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朱元璋

第30章 第六節出眾的決斷

朱元璋成功的第三個原因是他大局觀良好,善於把握時機,有決斷能力。 朱元璋一生成功,有三個大關節點:一是離開江淮,渡江攻占南京,開闢新的根據地,創造了獨立稱雄的基礎。二是東征西討,次序正確地分別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三是南略北伐,穩紮穩打地消滅北元。在三個大關節點中又各具體部署了若干戰役,無論是通盤計劃或具體戰役,誰者宜先,誰者宜後,誰者輕,誰者重,朱元璋都能精確地做出計算,做到知己知彼,用力不分,有條不紊,穩操勝券。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實際上擁有該軍。那時他在淮西已經經營了兩三年,小有基礎,然而卻能毅然拋棄這一切,揮兵渡江,重新開始。這一決策真是“無比正確”。原來,斯時大元天下早已分崩。河南及淮北,全被紅巾軍據有,他們與北方的元軍展開激戰,使元軍主力被堵截在中原一帶,不能南下。當時江南不僅盛產糧食,而駐守的元軍兵力較薄,且被諸雄分割孤立,有利於各個擊破。正是這一決策,顯示了朱元璋不凡的眼光,也決定了朱元璋今後的命運。

南渡後,朱元璋採取低調發展,悶聲發大財的策略,趁亂發展。朱元璋奪取集慶後,恰好劉福通率領大宋農民軍開始大舉進行北伐,把元軍打得暈頭轉向。朱元璋抓住這個機會,迅速攻占了長興、常州、寧國、江陰、常熟、徽州、池州、揚州等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據地。別人都急不可待地稱王,只有他謹守朱升向他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計策,力求把自己的聲勢降到最低,不引起元政府的注意,靜悄悄擴充實力。 有了一席之地後,環顧天下,朱元璋發現自己所處位置十分取巧:他東面是張士誠部,佔領著江蘇大部直到沿海;西面是徐壽輝、陳友諒,佔有江西安徽兩湖;北面是小明王政權。也就是說,他們恰好在北東西三面為朱元璋構成三面屏障,把元軍的主力擋在外面,而唯一與元軍接觸的東南浙江方面,元軍力量很弱,只有一些孤立、分散的據點,與元朝本部相隔絕多。

朱元璋根據這一形勢,作出鞏固東西兩線、出擊東南的戰略決策。在北線,由於小明王屬於他的“友軍”,他只留少數兵力維持地方治安;在東線,自江陰至長興,他派兵構築一道堅固的防線,以阻擋張士誠的西犯;在西線,也對徐壽輝、陳友諒採取防禦態勢,以守為攻;主要兵力則向東南方向出擊,消滅浙東的元軍。經過兩年苦戰,他攻取了富庶的浙江東部,領地擴展一倍,與徐壽輝(後為陳友諒)、張士誠並肩成為江南三巨頭。直到此時,元政府和群雄才對他充分重視起來,而此時他勢力已成。 他高明地利用天時地利,在亂局中長袖善舞。 形勢不可能永遠有利於朱元璋。大宋紅巾軍的三路北伐取得一時勝利之後,志得意滿,又缺乏統一指揮,很快又被元軍擊敗。從龍鳳五年(公元1359年)起,大宋紅巾軍連連失敗,被追得東跑西顛。幾年來,朱元璋所以能在江南地區從容髮展勢力,靠的是有大宋紅巾軍的掩護,而今,北方失去屏障,東西兩面又受到張士誠和陳友諒的包圍,三面受敵,處境困難。特別是龍鳳五年、龍鳳七年,元軍取得幾次決定性大勝,在北方勢如破竹,看起來可能馬上就要南下,而朱元璋正當於元軍南下的路上。

朱元璋不想承擔抵擋元軍的重任,他從大勢判斷,作出了一分抗元、九分對付其他農民軍的決策,決定結好元朝,共同對付其他農民軍。朱元璋兩次派使臣前往汴梁,與元朝大將察罕帖木兒“通好”。他的盤算是,如果大元命不該絕,胡運復興,他可以倒在蒙古大汗腳下,不失富貴。 (吳晗《朱元璋傳》)如果大元最終證明不行,他此時結好,也可以避免自己直接受到攻擊。 元順帝得知消息,大為高興,他派戶部尚書張昶帶著詔書,前往朱元璋處,決定授予榮祿大夫、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不料這個時候,大將察罕帖木兒在中原受到陳揉頭的頑強抵抗,久攻不下,看來一時南下不了。朱元璋於是置元朝任命不理,讓張昶等人在自己的境外苦苦等了一年,直到龍鳳八年十二月,元將擴廓帖木兒與孛羅帖木兒發生大規模的衝突,朱元璋判定他們不會向南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才決心鼎足江東,自謀發展。於是正式拒絕元朝任命,不過仍與擴廓帖木兒保持密切聯繫,保持騎牆態度,給自己留有地步:“自今以往,信使繼踵,商賈不絕,無有彼此,是所願也。”這種策略,使朱元璋避免了受到元軍的直接進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