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2·終結篇

第108章 第二節鄭成功的計劃

作出與荷蘭人開戰的決定並不容易。 南明永曆十二年(公元1658年),鄭成功在與滿洲人的作戰中遭到慘敗。在大陸上,他控制的地域因而迅速縮小,唯金門、廈門等幾個沿海孤城尚在手中。這幾座單薄的孤城顯然無法支撐起鄭成功規模宏大的反清構想。 他的目光落到了台灣島上。 那個時候,從中國大陸望去,台灣島的形像模糊而神秘。在明朝人的印象裡,這個孤懸海外的巨島籠罩在有毒的瘴氣之中。曾經去過這個海島的人回來描述,除了斷齒紋身的野人之外,就是巨大凶猛的野獸,和望不到邊的亞熱帶原始叢莽。 基於這種認識,明朝政府從來沒有把這個巨島納入關注的視線以內,而是聽任“紅毛夷”——他們一直這樣稱呼荷蘭人——佔領。大明王朝那些短視的文官們幾乎一致認為,這個荒島沒有任何價值。

南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一月,在一次秘密軍事會議上,鄭成功首次提出了收復台灣的計劃。 據鄭成功的部下回憶,參加會議的大部分部下並不同意鄭成功的提議。 他們強烈要求固守殘留在大陸上的老家,以伺機反撲。他們認為這片未開闢的草萊之地,“風水不可,水土多病”。即使得到了,也沒有多大用處。更何況船堅砲利的荷蘭人在台灣經營了數十年,“砲台利害,水路險惡”。 漢人向來不喜歡大海。他們熱愛大陸,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祖墳、親友和家產都在大陸,更是因為這裡也是他們熟悉的文化之邦。在他們看來,海洋是窮途末路,是陌生的充滿險惡的所在,是永遠排在最後的一個不得已的選擇。有人引證歷史,預言離開大陸必然會遭遇滅頂之災。

確實,宋元以來,大海都是殘余政權的不祥的葬身之地。在蒙古人的緊緊追趕之下,南宋君臣走投無路,不得不逃入海中,最終全軍覆沒。陸秀夫背負著年僅七歲的南宋少帝,投海自盡,用留在海面上的漩渦給南宋王朝畫上了一個倉促的句號。元末群雄紛爭,浙江割據者方國珍不敵朱元璋,選擇了率眾入海這一絕路,在朱元璋的窮追之下,戰船、輜重和部下損失殆盡,最終也不得不屈膝投降。 鄭成功卻並不這樣認為。他對部下說,海洋充滿危險,也充滿機會。 “草萊未闢”,意味著艱苦,也意味著巨大的潛力。在鄭成功眼裡,台灣將是他東山再起的後盾,是他繼續反清大業的堅強堡壘,他對部下這樣分析台灣的優勢: 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造船制器,吾民鱗集,所優為者。近為紅夷佔據,城中夷夥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我欲平克台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後東征西討,無內顧之憂,並可生聚教訓也。 ([清]

楊英《先王實錄》)至於“船堅砲利”的荷蘭人,鄭成功說,他們畢竟也是凡人。如果這些荷蘭步槍手們嚐嚐中國弓箭的滋味,他們也許就不會那麼驕橫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