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2·終結篇

第68章 第二十一節實用主義

底層社會裡物資極度貧乏,飢餓是每天必須解決的功課。在這個環境中生存,不需要太多迂闊的大道理,不需要什麼“終極理想”、“人道關懷”之類的思想奢侈品,更無法談什麼“獨立人格”、“自由個性”、“主體意識”。每個人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第二天的早飯在哪裡。底層生存更需要的是實用主義和物質主義。 實用主義被張獻忠發揮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綠林英雄們無一不崇尚權謀詐術。不擇手段,心狠手辣,往往能最後成功。張獻忠“為人最狡”,在他的起義生涯中三次受撫,又三次復叛。他心狠手辣,甚至對自己的部下也毫無信義可言,最後退出四川時,居然使用欺騙手段對隊伍中的四川籍士兵進行清洗。 底層文化毫不掩飾物質慾望。 《中國土匪》記載,清末土匪們流傳的人生信條是“活著做強盜,做鬼也不冤”、“年輕不刁(欺負)人,到老後悔遲”。裡英雄們劫了生辰綱之後,並沒見分給窮苦百姓的記載。

中賈潤甫等劫掠官家財物,更是單純為了自己享受。 在第十五回,阮小二在讚美王倫治下的梁山時說:“他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金銀,一樣穿綢緞,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在上山之前,他們想到更多的也許並不是“濟貧”,而是“劫富”。 張獻忠部在大搶大掠之時,似乎也並不以貪財好物為恥。與其他部隊不同的是,張獻忠命令他的部下搜掠金銀充公。撤離四川前,他把歷年搶掠來的金銀沉於江底,有數十船之多。 底層文化是被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所困的文化,它缺乏基本的形而上的東西,不可能給中國社會提供新的思想資源。相比之下,倒是正統文化里,包含了一些超越性的因素,比如“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理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