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三國的小人物

第13章 諸葛瑾:耳邊時有驢叫聲

大三國的小人物 邓洪卫 2911 2018-03-13
這仍然是一個跟宴會有關的故事。 這個故事大家都熟悉。 故事的主人公叫諸葛恪。 諸葛恪的父親,叫諸葛瑾,字子瑜。他還有個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臥龍先生。 故事從諸葛瑾說起。 吳主孫權有權欲癖,喜歡一大圈人圍著他。上朝議事的時候,他正中一坐,大臣們分列兩班。他指指點點,口若懸河,挺美,挺有成就感。散朝了,回宮了,就感到落寞,雖然有一些女人圍著,但嘰嘰喳喳的,挺無聊。孫權喜歡喝酒。他是歷史上著名的好酒之人。特別好鬧酒。一個人喝沒法鬧呀,得許多人陪著鬧。孫權坐在正中,文武兩邊排列,觥籌交錯,推杯換盞,鬧鬧哄哄。看到大夥喝得東倒西歪,他覺得挺美,挺有意思! 孫權經常在宮中與文武飲宴作樂。

這天,孫權又要大宴文武。不是所有的文武都能參加的,得排資論輩,嚴格篩選。當然,孫權的好惡也是一個重要標準。孫權喜歡誰,誰就來。討厭誰,誰就在家待著。 喝酒嘛,總得找一些說得來的人,喝得才有興致。看到你就彆扭,一肚子氣,喝個什麼勁呢? 孫權很喜歡諸葛瑾。諸葛瑾於是就收到了請柬。 諸葛瑾那幾天鬧肚子,不太想去,他想請個假。 但諸葛瑾有個毛病,就是懼內,怕老婆。他覺得這是件大事,得跟夫人商量一下。諸葛瑾就拿著請柬來見夫人。諸葛瑾說,你看,主公讓我去赴宴。 夫人仔細看了看請柬,正面、反面,連標點符號都盯了半天。夫人說,去吧。 諸葛瑾說,我腸炎犯了,不舒服,喝不下酒,吃不下菜,不想去了。

夫人說,那怎麼行呢?吃多少喝多少都沒什麼,關鍵你要到場。人家要的就是你的態度。 不容分說,找出一身嶄新的衣服,讓丈夫換上,親自為他係好了絲帶,將他送到門外。諸葛瑾上了馬車,車夫抬了抬手。只要他一甩鞭子,馬車就會駛上大街,奔赴王宮。 可就在這時候,諸葛瑾的兒子,6歲的諸葛恪背著書包出現了。 諸葛恪問他的母親,爸爸要去哪呀? 他的母親很有幾分驕傲地說,你父親是去王宮赴宴! 母親還說,滿朝文武,近百名,大王親自選定了三十名。你父親就是其中的一名。你長大了,也要像你父親一樣有出息。 諸葛恪問,母親,王宮大嗎? 大,當然大,比我們的家要大十倍、二十倍,或者三十倍吧。他的母親這樣回答他。

諸葛恪問,大王威嚴嗎? 很威嚴,聽說他的眼睛是綠色的,還長著一副紅鬍子,老長老長。母親的手在空中比劃著。 諸葛恪說,我也想去王宮,也想去看一看大王。 他的母親就揮了揮手,示意車夫停下。她向前走了幾步,對丈夫說,你帶恪兒一起去吧,讓他見見世面。 諸葛瑾有些為難。諸葛瑾說,大王隻請我一人,也沒說可以帶孩子去呀,再說,這種場合,帶孩子不好吧? 夫人笑了。夫人說,這有什麼呢?他只坐在你身邊,恪兒很聽話的,況且大王也很仁慈,不會說什麼的。 諸葛瑾還想說什麼,可看了看夫人堅定的神色,又看了看兒子祈盼的目光,諸葛瑾什麼也沒說。他知道,說了也白說,不如不說。他就彎下腰,一把將兒子拉上了車。 馬車就在車夫一記響亮的鞭聲中,咕隆隆向王宮的方向駛去。

車內,父親對兒子說,到王宮,緊跟著我,我吃你也吃,千萬別說話。 是,兒子點頭答應。 直到車子在王宮前停下,父親已經將這句話叮囑了三次了,而兒子也點頭答應了三次。 真是個好孩子呀。諸葛恪到宮裡,果然一直跟在父親的身後,一言不發。但他的小眼珠,卻在不停地轉動著。他好奇地打量著王宮,偷眼打量著那個綠眼睛紅鬍子的大王。 一開始,孫權並沒有註意到他,滿朝文武也沒有註意他。 宴會隨著孫權的敬酒而進入高潮。 當孫權敬到諸葛瑾桌前時,他的視野裡就進入了一個陌生孩童的臉龐。孫權問,諸葛瑾,那小孩是你的公子吧? 諸葛瑾站起來說,正是犬子,叫諸葛恪。 孫權瞅了瞅諸葛瑾,又瞅了瞅諸葛恪。孫權笑了。

孫權轉臉對一個侍從嘀咕了幾句。侍從出去了,不大一會兒,侍從牽來了一頭毛驢。 孫權取筆寫了一張紙條。貼在驢腦袋上。上面寫著“諸葛子瑜”。 滿朝文武先是一愣,繼而同時爆發出一陣炸雷般的哄笑。 真像呀。諸葛瑾那張大長臉,真是活脫脫的驢臉呀。 在群臣的哄笑聲中,諸葛瑾的臉“騰”地一下就紅了,像一張紅布。 孫權笑得更厲害了。孫權很為自己的幽默得意。 諸葛瑾也笑了,不過笑得很苦,很不自然。那張臉就顯得更長了。 這時,誰也沒想到,小孩諸葛恪會站起來,繞過桌案,跪倒在孫權的面前,說,請大王賜筆給我,我想再添幾個字。 這小孩會幹什麼呢?又會爆出什麼笑料來呢?孫權將筆遞給諸葛恪。諸葛恪提起筆,不慌不忙,在“諸葛子瑜”的後面,又添了兩個字:之驢。這樣就變成了“諸葛子瑜之驢”了。

寫完了,諸葛恪又朝孫權行了個禮,這才回到父親身邊坐下來。 孫權哈哈大笑:這孩子真是神童呀! 就這樣,宴會結束後,諸葛瑾的馬車後面,牽著一頭驢。 夫人見到那頭驢,聽著國宴上關於驢的故事,特別是機智的兒子為父親解圍,夫人笑得前仰後合。 夫人說,怎麼樣,我說讓他去,沒錯吧,不僅替你解了圍、長了臉,還白賺了一頭驢。 諸葛瑾卻搖了搖頭,嘆了口氣,生氣地對兒子說:你為我們全家惹禍啦! 諸葛瑾說,我一再叮囑你不要說話,你怎麼就不聽話呢! 說完,諸葛瑾悶悶不樂地向書房走去。 夫人看著諸葛瑾的背影,狠狠地罵,神經病,敗興! 這時候,那頭驢“嗯昂嗯昂”地叫了起來。 夫人說,驢通人性,在為我們的恪兒喝彩呢。

諸葛瑾回過頭來,搖頭嘆息說,驢音淒厲,斷非吉兆呀! 諸葛恪就是在那次宴會上受到吳主孫權器重的。此後,吳主每有宴會,必請諸葛瑾帶子同往。儘管諸葛瑾心裡不願意,可是王命難違。每次宴會上,諸葛恪總有驚人之語,讓在場的吳國君臣開了眼界。 一次宴會上,孫權問他:你父親與你叔父孰賢?諸葛恪應聲回答:臣父為優。孫權問其故。諸葛恪說: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孫權很高興,命諸葛恪向眾人敬酒。諸葛恪敬到張昭面前,張昭有醉意,堅辭不飲,說,此非養老之禮也。孫權對諸葛恪說,卿能令張公辭屈,他就能飲酒了。諸葛恪於是對張昭說,當年姜尚九十,秉旄仗鉞,猶未告老也。今軍旅之事,將軍在後,酒食之事,將軍在先,何謂不養老也?張昭無話可說,遂滿滿地飲了一杯。

這樣的事,有很多。每次眾人擊掌叫好,都誇讚諸葛恪聰明,能言善辯。只有諸葛瑾拉著個大長臉,一言不發。 他總是那麼憂鬱。 多年以後,諸葛瑾在憂鬱中死去了,而諸葛恪卻深受吳主賞識,官運亨通,一直官至丞相、太傅。 他的母親經常向別人誇耀:如果不是那年冬天,她主張讓兒子隨父參加宴會,嶄露頭角,哪裡會有今日的榮耀。 母親也在極端的幸福與榮耀中死去了。 公元235年,從神童到神將的諸葛恪在伐魏之戰中大敗而歸。他的聰明才智受到吳國上下的質疑。他們可以允許一個庸才犯十次八次的錯誤,卻不能理解一個神將錯一次。諸葛恪也頗覺失面,心態變得狐疑,常常濫殺無辜。由此大失人心,朝野怨恨。 吳主孫亮請諸葛恪赴宴。宴會就擺在當年諸葛恪嶄露頭角的王宮。

同樣是宮廷宴會,歡笑之中,卻隱伏著殺機。 酒過三巡,大將軍孫峻挺身而起,將一柄鋒利的劍刺進了諸葛恪的胸膛。 這一切,諸葛恪憂鬱的父親和驕傲的母親都看不到了。 你還能聽到多年前那個毛驢叫喚的聲音嗎? 淒厲而孤獨。 如果不是那次宴會,諸葛恪的出色表現得到神童的美譽,受到江東高層的囑目,長大後青雲直上,順利進入江東權力的核心,諸葛一家能得到那樣的結局嗎? 其實,諸葛恪的結局是注定的,即便沒有那次宴會,諸葛恪也會在其他場合嶄露頭角,引起注意。 神童是捂不住的,總要發光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