會起復你的。” 崔隱甫舉盞祝道:“謝哥奴吉言,來我們再同飲一盞。” 崔隱甫飲後又復嘆道:“我事先非是未加思慮,當時以為惡錢氾濫,聖上決心禁斷,宋璟又是深惡痛絕,遂想順勢而成。孰料剛剛起步,聖上就改了主意,宋璟被罷,我也因之受累。你們說我使力太猛,因而得罪了權貴。你們當初開始括戶之時,不是一樣得罪權貴嗎?” 宇文融搖搖頭,說道:“這兩件事兒看似相近,其實大為不同。” “又有什麼不同了?”

“神龍年間之後,國庫日漸空虛,皇帝幾無現錢可用。我問你,當今聖上為何要依貞觀故事行事?哈哈,對了,聖上的本意就是想讓國庫豐盈。”宇文融如此詮釋李隆基的國策,可謂相對別緻。人生遭際不同,由此思慮定式也不同,若讓宋璟來詮釋當今國策,其肯定會從儒家正義的角度來大加渲染。 宇文融接著說道:“行括戶之舉,在於有立竿見影之效果,如此國庫進賬不少,當今聖上焉有不喜之理?然禁斷惡錢之事呢?國家一時無法多造官錢,把惡錢全部禁斷,國庫能多收幾許?且同時使市面大亂,所謂得不償失是也。” “說到底,還是我選擇錯了。”崔隱甫嘆道。 李林甫舉盞祝道:“崔兄不必如此哀嘆,你這次其實是代人受過,聖上心中如明鏡似的。我剛才說了,假以時日,聖上終歸還有起復你的時候。” 宇文融也說道:“哥奴說得不錯,崔兄就不必一唱三歎。來、來,我們接著飲酒。” 三人將盞中酒飲盡,李林甫忽然凝眉說道:“聖上這一次有些特別呀,聖上此前例設一主一輔兩名宰相,此次為何又多了一個張說?” 崔隱甫說道:“聽說張說近來與王毛仲打得火熱,那王毛仲又是聖上面前一等一的寵將。想是聖上無法推卻王毛仲之請,由此就讓張說幫襯一下。” 宇文融覺得崔隱甫的想法太簡單,遂搖頭道:“崔兄之言差矣。當今聖上何等睿智,他的主意正著呢,豈能為了一個奴才的顏面所動?我想呀,聖上許是對張嘉貞不十分滿意,才會有瞭如此格局。” 崔隱甫道:“好呀,若聖上對張嘉貞不滿意,那麼源公就有機會了。”崔隱甫知道,源乾曜既與李林甫有拐彎兒親戚的干系,近來又因括戶的事兒對宇文融甚為親善,所以其心間倒是偏向源乾曜多了一些。 李林甫搖頭道:“唉,即使張嘉貞去職,源公也未必能為中書令。” “哥奴為何如此說?源公現為門下省侍中,其位已在張說之上。” “你們忘了,張說還與聖上有師生之誼哩,聖上登基以來,最願用前朝老臣為相,如姚宋二人就為例證。源公近來政績無非括戶有功,其與張說的閱歷還差距不小,若說源公繼任中書令,我以為渺茫得很。你們若不信,我們且拭目以待。” 宇文融笑道:“哥奴年齡尚輕,其揣摩聖上的心思還是有獨到之處。嗯,我們且拭目以待,以此驗證哥奴的揣摩之功。” 李林甫嘆道:“宇文兄謬讚了。人間百物,以人心最為難測,何況是聖上的心思呢?二位兄長,愚弟不過隨便說說,千萬不可當真。” 且說政事堂到了姚崇、宋璟為相之時,幾近廢弛,因為只有一主一輔兩名宰相,有大事時二人聚在一起商議一回,更多的時候輔相遵令而行。張嘉貞既為中書令,不覺將政事堂議事的規制重新恢復,其原因既有三人為相的格局,也有張嘉貞心中認為張說曾為自己上官的緣故。 政事堂議事例由中書令主持,張嘉貞得知張說自太原返京後,即召集張說和源乾曜入政事堂議事。 張說昔日為相之時,這二人連郎官都不是,所以張說入堂之後,其矜持之色不自覺就顯露出來,二人並不為異,對張說頗多恭敬之色。 所議大事還是括戶及禁錢之事,禁錢已然廢弛,剩下的無非多做一些撫慰即可;源乾曜認為括戶之事漸做漸難,朝廷宜以寬恕為主,應將括戶初期的那些優惠措施不作日期之限,張嘉貞不敢定奪,須請皇帝示下。 張說在側並不插言,微笑著看著二人你一言我一句在那裡議論不已,張嘉貞到了最後想起須讓張說發言,遂說道:“張尚書有何高見?” 張說斂起笑容,說道:“高見倒是沒有。然兵部剛剛接到朔方送來的一道急報,此事十萬火急,亟需奏聞聖上。” 張嘉貞急問究竟。 張說道:“朔方那裡本有解琬鎮守,然去歲解琬忽然病故,朔方即由副使主持。” 張嘉貞道:“不錯,吾弟嘉佑任朔方軍偏將軍,我對朔方情勢還是知道一二的。” “張令知道朔方時下的情勢嗎?” “似平靜如常呀。” “怎麼會平靜如常呢?當初默啜死後,那些突厥降眾就蠢蠢欲動,奈何他們忌憚解琬,雖暗流湧動畢竟未有動作。旬日之前,昔突厥降將康待賓忽然攜眾一萬人脫離朔方管轄而北走大漠。” “朔方急報說的就是這件事兒?” “正是。”張說邊說邊將急報遞給張嘉貞。 張嘉貞將急報看了一遍,瞧不出其中有何緊急之處,遂說道:“他們走就走了,何必如此大驚小怪?” 張說知道張嘉貞的性子比較簡疏,行事時有些大大咧咧,他瞧不出此事的內中曲折,殊為正常,遂說道:“張令許是不知,這康待賓實為志大之人。他當初之所以歸附朔方,緣於他與默啜一直不睦。他今日叛我大唐北走大漠,定想有所為。我個人以為,康待賓許是看到默啜死後,突厥人群龍無首,他先入大漠聯絡突厥部族,再設法說服突厥降眾叛我大唐,然後領兵襲擊朔方,妄圖成就其在突厥人中的首領地位。” “張尚書有些危言聳聽了,他們不過一幫烏合之眾,沒有必要如此重視。” “張令昔日亦為軍職,當知軍情似火的道理。康待賓現在正如萌芽狀態,須早將之扼殺於無形,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萬一康待賓大勢即成,就要大費周章了。” 源乾曜看到張嘉貞擺著中書令的譜儿,在這裡問三問四,有些看不過眼,遂說道:“張令,聖上何等睿智,他見了此軍情,定會有吩咐的。” 張嘉貞沉默片刻,又問道:“張尚書,若朔方形勢果然如此,兵部欲如何應之呢?” 張說決然道:“軍情火急,不可耽擱。請張令代奏聖上,由張說兼知朔方節度使前去鎮守,我或剿或撫,可保萬全。” 李隆基見此奏報,當即准奏。 張說臨行之前,特地抽出時間前往王毛仲府中辭行。 王毛仲大為困惑,問道:“張先生剛入京師,為何又要匆匆離京?如此一來,你這宰輔之身僅為邊將一名,豈不是名不副實?” 張說嘆道:“我為兵部尚書,當然要替聖上分憂主動請纓。只要邊疆穩固,使大唐無虞,個人的一點名聲又算什麼?” 王毛仲聽後大為感動,數日後見了李隆基又大為感觸一番,盛讚張說能以大局為重,不慕虛名,實為忠節勤勉之人。李隆基也有同感,嘆道:“是啊,張說自開元初年被罷相之後,其意志並未消退,反而磨礪心智,竭誠為國出力。王毛仲,想起你在汴州向朕舉薦此人,可謂有功啊。” 王毛仲為李隆基的寵信之人,張說肯定不會向他全拋一片心。其口中所標榜與其心中所想,實為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兒。 朔方有事,張說身為兵部尚書自可荐一人前去主持,他為何如此主動請纓呢?張說其實看到,如今朝中的宰相格局以自己的位置居於最末,若行宰相職權到政事堂議事,皇帝滿意時首功當推張嘉貞,若皇帝責難時自己也有份兒。與其如此,自己乾脆遠遠躲開,既與朝中之事無涉,又可建功一番。 張說明白,一個人無事可做時,其既無功勞也無過錯。張嘉貞時任主丞相,面對天下紛紜無比的事兒,他能將每件事兒辦得妥妥帖帖使皇帝滿意嗎?顯然不能!因為聖人也有錯謬的時候,何況張嘉貞那簡疏的性子,極易辦錯事哩! 一個人欲謀大事的時候,然眼前格局實無機會,還不如遠遠躲開靜觀其變。張說現在使的就是這一招儿:我沒機會,時光飛逝的過程就會有許多變數,如此別人犯錯就使我有了機會。 卻說武惠兒果然足月生下了一個粉嫩的男孩兒,是為李隆基的第十八個兒子。李隆基觀之發現此子繼承了自己和惠兒的體貌優點,生得秀凝無比,其龍心大悅,為之取名為瑁。 古時天子所執之玉,用於覆在諸侯所執圭之上,稱之為瑁。李隆基賜此子以此名,彰顯了此子的身份之貴,似乎要凌於其他皇子之上。所謂母以子貴,而此子之貴得於母寵,明眼人皆能窺知。 想起武惠兒此前生下的二子一女皆夭折,李隆基不敢怠慢,令高力士親自護送,將此子奉入寧王府中撫養。武惠兒在宮中將息二日後,因思念孩兒,被李隆基特准也入寧王府中。 李隆基自武惠兒出宮之後,倒也清心寡欲,未召其他嬪妃侍寢。其時已為深秋天氣,夜來星空深邃,涼意漸浸,李隆基忽來興致,令人取來譜紙,意欲譜曲一首。 李隆基於開元二年設梨園,由此招來了數人諍諫。李隆基雖未廢梨園,也知為君者多近樂舞之事於國不利,遂下詔曰:“自有隋頹靡,庶政凋敝,徵聲遍於鄭衛,銜色矜於燕趙。廣場角抵,長袖從風,聚而觀之,寢以成俗。此所以戎奇志,夫子遂行也。朕方大變澆訛,用除災蠹,眷茲技樂,事切驕淫,傷風害政,莫斯為甚,既違令式,尤宜禁斷。”他既然如此誡約天下,自己當然不能沉迷於樂舞之中,如此宮中樂舞為之禁絕。趙麗妃有歌舞之長,其之所以漸漸失寵,大約也與此有關。 李隆基新得麟兒,又為寵妃所生,其心間就充滿了欣喜,觀夜色闌珊,秋意漸濃,他的那顆多彩多姿的心兒由此蕩漾起來,也就有了譜曲的慾望。 其所譜之詞為其一首舊詩,詩名為《過大哥宅探得歌字韻》,其詩為: 魯衛情先重,親賢愛轉多。 冕旒豐暇日,乘景暫經過。 歲裡申高宴,平台奏雅歌。 复尋為善樂,方驗保山河。 李隆基為此曲取名為《花萼相輝曲》,無非還是頌揚兄弟之義。其曲以琴音為主,間以笛聲為輔。李隆基按宮踏羽,口中輕聲哼哼,手中之筆快速錄譜。過了片刻,李隆基將筆一拋,大聲道:“成了!” 這時有人說道:“陛下又成新曲了。” 李隆基抬頭一看,就見王皇后笑吟吟地立在對面,想是自己剛才譜曲時過於投入,以致未察覺皇后進入,遂說道:“哦,皇后來了。朕剛才專注於譜曲,以致忘乎所以。” 王皇后依然笑吟吟道:“是呀,妾入殿之時見陛下專注譜曲,生怕打擾了陛下的興致,因而靜候一側。陛下,妾剛才親手淘了一盞波斯棗汁儿,請陛下嚐嚐。” 李隆基笑道:“好呀,朕正好有些口渴,呈過來吧。” 李隆基伸湯匙將棗汁儿送入口中,連品數口讚道:“哦,果然是皮肉軟爛,有火爍水蒸之味,想不到皇后還有如此絕佳手藝。” 王皇后嘆道:“陛下國事繁忙,妾有心侍候,終究不敢打擾太多。” 李隆基聽出其話音裡的怨懟之意,即是說自己對她有些冷落了。李隆基凝視王皇后那張熟悉的臉龐,忽然驚奇地發現,其眼角處已現出淡淡的紋路,心間頓時晃出一個疑問:皇后今年不過三十六歲,為何如此憔悴? 想起王皇后初嫁之時,二人皆為少年,哪兒懂夫妻房事之樂?他們朝夕相處,反倒是兄妹的情意多一些。隨著年齡漸長,二人夫妻情濃,再加上王皇后一家全力幫助李隆基走上皇位,則李隆基對王皇后又增添了一份敬重之情。 然而敬重之情難以持久,歲月的磨礪會使之褪色不少。王皇后至今色衰也就罷了,其成為皇后之後漸生的促狹之氣最令李隆基瞧著生厭。 今晚的王皇后明顯來時曾梳洗一遍,周身散發著李隆基熟悉的瑞腦香味兒,身上未著冠服,一頭長長的黑髮僅用一隻金釵籠住,其黑髮垂及腰間與一襲露肩素色長裙相映,由此就多了幾分嫵媚。李隆基觀此心間暗暗一笑,頓生一些舒服的感覺。 王皇后果然說道:“秋夜漸涼,陛下似可早點安歇了。” 李隆基起身離案,上前執起王皇后之手,說道:“好呀,我們一同就寢吧。嗯,算來你多日未來侍寢了。” 王皇后聞言眼光迷離,其中終究難去幽怨之色。 一番雲雨過後,王皇后透出幾分羞澀說道:“陛下,妾近日尋來一個偏法兒,據稱甚是靈驗。” 李隆基的手從王皇后胸間滑至小腹,觸手處覺得這兒少了武惠兒等年輕妃嬪的滑膩以及彈性,且稍顯粗糙,遂嘆道:“唉,你這肚兒為何難見動靜呢?你放心,你永遠是朕的皇后,何必如此費心勞力呢?” “不嘛,陛下只要肯賜雨露,妾心思定然能成。” 李隆基又輕嘆了一口氣,畢竟有些乏了,於是沉沉睡去。 武惠兒雖在寧王府照看孩兒,其眼線倒是蠻盡力的,第二日就將皇后主動找皇帝侍寢的訊息傳了過去。武惠兒聞言心急如焚,當日就撐著身體返回宮中。 孩兒固然重要,然與君王的寵愛相比,那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李隆基看到武惠兒如此快就返回宮中,笑問道:“你在宮中,孩兒在大哥府中,你能放心嗎?” 武惠兒道:“大嫂夜不解衣,日夜候在孩兒身邊,比妾還要盡心。妾在那裡,反而有些礙手礙腳,還不如入宮侍候陛下。” “好呀,明日你隨朕去瞧瞧孩子,也正好謝謝大嫂。” 武惠兒淺淺笑道:“大哥大嫂以全家性命相託,陛下豈能以一句謝謝了事?” 武惠兒此時明豔的臉上充盈著笑意,笑意背後隱藏著許多話語,既有孩兒健康成長的僥倖,又有如釋重負的欣喜。李隆基覷此容顏當然知道她的心意,遂笑道:“惠兒,讓孩兒入大哥府中撫養,朕這個想法還是很妥當的。嗯,孩兒這一次定能健康成長,你大可放心。” 武惠兒臉現惶恐之色,上前用小手堵著李隆基之嘴,急道:“陛下千萬不可說此滿話,妾……妾……妾心裡哪裡敢穩當了?” 李隆基心里頓時劃過一陣陰霾,心想自己威權天下,何以深鎖的內宮竟然養不活武惠兒的數個孩兒,那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 這日王毛仲入殿奏事,李隆基忽然若有所思,問道:“王毛仲,你以為皇后如何?” 王毛仲對王皇后一直很敬重,脫口說道:“皇后有母儀天下之風,奴才以為皇后很好。陛下為何有此問?” 人遇事時往往有向人傾訴的念頭,李隆基身為皇帝,也有是思。原來王琚在身邊之時,正是出於這種訴求,李隆基大小事都要與他商議。如今皇帝威嚴日重,李隆基身邊能夠隨便談說的人越來越少,除了高力士之外,也就只剩下一個王毛仲了。 王毛仲又繼續道:“惜皇后一直不能生子,有些美中不足了。” 李隆基接口道:“對呀,皇后有子成為太子,這皇后方才名副其實。嗯,朕有一個想法,不如廢了她,另立皇后如何?” 王毛仲聞言大為震驚,急忙跪倒在地,連連叩首,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呀。王皇后已經被立十餘年,天下知聞,皇后又無過錯,若輕易廢之,天下肯定動盪,乞陛下三思啊。” 李隆基想不到一個身邊的奴才竟然如此愛戴皇后,就在那裡沉思良久,繼而說道:“朕不過隨便說說而已,你何必認真?起來吧。嗯,此話僅我君臣二人的私話,出去後不得亂言。” 王毛仲此時的頭上沁出了一層冷汗,就再叩首道:“請陛下放心,剛才的話兒奴才只會爛在肚子中,不敢洩露一字。” 二人沒有想到,武惠兒在此殿里布下的眼線,還是原原本本將剛才的對話禀報給了她。武惠兒聞言又喜又惱,喜的是皇帝終於有廢皇后之心了,惱的是王毛仲這個奴才竟然如此維護王皇后,遂將王毛仲恨在心中。 張說尚未行到朔方,康待賓果然發動了攻勢。他此時已有突厥兵三萬餘人,其帶人向南攻略,接連攻破六座小城。張說得知後心急如焚,帶人加快行進速度,以求早些趕到朔方城。 這日黃昏,張說一行風塵僕僕抵達朔方城。朔方節度副使率人前來迎候,這其中就有張嘉貞的弟弟金吾將軍張嘉祐。 張說稍稍梳洗一下,然後草草一飽,即升帳召集眾將議事。 節度副使扼要講了一遍朔方的駐守情況,對康待賓不屑一顧。他認為朔方城固若金湯,再給康待賓幾個膽子,他也不敢領兵再犯。 眾將聞言,也深以為然。 張說臉色凝重聽完禀報,說道:“康待賓已攻破六座小城,你們以為他不敢來攻朔方城嗎?” 節度副使道:“他決計不敢!康待賓昔為突厥降戶,對朔方瞭如指掌,他明白若硬攻就是以卵擊石!” “瞭如指掌?對呀,你如此說康待賓,可謂說到了正點上。”張說贊罷副使,既而又面對眾將道,“你們想過沒有?康待賓如今逃入大漠之後,旬日間其下轄人眾就從一萬人升至三萬餘人,何其速也!他聯絡了本族之人後,下一步就會找拔曳固、同羅諸部進行聯絡,朔方下轄有突厥降戶六萬餘戶。你們想一想,若康待賓將這些人裹挾之後,朔方城還能安穩嗎?” 節度副使不以為然:“那康待賓昔日不過為一降戶,他有如此大的能耐嗎?” 張說道:“他是否有能耐,觀他近一段的作為即可窺其端倪。諸位,默啜死後,突厥人一盤散沙,這康待賓瞧準了這個空隙,妄想填補默啜昔日的位置,其野心不小啊。” “若果如是,張大人計將安出呢?”節度副使問道。 “嗯,本人已然想好了。明日,我僅帶二十人出去辦一件事兒,你們須謹守本位防止康待賓來襲。”張說想了一下道,“唉,那數万突厥降戶很是麻煩,須防止他們與康待賓暗中聯絡。” 節度副使道:“這數万降戶居住分散,實在無法全部監視。” 張說頷首道:“我知道,如何處置他們?確實需要一個穩妥的法子。” 由此過了兩月有餘,張說很穩妥地辦好了朔方的事兒。 他那日帶領二十騎悄悄入了塞外,第一站到了拔曳固所部,第二站到了同羅所部。張說見了拔曳固,單刀直入說道:“康待賓可曾來貴部聯絡過?” 拔曳固回答來過,且他本人正在猶豫。 “此等事兒,你為何還要猶豫呢?默啜由你親手所殺,他們將你恨之入骨。他現在來聯絡你,無非想連同一體對付大唐。待他勢強之後,他們就會找你報默啜之仇了!” 拔曳固其實心如明鏡似的,知道本部須取得大唐的庇護,否則就難於保全自身。他馬上誓言聲聲,向張說大表忠心。 同羅非突厥族人,一直頗受突厥人的盤剝和壓榨。張說既為宰相之身,又是兵部尚書,其親入同羅部落裡申言保護,同羅人當然喜出望外,堅言不與康待賓聯絡。 散去這二路康待賓的潛在盟友之後,張說又開始琢磨散居朔方的突厥降戶,苦思處置他們之計。他這日忽然想出一計,當即向李隆基上奏疏一道。該奏疏的主要內容是奏請將河曲的五萬餘降戶遷往許州、汝州、唐州、豫州等地,使朔方之地變得空蕩無人。 這並非張說想出的妙法兒,其實貞觀年間滅掉東突厥之後,魏徵就建言將突厥人遷往內地,實為同化之意。然李世民未用魏徵之計,採用了溫彥博的辦法,即讓他們到河曲一帶居住,使他們逐步改變游牧方式成為耕種之農,如此就成為了大唐與大漠之間的藩籬。 不料此法實行近百年後,由張說奏請,李隆基核准,終於採用了魏徵的初議。 遷居之事非一朝一夕可為,張說既然啟動遷居,就派出專人催辦此事。他此時心中,還在思索著如何與康待賓接戰的事兒。 張說這一日得知,康待賓攻破了銀城之後,又向連谷進攻。他當即集合起馬步軍一萬,自己親帶五千馬騎出合河關馳援連谷,令節度副使帶領步軍也隨後掩殺。 張說敢於以少對多,緣於他知道康待賓雖號稱擁數万之眾,其下轄皆是倉促聚在一起的烏合之眾,若與訓練有素的官軍相遇,根本不是對手。 五千馬騎旋風般地殺奔連谷城下,此時城里人正在憑城堅守,與突厥人形成了僵持局面。此五千馬騎到城下之後,頓時改變了戰場態勢,頓將攻城的突厥人殺得無招架之力,康待賓招呼手下人退出一里地,方才紮住陣腳。 康待賓驚魂過後,再觀來襲唐兵不過數千人馬,他立刻又來了勁兒,大呼道:“敵寡我眾,只要上前與他們貼身纏鬥,唐兵焉是對手?大夥兒上啊!” 張說見狀,馬上改變方略。他將人馬分為兩隊,一隊主攻,另一隊掠陣,絕不與突厥人貼身纏鬥,繞著連谷城池轉著圈兒與對手周旋。 時間就如此被消磨著,日光過了中午,既而太陽西斜。張說如此有耐心,目的就是等待自己的五千步兵出現。 節度副使終於帶領步兵出現在視野裡,他們手持盾牌卷地而來,當其與突厥人開始接陣的時候,張說大聲喝道:“放號砲,令城中守軍開城門出擊!” 突厥人由此大敗,開始向後退卻。張說不依不饒,命馬騎不得脫離,步兵隨後跟進掩護。 日落之前,突厥人星散逃遁。唐軍俘虜三千人,其中包括其首領康待賓。俘獲康待賓的別將立功心切,看到康待賓在那裡孤身無援,遂趕上前去揮刀一砍,如此就取得了康待賓的首級。 大捷的消息傳回京城,李隆基聞訊大喜,當即下詔旌揚,並賜張說實封二百戶。 唐軍收兵返回朔方,張說抽出大多兵力去強行遷徙那些突厥,以加快他們遷徙的步伐。相對來講,張說較前一陣子要閒暇許多。 這一日,張說與節度副使在帳內說話,張說問道:“那個張嘉祐到底怎麼樣呀?” 節度副使鬧不清張說與張嘉貞的關係如何,不敢貿然作答,謹慎答道:“他為張丞相的胞弟,還是稱職的。” “稱職?”張說虎起臉說道,“我到這裡未及三月,許多人找我告狀,說那張嘉祐貪贓愛色,你難道未聞一絲訊息嗎?” 節度副使順勢說道:“卑職也得聞一些,奈何其為張丞相之胞弟,無人敢問呀。” “哼,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個丞相的胞弟又算什麼?也罷,你這些天就不要做別的事兒了,好好查一查張嘉祐的案子。我回京之前,你務必將此事查清,以便奏聞聖上。” 節度副使看到張說無比認真,心想還怕什麼,就放心查吧。張嘉祐此前仗著哥哥之勢,沒把多少人放在眼中,若想找他的毛病,隨便一查都能拿到堅實的證據。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