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2·終結篇

第113章 第七節沉沒的“赫克托”號

第二天,也就是南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五月初一,鄭荷軍隊在海上和陸上同時爆發了激戰。 《被忽視的福摩薩》載,五月初一的一早,荷軍貝德爾上尉因為兒子被中國人擊傷,憤然要求帶兵出擊中國人。貝德爾上尉決心,讓這些膽大妄為的中國人嚐嚐荷蘭軍人的厲害,“號召兵士們勇敢作戰,不要害怕中國人,說他能領導大家獲得勝利。他自信必能獲勝,其樂觀的態度鼓舞了士兵。他們相信中國人受不了火藥的氣味和槍砲的聲音,只要放一陣排槍,打中其中幾個人,他們便會嚇得四散逃跑,全部瓦解”。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台灣總督”揆一回憶說,貝德爾的想法不無根據。 “1625年的確有過這樣的事情,當時我方二三百名戰士竟能壓倒大約七八千名武裝的中國人,把他們擊潰。從此以後,在福摩薩的中國人就被荷蘭人看作不堪一擊,以為他們都是文弱怯懦,不能打仗的。據荷蘭人估計,二十五個中國人合在一起還抵不上一個荷蘭兵。他們對整個中國民族都是這樣的看法:不分農民和士兵,只要是中國人,沒有一個不是膽小和不耐久戰的,這已經成為我方戰士不可推翻的結論。”

因為對自身戰鬥力有這樣的自信,所以,貝德爾上尉率領荷蘭軍隊出城之後,面對四千名中國士兵,也毫不膽怯。 “荷蘭軍隊以十二人為一排,勇敢地前進,靠近敵人時,連放了三排槍。敵人也不示弱,箭如驟雨,連天空似乎都昏暗起來。雙方都有死傷,而中國人並不像預期的那樣準備逃跑。” 荷蘭人大驚失色。他們發現這些中國人遠比他們勇敢,和他們以前認識的中國人幾乎不是一個物種。 “這些(中國)士兵低頭彎腰,躲在盾牌後面,不顧死活地衝入敵陣,十分兇猛而大膽,彷彿每個人家裡還另外存放著一個身體似的。儘管許多人被打死,他們還是不停地前進,從不猶豫,而只是像瘋狗似的向前猛衝,甚至不回頭看一看自己的戰友有沒有跟上來。” “現在,他們(荷蘭人)才知道過去過於輕敵,以致根本沒有想到會遭到這樣的抵抗。如果說戰鬥前他們是英勇無畏,想要仿效吉迪翁(古以色列的英雄)的行徑,那麼他們的勇氣則完全為恐懼所代替,許多人甚至還沒有向敵人開火便把槍丟掉了。他們抱頭鼠竄,落荒而逃,可恥地遺棄了他們英勇的隊長和同胞。”“中國人乘勢猛攻,見人便砍,毫不留情,直到上尉及其部下一百一十八人全部戰死。”

甚至海戰,荷蘭人也是一敗塗地。荷方主動進攻,試圖在海上一決勝負。荷蘭人記載說:“敵方大型帆船約六十艘,各裝有兩門大砲,駛離艦隊前來迎戰。我方船隻首先開砲,炮聲如雷。於是,海戰開始了。最大和最重的赫克托號駛在前面,作戰頗為順利。它一駛過去就用大砲擊穿了許多逼近的敵船,有一二艘敵船很快地沉下去。” 看上去,荷蘭海軍如同一百八十年後鴉片戰爭中的海軍一樣,將輕易蕩平海面。然而,鄭成功的軍隊卻不是那麼容易屈服的。 “但是勇敢的敵軍並不因此而退卻。在戰鬥狂熱中,有五六艘最勇敢的帆船從各個方向向赫克托號圍攻。”在混戰之中,“赫克托號不幸因船上火藥爆炸而沉沒,船上的貨物和兵士全部同歸於盡”。其他軍艦慌忙逃走,荷海軍首戰告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