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朱元璋

第107章 第四節窮鄉僻壤差點成為首都

朱元璋對家鄉的情感確實非常深厚。他就是鳳陽這片土地上長出來的一棵植物。在戎馬倥傯之中,他時刻感受著人性的冷酷,但是一旦回到這貧瘠的故鄉,他馬上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熨帖,那麼踏實。故鄉那熟悉的一草一木和鄉親們對他的真摯情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自然“子宮”,讓他在這裡感覺最安全、最舒服。 洪武元年,大明開國,定都應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然而不久之後,朱元璋就提出一個令大臣們十分震驚的計劃:把帝國的首都設在老家鳳陽。 開國前後,關於新帝國的首都,君臣們進行過多次討論,因為南京在全國的位置偏於東南,所以大臣們提出過長安、洛陽、開封和北平等方案。這四座城池都是歷史名城巨鎮,各有優勢,當得起首都之任:“或言關中(指長安)險固金城,天府之國;或言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裡適均;汴梁亦宋之舊京,漕運方便;又或言北平元之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者。”

沒想到朱元璋卻提出,在鳳陽建設中都。他說,南京“去中原頗遠,控制(北方)良難”,而“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姦頑”(《高皇帝御製文集》卷十七,《中都告祭天地祝文》)。鳳陽則離中原很近,而且“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實錄》卷四五),以之作為中都,可以補救定都南京的不足。 除了淮西籍的功臣們贊同外,其他大臣們都面面相覷。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窮鄉僻壤小地方定為首都,這實在有點太匪夷所思了吧?鳳陽經濟落後,又“平曠無險可守”,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定都之地。性格耿直的劉基直接對定都鳳陽表示反對,說:“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 然而朱元璋聽不進去。大家也就罷了,他們深知他說一不二的性格,主子定了的事情,除了服從,還有什麼選擇呢?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羅列論證了那麼多,其實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聖心思念帝鄉,欲久居鳳陽”。

於是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詔在臨濠營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製”。在朱元璋的設想中,自己的故鄉將成為未來的正式首都,南京將降為陪都。農民雖然生活節儉,但修宅院總是不惜血本。同樣,朱元璋一貫做事節儉,這一次卻不惜血本,他要傾全國之力,高標準嚴要求,要把中都建造成萬年不易的金湯之地。所以中都從設計之初就務求雄壯華麗,他要求選取最好的材料,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 經過百萬民工六年日夜不停的建設,一座座雄偉的宮闕相繼拔地而起。 朱元璋的要求在各個環節都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考古學家後來在中都遺址中發現,中都殘存石構件的數量、品種、質量都遠超過元大都。大殿蟠龍石礎每塊都是2.7米左右見方、面積超過7平方米的龐然大物,其氣派遠勝過歷代首都。後來明成祖修建北京城,金鑾殿上的石礎體量只有中都的三分之一。

現在中都石構部件的所有外露部分,全都精雕細刻,花費了巨量人工。 歷史上一直默默無聞的小城鳳陽一時成了明帝國最大的城市。這座城市有里外三道城垣,三城相套,佈局奢侈宏闊。宮城(大內)城垣“週六里”“高三丈九尺五寸,女牆高五尺九寸五分,共高四丈五尺四寸五分”。皇城周長“十有四里”,磚石修壘,“高二丈”。最外面的中都城城垣“週五十里零四百四十三步”,用土夯築,“丈高三”(當為“高三丈”),氣勢極為雄偉。為了使這座城池垂之萬世,朱元璋還要求在城牆關鍵部位灌注熔化的鐵水,比如“城河壩磚腳五尺,以生鐵熔灌之”(《實錄》卷八三)。 洪武八年,工程基本完竣,朱元璋又一次親臨鳳陽,驗收工程質量,“驗功賞勞”。然而在參觀完這座耗盡了全國物力的雄偉新都之後,朱元璋卻又作出了一個讓全國驚掉下巴的重大決定:廢棄中都!

原來,在這次驗收中,朱元璋聽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因為勞動太苦,又不給工錢,那些被迫調來興工的匠人心懷不滿,實施了“厭勝法”,也就是我們說的“下鎮物”,在宮殿的一些關鍵部位,埋下了咒符、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紙人等東西,據說這樣將給居住者帶來噩運。建築已經完成,要想清理出這些鎮物,十分困難。 《明史》卷一三八對這件事是這樣記載的:“時造鳳陽宮殿,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鬥殿脊者。太師李善長奏諸工匠有厭鎮法。” 也就是說,在驗收工程的時候,朱元璋坐在新修成的宮殿中,卻隱隱約約聽到似乎有人在殿脊上拿著刀槍打仗。他詢問怎麼回事,李善長奏報說,有人對這座宮殿“下了鎮物”。 朱元璋的反應是我們可以想見的。明史說他“將盡殺之”,也就是把修造宮殿的所有幾千名工匠全部殺掉。工部尚書薜祥冒死進言,說只有木匠才能下鎮物,鐵匠和石匠沒有責任,“活者千數”,一句求情,救活了一千多人。

就因為這一件偶發之事,導致了中都城全部作廢。今天看來不可思議,在大明王朝卻是天經地義:天下者,帝王之天下也。他的意志,是國土內唯一的意志。難道你以為他會為了珍惜一百萬工匠六年的勞動,而生活在將造成自己心理障礙的建築中嗎?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