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帝宴1·步步殺機

第14章 第十三章神蹟

帝宴1·步步殺機 墨武 8343 2018-03-13
忍者片刻之間就死了大半。 連弩! 密林中竟埋伏了不知多少弩手,用的竟是經三國諸葛亮完善、隋唐李靖發揚光大的連弩! 連弩歷來都是朝廷軍營的機要秘密,經改朝換代,數次失傳,均仗前人無雙智慧再次挖掘出來。 元朝之時,鐵木真、忽必烈等人依靠鐵騎縱橫天下,對當年給元軍造成極大殺傷的連弩深惡痛絕,因此連弩製造之法再次失傳。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大明第一名將徐達偏偏又將連弩製造之法挖掘出來,對抗元朝,憑無上的文韜武略和連弩之助屢敗大元,幫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 朱元璋有感連弩殺傷極大,立國後,對連弩制法也是秘而不宣。直到成祖之時,為北伐準備,才又開始發展連弩,將連弩手劃分給五軍都督府調度,歸都督府統領的五軍營之下,叫做連機營,一直都神秘地存在。

京城有歌謠流傳:“錦衣無情,五軍鋒冷,三千神機,鬼神也驚!” 這歌謠說的是大明四大讓人心寒的軍事力量——錦衣、五軍、三千和神機。 錦衣無情自然說的就是錦衣衛做事心狠手辣,六親不認,而五軍鋒冷,固然是說五軍營數次北伐,長槍大刀般的縱橫捭闔、鐵鋒無情,卻也暗指五軍營下連機營的連弩。 藏地九天一心想要憑藉本事開創另外的天地,因此對中原文化了解頗多,對前朝往事也是熟知。 他在空中一眼就認出那傷他無數手下的就是連弩,往事電閃漫過,他也立即知道,憑一個浙江捕頭,如何都動用不了五軍營中的連弩。 能調動五軍連機營的勢力,絕非等閒之輩! 五軍都督府派人到了這裡?這本來就是個圈套,誘騙他們上當的圈套?

這本來是忍者誘殺秋長風、奪回《日月歌》的一個局,藏地九天勢在必得,搞不懂他們怎麼會突然由獵人變成獵物? 藏地九天在高空,而連弩的目標是人多的地方,因此他才能躲過一劫。 就算忍者神秘詭異,將山林風火等技藝發揮到巔峰之境,每人都有獨到之術,但在連弩堂堂大氣、冷酷寒鋒下,也如櫻花般嬌嫩不堪。 藏地九天見眾手下片刻死了大半,心都寒到陰山,空中振衣,一個轉身就飄到幾丈外,落地一彈一縱,沒入了黑暗中,消失不見。 那些忍者亦是心冷,不等藏地九天發令,早就轉身逃命。連弩雖射完,又有一批弓箭手突然出現,長箭一頓亂射,又留下不少忍者。 其餘忍者若風行、似鼠遁、有的好像變色龍般倏然不見,融入青草黑暗之中。

但見清風動草,草浪連江,影影綽綽下,也不知是草搖或是人動,可方才還能見到的忍者,倏然不見。 密林中人倒也知道忍者的詭異,不敢怠慢,亦不猛追窮寇,只是一排出列,拔刀在前,弓箭手在後,虎視眈眈,更有弩箭手再上弩箭,又在弓箭手之側。 密林中湧出來數百人,成扇形向前逼去,但直走到秦淮河前,除了一些屍體外,再不見忍者出現。 那數百人的領軍之人,手按刀柄,虎目如炬,色若鐵冷,正是五軍都督府的衛鐵衣。見忍者逃逸,衛鐵衣輕舒一口氣,喝令聲中,眾人緩步退回到密林處。 密林處有腳步聲傳來,一人尖聲道:“衛鐵衣,把那些人都殺了嗎?” 衛鐵衣施禮回道:“公主,殺了三十一名忍者,活擒三名。藏地九天帶一些人逃走了。”

來人正是雲夢公主,聞言跺腳道:“你真沒用,有葉姐姐幫手,還是讓藏地九天逃了。” 衛鐵衣鐵鐫般的臉上有些發紅,葉雨荷見狀,說道:“公主,忍者詭異,就算沿海諸衛的指揮使調兵,都難以捉拿。這次你和衛千戶聯手,能一舉捕殺這些人,已是極為不易。” 雲夢公主神色自得,終於笑道:“不錯。那幫倭賊真以為本公主好欺負?本公主早想教訓他們了,這次過後,看他們還敢不敢囂張。我們立了大功,父皇肯定喜歡。” 原來她和葉雨荷到秦淮河追踪忍者下落,葉雨荷發現竟有不少忍者匯聚河上,不由得大奇。習蘭亭、雲夢見狀,請衛鐵衣調動連弩營前來幫手,暫時埋伏在河岸旁密林之中。 葉雨荷無意發現秋長風去個畫舫,又見忍者向畫舫凝聚,當下潛水接近畫舫,救出秋長風,將計就計,將藏地九天等人引到密林旁。

衛鐵衣見狀,當然不肯錯過機會,發動連弩,射殺忍者大半。 這件事說起來,倒有七分實力、三分運氣,但重創忍者,畢竟是事實,也值得云夢公主自傲。 見秋長風躺在地上,還是昏迷不醒的樣子,雲夢公主恨得牙關發癢,一腳踢過去道:“你也有今天嗎?” 雲夢公主見到秋長風就討厭,一方面是因為對錦衣衛幫助二哥漢王沒好感,另外一方面,卻是因為這些天來,秋長風總是陰魂不散地跟在她身邊,好像要偷回《日月歌》,害得她沒有一日睡個好覺。 葉雨荷不經意地攔在秋長風身邊,低聲道:“公主,他中毒了。”她雖也看不慣錦衣衛,但終究覺得秋長風和別的錦衣衛有些不同,倒不想他昏迷時被人羞辱。 她並不知道,她攔在秋長風身前的時候,秋長風本是鐵青的臉色,突然變得有些柔和——柔和的有如溫柔的明月,可誰都沒有留意。

雲夢公主一腳沒有踢到,聞言叫道:“他不是很能嗎,怎麼還會中毒?好呀,最好他毒發身亡了,也能一了百了。” 一人遠遠笑道:“公主錯了,秋長風還不能死。”那人遠遠走來,神色儒雅,正是楊士奇手下的謀士習蘭亭。 雲夢公主見了,憤憤道:“別人都死了,他為什麼不能死?他今天晚上,下了這家畫舫,又去了那家畫舫,忙忙碌碌,也不知醜。”她早就知道秋長風先上了媚娘的畫舫,又去了雲琴兒的畫舫,只覺得秋長風不但討厭,而且風流,怎麼看秋長風都不順眼。 其實她心中,還有個古怪的念頭。當初她在客棧時,百般用美色勾引秋長風,秋長風看起來都只有那麼丁點的心動,反應遠低於雲夢公主的想像。本以為秋長風可能會有斷袖之癖,可如今推翻了她的假設,她心中難免憤然去想,難道我一個堂堂公主,竟然還比不上秦淮的歌姬?

習蘭亭提示道:“公主不是一直想壓過錦衣衛嗎?如今你壓過秋長風,又大敗忍者,若是把秋長風送給上師,你覺得上師會怎麼想呢?” 雲夢公主醒悟過來,終於放棄了古怪的念頭,拍手笑道:“上師肯定認為錦衣衛都是一幫窩囊廢,這一來,紀綱肯定面上無光了。” 習蘭亭笑道:“非但如此,上師還會認為公主寬宏大量,而且能力非凡。如此一來,公主如果求上師什麼事情,上師定會酌情考慮。” 雲夢公主怦然心動,不經意地觸摸下高聳的胸脯,感覺硬硬的書還在,問道:“可上師什麼時候會來?我真有點等不及了。” 習蘭亭緩緩道:“公主不用等了,上師已到了南京,就住在烏衣巷。公主要見上師,天色已晚,不如明日……” 雲夢公主跳了起來,叫道:“事情緊急,還等什麼明日。再說秋長風中毒了,片刻也耽誤不得,我們這就送秋長風去見上師好了。”

其實她並沒有把救秋長風一事放在心上,只想找個藉口見上師罷了。見葉雨荷拎起秋長風,忍不住叫道:“葉姐姐,不忙,等我踢他一腳解解氣再說。” 眾人莞爾,向烏衣巷行去。 烏衣巷是風流之巷。這個風流,非秦淮河上千金換一笑、不知明夕愁的風流,而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風流! 烏衣巷當得起這個風流。 想當年烏衣巷本是三國東吳駐守石頭城的營房,因軍士身著黑色軍服,因此以烏衣命名。烏衣巷年代久遠,但真正開始被人識記,卻是因為東晉高門士族王導、謝安等人在此居住。 東晉開國功勳王導,淝水之戰的謝安。 地因人而靈秀,巷因士而風流。 王羲之、王獻之的潑墨,謝靈運的詩情…… 諸如此類,就足以讓大文豪李白來此,都忍不住發出“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

讓烏衣巷脫俗的是這些風流之士的光輝映照,而讓烏衣巷真正不朽的卻是劉禹錫的一首《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經六朝興衰,到唐時頹廢,雕琢新燕,早入尋常百姓之家。到大明時,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雖讓秦淮河繁華優勝往昔,但烏衣巷卻漸漸黯淡了下去。 那簡陋的巷道,安寧的古地,雖在默默陳訴著千古風流,但也有分寂寞。記得它的好像只有姚廣孝。 姚廣孝到北京必住慶壽寺,到南京後,雖可入宮休息,但他只選烏衣巷。 沒有人知道他為何如此,沒有人敢去猜測他為何這樣,但眾人行在朱雀橋的時候,想著橋邊野草黃了又綠,不知為何,望著前方幽靜的巷子,心中都有分戚戚之意。

雲夢公主沒有發古之幽思,只是在想:這上師也真的奇怪,我其實不想見他,總覺得他好像不是人,嗯……更像個幽靈。但大哥這個太子要想順順利利的登基,一定要拉攏上師才行……想到這裡,輕輕地嘆口氣。 眾人下了朱雀橋,到了烏衣巷前,有兵衛上前攔阻查問,姚廣孝在此,甚至不用說,五軍都督府都會派人守衛這裡。 這里或許還有尋常的百姓居住,但不尋常的人,若不經過兵衛的允許,絕不能踏入烏衣巷半步。 守巷的兵衛見是雲夢公主前來,不敢阻攔,帶著雲夢公主等人到了巷子內最裡的院門前停下。 黑沉沉的巷子裡,有著說不出的壓抑氣息。這裡沒有燕子,舊時王謝堂前的燕子,只怕也不敢飛到這裡。 眾人隔著藩籬,只見到裡面森森黑暗,黑暗盡頭,點著一盞油燈。那油燈雖在黑暗中顯得說不出的奪目,但昏暈迷離,又帶著不盡孤獨的意味。 雲夢公主心中嘀咕:這個死和尚道士,父皇要給他脩大宅子,建豪華的府邸,他從來不應,怎麼就喜歡住在這種陰森可怖的地方? 兵衛小心翼翼地敲門,不多時,院門打開,一個小和尚走出來,道:“公主請進。” 習蘭亭目光閃動,突然問道:“小師父,上師還沒休息嗎?”他識得那和尚本是慶壽寺的和尚悟性,當初慶壽寺發生命案,服侍姚廣孝的悟心身死,還是這個悟性最先發現的。 悟性雙手合十道:“上師最近睡得少。”他只說了這麼一句,就轉身帶眾人入內,等到了廳堂,見四壁簡陋,只有一張桌子上放著油燈,姚廣孝一身黑衣坐在蒲團上,一如往昔的沉冷蒼涼。 聽到腳步聲,姚廣孝緩緩地睜開了雙眸,那雙眸中,已有昏黃渾濁之意。 比起在慶壽寺時,他似乎顯得更加的老邁。 習蘭亭搶步上前,解釋道:“上師,如此深夜,公主本不想打擾上師安歇,但秋長風中忍者之毒昏迷不醒,公主擔心鞦韆戶的安危,知道上師可能有辦法會解,因此才冒昧前來……”他只怕公主有脾氣,說了不該說的話,因此搶先說出緣由。 習蘭亭這個理由,倒是充足。在他心中,其實覺得姚廣孝是能夠解毒的。姚廣孝在跟隨朱棣之前,亦僧亦道,甚至通曉醫術占卜,要解秋長風之毒,並非難事。更何況,他早聽葉雨荷說,藏地九天要生擒秋長風,下的應是迷藥,而非致命的毒藥。 姚廣孝看了昏迷的秋長風一眼,點點頭道:“我知道了。放下秋長風,你們回去吧。” 眾人一愣,不想得到這個答案。 習蘭亭苦笑,雲夢公主卻按捺不住,站出來道:“和尚道士,你讓秋長風取的《日月歌》,他丟了,幸虧我找了回來哩。” 路上來時,她早把《日月歌》從胸口取出來,藏在懷中,這刻顧不得許多,掏出那本書一晃,神色得意。 姚廣孝好像被“日月歌”三個字驚醒,渾濁的目光望向了雲夢,半晌後,才落在那本不知經過多少辛苦磨難,這才到了這裡的《日月歌》上。 眾人忍不住心中緊張忐忑,想看看姚廣孝是什麼反應。 姚廣孝如此苛責挑選人手,去取《日月歌》,就算瞎子都看出其中並不簡單。如今《日月歌》到了姚廣孝身邊,姚廣孝究竟會說出什麼驚天答案? 姚廣孝什麼都沒有說,他只是看著那《日月歌》,嘴角帶著分笑。 可那笑容,絕非喜悅、欣賞的笑,那笑容中,夾雜著哂然、譏誚,甚至還有惡毒、猙獰。 雲夢公主望見姚廣孝的笑容,只感覺周身都有毛毛蟲在爬動,大叫一聲,突然手一抖,書竟掉了下去。 葉雨荷微驚,伸手抓住了《日月歌》。 室內沉寂,沉寂的連心跳、呼吸都可聽到。就算習蘭亭見到姚廣孝的笑容,也忍不住地駭異,不知道姚廣孝為何會有這般表情? 就見姚廣孝終於泯滅了笑,恢復了森冷,緩緩道:“不錯,就是這本書,放下吧。你們……退下。” 雲夢公主又驚又怒,她本是滿心歡喜,甚至盤算著上師得到《日月歌》後,喜不自勝,許諾幫她做幾件事情,哪裡想到,姚廣孝居然是這種態度。 難道說,她歷盡了辛苦、費盡了心思、甚至經歷了生死之險,就換來了這種結果? 雲夢公主才待喝問,習蘭亭慌忙扯了下她的衣袖,低聲道:“公主,上師累了,我們走吧。”他驀地感覺有什麼不對,只怕惹怒上師,弄巧成拙。 雲夢公主知道習蘭亭言不輕發,見他如此張皇,恐怕有什麼問題,只能道:“上師,那……我走了。”她委屈的告退,本以為姚廣孝會安慰兩句,不想姚廣孝閉上了眼,再無言語。 雲夢公主忍不住跺腳,轉身離去。 葉雨荷放下了《日月歌》,跟在雲夢公主的身後離去時,還是回頭望了一眼。昏黃的燈火下,不知眼花還是怎的,她感覺到秋長風躺在那裡,似乎皺了下眉頭…… 夜涼如水,殘月凝白。風吹梧桐,刷刷響聲中,廳堂更靜。 孤燈明滅,照在姚廣孝的臉上,顯得陰晴不定。他還是遲鈍的表情,望著那孤燈,神思彷彿過了夜,穿了燈,到了烽火照天地、兵戈亂紫煙的多年前…… 燈芯微爆,跳出一點火花到了靜的夜,如流星一點經天,轉瞬即逝。 姚廣孝眼中似乎也亮了下,突然道:“他們都不明白,你明白了嗎?” 他這句話問的奇怪,雲夢公主等人早離去,房間內除了他,只有個昏迷未醒的秋長風,他這句話,卻是對誰所說? “上師,卑職明白了一些,但有很多也不明白。”一人回道,一如既往的平靜。沒有第三人在場,不然也會被這突如其來的回答嚇了一跳。 答話的人竟是秋長風! 秋長風坐了起來,臉上的青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是一向的蒼白,昏暗的油燈下,也顯得明暗不定。 他竟然醒了過來。 姚廣孝根本沒有動手醫治他,他中了東瀛忍者厲害的迷藥,怎麼會突然醒過來? 姚廣孝聽秋長風回答,沒有半分意外,只是望著燈火道:“火黃、風絮、木竅、土凋本是從四種並不常見的植物提煉出來的無毒之物。但世間萬物奇妙,這四種粉末隨便兩三種混在一起,都能形成費解的毒性,若是摻水,毒性更強。但四種粉末加上水流混在一起,偏偏又會變得無毒。” 他很少有說這麼多話的時候,但對秋長風似乎是個例外。他說出這些不足為奇,因為姚廣孝做和尚之前本是個道士,他當的是和尚,研究的不是佛教經典,卻是玄學星相,五行術數。 不但云夢公主覺得姚廣孝是個怪人,世人何嘗不是這麼認為? 秋長風笑笑,“上師果然見聞廣博,這四種粉末配合一起,妙用很多,本來是正一派天師煉製符籙中無意發現的秘密。後來被不肖之輩偷取,在勾漏山成立桃花教興風作浪,使毒方法起名五毒留行,倒是害了不少百姓。不過後來桃花教被朝廷剿滅,為首之人逃到海外,因此把方法傳到東瀛,東瀛忍者把五毒留行之術融到忍術中的製毒一術,刻意神話,在外人眼中看起來很是詭異。” 姚廣孝望著燈火道:“你對此術瞭如指掌,當然破解也不難,既然如此,為何要裝作中毒呢?”他雖在問,可好像對答案並不在意。 秋長風緩緩道:“真的中毒大為不妙,但裝作中毒卻有很多好處。” 姚廣孝嘆口氣,並未問有什麼好處,只是道:“我沒有看錯你,你也沒辜負我的重托。你從順天府出發後,一路上究竟看出了什麼?” 他這句話問的奇怪,秋長風卻沒有絲毫詫異,因為他去青田的任務根本就不是取《日月歌》。 紀綱不知道,雲夢公主想錯了,孟賢不清楚,葉雨荷當然也料不到。除了姚廣孝和秋長風外,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過,姚廣孝當初在慶壽寺靈塔中和秋長風對坐了五個時辰,只說了三句話。 青田有個劉太息,是劉璉的書僮,手中有本《日月歌》,本是誠意伯劉伯溫所寫,預言了大明江山的走向。 數月前普陀山出了連環命案,觀海指揮使喬舞陽也死在其中,喬舞陽臨死前,留下兩句話,“龍歸大海終有回,十萬魔軍血不停”,這兩句話本是《日月歌》中寫出來的。 你去青田看看《日月歌》是否還在劉太息手上,到南京和我匯合,然後把路上和《日月歌》有關的事情告訴給我。 這就是當初五個時辰內,姚廣孝對秋長風說的一切。 姚廣孝只讓秋長風看看《日月歌》是否在劉太息的手上,僅此而已。因此秋長風在《日月歌》失竊後,並不在意。他知道偷書的人是葉雨荷,是為雲夢公主所偷,但他沒有揭穿。 當初秋長風只問了姚廣孝一句,“《日月歌》要取回嗎?”秋長風那時豈止想問一句,他有太多的問題想問。 真的有《日月歌》這種近乎神蹟的東西嗎?劉伯溫的這本《日月歌》,為何以前從來沒有人知道? 普陀命案和《日月歌》又有什麼關係? “龍歸大海終有回,十萬魔軍血不停”到底是什麼意思? 姚廣孝顯然早知道要取《日月歌》會有波折,姚廣孝派秋長風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太多太多的疑問要問,可姚廣孝一個問題都沒有回答,於是秋長風踏上了前往青田的道路。 這一路往返,從順天府到青田,從青田到了應天府南京,秋長風明白了許多事情,但不明白的事情更多。 沉吟片刻,秋長風才道:“卑職奉上師吩咐,帶孟賢、姚三思兩人從順天府出發南下,一路到了青田。在杭州府分水後,才告訴孟賢二人目的所在,到青田後,才向李知縣下令尋找劉太息這人,這之前卑職沒有洩露風聲。” 秋長風若有所思望向姚廣孝,姚廣孝還是望著燈火,不知聽進去沒有。秋長風的言下之意就是,“我沒有洩露風聲,卻不知道那些來搶《日月歌》的忍者,怎麼知道的風聲?” 姚廣孝不語,秋長風也不明說。雲夢公主認為姚廣孝風燭殘年,很是糊塗,秋長風卻知道,姚廣孝比誰都清楚。 “但在這之前,我發現青田有個冤案,過問了幾句。那冤案死者叫做劉老成,有個兒子叫做劉能……”他將案子簡略說了遍,頓了片刻,秋長風又道:“卑職若不知情,不會插手,但明知劉能被冤枉,卻不能不管。” 秋長風並非講廢話的人,當然不會把南下的所有事情提及,但劉老成死案這件事後來證明並非閒事,和《日月歌》有些關係,既然這樣,他就要說。 油燈一亮,姚廣孝眸子中也有光芒一閃,突然問道:“為什麼不能不管?”近乎神蹟的《日月歌》就放在桌上,他根本看都不看一眼,可對秋長風管的閒事,他好像倒有興趣。 雲夢公主若是在這裡,只怕要罵這兩個人都不正常。 秋長風昂首道:“卑職既然是錦衣衛,身負聖上期冀,時刻不敢怠慢。太祖在時,設立錦衣一衛,但那時的錦衣衛多少有些……枉法濫殺……” 秋長風說得已是客氣,其實當初錦衣衛何止是枉法濫殺,簡直可說是殺人如麻。 十多萬朝廷官員、朝野相連的人,都死在洪武四大案、死在錦衣衛的酷刑下…… 過了片刻,秋長風才道:“事後太祖後悔,這才在晚年廢除錦衣衛。聖上重設此衛,用意有二,一是想要彌補太祖當年的……過失,二來是想告訴天下人,'匠成輿者,憂人不貴;作箭者,恐人不傷。彼豈有愛憎哉?實技業驅之然耳。'錦衣麻衣不過是個名字,立此衛真正的目的是維持大明法紀,而不是亂大明綱常,既然如此,卑職見到冤案不伸,定要來管,讓之重回正途,方不負聖上重立錦衣一衛的良苦用心。” 姚廣孝昏暗的眼眸中突然帶了分激動,喃喃道:“很好,你說下去。” 秋長風道:“卑職本以為劉老成案和《日月歌》無關,不想找到劉太息時,才發現他被人刺死,《日月歌》被人搶走,卻留下了王翠蓮的線索……卑職感覺事有蹊蹺,趕赴王翠蓮所在的地方,不想竟然有忍者前來,劫走了公主……” 他又開始講述劉宅和破廟發生的事情,這些事情就算事後說說,都有些驚心動魄、波詭雲譎。 姚廣孝聽著,卻恢復了木然的表情,彷彿對這些詭異的事情,根本不放在心上。 秋長風益發的奇怪,感覺姚廣孝的反應出乎尋常。按照常理,姚廣孝本應該吃驚詫異,追查究竟,可看姚廣孝的表情,竟似意料之中、波瀾不驚。 秋長風陳述完後,這才困惑道:“很顯然,那鬼面人和藏地九陷談了條件,以劫持公主和取得《日月歌》作為交換條件,而藏地部要求鬼面人甚麼,卻是不得而知。但那鬼面人費盡心思的劫持了公主,後來竟對公主毫髮無傷,其中的用意,真的讓卑職想不明白。而那《日月歌》,究竟寫著什麼,驚動這些忍者殺人來搶,亦是卑職困惑的事情。” 說話間,秋長風目光落在《日月歌》上,心中滿是疑惑。 姚廣孝突然問道:“按照你所言,這《日月歌》曾到過你手,但你從未翻過?”見秋長風點點頭,姚廣孝緩緩問,“為什麼不看?” 秋長風沉默許久才道:“卑職不敢看。” 這實在是個奇怪的回答,書就是書,有什麼不敢看的?難道這書翻開一看,會有驚天的禍事,因此他不敢看?但他怎麼會知道有禍事? 姚廣孝卻無半分詫異,似乎早知道這答案,“我不想看這《日月歌》,因為二十多年前,我已看過。可到如今,我不想再看,只想你來看看,因為我覺得……只有你……才能找到其中的答案。” 這是期許,亦是命令。 可姚廣孝和秋長風到如今,不過只有兩面之緣,他為何對秋長風竟如此期許? 秋長風微震,目光終於落在了桌案的那本書上。 姚廣孝既然二十多年前就已看過《日月歌》,為何還要他去看看?書中究竟存有什麼玄機? 《日月歌》如果多年前就存在,為何偏偏到如今才興起了無邊的波瀾? 秋長風神色遲疑,終於還是伸出手去,接近了燈火下——靜靜平放的那本書。 那是《日月歌》,劉伯溫寫的《日月歌》,預言大明江山走向的《日月歌》! 這本書一出現,就引發了無數謎團,腥風血雨,這本書是否真如傳說中那麼離奇、神異,可預言後事? 燈火昏黃,照在那略帶殘破、卻又滿是詭異的書上,泛著淡淡的光輝,有如神蹟。或者說,那本來就是神做出的神蹟! 若不是神,哪個能預言後世的事情? 劉伯溫能? 秋長風輕舒一口氣,終於翻開了那書頁,他初看時,眼中滿是不解、困惑,只是片刻的工夫,他額頭竟有了汗水,眼中帶了分驚懼,甚至捏著書頁的手都有些顫抖。 他本是個極為冷靜、鎮定的人,就算對付最難纏的對手,亦能面不改色。可他看到那本書的時候,臉色竟如看到十萬魔軍揮刀成血的慘烈情形。 書中究竟記載著什麼,讓秋長風這樣的人也變了臉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