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2·終結篇

第75章 第二十八節“打糧”

張獻忠面臨的第二個嚴重問題是吃飯問題。過去,張獻忠部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一貫是“因糧於敵”,“飢則聚掠,飽則棄餘,已因之糧,不知積穡,地生之利,未間屯種”。 雖然建立了大西政權,自稱開朝,然而,張獻忠在帝國經濟管理中的措施卻乏善可陳。最初,他依靠沒收官府和貴族的財產來支持財政,然而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不久這些錢就花光了。 於是,他的經濟措施就剩下了“打糧”。所謂打糧,一言以蔽之,就是“搶”,放縱士兵在“帝國”之內強搶。 “獻賊每五日十日一發人採糧,如一人不回營,領人管隊,同伴俱斬。” 所打之糧,首要的目標當然是地主大戶,可是張獻忠的兵馬沒有進行過政治訓練,在過去他們沒有區別過地主和人民,進了四川他們當然也不會專搶階級敵人。而是見糧就搶,見豬就殺,見人就綁,綁起來用火燒烤,逼他供出所知的藏糧地點。見到路上行人端著一碗米,也“殺而奪之”。

正如一本企圖為張獻忠“翻案”的傳記指出的那樣:“張獻忠在四川的兩年多時期中……據我所見到的材料,張獻忠沒有採取過一項直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過去流動作戰,靠在各地'打糧',如今一住兩年,地主和官倉的糧食很快吃光,幾十萬軍隊不能空著肚子,這就必然要從廣大農民身上取得糧食。” 另一本肯定明末農民戰爭的書,說得更清楚一些:“從現有的材料來看,大西政權在四川沒有實行按土地成人口徵收賦稅的政策。幾十萬大軍和各級政權的消費,基本上是依賴沒收和打糧。當時人士傅迪吉和李蕃的撰著中,都描述了大西軍出外打糧的情況。明末社會中,家有餘糧的固然主要是地主,可是這種見糧就搶見豬就殺的政策,必然要侵犯到一般農民的利益。如果說這種做法在流動作戰時期還有它的合理性的話,那麼作為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權,繼續這麼辦就必然走到難以為繼的地步。”

許多大人物一再說:“中國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世界上最好統治的老百姓”。老實厚道的農民們什麼都可以忍受,唯一不能忍受的是活活餓死。 張兵的名聲本來就不好,張獻忠入川後,兵鋒所過,大部分四川農民都逃入山里,大片土地撂荒。剩下的農民在大西軍打糧隊橫行之時,進行經濟生產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民遂不耕”,田地大片荒蕪,百姓益發大量逃亡。 在這樣的統治下,“最好的老百姓”不擁護這個政權也情有可原。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